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百世飞升 > 第859章外任观主,侍书传法

百世飞升 第859章外任观主,侍书传法

簡繁轉換
作者:白眉罗汉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23 02:12:25 来源:源1

修行无岁月,转眼已是十年之后。

夜色褪去,天边渐渐亮起一丝鱼肚白。

昨日一场大雨,不仅洗去了灵璧山上的燥热,更让山林间的草木越发葱翠鲜活。

没过多久,一轮红日从东面群山露出半个头来,阳光穿过山间薄雾,照亮了灵璧山腰的一处断崖。

此刻,赵升盘坐于断崖之上,神情淡然的眺望着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全身上下升腾起一层金光。

一丝丝,一缕缕的大日紫气从天而降,慢慢融化进体表金光里面,最终成为护体金光的一部分。

这个过程周而复始,一直到太阳完全升上天空,大日紫气完全消失,放才戛然而止。

这时,赵升缓缓站了起来,抬头望向灵璧山外,于此同时护体金光收敛入体内。

灵璧山西三百里,有一座繁华热闹的城池,此城叫作荆河城,城中居民近百万,乃是卫方郡郡治所在,同时也是方圆千里内最繁华规模最大的一座城池。

赵升凝望着三百里外的荆河城,清澈见底的眼眸深处,忽然浮现出一副奇异景象。

就见荆河城上空,凭空涌现大团斑斓绚烂的云霞,云剧烈翻涌震荡,每每折射出无数种“色彩”,“色彩”即清又浊,充斥着无数难以形容的念头和**。

道家仙贤曾经把世俗人间视为红尘浊世。

先如今,荆河城上空的这团斑斓绚烂的云霞,正是红尘之气显化。

此刻,七八枚锈迹斑斑,样式古朴的五株钱,赫然正在红尘云霞深处载沉载浮,表面锈迹一点点被红尘气磨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五株钱上的锈迹慢慢减少,某些地方已经重新焕发光彩,隐隐散发出某种古老气息。

赵升凝望了一会儿,忽然心念一动,只见一道金光陡然从三百里外激射而来。

转瞬间,金光落入手中,化作一枚金灿灿,崭新干净的五株金钱。

“十年红尘炼,方得一清钱。慢,太慢了!”赵升摇头叹息着,慢慢将手上的清静钱收入袖底。

然后,他将视线从三百里外收回,扭头望向灵璧山,看到茂盛葱翠的林木深处,一座青砖黄瓦,古朴典雅的道观若隐若现。

道观中间的牌匾上书写着“灵璧观”三个大字。

观前广场上,赫然立着一座门楼,门楼连着一条宽约两丈的青石路,层层石阶延绵到了山下。

这个时候,青石路上已有一个个香客的身影,他们沿阶而上,慢慢接近位于半山腰的灵璧观。

十年前,赵升走出炼心谷,然后就在问心殿下道誓,同时也顺利领到了一块弟子腰牌。

再然后,他就被打发下山,成了灵璧观观主。

太清宗行事太过出人意料,与外界绝大多数修仙宗派的修行理念截然不同。

按门派长老的话说就是,本宗修行以自悟为主,凡本门弟子必需去往红尘浊世历练。

因此,这一届的外门弟子入门不久,就被统统打发下山,成了一座座子孙观的观主。

赵升身为灵璧观之主,同样也管理着周边千里疆域。

疆域范围内的山神,土地,水君等一众“神灵”也受其管辖,同样可以随意驱使。

太清洞天与灵界的规则大相径庭。

无数年过去,太宗早已在这座真仙洞天建立了一套周密严谨,等级森严的统治体系。

自从天下封神,以及建立起十万子孙观后,太清宗道统变得无比稳固,亿万年来太清洞天秩序井然,规则有序,没遇到过一次可以颠覆太清宗的大劫。

当阳光越过门楼,落到道观牌匾上面之时,灵璧观大门缓缓开启,两个洒扫道人走出大门,开始清扫观前的台阶和广场。

几名香客终于来到道观门前,他们俱都神情虔诚的走入观内,开始上香拜神。

这时,赵升收回视线,身影忽然随风而散。

稍后,道观深处的太清宝殿内,赵升先是向供桌后方的祖师神像拜了拜,然后转身走到大殿东侧。

这里的墙壁上,描绘着一副名为祖师布道图的古画。

画中灵山巍峨,林木幽深,而在一株菩提古树下,盘膝跌坐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士。

老道士身后一左一右立着两个唇红齿白的道童,左边道童双手捧着一柄拂尘,右边道童则捧着一本经卷。

在老道士对面,赫然坐着一个个相貌各异,神情肃穆的道人,他们有老有少,皆近乎虔诚的聆听着祖师教诲。

赵升面对古画而立,忽然冲那位捧书的道童深深一稽,同时敬声道:“外门弟子赵升,恳求书祖师现身一见!”

话音刚落,只见画中那位手捧书卷的道童忽然动了动,接着就“活”了过来。

下一刻,道童缓缓从画中走出,一步落到他的面前。

为了稳固和延续道统,太清宗在本宗洞天内建立了十万座子孙观,每个道观都建在灵脉地脉汇聚的节点,观内建筑风格和形制近乎一致。

每座子孙观内,同样都有一副祖师布道图。

每副祖师布道图中,俱都蕴养着七缕“真灵”烙印。

除去侍书和捧尘两位之外,菩提树,灵山...乃至祖师坐下蒲团俱都蕴含一缕真灵烙印,各自负责着一方面的事务。

书童子正是负责管理太宗的所有经卷典藏,所属灵宝洞天又名“书海福地”。

书童子看着矮了他半头的赵升,不由点了点头,老气横秋的问道:“小子,你唤醒本祖所为何事?”

赵升弯腰半蹲着,恭敬道:“启禀祖师,弟子想去书海一趟,还望祖师开恩。”

书童子丝毫不觉意外,直接问道:“规矩懂吗?”

赵升闻言,当即从袖中取出一枚清净金钱,双手送到对方面前。

书童子毫不客气的取过金钱,随手丢进怀里。

接着,他一边翻开手中书卷,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本宗书海一共有经史符丹器御神等二十四大部。你想去哪一部?”

赵升立刻表示:“弟子要去经部!”

“嘿嘿,不出所料!”

书童子笑了笑,露出一副如我所料的表情。

说完,他忽然停止翻书,手指点在了某一页上面。

同一瞬间,书页蓦然大放光明,无穷无尽的光芒从书中升起,瞬间笼罩了整个大殿。

与此同时,一本本一卷卷书册从光芒深处浮现,转瞬间充塞四虚,数量何止亿万。

赵升眸光微闪,神念分化万千,不断触碰书册。

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大量信息涌入脑海:

“《太清元辰经》出自三代祖师元辰子之手,本经直指飞升,属于二十一部仙经之一......凡修行之人需具备星辰道体......”

“《阴阳两仪功》得自五百二十七万年前,乃是太上教护法黑心尊者所......此功最高成就者乃是二十万年前的合体境祖师东合子......凡修行此功者必需具备阴阳灵体......”

“《四象转轮经》...出自太尘灵界大光明峰,此经直指飞升,但书海仅存此经前半部,后半部尚存于大光明峰顶,希望子孙后辈能补全……………”

“《不动仙魔诀》.......一代魔道巨擘不动佛魔的根本功法......需先俗后道,再入佛门......”

《纵地金光法》……《万寿长生经》......《红尘化仙经》......《九幽阴姹经》……………

太清宗建宗立派已久远到不可追溯,其宗门底蕴无比深厚,论及收藏经卷典籍之丰富,绝对称得上本界第一。

太清灵界便以“太清”为名,由此可见太清宗之底蕴!

面对数之不尽的神功宝典,赵升仿佛一只钻进米缸里的老鼠,陶醉痴迷于无数功法典籍之间,居然一时忘却了时间。

直到一声冷哼突然传入脑海,他才猛的惊醒过来,一抬头却看到书童子面露不?。

“祖师恕罪!弟子刚才??”

哼!

侍书冷哼一声,直接打断了他的辩解,毫不客气的问道“你想要哪一卷功法?直接告诉本祖便是。”

闻听此言,赵升心里一松,不禁沉思起来。

经过刚才一遭,他深知书童子脾气暴躁,不好拖延时间。

于是思索片刻后,他开口道:“回禀祖师,弟子想求取《混元一?洞真经》。”

《混元一?洞真经》乃太清宗二十一部镇宗仙经之一。此经由太清祖师亲自传授给二代祖师,属于本宗最古老的三部仙经之一。

《混元一?洞真经》源自《太清大洞真经》,究竟是谁所创早已无可考究。

无数年来,选择此经作为根本功法的太清宗弟子至少亿万,最终造就了一位飞升仙天的真仙,七八名渡劫大尊,合体境大能超过三位数,返虚半仙数不胜数......

赵升之所以选择《混元一?洞真经》,不仅因为此经直指飞升,更是因为它与《五方五老洞真经》同出一道。两经俱都以五行大道为根基,同样阐述五行相生相克,混元无极的修行理念。

经过这十年的诵经作课,赵升已然察觉到《五方五老洞真经》似乎也是从《太清大洞真经》里面推演出来的一部功法。

但它远远不及《混元一?》尽善尽美,单单是历代修行者积累下来的修炼心得和经验,就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你小子眼光不错!不过修行《混元一?》最好具备五行灵体。你虽说拥有五行灵根,但却不是五行灵体。一旦改修此功,日后进境必然艰难之极......本祖劝你三思而后行。”

说话间,待书童子从书卷上撕下来一张书页,随意抛了过去。

赵升双手接住书页,放在眼前一看,顿时心里一惊。

他急忙询问:“祖师,为何这...这书页是一片空白?”

书童子合起书卷,无穷无尽的书册典籍瞬间星云流散,最终化为泡影。

书童子面无表情,老气横秋的呵斥道:“你小子好不晓事!自古...经不可轻传,不可轻取。这个道理你岂能不懂。

昔年,太清祖师下山布道,仅仅当众诵经三遍,一众受道者便主动奉上三斗三斤静金钱。

祖师曾言:法不传六耳,货卖有缘人。

他说后辈卖贱了,岂非叫子孙后辈无钱享用!”

赵升恍然大悟,不由会心一笑,当真觉得太清祖师是一位趣人。

“祖师明鉴。弟子担任本观观主不过十载,实在囊中羞涩。三斗三斤清静钱确实拿不出,可否以其他天材地宝替换之?”

“哈哈,你小子果然一点就透。若是换做其他真灵,当然不行啦。不过,本祖师向来通情达理,你若能拿出两倍等价的宝贝,我可以将《混元一?》的前三篇传授于你。”

赵升最不缺的就是天材地宝了。

他二话不说的挥袖一扫,南方昊阳镜激射而出,镜面一阵涟漪荡漾,转眼间吐出大量极品灵石,玄英源石,星辰铁,万载空青,净水结晶等等天材地宝。

同样也掉落出飞剑,丹鼎,印碑塔等等众多不同法宝。

眨眼间,天材地宝堆积成了一座小山,个个光华流转,异象频频。

书童子两眼放光,顿时合身扑到宝山里面,一边挑拣着宝贝,一边在里面打滚嬉笑,浑然忘了自己的祖师风范。

看到这一幕,赵升颇为不解,心想待书童子分明是一缕灵宝真灵,应该看不上这些“破烂货色”。

但它为何却如此“贪婪”

?

这一刹那,他思绪如潮,脑海里隐隐有灵光闪现,仿佛摸到了什么似的。

只可惜...可能是机缘未至,他始终无法抓住那丝捉摸不定的灵感。

“不够不够!再来一些......只要宝贝足够多,我可把历代弟子的修行心得也复制给你一份。”

赵升闻言,毫不犹豫的再次寄出一面宝镜,同样清空了镜中界内的宝贝。

于是乎,大殿内再次多了一座宝山。

书童子大喜过望,没想到小小一个外门弟子竟能拿出如此多的天材地宝。

它欣喜之余,下意识的感觉有些不对劲。

然而下一瞬,它便将此念抛之脑后。

只要此子在太清洞天一日,他就永远翻不了天去。除非此人真正身份是一位长生真仙!

“长生真仙?绝对不可能啦!”

书童子立刻抛掉了这一荒谬绝伦的念头,转而全神贯注的挑选起天材地宝来。

片刻后,两座宝山缩小了大半,待书童子心满意足的爬起身,大摇大摆的走到赵升身前,伸出一根食指点在了书页上面。

下一秒,空白书页表面瞬间浮现一枚又一枚仙篆道文,很快形成了一行行道韵天成的经文。

赵升低头看去,只觉一枚枚仙篆道文先后飞出书页,争相恐后的没入眉心紫府。

霎时间,海量信息涌入脑海,元神法体一瞬间暴涨无数倍,完全化作一尊通天彻地的伟岸巨灵,时刻承受着天文数量级的庞大信息灌输。

良久之后,赵升忽然睁开双眼,重新恢复清醒。

环望四周,殿内空空荡荡,仅剩下地上的两堆天材地宝。

墙壁上的祖师布道图亦如寻常,画中书童子捧书而立,脸上表情平静而肃穆,嘴角却是微微上扬。

赵升镇定心绪,右手袖口忽然大张,一股无穷吸力凭空出现,瞬间将地上的两堆宝贝吸入大袖里面。

接着,他身形一闪,离开了这座祖师大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