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 第403章 如果还有下辈子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第403章 如果还有下辈子

簡繁轉換
作者:素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4 03:46:12 来源:源1

晚余唯恐祁让生气找茬,便对奶娘道:“公主玩累了,快哄她睡觉吧!”

奶娘应是,起身上前要抱孩子,祁让抢先伸出了手:“给朕抱抱。”

晚余说:“皇上身子虚弱,还是别抱了吧,臣妾扶您回去休息。”

祁让固执道:“朕再虚弱,抱孩子的力气还是有的,朕若不多抱两回,她都快把亲爹忘了。”

“……”晚余无语,示意徐清盏把孩子给他。

祁让接过来,小心翼翼抱在怀里,低下头,用自己的脸去蹭孩子的小脸。

他的胡子还没刮,硬硬的胡......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赵景灏独坐案前,手中捏着御史台呈上的验信结果,指尖微微收紧,纸张竟被他捏出一道深深的折痕。

“太后亲笔所书……”他低声重复,声音里透着一丝森冷。

窗外夜风呼啸,吹得帘幕翻飞,映得他身影如鬼魅般晃动。他的目光落在案上那份遗信的副本上,仿佛那不是一张纸,而是一把直插他心口的刀。

“苏绾……”他低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你倒是真敢。”

他并非没有怀疑过太后遗信的真实性,甚至一度以为那不过是苏绾的孤注一掷。可如今御史台的结论已出??字迹、用纸、墨迹,皆与太后临终前的奏章无异,连太医署查验的病历也显示,太后临终前确实曾命人取纸笔,写下遗言。

这封信,是真的。

赵景灏缓缓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太后临终前那张苍白的脸。她曾握着他的手,说:“景灏,你一定要守住赵家的江山。”可她临死前,竟写下这样一封信,将先帝的罪行公之于众,将他的身世置于风口浪尖。

她后悔了?她终于觉得,不该让赵家的江山,落在他这样一个“外人”手中?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寒光乍现。

“赵景辰……”他咬牙低语,声音里满是压抑的怒意,“你到底,对我做了什么?”

他起身,缓步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宫墙,心绪翻涌。他知道,太后遗信的内容一旦被证实,便如一颗惊雷,炸裂朝堂。百官已有动摇,百姓已有议论,而他,若不尽快反击,便将彻底陷入被动。

他缓缓转身,对守在一旁的内侍总管沉声道:“传朕旨意,即刻召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入宫议事。”

内侍总管躬身应命,转身匆匆离去。

赵景灏重新落座,目光沉沉,仿佛在思索什么。片刻后,他低声喃喃:“苏绾,你以为,你已经赢了?”

***

翌日,朝堂之上,百官齐聚,气氛凝重。

赵景灏端坐龙椅之上,神色平静,目光却凌厉如刀。

他缓缓开口:“太后遗信之事,已由御史台查验属实。朕已下令彻查先帝之死,为太后洗清冤屈。”

此言一出,百官皆神色凝重。御史台的结果虽已公布,但众人皆知,赵景灏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今日召百官上朝,必有后招。

果然,赵景灏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冷冽:“然则,太后遗信之中所言,皆为旧事,若有人借此煽动民心,动摇国本,意图不轨,朕绝不姑息。”

他目光一扫,语气森然:“朕已命兵部彻查京城内外异动,凡有私通苏家旧部者,皆以谋逆论处。”

此言一出,百官心中皆是一凛。

赵景灏这是要借机清洗朝中异己了。

就在此时,一名老臣缓缓出列,拱手道:“陛下,臣有一言。”

赵景灏目光微沉:“讲。”

老臣缓缓开口:“陛下,太后遗信既已证实为真,先帝之死便成疑案。若欲彻查此案,臣建议设立专案,由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方共审,以示公正。”

赵景灏微微一笑,语气平静:“老爱卿所言极是。朕已命御史台主审此案,大理寺与刑部协助。”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但朕也提醒诸位,此案牵涉先帝,若有人借机诬陷忠良,扰乱朝纲,朕定不轻饶。”

此言一出,众人心中皆是一沉。

赵景灏这是要掌控审案的主导权,不让苏绾一方插手。

苏绾立于百官之中,神色平静,却已明白赵景灏的意图。他不会让此案彻底揭开真相,他会控制审案的节奏,甚至,他会在审案过程中设下陷阱,将她彻底困死。

她微微一笑,缓步出列:“陛下,臣女有一言。”

赵景灏目光微眯:“讲。”

苏绾声音清冷:“太后遗信内容既已证实为真,此案便非寻常旧案,而是关乎先帝之死、太后之冤,更关乎陛下之身世。若仅由御史台主审,恐怕难以服众。”

她顿了顿,目光坚定:“臣女建议,此案应由三法司联合审理,并请朝中德高望重之臣监督,以保公正。”

赵景灏嘴角微扬,眼中却无笑意:“苏姑娘,你倒是关心朕的公正。”

他缓缓起身,目光森然:“好,朕便依你所言,设立专案,由三法司联合审理。但朕也提醒你,此案一旦开启,便不容插手干涉,更不容煽动民心,扰乱朝纲。”

苏绾微微一笑:“多谢陛下。”

赵景灏目光微沉,缓缓坐下,心中却已暗自冷笑。

苏绾,你以为,你能掌控这场棋局?

他早已布下杀局,只等她踏入。

***

夜色沉沉,皇宫深处,烛火摇曳。

赵景灏独坐御书房内,手中握着一封密信,目光幽深。

“苏家旧部已开始调动,苏绾也在暗中联络朝中旧臣。”密信上如此写道。

他缓缓将密信捏成一团,眼中寒光乍现。

“苏绾,你以为,你已经掌握了主动?”

他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京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朕,会让你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棋手。”

他低声喃喃:“这场棋局,才刚刚开始。”

夜风呼啸,吹动他的龙袍,也吹散了他眼中的杀意。

他已决定,不再被动防守。

他要,彻底掌控这场棋局。

而苏绾,便是他棋盘上的最后一颗棋子。

他要她,亲手落入他的陷阱。

而她,却浑然不觉。

太庙外,夜风呼啸,吹得宫墙上的灯笼剧烈晃动,火光摇曳不定。苏绾步出太庙,夜无尘立刻迎上前,低声问道:“小姐,情况如何?”

苏绾神色平静,语气却透着一丝凝重:“赵景灏已命御史台彻查遗信,短期内不会轻举妄动。但他绝不会坐视不理,我们必须尽快行动。”

夜无尘点头:“属下已安排妥当,苏家旧部已在外城集结,只等小姐一声令下,便可随时响应。”

苏绾微微颔首:“好。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便是让这封太后遗信,彻底传遍京城。”

夜无尘皱眉:“小姐的意思是……将太后遗信的内容,张贴于京城各处?”

苏绾目光坚定:“正是。我要让百姓知晓,先帝并非仁君,太后并非贤后,而赵景灏,也并非正统皇位继承人。”

夜无尘思索片刻,低声道:“此举虽可行,但风险极大。赵景灏若察觉,必然会下令封锁京城,严查泄密之人。”

苏绾微微一笑:“我正是要他封锁京城。我要让他知道,即便他封锁京城,也无法阻止真相流传。”

夜无尘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敬佩:“小姐果然深谋远虑。”

苏绾轻叹:“我只是不想再被动罢了。”

夜无尘拱手行礼:“属下明白了。属下这就去安排。”

苏绾轻轻颔首:“去吧。”

夜无尘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

苏绾站在原地,望着京城的天际,心中却并未轻松。她知道,接下来的几日,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而她,已无退路。

翌日清晨,京城各处忽然出现大量张贴的信件,正是太后遗信的内容。街头巷尾,百姓议论纷纷,朝中百官更是震惊不已。

赵景灏得知此事后,脸色骤变,当即下令封锁京城,严查泄密之人。然而,太后遗信的内容早已传遍京城,百姓议论纷纷,朝堂之上,更是暗流涌动。

御史台彻查太后遗信之事,也因京城动荡而被迫延后。

赵景灏心中震怒,却不得不暂时按捺,以免引起更大骚乱。

而苏绾,则趁此机会,暗中联络更多旧臣,争取朝中支持。

夜无尘亲自前往京城外,与苏家旧部商议下一步行动。

一切都在悄然进行,仿佛一场风暴即将席卷整个京城。

而苏绾,已站在风暴的中心。

三日后,御史台终于得出结论??太后遗信,确为太后亲笔所书。

此消息一出,朝堂震动,百姓哗然。

赵景灏脸色阴沉,却不得不面对这一事实。他深知,若不尽快采取行动,他的皇位,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而苏绾,则趁此机会,联合朝中旧臣,正式上奏,要求赵景灏彻查先帝之死,并为太后洗清冤屈。

赵景灏心中震怒,却不得不做出回应。他深知,若他拒绝彻查,便等于承认太后遗信内容属实,届时,天下人将如何看待他这个皇帝?

他缓缓起身,目光冷冽,缓缓开口:“好,朕便依诸位爱卿所请,彻查先帝之死,为太后洗清冤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低沉:“但朕也提醒诸位,若有人借此事煽动民心,动摇国本,朕绝不轻饶。”

百官纷纷拱手应命,心中却已明白,赵景灏虽表面答应彻查,实则已在暗中布局。

而苏绾,则微微一笑,目光坚定。

她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夜无尘站在她身旁,低声提醒:“小姐,赵景灏不会善罢甘休。他一定会在彻查过程中设下陷阱,我们必须小心应对。”

苏绾轻轻点头:“我明白。但我们已无退路,唯有迎战。”

夜无尘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小姐,属下只希望,您能平安无事。”

苏绾微微一笑,目光坚定:“我会的。”

夜风拂过,吹动她的衣袂,也吹散了她眼中的疲惫。

她已不再是那个只想逃离宫墙的女子。

她,已经真正归来。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赵景灏独坐案前,手中捏着御史台呈上的验信结果,指尖微微收紧,纸张竟被他捏出一道深深的折痕。

“太后亲笔所书……”他低声重复,声音里透着一丝森冷。

窗外夜风呼啸,吹得帘幕翻飞,映得他身影如鬼魅般晃动。他的目光落在案上那份遗信的副本上,仿佛那不是一张纸,而是一把直插他心口的刀。

“苏绾……”他低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你倒是真敢。”

他并非没有怀疑过太后遗信的真实性,甚至一度以为那不过是苏绾的孤注一掷。可如今御史台的结论已出??字迹、用纸、墨迹,皆与太后临终前的奏章无异,连太医署查验的病历也显示,太后临终前确实曾命人取纸笔,写下遗言。

这封信,是真的。

赵景灏缓缓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太后临终前那张苍白的脸。她曾握着他的手,说:“景灏,你一定要守住赵家的江山。”可她临死前,竟写下这样一封信,将先帝的罪行公之于众,将他的身世置于风口浪尖。

她后悔了?她终于觉得,不该让赵家的江山,落在他这样一个“外人”手中?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寒光乍现。

“赵景辰……”他咬牙低语,声音里满是压抑的怒意,“你到底,对我做了什么?”

他起身,缓步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宫墙,心绪翻涌。他知道,太后遗信的内容一旦被证实,便如一颗惊雷,炸裂朝堂。百官已有动摇,百姓已有议论,而他,若不尽快反击,便将彻底陷入被动。

他缓缓转身,对守在一旁的内侍总管沉声道:“传朕旨意,即刻召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入宫议事。”

内侍总管躬身应命,转身匆匆离去。

赵景灏重新落座,目光沉沉,仿佛在思索什么。片刻后,他低声喃喃:“苏绾,你以为,你已经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