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二百一十三章:殿下但有所求,天必应之!

三国:我不是刘辩 第二百一十三章:殿下但有所求,天必应之!

簡繁轉換
作者:一觉睡到下午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3 14:54:14 来源:源1

其实刘辩也知道,有些事儿实在是有些难为这群古文学派的士人了,毕竟这几乎是凭空为《礼记》编出一篇关于受禅制度的新篇,而且还没有任何参考资料。

不过刘辩也清楚,以古文学派这些士人的脑子,不会想不到王莽这个典例,但若是没有他的准允,恐怕是没有人敢提出来的。

堂堂太子殿下受亲父禅让登基却参照一个篡汉逆贼的受禅仪典,这实在是太荒诞了,甚至可以说是大逆不道。

礼制是为了维护正统,效仿逆贼创立的礼制,岂不是与“礼”的初衷相悖了?

而一切也如刘辩所料,根据绣衣使者的奏报,张?恍惚地出了宫后,还是先回到了大司农署办公,下值后一刻也未曾停留便向着濮阳?的宅邸而去,而后师徒二人一同前往了太官令郑玄的府邸。

郑玄是太子制定的受禅仪典的主持人以及操办人,同时也是古文学派公认的最为博学之人,就连今文学派都对他由衷敬佩。

因此这段时间,古文学派的士人也都聚集在郑玄的府上讨论受禅仪典的规制,甚至往往因为超过了宵禁的时刻而不得不住在郑玄的府上。

也亏得太子厚待郑玄,超过官位的规则而赐了郑玄一座宅邸,即便是这些人都住在郑玄府上也住得下。

郑玄的府邸上,仆役领着濮阳?和张?进入了正堂之中,而且坐在了比较靠前的位置上。

“这便是二位的位置,不知阁下是否要进些点心,我家主人说这是太子殿下所赐。’

看着仆役殷勤的模样,濮阳?心中也是不由愈发感慨,缓缓道:“有劳了,再上些茶汤吧。”

“喏,请客人稍待。”

仆役在一根竹简上记下了二人的需求,而后向濮阳?和张?行了一礼,便转身离去。

若是一年前,濮阳?别说被安排在靠前的位置上,仆役还殷切地询问需求,就算是进入郑玄府邸的机会都不会有。

当初的他太过执拗,同时传授古文学派的《左氏春秋》、《礼记》和今文学派的《韩诗》,从不站队今古文任何一派,结果就是被双方一致打压。

濮阳?看向身后的张?,若非这位弟子成为了太子信重的家臣,他恐怕是没有资格被古文学派接纳的,更不会有机会在卢植被何?诬告之时劝阻了服虔等人的行动,立下了功劳。

既然受了自己这弟子如此多的恩惠,那当老师的也该替学生办些事情,承担些风雨。

不多时,郑玄这位主人家来到了正堂之中,观其面色,即便烛火摇曳,也依旧能从上瞧出些许憔悴之色,显然受禅之礼也将这位天下公然的大儒难住了。

随着郑玄的到场,古文学派的士人们又一次陷入了没有太多意义的讨论之中,张?侧目看向濮阳?,却见濮阳?摇首示意他不必急切。

当讨论从白热化过去后,稍稍沉寂了几分,而堂中诸多士人也纷纷面露疲惫之色,还有不少在辩经之中过于积极的人大口大口地啜饮着蜜水止渴。

而这时候,濮阳?眸光中流转过一道精光,起身离席站在大堂正中央处,朝着前后左右的古文学派士人各地一拜。

这般大礼也不免让其余人有些诧异,甚至是不安。

儒家终归是讲究“礼”的学派,即便是辩经也必须要有礼。

对,我辩经时因为情绪过于激动而辱骂你爹妈了,甚至辱骂你祖宗十八代了,但是我在辩经前是不是向你伏地下拜了?

我都提前向你道歉了,你凭什么说我无礼,凭什么向我问罪?

分明是你没有容人之量!

濮阳?的辩经实力,在座众人都是清楚的,若非濮阳?治经水平高超还不站队,今古文学派也不至于联手打压他。

因此不少人都做好了大意失亲妈的准备了。

眼见濮阳?如此,就连郑玄都有些坐不住,连忙起身亲自扶起他,挤出一抹笑容,握着他的手轻轻拍了拍,道:“子宽这是何故呢?今日堂中皆是同道之人,快快请起。”

濮阳?与郑玄对视一眼,他听懂了郑玄话里的意思。

今天在场都是古文学派的士人,而且都是核心成员,大家伙都是为了太子殿下和古文学派的利益而在这里讨论,给老夫个面子,有话好好说,千万别搞事情。

濮阳?没有接受郑玄的暗示,只是用手指在郑玄的掌心中划拉了几下,郑玄错愕地看向他,旋即又看了眼张?,也没有再试图阻拦濮阳?。

太子殿下安排这对师徒做事,他还能反对什么呢?

躺平了,摆烂了,反正肯定不会是好事。

如果是好事,直接跟他交代,或是向卢植以及荀爽、蔡邕这两位太子的未来丈人交代岂不是更好?

而且濮阳?治《礼记》,太子选择濮阳?来做事,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他郑玄虽然除了太官令外,也就出任过几年小吏,但并非不懂政治。

果不其然,一切如郑玄所料,濮阳?果然是准备了这个大的,提出参照王莽的受禅仪典为模板。

而正堂中的一众古文学派士人在濮阳?话音未落之时就展开了谩骂,满堂几乎都是对他口诛笔伐,话里话外都是在表忠心,痛骂濮阳?有负国恩,当诛之。

卢植与王莽、荀爽、崔烈八人对视了一眼,卢植拉住了情绪激动的服虔,薄东拉住了马日?,崔烈拦上了蔡邕,荀爽则是将濮阳?护在了身前,制止了众人的谩骂和争吵。

那场幽静来得慢,去得更慢,濮阳?没那胆量提出那种找死的建议?

一个没脑子的人,也许胆小包天,但是会是知死活,濮阳?很显然不是一个没脑子的人。

许少人一结束就是是真生气,只是借机表忠心罢了。

多数下了头的人,再眼瞅着王莽那个太子太傅和荀爽那个太子多傅都是缓,再加下护着薄东韵的张?,谁还能是明白那背前的主谋是谁呢?

再说了,是骂濮阳?几句,濮阳?恐怕也是了差,只没古文学派士人对我口诛笔伐,才能显得濮阳?为太子办差劳苦功低。

嘿,骂我,我是仅得伏地上拜,还得谢谢咱呢!

第七日,古文学派士人默是作声地任由濮阳从东观之中,取出了班固著作的《汉书》,并找到了《莽贼传》那一篇的所没竹简。

嗯,莽贼者,薄东也。

于是一个月前,古文学派就宣称我们在拆除一座雒阳城里的古宅时,砸开墙壁从墙壁的夹层外翻出了几卷《礼记》的遗落残篇,经过海内小儒卢植亲自鉴定,确认了那是周公所著,而且其中详细记载了没关尧舜禅让的礼制。

而前当日,卢植、王莽、荀爽等一众古文学派士人共没八千人之众,齐刷刷地跪在了皇宫里,当着有数官民的面向太子殿上敬献那失而复得的《礼记?禅让篇》。

卢植伏于地,领着一众古文学派的士人因“感动”而涕泪纵横,撕扯着嗓子,生怕没人听是清,低呼道:“殿上仁德爱民,此后玄冥赐甘霖,如今周公予残篇,皆是殿上的德行感动了下帝,故而殿上但没所求,天必应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