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的哥哥是高欢 > 第153章 何为民心

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153章 何为民心

簡繁轉換
作者:叫兽爱吃小龙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6 04:16:52 来源:源1

地盘越大,势力越大,很多事情的在做决策的时候也就越发需要考虑,权衡手下各方之间的意见。

少部分关键决策,高羽作为‘老大’,需要乾坤独断,做出最终的拍板决定。

这就是当老大需要的能力。

...

三日后,晋阳城内,天色未明,寒风凛冽,城中已有马蹄声踏破寂静。北魏旧臣陆续抵达高欢府邸,皆神色各异,或谨慎,或狐疑,或隐有不甘。高欢身着锦袍,立于府前,亲自迎客,神色从容,毫无倨傲之态。

“诸位大人远道而来,高某亲自相迎,以示敬意。”高欢拱手,语气温和。

北魏旧臣中,有曾任尚书令的元顺,有曾为中书监的元熙,皆是北魏旧臣中的重臣。他们虽已失势,然在河北仍有不小影响力。众人见高欢亲自迎接,皆微微一怔,面面相觑,未敢贸然回应。

元顺上前一步,拱手道:“高公乃当世英杰,执掌河北,实乃众望所归。我等虽曾仕魏,然如今魏室已衰,唯愿高公能以天下为重,保境安民。”

高欢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诸位大人,魏室虽衰,然诸位皆曾为魏之重臣,忠心可嘉。高某虽出身寒微,然亦知礼贤下士之道。今日召集诸位,非为旧事重提,而是欲与诸位共商河北大计。”

众人神色稍缓,然仍有人低声私语,似在揣测高欢之意。

高欢引众人入府,设宴款待,席间谈笑风生,仿佛真以宾客之礼待之。然酒过三巡,高欢忽而敛色,沉声道:“诸位大人,高某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元顺神色微变,拱手道:“高公请讲。”

高欢缓缓道:“近日,南梁遣密探潜入河北,意图策动旧臣,煽动河北士族反叛。此事,诸位可有所闻?”

席间顿时一片沉默,气氛骤然凝重。

元熙低头饮酒,神色不定。元顺则缓缓放下酒杯,正色道:“高公所言,若有实据,我等自当配合。然若仅凭传言,恐伤及无辜。”

高欢点头:“元大人所言极是。高某亦不愿妄加罪名。然今日召集诸位,非为责难,而是想请诸位表明心迹。河北若欲安定,须上下一心,若有人心怀二志,恐为祸乱之源。”

元顺沉吟片刻,终是开口:“高公之意,是欲我等表忠?”

高欢微笑道:“正是。若诸位大人愿与高某共谋大业,高某必以礼相待,共图河北安定。若有人仍心存魏室,亦无妨,高某亦不会强求。”

元顺神色复杂,良久方道:“高公诚心待人,我等岂能无动于衷?我愿表忠,愿与高公共谋河北大计。”

其余旧臣见状,亦纷纷表态,皆愿归附。

高欢大笑,举杯道:“诸位大人若能归心,河北安定可期。来,共饮此杯,以示同心。”

众人举杯,一饮而尽。

宴席散后,高欢送众人出府,神情自若。然待众人离去,高欢神色骤冷,对身旁高敖曹道:“元熙今日神色有异,恐有异心。”

高敖曹低声道:“属下已派人监视,若其果真与南梁密探有勾结,便可一网打尽。”

高欢点头:“恩威并施,方能收服人心。段韶在洛阳已立威,我今日施恩,亦是为断南梁之念。”

高敖曹拱手应命:“属下明白。”

高欢望向窗外,晋阳城中,灯火点点,寒风呼啸。他知道,这一场风暴,才刚刚拉开帷幕。

而在洛阳城内,段韶亦未松懈。

“将军。”亲信低声禀报,“属下已查明,元修已与北魏旧臣元熙秘密联络,并已派遣密探前往南梁,传递消息。”

段韶神色微沉,缓缓道:“果然如此。元熙表面归附,实则心存异志。”

亲信拱手道:“将军之意,是欲立即动手?”

段韶摇头:“不可。元熙乃北魏旧臣,若贸然动手,恐激起其余旧臣反弹。须设法将其引入圈套,方可一网打尽。”

亲信点头:“将军高明。属下已安排人手,密切监视元熙与元修的联络。”

段韶微微颔首:“很好。待其与南梁密探接头之时,一举拿下,以儆效尤。”

亲信领命而去。

段韶望向窗外,洛阳城中,风雪未止,然人心已稳。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而在南梁大营,陈庆之亦在筹划下一步。

“主公。”张稷低声禀报,“属下已查明,高欢已召集北魏旧臣,意图安抚河北人心。然元熙已与我方密探取得联系,愿为内应。”

陈庆之神色沉稳,缓缓道:“高欢此人,极善权谋,既知我欲策动河北士族,便抢先一步,以恩威并施之策,收其心。然元熙若愿为内应,仍有机会。”

张稷皱眉:“然段韶已设下圈套,若元熙真有异心,恐已被其察觉。”

陈庆之淡淡一笑:“未必。高欢虽能收士族之心,却难收旧臣之意。北魏宗室之人,皆心存复国之念。若能策动元修,联合河北旧臣,仍有机会。”

张稷点头:“属下明白,属下即刻派人联系元熙,促其行动。”

陈庆之摆手:“不必急于一时。段韶已设下圈套,我们需谨慎行事。先让元熙试探高欢之意,再决定下一步。”

张稷拱手应命:“属下明白。”

陈庆之望向远方,目光深沉。他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而在晋阳城内,高欢亦已察觉南梁的意图。

“主公。”高敖曹入府,神色凝重,“属下刚刚收到密报,南梁已派遣密探,联络北魏旧臣,意图策应其北伐。”

高欢神色未变,缓缓道:“果然如此。陈庆之此人,极善谋略,若贸然应对,恐中其计。”

高敖曹沉声道:“主公之意,是欲如何应对?”

高欢微微一笑:“段韶已肃清洛阳士族,如今我当亲自会会北魏旧臣,以恩威并施之策,收其心。”

高敖曹一怔:“主公是欲亲自召见北魏旧臣?”

高欢点头:“正是。若能令其归心,便可彻底断绝南梁之念。”

高敖曹拱手道:“主公高明。”

高欢望向窗外,晋阳城外,风雪未止,天地苍茫。他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而在洛阳城内,段韶亦已开始布局。

“将军。”亲信低声禀报,“属下已查明,元修已潜入洛阳,并与北魏旧臣秘密联络。”

段韶神色沉稳,缓缓道:“此人乃北魏旧帝,身份特殊,不可轻举妄动。若贸然擒杀,恐激起北魏旧臣反弹。”

亲信点头:“将军之意,是欲先监视,再行处置?”

段韶微微颔首:“正是。先查明其联络之人,再设法将其引入圈套,一网打尽。”

亲信领命而去。

段韶望向窗外,洛阳城中,风雪未止,然人心已稳。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而在晋阳城内,高欢亦已开始行动。

“传我军令。”高欢沉声下令,“召集北魏旧臣,于三日后入府议事。”

高敖曹拱手应命:“末将明白。”

高欢望向远方,心中已有计较。他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晋阳城内,天色未明,寒风凛冽,城中已有马蹄声踏破寂静。北魏旧臣陆续抵达高欢府邸,皆神色各异,或谨慎,或狐疑,或隐有不甘。高欢身着锦袍,立于府前,亲自迎客,神色从容,毫无倨傲之态。

“诸位大人远道而来,高某亲自相迎,以示敬意。”高欢拱手,语气温和。

北魏旧臣中,有曾任尚书令的元顺,有曾为中书监的元熙,皆是北魏旧臣中的重臣。他们虽已失势,然在河北仍有不小影响力。众人见高欢亲自迎接,皆微微一怔,面面相觑,未敢贸然回应。

元顺上前一步,拱手道:“高公乃当世英杰,执掌河北,实乃众望所归。我等虽曾仕魏,然如今魏室已衰,唯愿高公能以天下为重,保境安民。”

高欢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诸位大人,魏室虽衰,然诸位皆曾为魏之重臣,忠心可嘉。高某虽出身寒微,然亦知礼贤下士之道。今日召集诸位,非为旧事重提,而是欲与诸位共商河北大计。”

众人神色稍缓,然仍有人低声私语,似在揣测高欢之意。

高欢引众人入府,设宴款待,席间谈笑风生,仿佛真以宾客之礼待之。然酒过三巡,高欢忽而敛色,沉声道:“诸位大人,高某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元顺神色微变,拱手道:“高公请讲。”

高欢缓缓道:“近日,南梁遣密探潜入河北,意图策动旧臣,煽动河北士族反叛。此事,诸位可有所闻?”

席间顿时一片沉默,气氛骤然凝重。

元熙低头饮酒,神色不定。元顺则缓缓放下酒杯,正色道:“高公所言,若有实据,我等自当配合。然若仅凭传言,恐伤及无辜。”

高欢点头:“元大人所言极是。高某亦不愿妄加罪名。然今日召集诸位,非为责难,而是想请诸位表明心迹。河北若欲安定,须上下一心,若有人心怀二志,恐为祸乱之源。”

元顺沉吟片刻,终是开口:“高公之意,是欲我等表忠?”

高欢微笑道:“正是。若诸位大人愿与高某共谋大业,高某必以礼相待,共图河北安定。若有人仍心存魏室,亦无妨,高某亦不会强求。”

元顺神色复杂,良久方道:“高公诚心待人,我等岂能无动于衷?我愿表忠,愿与高公共谋河北大计。”

其余旧臣见状,亦纷纷表态,皆愿归附。

高欢大笑,举杯道:“诸位大人若能归心,河北安定可期。来,共饮此杯,以示同心。”

众人举杯,一饮而尽。

宴席散后,高欢送众人出府,神情自若。然待众人离去,高欢神色骤冷,对身旁高敖曹道:“元熙今日神色有异,恐有异心。”

高敖曹低声道:“属下已派人监视,若其果真与南梁密探有勾结,便可一网打尽。”

高欢点头:“恩威并施,方能收服人心。段韶在洛阳已立威,我今日施恩,亦是为断南梁之念。”

高敖曹拱手应命:“属下明白。”

高欢望向窗外,晋阳城中,灯火点点,寒风呼啸。他知道,这一场风暴,才刚刚拉开帷幕。

而在洛阳城内,段韶亦未松懈。

“将军。”亲信低声禀报,“属下已查明,元修已与北魏旧臣元熙秘密联络,并已派遣密探前往南梁,传递消息。”

段韶神色微沉,缓缓道:“果然如此。元熙表面归附,实则心存异志。”

亲信拱手道:“将军之意,是欲立即动手?”

段韶摇头:“不可。元熙乃北魏旧臣,若贸然动手,恐激起其余旧臣反弹。须设法将其引入圈套,方可一网打尽。”

亲信点头:“将军高明。属下已安排人手,密切监视元熙与元修的联络。”

段韶微微颔首:“很好。待其与南梁密探接头之时,一举拿下,以儆效尤。”

亲信领命而去。

段韶望向窗外,洛阳城中,风雪未止,然人心已稳。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而在南梁大营,陈庆之亦在筹划下一步。

“主公。”张稷低声禀报,“属下已查明,高欢已召集北魏旧臣,意图安抚河北人心。然元熙已与我方密探取得联系,愿为内应。”

陈庆之神色沉稳,缓缓道:“高欢此人,极善权谋,既知我欲策动河北士族,便抢先一步,以恩威并施之策,收其心。然元熙若愿为内应,仍有机会。”

张稷皱眉:“然段韶已设下圈套,若元熙真有异心,恐已被其察觉。”

陈庆之淡淡一笑:“未必。高欢虽能收士族之心,却难收旧臣之意。北魏宗室之人,皆心存复国之念。若能策动元修,联合河北旧臣,仍有机会。”

张稷点头:“属下明白,属下即刻派人联系元熙,促其行动。”

陈庆之摆手:“不必急于一时。段韶已设下圈套,我们需谨慎行事。先让元熙试探高欢之意,再决定下一步。”

张稷拱手应命:“属下明白。”

陈庆之望向远方,目光深沉。他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