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冒姓琅琊 > 第301章 隐士不隐

冒姓琅琊 第301章 隐士不隐

簡繁轉換
作者:东周公子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8 15:36:55 来源:源1

第301章隐士不隐(第1/2页)

“......王扬的笔迹很好认,王爷若不信,找来他的字,一对便知。”

王泰看着那几张“证词”被巴东王捏得逐渐变形,心中一笑,不再说话。

“就这些?”

巴东王将证词随手放下,眼底的阴沉怒意已藏了大半,语气极是轻蔑。

这份证词写的是巴东王在酒宴上的“犯忌”之言,除了责骂典签和遗憾荆州被分割等他真实说过的话之外,还加了几句编造的话,比如证词上写有巴东王让王扬坐到他身边,亲口和王扬说以他的勇武,“若逢乱世,不输刘备、孙权”什么的。

王泰也知道这份证词在火候上差了一些,本来原计划里在王扬和巴东王骑马回来之后还要让王扬再写一份的。这种两人私下会面的谈话,可编的余地就更大了,并且有王宴做铺垫,层层递进,可信度也更高。但没想到被王扬摆了一道,这二份证词就一直没写成,以致于计划搁置下来。现在王扬已死,也没机会补写了,只能将就一下,好在有其他的佐证可以弥补。

王泰故作坦诚道:“我接到的就只有这些。”

至于没接到的,自己想去。

“前面那两张纸是本王说的,并且还是本王当众说的,本王本来也不怕人知道。至于最后那几句话,本王没说过,是编造的,明摆着是构陷本王。但无所谓了,本王被构陷的还少了?让他们编去吧,本王不在乎。本王便是以孙刘自比又如何?既然要构陷,那就编点更厉害的话嘛!比如说本王夜观星象,见紫微暗淡,帝星移位什么的.....这么不痛不痒的,有什么意思?”

巴东王漫不经心地一笑。

王泰听巴东王说帝星移位那一段吓了一跳,心想这巴东王还真是癫,这种话都敢随便说......

不过他面上没露半分,仿佛根本没听到巴东王的狂悖之言,深深叹道:

“王爷襟怀磊落,如日月昭昭,自然不惧那些宵小伎俩。只恨小人搬弄是非,构陷忠良——”

巴东王云淡风轻地摆摆手:

“罢了,人都死了,还提这些做什么?做人嘛,还是厚道一点。”

说着似笑非笑地看了眼王泰。

王泰也不理巴东王有阴阳怪气的嫌疑,一脸敬佩地拱手道:

“王爷心境之澄明,待人之宽厚,实非寻常人所能及!对于构陷自己的人仍能存体恤之意,这份度量,真真是——”

“客套话就不用说了,先生来荆州这么久,做那高人隐士,悬车谢客,闭门不出,从不轻易挪动半步。今日突然来访,又给本王带了这么个见面礼,想必不只是来夸本王的。是有什么话要与本王说吧?”

王泰笑道:“什么高人隐士,王爷莫要取笑了。我不过是贪恋荆州水土养人,躲在院里偷几分清净罢了。本来我一个闲散之人,不该来搅王爷清听,只是受人所托,不得不如此。王爷如果有什么要问的尽管问,只要是我能答的,我一定告知。”

巴东王虎眸一虚:

“受人所托?你受谁所托?”

王泰不好意思地拱拱手:

“这个恰恰是我不能答的,不过王爷将来自会知晓。托我的人对王爷绝对没有恶意,反而是想帮助王爷,不让王爷被小人陷害。”

巴东王歪头盯着王泰,诡异地笑了几声。

寻常人若被这么盯着笑,难免浑身不自在。若换做了解巴东王的僚属,则更觉心惊肉跳。而王泰则始终神情平和,一副坦然模样。

“这东西是从哪来的?”

巴东王收回目光,手指敲了敲证词。

“此物在呈递东宫的路上被截下。”

巴东王听到东宫两个字,眼中骤然迸出一股戾气,如利剑出鞘般凌厉。但转瞬间锋芒便隐入眼底,唯余剑穗在风中轻晃。他唇角浮起一丝浅笑,阴阳怪气道:

“是交给皇兄啊,那本王就放心了。皇兄向来顾念手足,友爱兄弟,这等粗劣的构陷之辞,是一定不会相信的。”

王泰只好陪着演下去:“太子殿下虽然不信,但身边难免有小人借机进谗——”

“小人是谁?”巴东王马上问。

王泰一噎,心道这巴东王果然乖僻,明知有些话我不可能明说,还故意作怪来问。他

顿了顿说道:

“园中杂草,未出土时,谁又能指认其形貌。小人所以能为患,正在其无形无相。太子虽明察秋毫,然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三人言市有虎,则慈母不能不信。若有宵小之辈,暗中作祟,纵太子贤明,亦难免受其蒙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1章隐士不隐(第2/2页)

巴东王笑指王泰:

“先生反应很快嘛,不愧琅琊王氏,和你那‘贤族弟’一样机敏。”

贤族弟???

王泰愣了愣才意识到这说的是王扬,只觉一股无名火涌上心头。他压下火气,“痛心疾首”道:

“我那族弟确有高才,然立身不正,品行不端。我虽早察其轻佻,但碍于疏属远亲,来往不多,也不便深责。孰料他悖逆妄狂,借王爷的亲近信任,行此污蔑奸计!人之狂险,竟至于斯!卑劣龌龊,令人发指!我虽为远亲,亦觉颜面尽失。幸则提前截下此信,否则今日我还有何面目来见王爷?他如今身死非命,盖因德不配才,自取其祸——”

王泰正黑得爽,便听巴东王插话道:

“不对吧?本王怎么听说你盛赞你族弟是‘青年才俊’、‘当世才子’、‘宰辅之器’。又说什么‘兰之生谷,虽无人而犹芳’、‘才藻学问,是第一流人物’,‘待得入京之日,定像那个陆机入洛,名躁京师’......”

王泰听得脸都僵了。

这些话本来是他第一次见王扬时随口忽悠人的,可王扬出使之后,这些词儿不知道怎么的,就像生了翅膀似的突然开始流传,还配上各种各样的故事,说得那叫一个活灵活现!什么‘客问王泰,王氏子弟孰佳?泰言诸郎如星斗,唯阿扬似中秋月。客问何解,泰曰:星斗虽繁,各有分野;秋月独照,万籁皆明。’什么‘王泰与王扬约于江亭,泰见扬远来,白衣折扇,独立舟头,即以手遮目。左右怪而问之,泰云:‘王郎光采射人,如朝霞初起,直视则目眩,故不得不避尔’等等。

而王扬一死,这些故事传得就更厉害了,真真假假,参杂难辨,想否认都否认不过来!再说即便否认了又有什么意义?现在整个荆州城都知道他“慧眼识英,爱才若渴,敦睦亲族,奖拔后进”,还有不少学子亲口作证,颂扬王扬孝悌之德,说他担心族兄身体,不仅常登门看望,还为此专门研习针灸之术,为族兄疗疾,把自己这个族兄感动得当场泪下!

王泰只觉日了狗了,这绝对是王扬那个不要脸的小畜生为了绑定自己、坐实身份故意安排的!还特意等离荆之后再传,显出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可小畜生千算万算,没算到他把小命丢了。命都没了,身份坐得再实又有何用?只是没想到这些话都传到巴东王耳朵里了,小畜生果然该死......

王泰尴尬道:“市井传言,多不足信。此子才有余而德不足,我最开始也是为表象所惑,只见其才,未察其奸,后来渐觉其心术不正,便刻意疏远了......”

巴东王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疏远了吗?本王可听说在王扬出使之前,你们还在香雪楼相聚,一副兄弟情深模样。”

香雪楼那一晚是王泰人生当中少数几件不堪回首的“至暗时刻”,在使团出事的消息传来之前,多少次午夜梦回,他想起这件事来都恨不得掐自己大腿,后悔自己去吃个饭。如果再让他选一次,他宁可逃出荆州城也不去香雪楼赴约!不仅极憋屈地降了辈分,硬生生和小畜生成了兄弟!还莫名其妙地在五叔面前做了王扬在族内的“保人”!

好在两人都死了,不然的话不是就此被拖下水了?香雪楼席上的事外人哪里知道,一定又是这小畜生传出来的!这小畜生真是可恨,死了还阴魂不散......

王泰觉得巴东王一口一个兄弟的叫着,就是故意在恶心自己,否则就算王扬提了辈分,但我是正宗的琅琊嫡系,他也配和我称兄弟?

王泰“惭笑”道:

“我们虽然是同姓,但亲缘甚远,总共也没见过几面,实在谈不上什么兄弟情深,只是席间周旋,未能免俗,免不了说些虚与委蛇的场面话,不过是随口应酬,当不得真的。”

巴东王向后靠了靠,自己给自己倒了杯酒,目光落在王泰身上,不紧不慢道:

“真的吗?本王还以为你们兄弟同心,一起算计本王呢!”

王泰立即正色说:

“怎么可能?我若算计王爷,今日便不会带这个东西来了。我和王扬不是一路人。王扬常去一个叫如意楼的酒楼,那里有暗道直通后巷,后巷是封闭的,里面藏了个庭院,王爷可以去查。我怀疑王扬便是在此处和人密谋!另外,王扬和谢相之女来往甚勤,而谢相女和西昌侯女是闺中密友,西昌侯又是东宫的人,而王扬这封证词又是送给东宫的,那王扬是谁的人,不是很明显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