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654章 天武六策!燥起来吧!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第654章 天武六策!燥起来吧!

簡繁轉換
作者:扑街蜘蛛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6 01:18: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天武元年末。

新岁将临,各地张灯结彩,准备辞旧迎新的时候。

一张张榜文却是以长安为中心,迅速的在周边如太原府、洛阳,以及各道首府府衙门前被张贴了出来。

随同榜文一同的,还有原本即将迎来休沐的各地官吏们,又紧急的接到了上面的通知。

“当当当!”

清脆的铜锣声在太原府龙门大街口响起,从这里还能够清晰的看到那正在进行增高和部分重建的阳成宫,巍峨雄浑,好似西山之上一头匍匐的嵩骏猛兽。

“走过的路过的,停一停,看一看喽~”

“天武圣人又有新令颁布啦!”

“好事!大大的,顶好顶好的大好事嘞!”

年轻的吏员大声的呼喊着,顿时有路过的商人和百姓们,都不由纷纷驻足聆听。

他们满是期待,站在前排的人看着那榜文之上写得密密麻麻的内容,却是呼吸倏然变得急促起来。

“我了个天老爷啊,圣人,圣人竟然,竟然要赐爵?!”

如今的大唐百姓们,家家户户都已然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家家添丁,户户识字。

而当这种生活富足之后,人们的**,尤其是精神层次的**也将会迅速提升。

更高的社会地位以及乡间,乃至是郡县里的名声,就是百姓们都开始在潜意识里进行追求的。

商人们想要一些好名声,若是放到前朝,亦或者更早的时候,要么是给朝廷捐钱捐粮,要么就是给当地孤儿院之类的地方进行修缮出钱。

还有就是如道观庙宇这些地方。

但是,而今的大唐,的确存在孤儿院,但那里的孤儿却有着专门的朝廷机构进行管辖和监督,资金充裕,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也有所保障。

而如道教和佛门这些宗教机构,也被朝廷严格限制。

尤其是给道观和佛门捐赠香火钱这种行为,朝廷是要抽极高的税收的,而且......每年可以收取的香火钱也是被严格实施了上限设置。

于是,商人们想要一些好名声,就不得不主动的承揽一些给郡县进行修桥铺路的活计,就这,朝廷还要审查他们的商会资质,审查他们的纳税记录.....

商人们那个无语啊。

这年头,赚钱比吃饭喝水容易,但想要赚名声,那倒是挤破脑袋都抢不着啊.......

听到这声呼喊,人群后面的几个商贾都是不由的瞬间一惊,急忙一边告罪,一边往前面挤。

来到榜文前,一眼便看到了那为首的几个烫金大字。

“天武六策!”

“1、九等勋爵制”

“2、土地分授规制”

“3、家族激励机制”

“4、双印制”

“5、圣心制”

“6、唐同文制”

一共六项政策,统称天武六策。

那吏员大声的开始给众人讲解起来。

“诸位,如今我大唐太上皇亲临大军,御驾亲征,如今最新战报不仅仅俘虏了那拜占庭的皇帝,更是还打下了拜占庭的叙利亚行省,面积相当于我大唐一道之地了!”

“此次大战之中,不少我大唐将士都得了功勋,更有甚者被赐予爵位!”

“这六策第一策的九等勋爵制,便是专门为西征将士设立.......”

吏员见不少家中明显没有人参军的百姓,露出失望之色,赶忙高声继续道。

“虽说是给西征有功将士们设立的政令,然,也并非完全与我等无关......即便是家中没有从军的,但是也可因第二策土地分授制,一同得些好处.......”

.......

“陛下,老臣还是觉得,这军功的赏赐未免太高了......”

说话的是大唐的户部尚书,年轻官吏恨得牙痒痒,但就是不死,就是不退,还颇得圣眷的密国公封德彝。

天武元年过去,这老东西又老了一岁。

不过,那容貌却像是按下了暂停键一般,再也看不出来更加衰老的模样。

此刻苦着一张脸,看着一边喝茶,一边垂钓的天武皇帝,小声开口。

“这开疆九爵,比之开国勋爵提升的速度可绝不可相提并论呐,开国男爵一个爵位,少说要参加过我大唐立国之战,亦或者在工程学术领域有极高成就才可得赐。”

“可这开疆九爵的一个镇边男爵,就只需要斩首二十便可得赐,甚至迁徙亲族五服内五户不少于四口之家的人去新土边镇,就可以从从九品,提升为正九品......这”

封德彝眉头皱的更深了。

想想他这个密国公的爵位,又是凭借祖上家族的名声,又是自己在隋末时候各处经营,四下打点,和五姓七望蝇营狗苟,对李唐皇室卑躬屈膝,才勉强因为太上高皇帝仁慈,得赐升到国公爵。

而且还是一个边缘的国公爵。

但是,此次西征大军,如果按照这天武六策颁布的内容去执行。

封德彝忽而觉得有一股子气喘不上来,老夫可太难了。

李承乾看他这副如丧考妣的模样,只觉好笑的很,这老东西虽是个残血的,但却是最能坚挺的,虽是个官迷,但却又是个能察言观色,办成事的能耐人。

他拍了拍身边的一个空位,示意对方坐下。

“呵呵,密国公这是在担心朕将来厚此薄彼,亦或是担心开国勋爵的地位不保?朕原来在诸位老臣心中,竟是如此小人啊?”

他调笑的一句话,却是吓得封德彝刚刚屈膝要坐下的身子,倏然僵住,紧接着,急忙后退一步,就要给李承乾跪下。

被他一只手瞬间拦住。

“好啦,这么些年了,胆子还是这般开不得玩笑!”李承乾翻了个白眼,封德彝却是老脸惨白,谁要是真的把皇帝的玩笑话当成玩笑话。

那可就真的是在搞笑了。

他战战兢兢,也不敢坐了,继续站在那里,明明是国公,那姿态却如同此刻李承乾身后的太监总管王德一般。

李承乾也不再让对方坐下,一边盯着海池的湖面,一边幽幽开口,视线的更远处,海池的另一边,还能看到自家皇爷爷,太上高皇帝李渊的新宫殿,大明宫的修建工地。

“封爱卿啊,你也是三朝元老了,有些事朕不说,你们这些老臣也该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任何家族能够永远的趴在以往的功劳簿上吃上一代又一代,总会有个结束的日子。”

“五姓七望曾经的崔卢李三家是如此,而今能够延续的太原王氏和荥阳郑氏亦是如此......”

太原府。

太原王氏府邸,王铭这个家主坐在主位,下手的却是一众太原王氏出身的大唐官员。

他们大多都是年轻一代,而能够齐齐聚在这里,也亏是到了年关休沐。

然而,众人的脸上却尽是凝重之色。

王铭开口。

“老夫叫尔等前来,只为一件事,我王氏需分出些许族人,前往河西道、以及西征新土,这不仅仅有利于我等王氏延续,亦是而今圣上所期许。”

“老夫以写信去我族西征军中子弟,命他们搏命争功,而我等如今,也需提早选出赴西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