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141、治乱 辽国秋猎

快婿 141、治乱 辽国秋猎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3 01:36: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天明时,鸡鸣鸟叫,城头改换了旗帜。

一车车尸体从南门往外拉,城外战俘已挖好数个两丈宽的大坑。

旁边十多名军医端着石灰粉,每倒进去一车,撒上石灰粉,再倒一车。

赵立宽顶着黑眼圈骑马过去,城门两侧墙边到处都是靠着城墙睡觉的士兵。

昨晚累了一夜,天亮后才让后方调来的士兵将他们换下来。

赵立宽已吩咐派人将农怀威身死,南安城破的消息发往各州县,稳定人心,招降顽抗势力。

而叛军首领农怀威的人头,已做了防腐处理,于今日黎明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之所以等到黎民,是等安南城破的确切消息。

南安城破,农怀威授首,意味着西南的平叛之战总体结束了。

接下来就算有,也只剩小规模的清缴和搜捕。

见大帅来了,几个领队指挥连靠过来行礼。

赵立宽说:“再过一个时辰叫起来,组织回营。

“不接着围城吗?”

赵立宽笑骂:“你他妈没睡醒是吧,城都是我们的围什么围。

几人大笑:“是!”

说话的指挥不好意思挠脑袋:“大帅,这仗打得太快,昨天还在加班加点修楼车,今早上城就是咱们的了,没反应过来。”

“就是,自从跟了大帅,打个胜仗跟吃饭喝水似的,上一顿还没拉出来,下一顿好吃的又来了,哈哈哈哈………………”

赵立宽哈哈一笑:“你们段指挥使呢,这次可全靠他当机立断。

“在带人清点府库东西。”

赵立宽点头:“有多少俘虏?”

“三千左右,杀了五百余人。”

“你们也休息一会儿,别过头了。”

“诺!”

赵立宽又嘱咐酒石灰军医:“用心点,别闹出来。

尸体像是干柴一样堆叠。

将士用宽耙子,前面两人用绳拉,后面两人推,很快掩埋上。

赵立宽在亲兵簇拥下入城,随后派钟剑屏率亲兵接管府衙,颁布安民告示。

告知百姓,大周累叶重辉,天兵所至乃为解救百姓,地方仍遵照旧法,一切如常。

随即派工兵入城,打扫街道上的血迹,修复被损坏的建筑。

到中午就有百姓试探性出门,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但见街道上巡逻的周军根本不理他们,慢慢才都敢出门忙碌起来。

赵立宽没在城里多待,下午就回到中军大帐。

同时他也已有经验。

不要考验人性,让士兵遵守军纪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给他们机会。

于是把所有战俘押解出城后,赵立宽下令只留周开山率两营人马驻守南安城内,其余军队全撤回城外大营,无命令不得入城。

周开山、周开福两兄弟不同,是从底层上来的军官,对普通百姓更有共鸣,让他守城自己放心。

回到营中短暂休息了半个时辰。

先见了段思全,说了昨夜城里发生的事。

又收了段思全的府库清单。

嘱咐说:“昨晚你干得很好,当断则断,我会在战报上写明,在陛下面前为你表功。”

“多谢大帅!”

“昨天累了一夜,快去休息吧。”

段思全退出后,随后就是开城投降的农怀平,农怀威的弟弟被送进来。

见到他时,对方不出医疗的侍奉惊讶,瞪大了眼睛。

赵立宽习以为常,虚岁十八的人统帅大军,任谁都会惊讶。

“赐座。”亲兵搬来椅子。

“坐下吧。”赵立宽指了指椅子。

他没?嗦什么,也懒得故作高深,直接开门见山说:“你的功劳我都记下,会如实报给朝廷。

那些战俘里应该有不少高级人员,还需你一一替我辨认,结果写个总述给我,这件事做好再算你一功。

如果你有什么事还想向我检举,可以随时来找我,另外算功。

如何?”

说完他看向农怀平。

出乎意料的是对方很平静,点了点头:“尊令,我会照做。

但我有私密的事想与大帅单独谈谈。”

赵立宽权衡一下,让众亲兵退下,只是留钟剑屏带剑在旁。

“她是我的亲信,绝对可信你说吧。”

农怀平掏出一封信:“这是大哥留下的,他是自尽身亡,临走说希望大师也是位心系百姓,有良心的人。”

钟剑屏接过,递到他手上来。

赵立宽打开,一目十行看完,神情严肃起来,赶紧将其收入袖中。

“大帅有什么看法?”农怀平问。

赵立宽道:“这不关你的事,做好你自己的事,保全你这条命吧。”

带出去之前,他神色悲戚的说:“至少你们说话算话,要是没有姓花的,大哥也是朝廷的好官。”

等他出去后,钟剑屏不解问:“写了什么?”

赵立宽摇头:“你别问,这些你不该知道。”

钟剑屏便听话不问了。

这也是为保护她,农怀威在遗书里说的那些,他在黄中景的口供中见过,不过这次又多了许多细节,以及之前黄中景没说过令人发指的罪行。

还有那些消失的民脂民膏去哪的疑问,以及叛军逐步失控的过程。

这些东西就像烫手山芋,让人进退两难。

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越级上报,如果他想把这些东西捅到皇帝面前,流程上应该先上报兵部,兵部报到中书,中书批阅后再呈送皇帝面前。

这一趟流程上有太多阻碍,任何一个环节有人有心阻拦的话,一句“叛贼垂死挣扎攀扯不可信”之类的话,就能挡住。

而正如农怀威书信里说的,花恒田在西南对百姓敲骨吸髓这么几年,只住一个小院。

他钱去哪了?

很可能是往京城送了,这背后该牵扯到多少人。

自己才因为坚持打下去得罪大量朝廷官员,再来这么一出,他都不敢想会是什么下场。

历史上被朝堂逼死的大将可太多了,只要想想他都头皮发麻。

心里对农怀威这个人也有些同情。

他最初起兵确实为民请愿,而且严格约束自己麾下部队。

但他却约束不了乘机一起事的其它势力,鱼龙混杂。

那些人烧杀抢掠,富得流油,将民心推向朝廷。反之他的部队却因为严格的约束没得什么油水,怨声载道,不断倒向其他人。

到了最后战事艰难,跟着他的人却越来越少,直到众叛亲离。

从某种角度说,这还真是个人越善良越受欺负的故事。

只能说上一句,他心是好的。

至于其它的…………………

脑子里事太多,感觉年纪轻轻就一把年纪的。

赵立宽掀开大帐门,叫亲兵牵来眉雪,骑马走在营中黄泥大道上。

营中人来人往,将士们脸上都挂着笑容,营帐层层树立,向往蔓延,如翻起的浪花,哨塔,箭塔高高如山,用不上的楼车安静等待拆除,秋风起,军旗猎猎。

万顷天光洒落南安高城之上,半昏半明孤城屹立天地间。

“十个月的苦战,终于结束了.....”钟剑屏松口气。

赵立宽点头,心里却想还远着呢。

下午,南安府周边的秩序已完全恢复,但这片满目疮痍的大地上还有许多问题继需解决。

比附匪患,逃窜的溃兵,战乱中流离失所的流民,如今大军一过,必然遍地草寇。

赵立宽一面写奏疏急送朝廷,希望朝廷乘此战乱方息,大军还在,赶快开仓放粮食,接济百姓,至少让他们活到明年秋天。

另一方面,开始调度兵将,分兵前往各州县,班助当地官员维持秩序。

如今叛军主力已被消灭,大局已定,不必再集中用兵了。

接下来几天,他都脚不沾地的去落实这些事,根本没空理会叛军的俘虏,只吩咐经筛选后将普通士兵放了归家,只羁押所有高级人员。

之后几天,南安城的百姓居然有许多悄悄给农怀威烧香纸祭祀。

被巡逻的士兵发现,陆陆续续拿到官府,周开山不敢耽搁,赶紧把这件事报到他这来。

赵立宽亲自入城审理此案,面对一百名陆续被抓的百姓。

他当场判决:“中秋将近,烧香烧纸是当地的风俗,不算什么罪过,不过都小心点,别引起火灾。”

随后把他们都放了,也告诉城中士兵,这种事以后别管。

百姓感激涕零,纷纷叩拜。

周军大帅的仁德也很快在城中传开,南安城的局面愈发稳定下来。

就在赵立宽努力稳住战后局势,清缴残余,稳定治安的同时。

西南这池子里迸射的巨大涟漪正快速席卷整个帝国。

这片过去少有人关注的边陲土地,如今正成为整个大周的视线中心,由此激起的浪花竟在因缘际会下搅动整个王朝。

八月,天高云淡,中秋将近,月落星稀河汉微。

草原上秋风凌冽,如刀子般割得人生疼。

又是战马秋膘肥的时候,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大辽国的皇家秋猎在上京以北的草原浩荡开战。

可汗移动大帐用三十六匹纯色白马拉动,数前骑紧随其后,王公贵族,各部青年才俊,草原上彪悍的勇士,骑着各色马儿随行。

能跟随可汗北上秋猎,是所有契丹贵族的荣耀。

在队伍的最前方,可汗金帐内,随行的妃子远在边缘煮茶,辽国五十多岁的天子与七十岁的北府宰相张俭对坐。

辽国可汗耶律绪留着八字胡,年过五十,但却神采奕奕。

他已经坐镇这个国家三十年。

在他和他的父亲、母亲、二姨的努下,大辽国向南抵挡周国的进攻,并击败周国主力。

向东,数次打败高丽国,迫使其臣服,打败了女人,让他们俯首称臣,年年交税。

向西,平定了草原各部族,让他们称臣纳贡。

大辽国土东西纵横数千里,放眼天下,已无敌手,也只有南面周国或可有一战之力。

作为天下最有权势的人,耶律绪说话却十分平和,并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

“去年失败后我下令让南院不能私自出兵。”他和北府宰相面前的矮桌上放着一张地图。

“现在耶律隆三番五次写信来请求出兵,想要进攻周国,像急不可耐的老母鸡。”

张检道:“或许他是因为儿子被杀急于报仇。”

“这就是教训,他却一点也学不到。”耶律绪叹气:“安插在周国的间谍已送来确切的消息,杀死耶律阿休的高思德的女婿,同样年轻的勇士。

不让他出兵就是为不再失去这样的年轻才俊,他却以为我不让他报仇。”

张检说:“陛下圣明,如果我们能越过仙人关,早几十年就过去了。

南院大王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

不过即便陛下不准他调动南院的禁军,他肯定也私自出动私兵去劫掠了。

听说周国南面在打仗,却不像当年的皇太妃那样骁勇善战,打了三年还没有结果。

这时候南院大王闹出点动静正好可以给周国施压,要他们进献钱财。”

耶律绪点头,回想起自己的皇太妃二姨,当年他还年轻,西北草原上的几个部族叛乱。

已经五十多岁的二姨率军出征,只用一年就平定了所有叛乱。

“南方人孱弱不堪。”他不屑笑了笑,他没说汉人,因为面前的宰相张检也是汉人

“只可惜了耶律阿休那孩子,他跟女真人作战时非常勇猛,我原本想将八哥嫁给他,将来就是我大辽国的中流砥柱。”耶律绪叹口气,耶律八哥与耶律九哥是双胞胎,是他最小的两个女儿。

她们降生那年自己正好病倒,背后生了浓疮,下不了床。

皇后怀着孩子艰难到护国寺拜佛求愿,为他祈福,结果动了胎气,在寺庙中生下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降生后,他的病也好了。

护国寺的高僧都说这是救苦救难的观音降世救生,就给两个孩子取乳名为观音和观音女。

他也觉得是两个孩子救了他的命,从小对两人爱有加,是他十多个孩子中最得宠的,小小年纪就都封了郡主。

又想到他精心挑选的乘龙快婿被杀,便生气说:“中秋节就快到了,派使者去南廷,好好羞辱他们。让使者打听清楚高思德女婿的消息,那个杀了阿休的凶手,迟早要让他付出代价。”

“是!”张检拱手。

“阻卜部今年进贡的马少了五百匹,我原本想派休领兵去要的,现在派个使者去吧。”耶律绪说:“今年的秋猎调整一下顺序,让南院的贵族排在北院之后。

耶律隆没有才干,没有阿休,他们理应让开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