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的哥哥是高欢 > 第171章 天策上将!

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171章 天策上将!

簡繁轉換
作者:叫兽爱吃小龙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9 14:17:31 来源:源1

大的要来了。

这是太极殿内所有人的共识。

今天是什么日子?

丞相立下赫赫战功回朝,天子要论功行赏的日子,尤其是天子跟丞相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融洽,甚至是已经剑拔弩张的交锋过一回。

...

高欢站在我身旁,低声说道:“弟弟,这局势很不妙。尔朱荣步步紧逼,分明是想借机掌控朝局。”我点点头,心中也十分忧虑。元子攸虽为天子,但显然在尔朱荣面前毫无威严可言。

此时,贺拔岳突然出列,大声道:“丞相功高盖世,然加封过重,恐引天下非议。臣以为,当先论宇文家之事,再议封赏不迟。”此言一出,大殿内众人皆露思索之色。

元子攸目光微动,似乎抓住了一丝希望。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贺拔爱卿所言极是。宇文洛生虽有罪,但其家族世代忠于大魏,如今家破人亡,朕心实不忍。丞相,你看……”

尔朱荣冷笑一声,未等他说完便打断道:“陛下仁慈,但国法不可废。宇文洛生勾结叛贼,罪不容恕。若因其家族曾有功劳便网开一面,日后何以服众?”

气氛再度紧张起来。高欢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冷静。我知道哥哥的意思,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必须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化解危机。

这时,杨椿缓缓走出队列,躬身道:“陛下、丞相,老臣斗胆直言。宇文家确实有过大功,但也犯下重罪。依老臣之见,不如将宇文洛生处死,但将其幼子送至边关,交由地方官抚养成人,也算保留了一线香火。”

这个建议看似折中,实则巧妙地保全了各方颜面。元子攸略显欣慰地点点头,而尔朱荣虽然仍有些不满,却也不好再说什么。

然而,事情并未因此结束。尔朱世隆再次站出来,语气强硬地说道:“既然宇文家之事已定,那便该讨论丞相的封赏了。陛下刚才提到要彰显丞相的功劳,老臣认为,除了加封四锡之外,还应赐予丞相九锡之礼,方显隆重!”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九锡之礼乃是帝王对臣子的最高奖赏,历史上凡是接受九锡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成为了篡位之人。元子攸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双手紧紧攥住龙椅扶手。

高欢眉头微皱,传音给我道:“弟弟,看来尔朱荣野心不小。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他进一步得势,否则大魏江山危矣。”

我深吸一口气,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丞相虽立下大功,但九锡之礼实在太过隆重。古来受此礼者,往往背负不臣之名。臣担心此举会引发天下士人议论,反而不利于朝廷稳定。”

尔朱荣的目光如刀般射向我,但他并未发作,只是冷笑道:“车骑将军多虑了。老夫一心为国,怎会有不臣之心?再者说,若非老夫平定河北,洛阳早已落入葛荣之手。这份功劳,难道不该得到相应的回报吗?”

我沉声答道:“丞相之功,自然该赏。但赏罚需得当,不可过重。臣建议,先赐丞相八公之首的太师之位,再加封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职,掌管全国兵马。如此既能体现丞相的功劳,又不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提议实际上是在限制尔朱荣的权力。如果他接受了太师和太尉的职位,就必须按照规矩行事,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肆意妄为。

元子攸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而尔朱荣则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片刻之后,他忽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车骑将军果然聪明。不过,你以为老夫会轻易答应吗?”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匆匆跑进来,跪报道:“启禀陛下,河北残部又有异动,似欲重新集结反叛!”

这一消息让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高欢趁机说道:“陛下,当前最要紧的是尽快平息河北余孽。臣愿率军前往,协助丞相完成此事。”

尔朱荣眯起眼睛,盯着高欢看了许久,最终点了点头,说道:“也好,就让车骑将军随我一同出征。不过,此次行动需听从我的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元子攸松了一口气,说道:“那就这么定了。待平定河北之后,再议封赏之事。”说着,他挥了挥手,示意退朝。

出了太极殿,我对高欢说道:“哥哥,这次河北之战恐怕没那么简单。尔朱荣有意借机扩大势力,我们得小心应对。”

高欢点点头,说道:“你放心,我会留意的。另外,关于宇文家的事,我们也要找个机会彻底解决,不能让他们断了香火。”

我心中感激,知道哥哥一直在暗中保护着我。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高欢跟随尔朱荣出征河北。一路上,尔朱荣不断试探我们的底线,但我们始终团结一致,既不让他过于嚣张,也不与他正面冲突。

经过数月的征战,我们终于彻底平定了河北的叛乱。然而,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尔朱荣却突然提出要单独觐见元子攸,商讨下一步计划。高欢察觉到不对劲,悄悄对我说:“弟弟,我觉得尔朱荣可能要对陛下不利。你留在营中,我亲自去探查一下。”

我虽然担心哥哥的安全,但还是点头答应了。当晚,高欢乔装打扮,潜入尔朱荣所在的营帐附近。果然,他听到尔朱荣正在密谋如何迫使元子攸禅位,并打算先除掉对我们兄弟二人。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和高欢连夜召集亲信将领,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第二天清晨,当我们带着军队出现在尔朱荣面前时,他大吃一惊,质问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高欢冷冷地说道:“丞相大人,您身为大魏重臣,却屡次图谋不轨,实在令人失望。今日,我们兄弟二人决定不再袖手旁观,一定要为您指出一条正路。”

尔朱荣怒极反笑,命令手下士兵包围我们。然而,由于我们早有准备,他的军队很快被压制住。最终,尔朱荣不得不低头认错,承诺从此安分守己,不再干涉朝政。

回到洛阳后,元子攸对我们的表现非常满意,不仅赦免了宇文家的罪名,还将他们的幼子接入宫中抚养。同时,他还特意提升了我的官职,让我负责监督各地驻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此后,虽然尔朱荣仍然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但在我们兄弟的共同制约下,他再也无法肆意妄为。而我也逐渐明白了,作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不仅要具备勇气和智慧,更要有担当和胸怀,才能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与和平。

高欢站在我身旁,低声说道:“弟弟,这局势很不妙。尔朱荣步步紧逼,分明是想借机掌控朝局。”我点点头,心中也十分忧虑。元子攸虽为天子,但显然在尔朱荣面前毫无威严可言。

此时,贺拔岳突然出列,大声道:“丞相功高盖世,然加封过重,恐引天下非议。臣以为,当先论宇文家之事,再议封赏不迟。”此言一出,大殿内众人皆露思索之色。

元子攸目光微动,似乎抓住了一丝希望。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贺拔爱卿所言极是。宇文洛生虽有罪,但其家族世代忠于大魏,如今家破人亡,朕心实不忍。丞相,你看……”

尔朱荣冷笑一声,未等他说完便打断道:“陛下仁慈,但国法不可废。宇文洛生勾结叛贼,罪不容恕。若因其家族曾有功劳便网开一面,日后何以服众?”

气氛再度紧张起来。高欢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冷静。我知道哥哥的意思,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必须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化解危机。

这时,杨椿缓缓走出队列,躬身道:“陛下、丞相,老臣斗胆直言。宇文家确实有过大功,但也犯下重罪。依老臣之见,不如将宇文洛生处死,但将其幼子送至边关,交由地方官抚养成人,也算保留了一线香火。”

这个建议看似折中,实则巧妙地保全了各方颜面。元子攸略显欣慰地点点头,而尔朱荣虽然仍有些不满,却也不好再说什么。

然而,事情并未因此结束。尔朱世隆再次站出来,语气强硬地说道:“既然宇文家之事已定,那便该讨论丞相的封赏了。陛下刚才提到要彰显丞相的功劳,老臣认为,除了加封四锡之外,还应赐予丞相九锡之礼,方显隆重!”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九锡之礼乃是帝王对臣子的最高奖赏,历史上凡是接受九锡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成为了篡位之人。元子攸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双手紧紧攥住龙椅扶手。

高欢眉头微皱,传音给我道:“弟弟,看来尔朱荣野心不小。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他进一步得势,否则大魏江山危矣。”

我深吸一口气,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丞相虽立下大功,但九锡之礼实在太过隆重。古来受此礼者,往往背负不臣之名。臣担心此举会引发天下士人议论,反而不利于朝廷稳定。”

尔朱荣的目光如刀般射向我,但他并未发作,只是冷笑道:“车骑将军多虑了。老夫一心为国,怎会有不臣之心?再者说,若非老夫平定河北,洛阳早已落入葛荣之手。这份功劳,难道不该得到相应的回报吗?”

我沉声答道:“丞相之功,自然该赏。但赏罚需得当,不可过重。臣建议,先赐丞相八公之首的太师之位,再加封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职,掌管全国兵马。如此既能体现丞相的功劳,又不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提议实际上是在限制尔朱荣的权力。如果他接受了太师和太尉的职位,就必须按照规矩行事,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肆意妄为。

元子攸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而尔朱荣则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片刻之后,他忽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车骑将军果然聪明。不过,你以为老夫会轻易答应吗?”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匆匆跑进来,跪报道:“启禀陛下,河北残部又有异动,似欲重新集结反叛!”

这一消息让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高欢趁机说道:“陛下,当前最要紧的是尽快平息河北余孽。臣愿率军前往,协助丞相完成此事。”

尔朱荣眯起眼睛,盯着高欢看了许久,最终点了点头,说道:“也好,就让车骑将军随我一同出征。不过,此次行动需听从我的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元子攸松了一口气,说道:“那就这么定了。待平定河北之后,再议封赏之事。”说着,他挥了挥手,示意退朝。

出了太极殿,我对高欢说道:“哥哥,这次河北之战恐怕没那么简单。尔朱荣有意借机扩大势力,我们得小心应对。”

高欢点点头,说道:“你放心,我会留意的。另外,关于宇文家的事,我们也要找个机会彻底解决,不能让他们断了香火。”

我心中感激,知道哥哥一直在暗中保护着我。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高欢跟随尔朱荣出征河北。一路上,尔朱荣不断试探我们的底线,但我们始终团结一致,既不让他过于嚣张,也不与他正面冲突。

经过数月的征战,我们终于彻底平定了河北的叛乱。然而,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尔朱荣却突然提出要单独觐见元子攸,商讨下一步计划。高欢察觉到不对劲,悄悄对我说:“弟弟,我觉得尔朱荣可能要对陛下不利。你留在营中,我亲自去探查一下。”

我虽然担心哥哥的安全,但还是点头答应了。当晚,高欢乔装打扮,潜入尔朱荣所在的营帐附近。果然,他听到尔朱荣正在密谋如何迫使元子攸禅位,并打算先除掉对我们兄弟二人。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和高欢连夜召集亲信将领,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第二天清晨,当我们带着军队出现在尔朱荣面前时,他大吃一惊,质问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高欢冷冷地说道:“丞相大人,您身为大魏重臣,却屡次图谋不轨,实在令人失望。今日,我们兄弟二人决定不再袖手旁观,一定要为您指出一条正路。”

尔朱荣怒极反笑,命令手下士兵包围我们。然而,由于我们早有准备,他的军队很快被压制住。最终,尔朱荣不得不低头认错,承诺从此安分守己,不再干涉朝政。

回到洛阳后,元子攸对我们的表现非常满意,不仅赦免了宇文家的罪名,还将他们的幼子接入宫中抚养。同时,他还特意提升了我的官职,让我负责监督各地驻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此后,虽然尔朱荣仍然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但在我们兄弟的共同制约下,他再也无法肆意妄为。而我也逐渐明白了,作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不仅要具备勇气和智慧,更要有担当和胸怀,才能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与和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