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151、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快婿 151、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3 01:36: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前线有什么变化?”她没先问这事,而是问起前线。

王济海赶紧道:“赵将军神勇盖世,大破贼兵,攻城拔寨,叛军已平,昨晚这事已在大内疯传,今早想必就会流出。”

高宁英眼中流出神彩,倍感骄傲自豪,忍不住轻轻扬起下巴,“他必不是主谋。”

王济海尴尬又无奈点头:“夫人,我们只能查到这了,再往后也查不出什么。”

跑堂的听说大家明白他不是主谋后,激动不已。

“夫人想如何处置?”

“按大周法律,照最重的。”高宁英毫不客气嘱咐。

“那就按打伤朝廷命官家属,脊仗二十,面刺流一千里充军。”王济海道。

犯人顿时嚎啕大哭:“冤枉,夫人冤枉,我是.......我是被逼无奈的!饶了我吧,求求你了,我全家愿世世代代给府上为奴婢!”

“被逼无奈,献媚邀功时怕不是这么想的。”高宁英可不是什么好糊弄的深闺女子,一句话点出背后的事。

犯人顿时话都堵在脖子里,只能无语凝噎。

她冷哼一声,扫视了面前所有人:“我赵家往后要在京城走动,谁敢蹬鼻子上脸最好掂量自己的本事。

被打断腿的两个王府尹准备如何处置?”

王济海一时没反应过来,作答道:“顺了夫人心意,照此办理?”

“劳烦王府尹。”对方直接行礼道,并非妇人家躬身礼,而是军礼。

王济海这才在心里回神懊恼,自己堂堂神京府尹,怎么被她一个妇人家牵着鼻子走。

但又想到对方是三品淑人,而且赵立宽回来后不知要到何等程度,也就没那么难受。

送走神京府的人后,原本门可罗雀的门前,却一大早开始来了许多人拜访。

长长的队伍一度排出去二三百步,在门前绕了几绕,盛况空前。

高宁英以家主不在为由,挂出了免客的牌子,许多人还是不死心守在外面。

直到下午,来了没法拒绝的客人。

先是皇宫里鲜衣怒马的皇城司禁军押运来的,高宁英亲自带家里所有人迎接。

有皇帝皇后的口谕,只是怕他们家才入京,生计上困难所以赏赐。

但高宁英心里门清,他们都入京这么久了,现在才赏赐,绝不是什么关心生计,而是丈夫的军功挣来的。

皇家赏赐有上好蜀锦二十匹,黄金一百两,白银一百两,暹罗国进贡的龙猪十头,腊猪十头,腊鹿舌五十条,洗手蟹五十斤,茶叶五十斤,河北的胭脂米五百斤,河东的银丝炭五百斤。

皇后还特意赏赐她一柄往年辽国使臣进贡的镔铁宝剑,剑身千锤百炼,有细腻繁复花纹,剑柄镶嵌宝玉,精美轻盈。

高宁英一时看呆了,喜爱不已,郑重谢恩,对皇后也越发亲近感激,也诧异于皇后对她竟如此上心,不过一面之缘,连她喜欢什么也知道。

大内的禁军才走,郑亲王派人送来许多贡品,都是地方上供奉给皇家的特产,浙江的细沙白糖,黄岩蜜橘、顶雪贡糕等,也是满满数车。

随后又有周王府,叶相公府,礼部尚书府,兵部员外郎府等??送来些恭贺的礼品。

这些东西都是实用的东西,摆件,桌椅物件等。

没人像皇家那样直接送金银的。

而且都不是小门小户小官,高宁英没法拒绝,也不知该怎么办好。

连请二姐和小蓉去吴相公府上请教。

吴相公回她但收无妨,但要备个礼单,方便以后查对,退回去也方便。

高宁英立即照做。

当天赵府外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时间竟如集市般热闹,四品以下都难进入赵府的门槛。

二姐高雨梅见这盛况感慨万分,又有些不安:“我这辈子也没见过这种场面,排场比咱爹还大,那可是郡王。

赵立宽那从小被我收拾到大的小子,竟有这样本事...…………”

街道上许多人围观指点,侃侃而谈,羡慕眼红的都有。

吴相公府上,后院花园里。

长子一家不在,他们的院落只有女儿吴仙衣住着。

有时他一个人居家害怕,奶奶会来陪她一起住。

今天是中秋佳节后第一天,罢朝三日,不用去皇后那上直。

她在院中桂花树下独自练字,不知不觉写下前人的诗: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擢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房骑数迁移。

待写完诗,心绪已不知到哪去了。

回神时连将纸揉作一团,丢进一边烤火的火盆里。

外面街道上杂乱声一片,她大概知道怎么回事。

因为爷爷昨晚回来专门路过告诉了她前线大胜的消息,又不吝言辞称赞赵立宽的心性、骁勇、有勇有谋。

只是爷爷专门在她面前称赞,专程来告诉她。

让她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又一块起,整夜辗转反侧,心乱如麻,难以入睡,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中午爷爷路过院外,又问她赵府上现在忙得不行,赵夫人不通官之道,要不要去帮帮她。

她平静拒绝了,一言不发,在桂花树下坐了一下午。

大内皇城里也如赵府,忙碌不已。

农怀威的头颅当天中午就送到兵部。

兵部检验后又加了些香料压住气味,做了处理。

随后上奏天子。

陛下十分欣喜,身着盛大礼服,懈太后,召齐各亲王,礼部官员,政事堂官员,六部高官,备好香纸钱烛仪仗礼器。

在武德司禁军护送下,亲自前往太庙。

将农怀威的首级供奉列祖列宗,并向各先皇帝讲述了平定西南之乱的丰功伟绩,并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大周风调雨顺,河清海晏,国祚永续,社稷长宁。

礼仪盛大,浩浩荡荡,随后昭告天下。

随农怀威首级一道入京的,还有赵立宽的奏疏。

当晚陛下便一刻不耽搁,十分上心留政事堂,吏部、兵部的一道议论给赵立宽的封赏。

众人还未开口,陛下就将赵立宽奏疏放在案前。

颇为怜悯自言自语:“现在才敢给朕上这样的奏疏,堂堂统兵大帅,在京城举目无亲友而不敢直言上谏......”

随即转向诸公:“无论政事堂、兵部议论如何,必加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

此言一出,众人左右相视,心领神会,陛下是给定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