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157、高二姐

快婿 157、高二姐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3 01:36: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座金底玉佛谁送的?怕值五十两银子吧。”高雨梅眼中放光,都看呆了。

“何止,这是叶相公府上送来的,东晋名臣镇寨之物。”丈夫炫耀自己的见识说:“少说值钱五千两。”

“五千两,这相公真舍得!”

高雨梅满脸惊讶,即便她小时候生在郡王之家,又嫁给大庆府知府的儿子,也没见过五千两的物件。

“那可是相公,朝廷的宰辅。”丈夫满脸崇拜,他对那些相公大夫的最为向往。。

“就算是相公,年俸不过五百两。”

当家的妹妹也说:“确实太贵重了,而且还是托人侧门送来的,很不寻常。”

“外面送礼的都要把门槛踩断,堂堂相公为什么不走正门。”

“不知道,暂时先存着,等夫君回来再作处理吧。”三妹小心将其收起来,“朝廷的事我也不太明白,不能擅自作主张。”

“为什么不去问吴相公。”她丈夫插嘴,问了个很幼稚的问题。

“吴相公恩重,但不是自家人,等夫君处置。”

“你什么都听他的啊。”高雨梅听原本很有主见的妹妹这么说,心里不知怎么,酸溜溜的。

“他是家主,这种大事自然该听他的。”妹妹理所当然说,手里继续分拣礼品,小蓉在一边拿着礼册校对,几个信任的家仆等在门口,一一收去存起来。

屋里还有满满五箱。

这几天赵府外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怕没有哪比这热闹。

而这还是赵立宽没回来,仅在两千里外就如此光耀门楣,天知道他回来后这府里会有多少热闹。

丈夫还在一边事不关己激动说:“高大师现在是三品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达天听,两万人击败十万叛军的事,整个洛阳人尽皆知了。”

听了这话她更酸了:“从三品,还没三妹的贵妇高。”

“淑人只是个虚衔......”

“回去看你的书,今年再考不上,扒了你的皮!”高雨梅不给丈夫说话的机会。

丈夫连唯唯诺诺顺从的回去了。

自家的丈夫能作什么主…………………

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为什么都是丈夫,差距那么大。

想起那个当初她随意欺负唯唯诺诺小男孩,谁想到他如今有这么大的本事。

这里可是神京洛阳,整个洛阳城里到处都在说他的事,人人都竖起大拇指,连赵府的人买过菜的菜农也骄傲跟人吹?。

妹妹被封三品淑人,那品级比他公公的大庆知府都要大三级。

而她又岂会不知道“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什么意思,那便相当于宰相的职能。

只是人比人气死人而已。

当初父亲确实是想将她许给赵立宽的,只不过她宁死也不愿嫁给一个天天被他欺负的小屁孩,那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看不上他软弱,小时候也想着怕他将来报复,大人都说嫁人从夫,嫁了都要听夫君的,现在想想真是好笑。

大概也是三妹更顾家懂事,没她这么任性,才会被父亲强许给赵立宽,才有如今的福缘吧。

“二姐,怎么老走神,再不麻利点今天又干不完。”

“知道了!”高雨梅回神,避开妹妹的目光:“我又不是你家长工,催什么。”

“有缺短的尽管跟我开口。”三妹直接道,自信满满。

说起这高雨梅又觉得酸溜溜的,怕光是这几天收到的东西都值上万贯,何况还有朝廷的几次赏赐。

三妹说这种话也是腰杆挺直,自信满满。

想他们夫妻,南下来洛阳备考的时候公公给了二百两,夫妻俩再三感恩戴德,谢过公公。

按理这确实不少,二百两是公公一个知府一年的年俸,足够普通的五口之家用上十来年的。

兜里有钱,所以她当时在三妹面前才会那么自信大方,处处谈论自己的生活。

如今想来真是脸热。

她酸溜溜说:“我才不跟你要,等赵立宽回来我敲他一笔大的,他自己去那么远,把媳妇留给我照顾。

“我可没让你照顾,自小到大都是。”三妹看着她。

高雨梅有些心虚,她虽然年长,但却是更不懂事的那个:“来来回回的跑,要点辛苦钱总行吧。”

听她这么说,三妹笑起来,手里活不停:“小心夫君找你算账,小时候你可没少欺负他。”

“他敢......”她有些底气不足的道。

三妹和小蓉都笑起来,三妹接着调笑她:“你呀,真是活生生做了戏里的白脸,这就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几人正说闹,外面有人来报,说宫里来人。

连迎进来看茶后三妹亲自出去迎接,竟是皇后宫里的女官,送来请柬。

高雨梅再次震惊了,竟是皇后邀请三妹赴宴,地点在城外的皇家园林上林苑里。

三妹如今对这些事已经非常熟练。

她先谢了皇后的恩情,又命人给女官包二十两银,酬谢她跑腿一趟。

三辞后女官喜笑颜开收下银子,又透露一些消息,这次宴上只有女眷,除皇后外还有安庆公主,显平公主,以及周亲王家的昭化郡主。

送走女官后,高雨梅再次感慨:“这一堆公主郡主,为什么还要邀你。”

“夫君才立了大功,人又在外为朝廷效命,皇家想要表现得体恤属下吧。”

“果然男人才是门面啊。”她感慨一句。

“陛下,我们的间谍收到确切消息,羌人的代国国主七月二十三病逝。”

乾宁宫天章殿暖阁里,皇帝正挥毫泼墨,研习书法,武德司武德使段全站在身后向他汇报。

武德司不仅宿卫皇城,还管理着全国的间谍机构。

原本开国时,无论是军队决策,还是间谍机构都是由一个叫枢密院的部门管理的。

但太宗皇帝后期接连战败,损兵折将。

到明宗皇帝继位后反思战败原因,归为枢密院与兵部职能交叉,机构冗余,重复决策,互相推诿。

于是明宗皇帝实行改制,撤除自前朝延续下来的枢密院机构,将军事决策权重新归还兵部。

又将间谍结构交给天子最为亲近信任的武德司管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