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259、一片云

快婿 259、一片云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8 03:07:51 来源:源1

“我听说那岳怀兴不简单,杀他会不会惹上麻烦。”

大帐内烛光闪烁,钟剑屏正在帮他卸甲。

赵立宽微微一顿:“这是必要的,他不死即便把侍卫司的军队调过来也要处处掣肘,难以调度。

兵马难以协调会很危险。”

钟剑屏不再问了,为他卸甲,又用铜盆端水来给他洗漱,随后为他准备好笔墨纸砚。

赵立宽洗漱后坐下拟写奏疏,一面写一面问:“你们怎么处理的。”

“首级按命令传示三军,其它已经埋了。”

“草包一个,来示威不带自己的亲兵,带侍卫司诸将过来,那些可都不是他的人。

他不过是皇帝临时指定的领军将领罢了。”赵立宽道。

想必飞扬跋扈惯了,根本不懂军中的事。

在军队里没有核心没有嫡系难以维持。

岳怀兴必然以为皇帝派他统帅大军,那两万大军就会完全听他的话。

天下哪有那么简单的事,又不是两万机器人。

到关键时候,根本没人会站在他那边,临死所有侍卫司军官都只是看着。

而他这边无论慕容亭,还是罗成勇、赵三、侯景、钟剑屏带的数百亲兵,他从北方带来的数千老归化军,如今的中军营。

哪怕知道得罪皇后,也会毫不犹豫执行他的命令。

到打仗的时候,这些人又能成为中坚骨干,为他统帅全军。

他算把皇后得罪死了。

但这时候已经来不及去想那些,一切为了打赢眼前这场战。

有些意外的是孔?的态度。

诸将除慕容亭外都有些惊惧,哪怕他当场就强调这件事他一人负责,也会上疏天子奏明。

孔?却当场站出来表示,他身为兵部尚书,西北转运使愿作人证,岳怀兴违抗军令,忤逆圣旨,其罪当诛,还表示会上疏天子奏明情况。

当场便稳定了人心。

赵立宽连夜写完奏疏,立即叫人送往京城。

随后出了大帐篷,夜风森冷,月光明亮,岳怀兴的脑袋还挂在大帐外的番旗之下,在夜风中摇摆。

忙碌一天,被冷风一吹,只觉得有些恍惚,看那旗杆下摇晃的脑子,竟长着自己的面貌。

“怎么了?”钟剑屏关心问,为他披上御寒的斗篷。

“没什么。”赵立宽回神,“让各营地多派巡夜,小心谨慎,这里距离前线已不远了。”

第二天一早,各军点齐人马开拔。

赵立宽亲自去送行,曾雄、史超两队人马上万人集结在北面山谷,准备北上宣州。

浩浩荡荡的人马遍布山谷,旌旗遍地。

赵立宽送行时给史超递上自己写给老丈人的亲笔信:“到了宣州替我送上,有什么事请他帮忙。”

史超拱手:“姑爷放心吧,我每天派人来信,绝不中断。”

赵立宽点头:“路上小心,去快点,段思全还等着救命呢。”

苍凉鼓号响彻山谷,大军还是开拔。

随后又打马十多里来到南面,周开山率的两万两千黄河大军也全准备好,上千车辆尾随,队伍前后拉开七八里,不见首尾。

周开山是第一次指挥调度这么多兵马。

赵立宽笑道:“别紧张,和领三五千人也没什么区别。

你们这回去一定要记得时日,记住,二月十五我这边才会发起进攻,如果打得顺利,过五日左右代军应该才会从西面调兵。

多派斥候查探代军举动。

不要急,沉住气,算准时间,看清楚他们的动向再举动。

我这边动手前也会派人去通知你,不过绕圈路少说二三百里,再快的信使也三四天才能到。”

周开山拱手:“某定记得大帅嘱咐。”

一支往北,一支向南,送走两支大军后,下午,侍卫亲军司天武左厢两万人马也从介州赶到。

杀岳怀兴后,赵立宽让慕容亭率骑兵五百护送侍卫司诸将回去,要求他们两天内带兵过来。

没想到他们只用一天一夜,都急匆匆赶来,随即全军五十多名指挥使及其以上军官全来拜见。

赵立宽宽慰众将,随后安排驻扎营地,并与众将一一见面,都做了介绍。

随后他郑重道:“我在西南打仗,手上少说也有数万血债,从来是不怕杀人的。

但我只对敌人狠辣,也非什么滥杀无辜之人,诸位但只听命,不迟疑误事,我保证绝不滥加刑罚。

何况大家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卖命,打仗赚富贵的,不用在其他地方动什么歪心思。

某没多大本事,但可以向你们保证,在我手下打仗,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众将宽心喜乐,连拱手表态:“我等愿听大师调遣!”

晚上,前方罗成勇派人送回消息,他已入中阳县城,代军没有发起进攻,中阳县暂时安全。

随后侯景斥候回报,他们在中阳县北五十里处的河谷中发现在大道旁扎营的大军前锋。

他们数了有一百八十三个营帐,估计有两千人左右。

两千人是不小的一般队伍。

但考虑到代军规模,赵立宽下令让前线先不要轻举妄动,等中军北上汇合。

第二天一早,大军埋锅造饭吃过后,赵立宽正式下令,华州刺史张平率中军协助保护转远车队和辅兵民夫。

其余还剩下殿前军后军及侍卫军共三万余人,在赵立宽请率下向北开拔,挺进分水县、中阳县,开赴正面战场。

一路上到处都是从北往南逃的百姓,拖家带口赶着牲畜车马,见大军连让道在路旁。

赵立宽也三令五申强调军纪,倒没出什么劫掠欺负百姓的事。

路上赵立宽与一些逃窜的百姓交流,得到更多信息。

其中几位结队的村民说他们是中阳县北一处叫郭家村的村民,代军占了他们的房屋,他们连夜跑了。

赵立宽的军事经验敏锐察觉五十里是一个设伏的理想距离。

太近容易被发觉,太远又把他们放得靠近梁州,很可能让守军得到援军的消息。

五十里基本就是无战斗状态下一天的行军路程,都是正走到傍晚精疲力尽时的距离。

于是多问了几句,代军多少人,去的人马穿着之类的话。

一个见识多的老人告诉他:“去的白毛兵肯定是高官。”

赵立宽好奇:“老丈怎么知道?”

“嗨,我从小听说的见的,白毛兵都是头上毛越多官越大,那天上山的好几个头上一把毛,跟白毛公鸡似的,官肯定小不了!”老人笃定的说。

赵立宽学到了:“原来如此啊。

你们村能住多少人?”

年轻人没经验,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支支吾吾:“我们村十来户,四五十个。”

老头摆手,指着赵立宽道:“屁话,他问的不是这个,我们村能驻扎五百人,再多就不成。

村里就两口井,磨盘大小,最多四五百人吃,再多要下山抬水,那路陡沟深,难着呢。

钟剑屏、赵三等亲兵不悦,老头面对朝廷指派的西北大帅没一点客气礼貌。

赵立宽笑着点头:“老丈,还得你教我啊。”

老头呵呵一笑。

赵立宽令人送他们十斤肉干,两罐路菜,五吊钱,然后嘱咐:“多往南走点,分水县全境都不安全。

这回要打大战,白毛兵过来了十万人呢。”

老头惊了,目瞪口呆,随行家属则连连道谢。

二月初一,中军主力漫山遍野,浩浩荡荡开入分水河谷,天上一片白云,地上一片黑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