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618章 布武王鼎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第618章 布武王鼎

簡繁轉換
作者:扑街蜘蛛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8 12:39:3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关内道,岐州。

自从治下宝鸡县秦岭北麓之中找到了金矿,岐州也因此得到了朝廷方面更多的财政预算拨款,连带着,这些年岐州及其周边各郡县的发展都明显比其余地方快了很多。

贾旭一家乃是秦岭脚下一个村中富户,由于家里逝去的老父亲传下来一门淘金沙寻金矿的本事,贾旭一家子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过。

毕竟,挖掘金矿这种事情,大头被朝廷拿去了,在留下一部分反哺地方,像他们这些人也能够凭手艺吃上点边边角角。

然而这种好日子很快在几个月前,戛然而止。

据说是来了一个皇家贵胄,在这里成立了一个什么商会,专门收购散金,还搜罗像是贾旭他们这样的手艺人,但开出的雇佣价码不仅仅低,还处处是坑。

被贾旭拒绝了。

紧接着,他们家里便隔三差五的出乱子,不是被官差前来问询,便是被金矿上的人警告,说怀疑他们拿了大号金矿石。

搞得贾旭一大家子烦不胜烦,营生还受到了极大影响。

“当家的,要不就算了吧,那伙人说是周王的手下,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斗不过的.......”

贾旭的婆姨愁容惨淡,然而,曾经也是府兵参加过几场剿匪厮杀的贾旭,却是眼睛狠狠一瞪。

一口子秦腔便是脱口斥骂而出。

“额给大唐出生入死滴,而今儿也是凭本事吃馍,啥周王嘛,球毛的王!”

“除咧当今万岁爷滴那些龙子,谁配当王?!你给额瞅着,那帮怂货要是再敢上门寻事,额舍咧这条老命也要跑到长安告他狗日滴!”

“朝廷要是管不了,额就不信太子爷还不管咧?!”

入冬的秦岭脚下,贾旭他们村子而今也都已经烧起了暖炕,屋外刮着寒风,但屋内却是暖烘烘的。

不过,自家男人这般刚硬的性格,加上如此般掉脑袋的话毫不避讳的大喊出来,却是把贾旭的婆姨吓得不轻。

神色慌乱的挥舞着手,想要让对方小声一点。

外面院落的门却是被忽然叩响。

“贾旭!贾旭你在不在屋头!”

熟悉的声音,让贾旭的眼珠子瞬间一瞪,砰的将手中的酒盅拍在桌子上,咬牙切齿便披上一件衣服,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一柄长刀,朝着外面走去。

口中还骂骂咧咧。

“这帮狗日滴怂货,还真格寻上门寻额滴事来咧!今儿个额要是不卸他狗日滴气,额就把贾旭这名字倒着写!”

那婆姨吓得赶忙想要阻拦,然而,贾旭这个常年干粗活,不是上山寻矿炼金,就是打猎劈柴的糙汉子,哪里是她能够拦住的。

“砰!”

外面为首的衙役,只听到面前闭着的门砰的一声。

紧接着便被人从里面一脚踹了开来,呼啦扫出的风,带着门扉上的沙土,迷了那衙役头子一脸,恍惚之间看到此刻正瞪着满是猩红血丝的眼睛,提刀站在门前的贾旭,瞬间一个激灵。

大叫一声,赶忙本能后退。

“狗日滴!莫完俩厮莫!真格当你牙额似软柿子好捏滴!?”

暴怒的贾旭,这副提刀的模样,加上对方明显是真的在战场上厮杀过的凶悍气场,不仅仅吓了叫门的衙役们一大跳。

之后坐在马车之中的周王李元方也是被吓得面色瞬间一变。

眼瞅着这个暴脾气,像是脑子一根筋的家伙,竟然真的要提刀动手,赶忙从马车之中伸出头高呼一声。

“住手!壮士,住手!不要冲动啊!”

他这一声高呼,终于是让几乎就要真的举刀劈过来的贾旭动作顿住,视线看过去,这才发现了此刻门口还有几辆华贵的马车。

他神色变了变,将原本想要阻拦他的婆姨拉到身后。

视线更是不自觉的明显开始寻摸起了逃脱的法子。

这是他的本能反应。

李元方从马车上赶忙走下,在几名护卫的保护下走到了贾旭的面前,一身亲王袍服穿在身上,却是拱手朝着贾旭抱歉行礼。

“这位壮士,是本王手下得罪,本王并无恶意,此次登门也是为了向壮士道歉,此前之事乃是本王御下不严.......”

李元方赶忙说着抱歉的话,不远处还有锦衣卫在盯着这边。

若是刚才贾旭真的动手,造成了流血事件,对方必定要为此付出代价,但同样的,他李元方怕是也和接下来的大富贵,再没有丝毫的关系了。

因而,他的态度可以说摆的颇为足够。

一边说着,一边还亲自从身旁侍从的手中,接过一个托盘。

“本王此前只是明他来宝鸡县这边,成立个收购散金的买卖,用于在长安金器铺子的金器打造,谁曾想这帮家伙竟然欺瞒本王和当地的县官,狐假虎威,荼毒地方......”

李元方痛斥着手下的无耻行径,好似真相真的是这样一般,反而让贾旭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呆愣愣的看看对方,又看看一旁满头大汗明显也是被这个浑人吓了一跳的宝鸡县县令。

后者注意到贾旭的目光,急忙点头。

“这位乃是当今陛下九弟,太子殿下的九皇叔周王,贾旭还不赶快把刀收起来!?周王殿下乃是亲自上门向你赔礼的!”

贾旭这才恍惚回神,一张有些粗糙的秦地汉子的面庞上,竟也是露出了一些窘迫和尴尬,一边赶忙将手中的刀丢的远远的。

一边这才拱手对着周王行礼。

周王搀扶住他,一脸的歉疚模样,叹息着:“不必紧张,本王不怪你,此事因本王御下不严所致,本王听闻壮士当年也是为我大唐出生入死的汉子,受此牵连乃本王之过也,这些东西,还请壮士收下......”

此刻托盘之上,不仅仅有着几沓唐元纸钞,还有几分好似是房契一样的东西。

贾旭只是瞥了一眼,便看到了最上面那乃是宝鸡县县城之中,一处院子的房契,再看看那几叠唐元纸钞,足足有近五万唐元,旧制就是五千贯。

可是一笔不小的赔礼了。

更何况,人家堂堂周王,太上皇子嗣亲自驾临赔礼,贾旭哪里有敢不接受的意思?

如同周王李元方这般的情况,在大唐各地都在发生着。

朝堂这边也在讨论着关于封王的事情,这些事情从各地传回来,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这摆明了便是那位太子殿下事先警告过那些皇室宗亲们的,不然,就他们那些人的品行,能给百姓赔偿就不错了,还亲自上门?

内阁,房玄龄叹息一声,神色有些焦虑。

“而今我等若是同意,真不知百年,千年后会留下何等之名啊......但愿大唐今后还能制得住这些外封之王吧.......”

贞观八年十二月。

长安迎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白雪皑皑,又是一年眼瞅着过去。

又有一件事自长安之中传开。

陛下圣旨,太子教令。

命礼部铸“布武王鼎”,自即日起,准许皇室宗亲出国划土封国,有克外疆之土者,赐其王鼎,封其国祚.......

长安、太原府、洛阳各地勋贵氏族纷纷哗然,这一刻正在着手准备西征的大唐,似乎又从内部爆发出来一股强大的扩张**。

.......

《唐纪·贞观政略》载:八年冬,帝诏曰:“皇族子弟年及志学,许诣宗正寺录籍,必留血胤于长安。自备资斧,募虎贲,造楼船,泛溟渤而探绝域。若有戡定蛮荒、扬威海外者,赐布武王鼎,裂新土以开邦国。”

诏下,三省三驳三议乃成。

朝野哗然,或忧封建遗祸,犹七国故事。

或颂圣人垂宪,谓:“今上并储君怀吐纳寰宇之量,此制一开,华夏旌旗指处,日月皆唐家之臣妾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