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屠狗之辈 > 第556章 送个顺水人情

屠狗之辈 第556章 送个顺水人情

簡繁轉換
作者:关中老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0 16:54:02 来源:源1

江南四大家族可谓都是传承了数代人的大家族,他们代表相关利益联盟的共同利益,这些年在政商体系培养和扶持出了不知道多少大人物,最终形成了如今这个荣辱共进的利益圈子。

当然长三角并不只有他们这个圈子,他们因此得罪的人也不在少数,因此这些嫡系子弟出门基本都带着保镖,就是为了防止出现意外。

姚家这边更是如此,在姚家老大姚远康出事以后,姚老头对于其他两个儿子的安全就更加重视,都给他们安排了姚家培养起来的保......

暴雨停了,但天未亮。

城市像一头疲惫的巨兽,在昨夜的数据风暴中喘息。街道湿漉漉的,倒映着残存的霓虹与警灯,仿佛整座京城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战争。没有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清晨六点零七分,全国三千多个政务平台同时弹出一条系统通知:【核心认证失效,权限重置中】。银行系统短暂瘫痪,地铁闸机全部开启,监控画面集体黑屏十秒??那十秒,被后来的人称为“自由的缝隙”。

赵山河的名字还没出现在任何官方通报里。

可他已经无处不在。

小陈死了,尸体卡在服务器井底部,烧得只剩半截军牌挂在熔化的战术带上。林晚在珠海码头等了一夜,渔船最终只带回他留下的U盘和一张字条:“别回头,走远点。”她没哭,只是把字条塞进贴身内衣口袋,然后点燃了藏匿点的所有纸质资料。火焰升起时,她看见海平线上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像一把刀,划开了黑暗的喉咙。

而此刻,在西南边陲一座废弃气象站内,李长根正坐在发电机嗡鸣的铁皮屋中,面前摆着三台老式显示器。一台连着卫星信号,一台接入暗网节点,最后一台,播放着那段全球疯传的视频??赵山河站在主控台前,眼神平静如深潭。

“醒了。”李长根喃喃道,手指颤抖地按下回放键。

他已经看了十七遍。

每一遍都让他想起九八年那个雪夜。边境哨所外,风刮得像鬼哭,赵振邦浑身是血地撞开门,怀里抱着一个昏迷的孩子??五岁的赵山河。那时他还不是什么“**样本F-ZH-098”,只是一个被注射了实验性神经增强剂、差点脑死亡的孤儿。赵振邦说:“这孩子不能死,他是钥匙。”然后把自己关进地下室,三天三夜没出来,写下了“备用钥匙”的触发逻辑。

后来的事,成了绝密档案里的一页灰烬。

李长根曾以为自己只是个执行命令的边防医官,直到赵振邦临走前塞给他一块金属片,上面刻着蜂巢岩洞的地图和一句话:“若我失踪,取枪者为继任守门人。”

他守了二十一年。

如今门已破,锁已碎,守门人却成了唯一活着见证结局的人。

他摘下假牙,从牙槽夹层取出一枚微型芯片,插入读卡器。屏幕闪动,跳出一段加密日志??正是赵山河上传至十二个云端节点后自动分发的备份之一。内容触目惊心:程砚秋如何利用“记忆重构”技术,将自杀科学家的大脑意识碎片植入克隆体;沈知行如何操控司法系统制造冤案以清除异己;“天权”陈慕白如何在西北建立地下基因农场,批量生产净默体;“开阳”叶昭宁如何通过心理诱导程序控制高层官员的情感与决策……

最令人窒息的是最后一页:一份名为《永生协议》的文件,签署日期为2015年3月12日,签字者七人,包括已死的四位,以及三位至今仍隐身幕后的“隐星”。

他们计划将自己的意识逐步迁移到量子矩阵中,实现数字永生。国家机器不过是他们延寿的工具,人民则是维持系统运转的燃料。

李长根猛地砸向键盘,怒吼:“畜生!你们连人都不算了!”

话音未落,屋顶传来轻微震动。

他瞬间熄灯,拔出手枪,贴墙蹲伏。窗外,树影晃动,一道红外激光扫过窗框。有人来了,而且不是普通巡逻队??那是“摇光”的追踪犬,经过嗅觉强化训练,能识别特定DNA气味。

他知道他们迟早会来。

赵山河死了,但他留下了太多火种。只要还有人在看、在传、在信,北辰的阴影就再也无法完全合拢。而这些火种中最危险的一颗,此刻就在他手里。

他迅速将芯片吞下,然后拉开地板暗格,取出一把锈迹斑斑的老式左轮手枪??正是蜂巢岩洞中那把的孪生兄弟。赵振邦当年做了两把,一把留给儿子,一把交给了最信任的战友。

“老赵啊,”他低声笑道,“你说咱们这些人,是不是天生就该死在这种地方?”

没有回答。

只有发电机的轰鸣和远处狗吠渐近。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边防站十八勇士集体上报走私链那天的情景。风雪漫天,他们围坐在火炉旁,一人一杯劣质白酒,没人说话,只有一支烟在传递。最后是赵振邦开口:“我知道你们怕。我也怕。可要是今天不说,明天就会轮到我们自己的孩子被卖去当实验品。”

于是他们写了举报信,用军用电台发送出去。

三天后,全员“意外殉职”。

可那封信,终究被人截获并转交给了调查组,成了九八六一七事件最初的导火索。

历史从来不是由胜利者书写,而是由那些不肯闭嘴的死者点燃。

李长根睁开眼,握紧左轮,轻轻说了句:“我来了。”

枪响之时,卫星信号中断。

与此同时,欧洲某国情报局的技术员正试图破解那段“醒了”视频的元数据。他们在帧率波动中发现了一个隐藏层??一段摩斯密码,循环播放:

???????????????????????????????

(T-H-E-W-A-L-L-I-S-D-O-W-N)

“墙塌了。”技术员翻译完毕,背脊发凉。

他立即上报上级,却被反向锁定IP。十分钟后,他的公寓发生燃气爆炸。

但这不重要了。

因为就在同一分钟,东京一家网吧里,一个高中生将视频上传至匿名论坛;孟买街头,一名记者用翻墙软件将证据包发往三十家国际媒体;伊斯坦布尔的地下印刷厂连夜赶印五千份中文传单,标题赫然是《屠狗者的遗言》;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凌晨三点突然跳出一段黑客入侵广告??画面是赵山河的脸,下方滚动文字:“你所相信的秩序,不过是少数人的牢笼。”

世界开始震动。

而在国内,一场更为隐秘的清洗正在展开。

清晨七点四十五分,国安部特别行动局突袭三处私人别墅,抓捕两名退休高官及一名科学院院士。对外宣称“涉嫌经济犯罪”,实则因其曾参与“北辰”早期资金募集与伦理审查。同时间,军方秘密接管三家生物实验室,查获大量未销毁的净默体胚胎与意识存储罐。

高层震怒,却又束手无策。

“天罚”程序虽被部分拦截,但关键节点已被摧毁。更可怕的是,公众已经开始追问。

微博虽删帖如麻,但抖音短视频平台上,一段音频被反复剪辑传播:赵山河说出“屠狗的人,从来不怕狗咬”时的声音,配上各地普通人讲述自己亲人因“维稳”消失的故事,播放量突破十亿。

有人发起联名petition,要求彻查“98617事件”;有律师团自发组建公益组织,为受害者家属提供法律援助;甚至有几位人大代表在内部会议上公开质疑:“如果我们连真相都不能面对,还要这么多监控干什么?”

一股看不见的潮水,正缓缓冲刷着坚不可摧的堤坝。

而在贵州深山,那位取出老枪的佝偻老人并未离去。

他叫赵青山,是赵振邦的堂兄,也是当年边防站十八勇士中唯一的幸存者。那场“意外”中,他因请假探亲逃过一劫,从此隐姓埋名,在山村教书育人三十年。

昨夜,他收听了那段短波广播,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今晨,他拄拐来到蜂巢岩洞,取出了那把枪。

现在,他坐在洞口石阶上,望着初升的太阳,手中摩挲着枪柄上的刻字:“致吾儿,持此以正乾坤。”

他没有儿子。

但他知道,这把枪不属于过去,属于未来。

他缓缓起身,走向村中小学。

教室里,孩子们正在朗读课文。老师讲到“英雄”一词时,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是英雄?”

一个小女孩举手:“老师,我爸爸说,英雄就是敢说真话的人。”

全班安静了一瞬。

赵青山站在窗外,热泪盈眶。

他走进去,将枪放在讲台上,声音沙哑:“同学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关于两个男人,一把枪,和一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战斗。”

没有人打断他。

也没有人意识到,这一刻,某种比子弹更锋利的东西,已经射入了下一代的心脏。

与此同时,京城某高档医院ICU病房内,程砚秋躺在生命维持舱中,全身插满管子。他的撤离方舟被国际刑警提前定位,特种部队强攻之下,他重伤被捕。审讯中,他始终冷笑:“你们不懂……我们是在拯救人类免于混乱。牺牲少数,是为了多数的安宁。”

“那你告诉我,”负责审讯的女检察官冷冷地说,“赵山河算哪个少数?”

他沉默。

直到听见“天罚”造成的损失报告:七人议会三人落网,两人确认死亡,仅剩两“隐星”仍在逃;全国二十三个秘密基地曝光;超过三百名官员被立案调查;民间爆发大规模请愿活动……

他终于崩溃,嘶吼道:“你们根本不懂‘秩序’的代价!没有我们,社会早就崩塌了!”

“可你忘了,”女检察官合上文件,“人不是数据,是命。”

三日后,程砚秋在押解途中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死亡。官方通报称“因长期高压导致健康恶化”。但知情人都明白??他的大脑植入芯片被人远程激活,执行了自毁程序。幕后之人,极可能是尚存的“隐星”之一,清理门户。

又过了五天,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正式发布调查报告,将“北辰计划”定性为“系统性反人类罪行”,并呼吁全球协作追捕剩余责任人。多个国家宣布对涉案人员实施制裁与引渡。

而在中国本土,一场静默的清算仍在继续。

某些深夜,你会看到一辆黑色面包车驶入偏僻小区,下来几名便衣男子,敲开某一户人家的门。出来的人往往神情紧张,随后被带走。他们大多是基层协作者??数据库管理员、安保主管、医疗技术人员。他们曾以为自己只是“奉命行事”,从未想过有一天会被当作替罪羊。

但也有些人,选择了不同的路。

某省公安厅副厅长主动递交辞职信,并附上一封万字检讨书,坦承自己曾在十年前协助掩盖一起人体实验事故。“我不是为了减刑,”他在信中写道,“我只是想让我女儿将来问起这段历史时,我能抬头看她的眼睛。”

还有一位原“摇光”特工,在退役后匿名出版回忆录节选,揭露清道夫部队如何执行“灭口令”。书中写道:“我们杀的不是敌人,是证人。而真正的敌人,一直坐在会议室里喝茶。”

这本书很快被禁,但电子版在学生间手抄流传。有人把它命名为《狗语者日记》。

时间进入第六周。

风声似乎渐渐平息。

热搜重回明星八卦与网红带货,街头巷尾谈论房价与天气。仿佛一切都没变。

可有些东西,早已不同。

比如,某个小学班级的墙上,多了一幅手绘海报:一个穿风衣的男人站在高楼顶端,背后是燃烧的城市,caption是:“他说他是屠狗之辈,但我们觉得,他是光。”

比如,北京地铁十四号线某站出口,悄然出现一面涂鸦墙。上面画着一把断裂的锁链,旁边写着一行字:“他们以为关住了真相,却忘了火会顺着链条烧回去。”

比如,每年清明,总有人往蜂巢岩洞方向投放无人机,撒下成千上万张黑白照片??赵山河、小陈、李长根、赵振邦……以及那十八位无名边防兵。

人们不再称呼他们为“叛徒”或“疯子”。

他们有了新的名字:**守夜人**。

至于林晚,她在公海上漂泊三个月后登陆东南亚某国,化名定居。她把肾脏成功移植给了妹妹,自己则加入一个跨国维权组织,专门帮助遭受科技滥用侵害的个体。

每当有人问她为何如此执着,她总是拿出一张烧焦的照片,背面写着:“若见此照,即为遗嘱。”

她说:“他用命换来的真相,我不敢忘。”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年轻人翻开历史课本,发现关于“北辰事件”的章节依旧模糊不清,只有寥寥数语。他们会失望,会愤怒,会质疑。

但总会有人悄悄递来一张U盘,低声说:“真正的历史,不在书里,在你敢不敢打开它。”

而那时,也许某个雨夜,某个少年独自走在回家路上,耳机里偶然听到一段旧录音:

“告诉这个世界??屠狗的人,从来不怕狗咬。因为,我们本就是同类。”

他停下脚步,抬头望天。

乌云裂开一角,星光洒落。

就像二十年前那个夜晚,蜂巢岩洞中的老人抚摸着手枪,轻声说:

“山河,我替你看见了天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