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百世飞升 > 第858章炼心悟道,初出茅庐

百世飞升 第858章炼心悟道,初出茅庐

簡繁轉換
作者:白眉罗汉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23 02:12:25 来源:源1

白云苍狗,天清浩淼,下方群山连绵起伏,漫山遍野郁郁葱葱,一条条清亮溪流自山间蜿蜒流出,逐渐汇入山谷深处,最终形成一顷碧湖。

湖水清澈,泛着粼粼波光,湖底水草丛生,不时有鱼儿出没其中。

临近中午,一群白鹿出现在了湖边,静静的低头饮水。

就在这时,湖泊上空凭空浮现一座古老而恢宏的宫殿,向下方湖面投下大片阴影。

宫殿出现的如此突然,顿时吓得这群白鹿纷纷化作一道道白光,转眼间消失在数里外的茂盛松林深处。

轰隆一声。

古老宫殿的大门缓缓开启,随后从门后走出一位身穿八卦紫金道袍,头戴长生冠的长须老道士。

而在老道士身后,跟着走出十个相貌和气息极度相似,好似十胞胎的黄袍道人。

紧接着,殿内陆续走出一群意气风发,气宇轩昂的年轻修士。

赵升便在混在人群里面,即不争先也不落后,就连相貌体态也不及走到最前面的外门十子。

所谓外门十子,正是这一届外门弟子选拔大会的前十强,每个人都堪称天资绝世,人中龙凤。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届选拔出的两百位“外门弟子”当中,竟然一水的元婴修士,连一个金丹大圆满也没有。

要知道这些“外门弟子”,全都年不过百。

即便放到任何一处恒沙世界,他们每一位都堪称千年不遇的修道奇才。

然而到了太宗这里,这些“修道奇才”只能充当外门弟子,连进入内门的资格都没有。

长须老道走出殿外,脚下立刻生出大片庆云。

十个黄袍道人默不作声的分开,各自踏上一朵青云,落在老道士身后。

看到众修走出列子殿,长须老道忽然一挥宽大袍袖,骤然向众修头顶洒下大片清辉。

清辉一闪没入众修体内,顿时消失不见。

嗯?!

赵升只觉一股雄浑法力灌入四肢百骸,继而化作无数法则之力,顿时将全身经脉,气海丹田和紫府魂海统统封印起来。

刹那间,他直接被打落凡尘,成了一个法力全消的“凡人”。

其余“外门弟子”也不例外,修为俱都被封,最后只剩下肉身之力。

众修先是一阵惊慌失措,但又很快恢复镇定,纷纷神情肃穆的望向立于云端的长须老道。

长须老道却是太清宗一代返虚长老,道号全钩子,实力深不可测,乃是本届大会的主持者。

全钧子望着一众新弟子,高声唱喏道“无量天尊!吾宗太祖师曾云:天法道,道法自然!自古修道需上体天心,下悟本真。”

“尔等来自凡尘世,道心两性难免不全。故需在下方炼心谷修身养性一段时日。

吾宗有两大根本经文,一曰《黄庭内景经》,二曰《太清洞真经》。

尔等入驻炼心谷后,需日日诵经作课,体悟天地自然。何时从经文中悟出自我修行之道,何时走出炼心谷,一并录入本宗弟子道籍。”

长须老道士说完后,神情变得淡漠,用深邃的眼神扫过一众新晋外门弟子。

这时,本届大会魁首周子虚站了出来,神色平静而从容的问道:“敢问祖师,弟子从小熟读黄庭洞真两经,自认已然悟出修行之道,可否不入炼心谷,直接登录道籍。

不等全钧子开口,周子虚忽然一稽到底,恭敬的说道:弟子愿意接受祖师考验!”

话音刚落,又有十几人突然越众而出:

“弟子莫龙,也愿意接受祖师考验!”

“弟子凤三笑,在此请求祖师考问道心......”

“弟子邹青鸾......”

其他外门弟子见此情形,俱都蠢蠢欲动,很快又有一批人走了出来,请求祖师考验。

《黄庭内景经》和《太清洞真经》在东域流传最广,但凡东域修士哪一个不是诵念于心,倒背如流。

因此,全钧子提的这点要求,在他们看来十分容易,不就是“悟道炼心”嘛,难在哪里呢?

片刻后,站在原地不动的仅剩寥寥二十几人,其他人皆自信满满的希望接受祖师考验。

眼见无人再出头,全钧子这才淡淡说道:“十戒,带他们去炼心路。”

话音刚落,十位黄袍道人齐齐稽首,唱喏道:“谨遵师叔祖法旨!”

说完,其中一人望向众弟子,冷喝道:“尔等速速登上青云,不得有误!”

周子虚,凤三笑,莫龙等人见状,当即选了最近的一朵青云,快步走了上去。

少顷,十朵青云飘向向天边,转眼间消失在群山深处。

这时,全钧子将视线落到剩下的二十几人身上,忽地一甩袍袖,霎时间凭空生出一股狂风,将众人一起扫落云端。

砰,砰,砰....

俄而,一堆人从天而降,重重砸入湖面,瞬间溅起大片水花,惊得湖底游鱼四下逃窜。

猝不及防之下,众人顿时成了一堆落汤鸡。

哗啦一声,赵升从湖中一跃而起,而后踏着层层水波,转眼来到了湖边。

踏上湖畔一处草丛后,赵升浑身一震,衣袍猛的高高鼓起,大片水汽进射而出,洒落周围一地。

转眼间,他的衣袍重新变得清爽干燥。

此时,赵升抬头望天,却见天空一清如洗,哪里见得到全钧子和列子殿的踪影。

他收回视线,环顾四周,只见周围青山绿水,林木清幽,风景秀丽却不见一丝人烟。

这处山谷虽名炼心谷,却是一座罕有人踏足的偏僻之地。

太清宗行事风格别出一致,居然随便把人丢到荒郊野外,然后就不管不顾了。

它还美名其曰:“道法自然,炼心悟道”

“立威就立威,搞这些鬼名堂有用!”赵升一边暗暗腹诽着,一边走向远处山林。

在他身后,其他“落汤鸡”正各展神通,先后抵达湖边,并狼狈得忙着弄干衣袍。

他们的神念和一身法力俱都被封,已经打不开随身须弥戒,日后不得不像凡人一样在这座“炼心谷”生活。

大半个时辰后,赵升穿越松林,来到了一处断崖下方。

断崖约有二十多丈高,西侧有一处小型瀑布,瀑布宽近两丈,水流湍急,在长年累月的不断冲刷下,下方形成了一处直径三四丈大的水潭。

潭水沿着下方豁口,源源不断的流出,一条清亮小溪蜿蜒流入松林,岸边长满郁郁葱葱的花草。

断崖东侧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全部清理干净后,能清理出一片空地。

赵升对这里的环境颇为满意,于是决定在此地开辟一处洞府。

说干就干!

他很快走到乱石堆中,一脚一脚踢到石头上面。

每一脚飞出,便有一块石头应声飞起,遥遥落入远处的松林里面。

仅仅片刻,断崖东侧就清理出一片空地,赵升走到崖面前,伸手按在冷硬的岩石上面。

随着掌心暗力一吐,手掌周围的岩石纷纷裂开,继而落到他脚下,堆了足足半人高。

然后,赵升双掌连续拍下,大片岩石簌簌掉落,崖面很快凹陷下去,一处洞穴飞快成形。

时间一点点流逝,等到夕阳西下,暮色降临之时,这处洞府已经开辟成功,内部不光客厅,静室,炼丹房,炼器室,杂物室一应俱全,连桌椅茶几也就地取材,一一凿刻出来。

就在赵升进临时洞府的时候,先前去往炼心路的一众新弟子个个垂头丧气的回到炼心谷。

不过,周子虚,凤三笑,莫龙等七人却始终没有出现,看来他们已经顺利走过炼心路,真正进了太清宗的山门。

炼心谷面积不大,方圆不足百里。

等到一百多号人陆续遣返山谷后,众人这才惊觉谷内的“好地方”都被人提前占了。

别看这群人刚刚遭受了重大打击,但放在外界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他们哪能忍受挑捡别人剩下不要的烂地方。

于是,他们再次发挥修仙界的优良传统,纷纷找上早来的那批人,要求众人让出地方。

包括赵升在内的二十几位哪里肯让,于是难免一场大战。

众人法力神念被封,因此不得不用拳脚分出胜负。

一夜过去,不少居所重新换了一位主人。

赵升在连续打败五位同门后,再也没人敢窥视他的洞府。

炼心谷的第一天过去了,原本意气风发的新晋弟子们,大半脸上挂了彩,同样也没了之前的傲气。

他们原本以为进了太清宗,日后就会道途无量,却没想到直接被丢进了荒无人烟的炼山谷,自生自灭。

想象与现实落差如此之大,不禁让不少天之骄子十分失落。

赵升虽知太清宗高层的用意,却不会故意点破。

相比尽快“崭露头角”,他更低调再低调,绝不想引起太清宗高层的注意。

从昨日进入太清洞天的一刹那,他已然隐隐预感某种极大凶险。

它来自这片天地,也来自天地之外,仿佛有一双无所不在的眼眸时刻注视着洞天内的每一个生灵。

一旦他有任何异常,必会迎来一场灭顶之灾。

太清洞天本是一座真仙道场,大道法则早已完善,别说泯灭一位返虚半仙,就算渡劫大尊进了这里,恐怕也逃不出去。

赵升只想找到先天神州的下落,可不想正面对上这样一个古老而恐怖的仙宗道派。

清晨,薄雾弥漫山林,赵升走出洞府,来到水潭边上。

瀑布飞落而下,溅起的水汽打在上,湿润清凉,令赵升心神为之一。

他轻轻跃起,落到潭边的一块大石头上。

石头高丈余,上半部已被削平,恰好成了一处打坐冥想的好地方。

赵升盘膝跌坐,望着从断崖后方升起的一轮红日,缓缓吐出一道气柱,接着念诵起了经文:

“......至道不烦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

其音如流水,又如山林雾气,无相无间,千变万化。

随着诵经声传遍周围,一只毛发蓬松,体长三尺的红毛松鼠忽然从树枝上一跃而下,转眼间来到石头下方,趴地聆听起来。

不多时,一头通体洁白的白鹿从林中跑出来,也来到石头山房,卧在青草地上静静聆听。

在此之后,苍鹰,青狼,山蟒等等动物先后抵达水潭边,俱都围在石头周围,静静聆听道音。

太清洞天实乃太清灵界最为罕见的一处洞天福地,无数年来,一代代在洞天内的繁衍生息的生灵,生来就拥有一丝灵性。

今日,赵升初次诵念《黄庭内景经》,立刻将周围的生灵吸引过来。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这群生灵多听几回经文,早晚都会启灵开智,成为一头头通人性的灵兽。

就当赵升诵经作课的时候,炼心谷各处先后响起一阵阵诵经声。

经音高低语速不尽相同,但都多多少少带着某种韵律。

山谷里的生灵,终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机缘,一些灵性颇高的动物很快被周围的诵经声吸引,纷纷前往那处聆听经文。

太阳渐渐升高,炼心谷内陆续多了一处又一处百兽聚集的神异场景。

从那天开始,化为“凡人”的赵升开始每日诵经作课,也开始砍柴做饭,登高望远的悠闲生活。

相比其他急于求成的外门弟子,赵升丝毫不急,每日按部就班的诵经作课,闲事游山玩水,不忘与人交际。

半年下来,他倒是结交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同样在这半年里,有一人突然体悟天心,从两部经文中幸运悟出一门修行之法,最终成功踏过炼心路,顺利离开了炼心谷。

看到有人成功出谷,众修士气大振,没过多久先后有数十人尝试闯过炼心路。

只可惜仅有三人成功出谷,绝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

赵升一直默默观察,从始至终都没有尝试之意。

因为他非常清楚,太宗不可能放任一群外门弟子不管,不然有人在暗中监控着所有人的情况。

尽管他明面上“身世清白”,但只要用心总能查出他的马脚。

太清宗内高手如云,势力深不可测,一旦它认真起来,几乎没有人能躲过它的追查。

七八年转瞬即逝,炼心谷内如今冷清了许多,仅剩下八十四个外门弟子无法悟出道,始终走不过炼心路。

这一年,赵升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夏秋交接之时第三次尝试炼心路。

这一次,他熬过无数考验,最终解开封印,“艰难”得渡过了入门考验。

一天之后,赵升踏上接引青云,在众人羡慕的注视下飘然远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