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125、决战(三)

快婿 125、决战(三)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5 00:54:5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箭矢五十一两千万支、弩矢二十万支,松脂、鱼油…………………”

城头上人来人往,将士们忙碌穿行。

钟剑屏向赵立宽汇报各种作战物资准备的情况。

他一路巡视作战准备情况,帮正在更换床弩牛筋弩弦的工兵搭把手,随后从城东下了城楼。

城内院中忙得热火朝天,打磨刀枪,弓弩上弦,铠甲修补,喂饱战马。

忙碌中弥漫凝重、紧张的气氛。

城墙东南角的马厩里,赵三正擦拭着自己心爱的战马。

之前每次大战,这个比他还年轻一岁的骑兵都在冲锋陷阵的队伍中。

赵立宽给他取了个新名字叫赵季。

“赵季,马养这么肥,别到时候跑不动了。”

“大帅放心,它忠心着呢,只要我叫跑,累死都不停下。”赵季信誓旦旦的说。

赵立宽问:“给你娘写信了吗?”

赵季点头又摇头。

“你这又点头又摇头的什么意思?”

“找人代写的,送出去了,一个多月一点消息都没有。”赵季有些担心的说。

“三千里路,往返可能要半年呢。”他安慰道。

“大帅,要是我死了,能不能麻烦你把我带回去给我娘,我们县离宣州不远。”赵季一面刷他的爱马一面说。

十六七的孩子,走三千里路来前线送死。

赵立宽点头答应:“我记着了。”

“多谢大帅!”赵季咧嘴笑起来,这就是他的满足。

赵立宽拍拍他肩膀:“好好准备,最好你亲自带回去,你娘就你一个儿子。”

赵季咧嘴一笑,为难的说:“我也想,不过我对大师来说也是匹好马,跑到死也不会停的。”

赵立宽内心复杂,“好好干小伙子!”

举目望去,城中忙碌着,紧张的,激动的,畏惧的,小心的,认真的所有士兵,有许多年轻的面孔,每个人背后都有着家庭,朋友,独一无二的生活。

每一个人死去,都是一个小世界的毁灭。

慈不掌兵。

但也只有明白这背后交织的爱,才能明白所谓不慈的含义。

万事万物总有两面性,任何事都有代价。

太阳冲破晨昏帷幕,光芒撕裂黑暗照亮饱经战火的安州城。

远处的山峦剥去黑色外衣,露出郁郁葱葱的青翠,南方的山,总这么万古长青。

无论黑夜如何漫长,白昼终将到来。

一片肃杀中,一匹快马冲出城洞,骑士高举白旗,穿过城前的拒马、鹿砦,越过壕沟,在叛军黑压压的营地前驻足。

很快叛军那边也派出骑兵交涉,随后他单骑进入叛军营中。

赵立宽在城头看着这一切,战争即将开始!

朝堂死人比战场还快。

官员们不敢正面反对皇帝,但敢攻击吴相公,赵立宽等,甚至连带前线的兵部尚书孔炉一道参了。

左谏议大夫成立轩更是在大朝上直谏安抚使赵立宽妖言惑上,歪曲事实,滥杀无辜,畏战不进等。

吴相公当场反驳,指出左谏议大夫成立轩的女婿是荆南的豪族,打点着西南入京的生意。

他是怕打仗影响自家发财,全是以私废公。

成立轩哑口无言。

但随后又有户部,御史台官员出列与吴相公对垒。

户部的在京侍郎理论时又口无遮拦,冲撞了银台司,说黄门侍郎张令说不理事,遇到不合适的诏书也不敢驳回,要他们有什么用。

张令说大怒,斥责户部不顾大局,西南财税一塌糊涂说不定才是引发战争的原因。

随即越来越多的人牵扯进来。

户部侍郎、御史中丞、谏议大夫怒斥安抚使赵立宽、宰相吴光启蛇鼠一窝,一意孤行违逆举;银台司毫无作为,起不到纠错的责任,还不如全回家去养猪。

银台司黄门侍郎张令说则怒斥他们不考虑国家利益,仗势欺人。

他未必是站在赵立宽一边,但陛下发布违众的诏令时他确实也没敢驳回,为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这时也没办法只好被迫站在赵立宽一边。

中书侍郎吴光启则抓住谏言大夫等人官商勾结,为好做生意居然要强行叫停平叛的战争,置江山社稷于不顾。

随后越来越多的人牵扯进来。

各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直到天子不耐烦散朝。

另一方面,户部那边闹出大事来。

经吴相公走访监查,圣旨下去三天,原定运往前线的军饷居然还没出库。

上报天听后陛下勃然大怒,下令户部尚书江长生彻查此事,由中书侍郎吴光启监查。

户部官员顿时怕了。

江长生虽是户部尚书,但因多年来卫亲王协理户部,他名义上的一把手变二把手,与卫王的关系不算很好,与户部中卫王一党的官员关系也不好。

各方急忙推诿扯皮,想尽办法撇清关系。

最后户部三个检校官被流放充军,而最重要的管理仓库的两名提举官直接被天子怒而斩首弃市,昭告天下。

此举吓住许多人,干系战事环节的诸多官员不敢推诿延误。

但到第二天,不知谁鼓动一百多名学生为百姓请命,全跪在北宫朱雀门外求天子收回成命,结束战争和谈。

还言天子不同意他们就不起身。

期间还有不知哪里来的人为太学生们送水送饭,让他们好坚持堵门。

年轻学生无论何时都是最容易被煽动的。

不过这次天子更为强硬派武德司禁军手持木棍身披甲胄,将一百多学生直接打走。

期间打伤不少,甚至当场打死两人,还不学学生家人收尸,暴晒三日警告后才准许带走尸体。

此举震骇京师,不少人议论纷纷心中惊惧,私下咒骂皇帝。

不过效果也是有的,自此,虽还在背后嘀咕咒骂,暂时却不敢在天子面前说停战的事。

不过若前线战事不利,反扑必定更加猛烈。

另外,在朝堂上乱成一团的时候,原本羁押在御史台大牢,准备由卫王主理三司会审的叛军二号人物农怀林因水土不服,感染伤寒死在狱中。

只是这种时候也没人在意了。

前线还没开始流血,朝堂上的血先流够了,为前方战争先铺出一条血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