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123、杀人唇舌

快婿 123、杀人唇舌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5 00:54:5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秋夜微凉,洛阳城里灯火一片,熙熙攘攘。

这座神京城,帝国心脏,已经废除宵禁五十余年,三教九流,五湖四海的人在此交汇谋生。

这里的风吹草动,都会沿着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如血液在血管中奔流般持续影响全国。

今夜看似平静,实则水面之下暗流涌动。

大相国寺南,隐约能听到几声犬吠,长辈吆喝孩子的声音,孩子啼哭。

吴光启叹口气,焦急在院中踱步。

妻子和孙女在一旁为他煮茶。

孙女脸上的焦急已难以掩饰。

女大不中留......

他缓缓放下手中信封:“赵立宽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

“他在信里说了什么?”孙女忍不住问。

他把信递给孙女,这不是什么不能看的东西。

那小子在信里没写什么前线战况,没写遇到的困难,只写了他遇到的那些西南百姓的艰苦处境。

大片荒芜糟蹋的田地,人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家人尽散遇到军队就求死的老人,奶奶带着孙女每天晚上偷摸在战场捡食尸体为生,不少灾民卖儿卖女,叛军屠城杀人,尸横遍野......

并说要结束这些不彻底战胜叛军是不可能的,所以请求自己在朝堂上支持他继续打下去。

这小子还在书信最后奉承了几句,说自宣州相遇,就看出他是个为百姓考虑的,所以只敢写信来求他。

说得什么屁话,自己可不受这奉承。

京城里三品以上能说上话的,好像除了自己他还和谁能说上话似的。

不过转念也有些感动,不管他说这话有几分真假,确实是为百姓考虑的,看得到前线百姓的艰苦。

别人说肯定不信,赵立宽这话自己却信的。

并不是自己相信那小子,而是要看他的处境,他的作为。

为官几十年,一步步爬到宰相的位置,早明白官场上的道理,不要看别人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嘴上的话不牢靠,实际做的才算真。

如今赵立宽处在那样的位置,他只要抽身而退,必是功成名就。

四品的左卫上将军还能往上,以他功劳回来至少也是个殿前指挥使、副指挥使,或是兵部侍郎的位置。

他年纪轻轻,前途无量。

任何官场上的人都不会像他一样选。

足以见得,他确实是为了西南百姓选了这条路。

一回头,发现宝贝孙女竟看着那信哭了。

“仙衣怎么了?”妻子讶然,连上前安抚。

孙女摇摇头,看着自己,眼中还闪烁泪光,又隐约有些期待。

“今天下午在垂拱殿上,我已经支持那小子了。”他叹口气道:“只是这一下,只怕要在朝堂上掀起腥风血雨了。”

“爷爷,他......他能打赢吗?”孙女泪眼婆娑的问。

犹豫一下还是摇摇头,自己也想安慰孙女,但心里没底。

据武德司、兵部的线人消息,叛军有五六万大军,前线禁军在孔?手里吃了大败,只有两万人左右。

“这件事只有靠他自己了,虽然看起来难。

不过以前他也做到了别人以为做不到的事,这次说不定也成。”自己也只能这样安慰两句。

“爷爷看重他准不会错的,爷爷做的总是对的。”

听到孙女这话,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小丫头这是拿自己安慰她,给赵立宽那小子找好呢。

“不是为了他,而是为西南百姓。”郑重说出这几个字后,他已感觉到格外沉重。

他有预感,这件事不只在战场上见血,朝堂也会。

本不想掺和,只是想到自己也曾在黄河泛滥区看到那些百姓的艰难,身为宰相,就该为天下万民考量。

既然那小子都能做到如此,又求到自己这来,有什么可推脱的。

......

“他就是心实人傻,不知道这是把自己往火堆里推,有没有想过要是他打不好,就算陛下也能护着他。”乾宁宫里,皇后痛心疾首的说。

“陛下,千万要拦着他,不要去逞强好胜!”

老皇帝站在窗前回头:“你是为这事来的?

天色不早,回去休息吧。”

皇后有些慌了:“陛下.......”

“这是祖宗的意思。”

“那万一战不利。”

“那就按战事不利处置。”老皇帝不为所动。

“可是.......”

“没什么可是,这是他自己要求的。

既敢提了就要负责。”老皇帝的话格外冰冷。

“他那是心善,为了那些受苦的百姓.......”

“好了!”老皇帝打断她的话:“回去吧,这是前朝的事。”

这句话很重,几乎是在提醒她后宫不得干政了。

皇后没办法,话到这种地步,她不敢再说什么。

只能识趣的起身告辞。

等皇后走后,老皇帝才松口气,自言自语道:“列祖列宗在上,保佑我大周江山国祚永延,风调雨顺,那孩子坚钢勇猛,百战不衰......”

.....

次日,皇帝召政事堂、银台司、六部中户部、兵部、吏部等高官三十余人到垂拱殿议事。

当众表示赞同西南招讨使,左卫上将军赵立宽的意见,不与叛军和谈,继续打下去的决定。

并下令将赵立宽从西南招讨使擢为西南安抚使,总理军权财权。

命令下达后,天子不给在场人思考的机会,圣旨早已写好,要求中书省宰相以及银台司银台使立即加签印准行将出执行。

在场一片寂静,谁都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宰相叶谷推脱兹事体大,需要再考虑考虑没准备立即加中书签印。

但宰相吴光启当场给签字,又亲自拿着圣旨去政事堂加了中书省印,全程早有上百名甲胄齐整,刀枪森冷的武德司禁军在垂拱殿外等候,亲自护送他去。

一路不敢有人阻拦。

银台司见中书侍郎都同意,也不敢有二话,立即便跟去加了印签,诏书立即生效。

转送到尚书省尚书右仆射王瑞手中。

他也只得拱手接过,随后开始当场安排其下兵部、户部、吏部的事宜。

这件事显然天子早有准备,无论是武德司禁军早就在外面等候,还是将所有要经手的官员集中起来,保证流程顺畅迅速。

但皇帝想做成一件违众的事也没那么简单。

接下来几天,弹劾赵立宽的奏疏便如雪片般飞入宫中。

官员们不不敢骂皇帝,但敢骂赵立宽,有些捎带手的连吴相公也骂。

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

不少人甚至说赵立宽妖言惑上,欺君求名。

还有些则直接参他在前线滥杀无辜,挑起战端,劳民伤财,一个多月来毫无寸进,不思进取等等。

甚至还有个翰林院的老学究人从玄学的角度指出,赵立宽京城府邸附近有人发现一只长角的黑狗,乃是妖邪之兆。

即便他们中没人去过前线,但不妨碍他们在笔下各种弹劾造谣,挑弄事端,把真正在打仗的人往死里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