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587章 孤要改革!要大改!狠狠地改!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冷落长门旧履痕,忽因麟阁沐天恩”

“晓妆初罢琼阶露,却见君王袖手沉”

“玉炉香烬余星火,珠箔光摇映剑纹”

“欲启朱唇终缄默,前尘似梦指尖温.......”

李承乾品读着这篇王语嫣所作的诗作,不由嘴角微微勾起一抹轻笑,这首诗被对方取名为《盼君恩》,应该是前一阵子他宠幸对方后所作。

而如同这般的诗作,在这素柳殿还能看到好几处正挂着。

有得写得戚戚婉婉,有得则是一副故作洒脱的意境,读一首是一个味道,读两首却又是另外的一个味道。

昨晚王语嫣被他折腾的不轻,在江南道一个多月,李承乾这副阳刚男儿,自然也没少憋火。

这倒是苦了王语嫣,昨晚她甚至都哀求着让贴身侍女帮她分担了。

不过,李承乾没准便是了。

吃撑的王语嫣日上三竿还依旧睡得昏沉,李承乾也没让人打扰她,左右在其书房之中看了看对方看得书籍,还有写得诗词,作得画作,倒也自在。

“王良媛每日就一直就待在书房?”他问道。

贴身侍女急忙恭敬回复:“启禀殿下,良媛娘娘并无其他爱好,每日除了去找太子妃走动,便是在素柳殿踢踢毽子用以健身,剩下的时候,都在这书房。”

李承乾看了一眼这个侍女,自然听出了对方想要表达的,王语嫣对太子妃的恭顺。

但也只是淡淡一笑。

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便丢下一句话,直接朝着外面走去。

“今晚晚膳让王良媛准备,让她亲自给孤送去显德殿,多准备一些......”

“是!奴婢遵旨!”

李承乾来到显德殿,第一时间却是吩咐王德,让他将魏王李泰、楚王李佑以及他的几位老师叫来。

当收到太子李承乾的召见命令的时候,李泰和李佑两人倒没觉得有什么。

然而。

前两日自从李承乾回宫,便一直被冷落的百官们,在得知了李承乾召见李纲、孔颖达和虞世南三人的时候,却是皆忍不住的激动期盼起来。

“太子殿下召见,莫不是想好了要怎么处置两江案后续之事?”

“孔少师,此事还需您多多在殿下身边美言啊,如今朝堂已经被洗刷掉了不少人,若是再这样下去,恐国将不国啊!”

“是啊是啊,虞少傅,也还请您为我等多多美言几句.......”

当宫里的太监来到孔颖达和虞世南的府上的时候,两人都在烦不胜烦的应对着这些拜访的官员,他们自是想要闭门谢客。

但正如这些官员们表现出来的,如今朝堂上下因为两江案闹得人心惶惶。

不少官员更是无心正事,生怕下一秒便被锦衣卫带走,丢进诏狱。

为此,两人身为太子的老师,也不得不出面暂且稳住这些人的情绪。

不置可否的送走了这些人,又跟着太监朝着宫里赶去的期间,半路还又在宫门口遇上了几个大臣,皆拱手又是期盼他们帮忙劝说太子的。

虞世南、孔颖达:“.......”

“这些家伙,还当真是高看老夫呐,造成两江叛乱这等大事,老夫一家老小的性命押上,又岂敢在这种事情上置喙?”

孔颖达叹息着。

他这个太子少师当初还被太子撸过,如今失而复得可谓是分外珍惜,爱惜羽翼。

而当两人赶来东宫的时候,年纪最大的太子少保李纲,已然是早早的到了显德殿,此刻正一边喝茶,一边和太子闲聊着。

时不时还能够听到爽朗的笑声。

殿门口摆放着一根鱼竿,一个鱼篓,很显然,这位被太子亲自准许在宫内钓鱼的李少保,今日又在海池钓鱼了。

虞世南两人对视,心中不由又是叹息一声。

活了八十多岁的人,就是什么都看得开。

“老臣虞世南(孔颖达),参见殿下......”

李承乾笑呵呵的示意他们免礼,又让王德给他们上茶和点心,没过一会儿魏王和楚王也赶来,他这才屏退左右。

神色变得肃然,开始聊起了正事。

他语出惊人。

“孤要改革!大改!狠狠地改!”

听他这股熟悉的“不成功,便成仁”的语气,再看看此刻李承乾说话时候,那如同霸王项羽破釜沉舟般果决又不容置疑的样子。

心里一颤,正端着茶的手,也是跟着一抖。

“殿,殿下......”虞世南本能的想要说,让李承乾从长计议之类的。

倒是太子少保李纲闻言,笑呵呵的开口,一副聊家常般的模样,满是期待的看着李承乾。

“看样子殿下找我们几个老东西来,已然是心中有了决断,可有详细章程?”

李纲看得极开。

便是如今大唐不幸来个二世而亡,他李纲的名字也将会因为担任李承乾太子少保之位,而标榜史册,子孙后代之类的事情,李纲也早就已经不放在心上。

他更加好奇的是,究竟是什么样的改革,能够在这位想法很多且雷厉风行的太子口中,都被称为“大改,狠狠地改”。

李承乾微微一笑。

将在从江南道回来时,在马车上就开始准备的册子拿了出来。

李纲接过,孔颖达和虞世南两人当即凑了上去。

倒是李泰和李佑两人,一早就已经知晓了自家皇兄计划做什么,依旧稳稳的坐在那里静静喝茶。

“嘶.......”

三人看着那份小册子。

上面的内容其实不多,但却有很多细则很显然是没有拿出来。

首先为首的看到的第一条“内阁制度”,倒是并没有引起几人的惊讶,大唐在贞观元年太原府开始改革之初,东宫这边就有过类似的存在,也可以说是内阁的雏形。

只不过关于这个称呼,暂且也只停留在朝堂六部和左右仆射这种层次。

内阁更多的还是类似于李承乾的秘书处。

但是,如今看来太子殿下是准备真正在国家层面,实施这个制度。

对于文官们来说,这某种程度上算是好事,毕竟,内阁管理之下的朝堂,官员做事,推行某项政策,在得到了君主的准许之后,将会少去很多的掣肘。

而“内阁首辅”这个位置,也必定会成为文官们毕生追求的至高之位。

不过。

若是这位太子就只是退出内阁制度这一项,又哪里会被其成为“大改,狠狠地改”呢?

随着众人朝着下面看去。

便是笑呵呵的李纲,原本老态龙钟的面容也变得凝重认真起来。

“天策府....政事堂.....枢密院.....督察院.....”

“军机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