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605章 大唐东瀛道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第605章 大唐东瀛道

簡繁轉換
作者:扑街蜘蛛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7 00:36:1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贞观八年十月,楚王李佑与越国公府大小姐冯锦思大婚。

长安沸腾,举国同贺。

如今大唐诸位皇子,在民间百姓心中都皆有分量,用那些经历过前朝动乱的隋老遗民的话说,隋炀帝若是能在李家祖孙几人之中,随便碰上一个相同的优点,那都不至于让大隋二世而亡。

“今日乃五子楚王佑大婚之期。佑虽少时顽劣,然未尝负朕望。及长,精研农学,兼有牧民之才。占城稻、薯蓣之属,皆赖其力以昌稼穑.......”

樊琪今日尖细的嗓音,似乎都多了几分喜感。

此刻太极殿大殿之上,满脸是笑的宣读着手中的旨意,一旁龙椅之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以及阴妃,分别坐着。

长孙皇后和阴妃各坐李世民两侧。

而在台下,已然换上了大红喜服的楚王李佑,此刻正手中攥着一条绸花缎,花缎的另一边则是被带着红盖头的冯锦思攥着。

此前同样不止一次的叫嚣过“不娶妻”的楚王李佑,此刻脸上也因为激动而染上了一层红晕,终究是未能逃脱真香定律。

“越国公冯盎者,社稷柱石也,毕生尽瘁国事,泽被苍生。岭南新政之推行,东南诸夷之慑服,皆赖其力。今以女适楚王,为朕子妇,朕心甚慰......”

“特赐楚王府宝船一艘,准纳原林邑农土,为王府内制!”

李承乾和其余几个弟弟们站在殿内一侧,皆盛装出席。

百官听到这道旨意的时候,都是瞬间本能的朝着李承乾这位出了名宠溺弟弟的太子看去,见后者一脸平静,心中又是一阵复杂。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老臣都是隐晦的侧头彼此对视了一眼,皆看到了彼此眼神中的担忧和凝重。

一艘宝船送给楚王府自然算不得什么,但是,那林邑虽然亡国,产粮地也都被楚王的人手占据,但在大唐官方层面上,林邑那边却依旧是无主之地。

内阁私底下更是曾商议过,在太子登基之前,劝谏太子将林邑那些土地收归朝堂。

然而。

太子却像是一早就料到了他们会有这般想法,直接将土地提前以大婚之礼的方式,送给了楚王。

这,这可教人如何是好?

李世民警告的眼神扫视群臣,老五这孩子如今老实本分的很,醉心农事,本身就是于国有功,赏赐点土地又如何,反正又不是国内百姓的土地。

将来那些产出的粮食,也能够用来支持他西征建立不世圣功。

注意到自家老大的眼神,长孙无忌等人尽管无奈,也只能纷纷按捺了下来。

而同样如王铭,郑江这些太子党,也是都受到了李承乾平静的警告目光。

纷纷也都选择了沉默。

在场的,反应最大的反而成了越国公冯盎以及楚王李佑。

“父皇,皇兄,这.......”

李佑不是傻子,林邑那些土地究竟有多珍贵,他最是清楚,今后即便是只用来种植粮食作物,那每年产出的粮食,都是一个恐怖的程度。

李承乾不着痕迹的冲着他轻轻摇头,示意他不要出声反驳,老老实实接受。

又给了冯盎一个稍安勿躁的安抚眼神。

这场婚礼仪式这才得以继续进行。

恢宏大气,又满是大国气象的宫廷礼乐,随着礼部官员口中宣着一个个的礼节流程,在一众皇家贵胄,以及朝堂百官的配合下,完成楚王李佑的大婚礼仪。

长安城中,朱雀大街两侧都摆了一排排的流水席,按照李承乾的要求,这场席面将会进行足足一个月的时间。

即便是他这个太子,当初大婚的时候,长安流水席也不过七日。

但李承乾这么吩咐,百官劝谏了几次,便也放弃了。

这又是感动的李佑哭得稀里哗啦......

.......

“殿下,此事万万不可啊,林邑虽多山林,但平原产粮之土亦是不少,每年产出之粮少说数万石。若长此以往,恐遗祸无数啊!”

东宫显德殿。

长孙无忌这话当着越国公冯盎的话说出来,后者听了冷汗涔涔,但是却不敢出一言反驳。

没有了李佑在场,长孙无忌这个李承乾的亲舅舅,可不会在乎什么区区越国公的面子。

李世民和李渊也在这里。

然而,这对父子却是旁若无人的在一旁茶桌前,一边品茶,一边对弈,正在那楚河汉界厮杀的激烈。

王铭也是拱手劝谏:“殿下,臣知道您宠爱楚王,楚王之德行臣等也明白,绝非那怀有异心之辈,但,楚王顺德,难道今后楚王麾下的那些臣僚也同样吗?”

“殿下,慎重啊!”

“殿下,臣以为,可在旨意上做出一些限制,比如削减土地,或者年产之粮需七成交于朝廷.......”萧锐这个襄城公主的驸马爷,也是出言劝说。

李承乾对于众人的话语,却是反应平淡,既没有言说反对,也没有驳斥。

反而将一份有着锦衣卫印标的奏折,递到了几人的面前。

“舅舅,此事暂且先不提,不妨先看看这份奏折,这是锦衣卫最新送来的消息.......”

长孙无忌疑惑的皱了皱眉,但还是伸手接过。

几人凑到了一起,随着奏折被打开,众人看到上面的信息之后,皆是瞬间瞳孔一缩。

“东瀛倭国,一众豪强诸侯,已皆被平定,残余部分逃遁山林之中,已不成气候,臣公孙武达请旨殿下圣意。”

“这......倭国这就灭国了?”

萧锐这个众人中最年轻的都不由面露惊诧,倭国的实力不及大唐,但是这么快就被灭掉,怎么说都有些太快了吧?

李承乾脸上这才浮现出一抹淡笑。

轻轻用手指叩了叩桌面,幽幽开口。

“诸位,东瀛虽为岛国,但本身不少土地亦是不错,而今东莱郡公已将东瀛平定,孤觉得当是时候进行移民,将东瀛亦变为我大唐之东瀛道。”

众人:“......”

移民.....

听到这个词汇,长孙无忌顿时不着痕迹的将那奏折,塞进了房玄龄的手中,后者表情僵硬,用一副看叛徒一般鄙夷的眼神,瞪着对方。

然而,长孙无忌却已然默默的退出了几人之列。

挪到了李世民和李渊那边,装模作样的看起了两人下棋。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老脸之上满是苦涩:“殿下,这......移民恐怕还需再等等,而今今年我大唐去年开始的辽东道和藏原道移民之策,本就还未完全结束。”

“而今今年又刚得漠北道,亦需要调度百姓,安排吏员,这又多个东瀛道.......”

房玄龄都要哭了。

他恍惚间已然明白了自家殿下好端端拿出这份奏折的目的了。

李承乾笑了,笑容无良。

“那可就不是孤需要考虑的了,房阁老你不是说我大唐需要产粮之土吗?林邑那点土地算什么,东瀛如今整个道都随便你们开垦开荒。”

“加油哦房阁老,孤的父皇可等着西征军粮呢~”

房玄龄:“.......”

老夫上辈子是欠你们李家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