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320、杀人效率 全军进击

快婿 320、杀人效率 全军进击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3 04:25:45 来源:源1

风中硫磺味越发浓烈,山顶树枝摇曳,呼啸不绝。

战场上的旗帜飘摇不定,喊杀声响彻河谷。

代军派出上千骑兵,从东侧穿过树林,想去看看西面战场的情况。

在正中一片田地里被赵立宽派出的骑兵截住,双方在田地间交锋。

努力往对方右侧迂回,同时不让对方占据自己的右翼,便不断开弓射箭袭扰。

双方接连有人中箭落马,或撤回后方。

随着距离越拉越近,双方开始用长枪马刀马上交锋。

此时双方已裹挟在一会儿,相对速度不高,动能不大,伤亡也不大,不像面对面冲锋,瞬间就能要命。

战斗持续两三刻钟,周军后续两营骑兵也陆续到达战场,代军那边也派出后续上千骑兵作为支援,等候在后方大边的的树林里。

战场宽度有限,加之骑兵之间作战,极其需要机动空间,贸然上前说不定非但不会增加战斗力,反而可能打乱友军阵线陆路线,发生冲撞、扰乱等。

最后,交战半个时辰,双方短时间内分不出胜负,在中间的田地里周旋对峙。

各损失几十人后,只能默契各自退回后方对峙。

代军想去查看西侧情况的行动被阻断,但他们也没太着急。

代军大部队缓缓向前压近,越过几座零散的茅草屋,一片树林,缓缓到周军阵前一里左右,不断试探,也不敢激进向前。

冷兵器杀伤效率是远低于热兵器的。

像一战期间的索姆河战役,五个月不到的时间,联军损失六十二万人,德军损失六十五万人,接近一百三十万。

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月要损失二十七万人左右,伤亡最大的时候英军一天就损失近六万人。

在一战时代,他手下这三万人就够打个一天的水平。

这种效率在冷兵器时代难以想象,就是排队让杀都赶不上。

还是那句话,五六个人用刀杀头猪都要折腾,何况是个人。

冷兵器的杀人效率其实是很低的。

所以代军虽听到河边的动静,想去看看怎么回事,也没那么急。

三千多精锐重骑兵,怎么都不可能短短一个时辰不到被怎么样。

但他们此时不知道的是,距离二里地左右的左翼河边战场,代国引以为傲的白隼兵已几乎剿灭殆尽。

周军实现了前所未有,令他们无法想象的杀伤效率.......

只能说,情况变了。

西侧战场上,不只敌人,山坡上的周军也都看傻了。

没人见过这等场面。

爆炸的火光和巨响已经散去,但不少人脑子里还在嗡嗡作响。

刺鼻的硝烟夹杂血腥,战场上空的青色烟雾弥漫,空气一片浑浊,像刚下过大雨后,烈日高照的河谷。

大量长枪兵列队上前,正在清扫战场,将被困毫无抵抗之力的重甲骑兵乱枪戳死,随后斩下头颅计功。

身后跟着马车,装门用来装敌人首级。

少数奋起抵抗的也在大量长枪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多数人要么已伤痕累累,浑身箭矢,要么被战马压住,被甲胄困住,只有等死。

战场上血流成河。

这回不算战斗,而是杀人,杀人此时成了件简单的事。

神机营在经历大量训练后,对时间把控得很好。

雷区正好在骑兵中间位置引爆。

大量战马被炸死,炸伤,受惊乱跑。

把代军这王牌部队最致命的缺陷暴露出来。

第一次听说这种战术后,赵立宽就评价过,这是用骑兵的机动性换取冲击力。

是一种非常极端的骑兵使用方法。

长处非常长,短处也非常短。

底层逻辑里信奉中庸之道的中国是不太可能使用的。

在地雷的爆炸下,其短处也暴露无遗。

机动性灵活性完全被舍弃的骑兵,进攻路线没法中途转变,没法随机应变,只要稍微预判,必然会直直冲入早就布好的雷区。

中间大部被地雷爆炸时,两边的没法避开迂回。

战马受惊,拖着其他骑兵到处乱跑。两翼半数骑兵没受到火雷的直接伤害,是被队友扯倒,扯乱,人仰马翻。

一乱了,战马倒地,人马铁索相连,人根本逃不掉,变成了周军的活靶子。

只有边缘一些手脚麻利的,居然在混乱中卸甲逃脱,跑进后方的镇子和树林里。

周军射击近半个时辰后,代军伤亡进一步扩大,随后追缴的枪兵和轻骑兵上场,局面完全定下。

轻骑兵追击进入后方的金罗镇,面对无马无甲的残兵,很快在屋舍高处升起周军的旗帜。

周围人已经看呆,一个多时辰,代军引以为傲的精锐中的精锐,就这么覆灭了?

就是让他们疯狂妄想也不敢想能赢得这么轻松,这么迅速。

此时诸文武追捧庆贺,看赵立宽的眼神已难以用崇敬完全概括,甚至多了许多狂热。

什么英明神武,算无遗策,运筹帷幄,玩弄敌人股掌之间的漂亮话。

赵立宽哈哈一笑,给他爽了,爽完也就忘了。

故作深沉道:“时来天地皆同力,这并非我一个人的功劳。

七成是人为,三成天注定。

我算尽代军的行动,知道他们会在这河谷最宽处设伏,会在这发起反击,所以严阵以待,布设火雷。

但也不知道天命如何,如果这时候下场雨,那就坏了大半事,好在老天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说了段看似自谦,实则显摆的话后,诸将及随行人员目光越发崇敬热烈。

赵立宽忍不住心里狂笑,这逼装得真爽!

根本不是他算尽代军行动,而是张浦提前告诉他了。

可张浦是武德司秘密间谍,私下跟他说的,别人也不知道啊!

大爽之后,松了口气。

在众人面前,他一直表现得镇定自若,胜券在握,其实心里一直七上八下。

没人能算无遗策,他一直紧张万分,火雷成功起爆前,捏缰绳的手都是抖的,浑身紧绷,为了掩饰坐在马背上一动不敢动。

同时也做了保底布置,好在过程虽有不足,结果是好的。

为防被突袭,令神机营天天练习快速布雷,结果因为有张浦的情报,他们提前知道代军设伏的位置,将可能的突袭化解。

让神机营有时间提前从容布雷,之前那么多天的艰苦白练了。

他也在后方布置了开荣率领的接应军队,如果战事不利,主力后撤,位于后方峡谷东侧的开荣部五千人负责接应,反击追兵。

他们都是刚从郭家村战场调过来的,没经历大战,减员很少,编制齐备,战斗力保持完整。

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应该也用不上了。

西侧战斗进入尾声,上千斤火药,上万两白银没有白花。

这支代表代国精神的部队,从此要在历史上除名了。

周围人都在庆贺消灭了强敌,赵立宽看得却更加深一些。

从历史长河中看,这些白隼兵倒是符合小国风格,他们都迷信少数精锐,迷信决战兵器。

就好像他小时候看过的一些日本动漫里,总会幻想靠一种精锐兵器和少数精英取胜一个道理。

但这种决战兵器思维,是难以在现实中取胜的。

因为小国其本身资源有限,人才有限,人力有限,能力也有限。

就只能使用极端的办法,发挥极致的长处,不管短板去赌一场胜利。

就像代军的白隼兵几十年前击败辽国,他们豪赌一把,击败强大的辽国,就可以安享几十年的太平。

但久赌必输,这是概率问题。

总有一天,胜利的红利被消耗殆尽,必须一次次去赌,到时众多短板就会逐一暴露。

小国终因此走向没落。

而大国资源丰富,人才济济,人力丰富,能力强大。

对于大国而言,最好的策略反而是尽量不赌。

所以大国的底层思维反过来是能不赌就不赌。

不搞什么决战兵器,而是“我全都要”,百花齐放,什么好要什么,让自己没有短板。

这样就能长久的赢下去。

哪怕一次失利也不改变局面。

所以周国、辽国这类大国,自然不会有白隼兵这样极端的军队。

此时时间已来到午后,阳光明媚,西线代军铁骑几乎全歼,赵立宽下令暂不打扫战场,而是派五千主力步骑,由罗成勇率领,进入西面的金罗镇。

大军进入金罗镇十分顺利,很快派人过来回报完全控制金罗镇,镇中几十代军守军和二多百残兵已经被之前过来的轻骑兵肃清。

赵立宽看向西面河边二里外的金罗镇周军大旗,顿时意气风发,心头激动。

他们占据金罗镇,战场形势已经逆转。

早上开战时,他们在南面大道,代军主力占据东面大道,白隼兵占据西面金罗镇,互成犄角。

三方形势类似一个倒置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点,而他们是最下面那个。

可能面对来自两方的同时夹击。

他们发起对任何一方的进攻时,也会受到另一侧代军的威胁。

而如今,他们用代军难以想象的四个小时不到,全歼代军白隼重骑兵,抢占他们背后的金罗镇。

战场形势已经完全逆转,这意味着现在三角形的三个点中他们已占据两个,而且金罗镇那个点还在代军主力侧翼。

赵立宽脑子飞快运转,不断思索接下来的战局。

嘴上也没停歇:“把所有传令兵叫来,我有军令。”

很快,传令兵集结过来,赵立宽接连下达命令:“令慕容亭率重骑二十营,轻骑二十营,即刻前往金罗镇,从侧翼牵制代军。

正面发起进攻后,从侧翼配合进攻。

“诺!”两名传令兵领命,复述命令后立即去传达。

“令田开荣部即刻北上,汇合中军,不得耽搁。”赵立宽接着下令。

“余下告知全军备战,各军列阵,准备北进。

步军前锋列偃月阵,中军后军以营列方阵在后,轻重骑掩护两翼。

把那二十几车白隼兵的首级运过来,给对面的代军看看,让他们寒寒心,咱们好打。”

传令兵激动万分:“大帅,我等这就去!”

一匹匹快马疾驰下小山坡,命令飞快转达,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缓慢移动起来。

周军骑兵开始大规模向西机动,前往金罗镇,不一会儿苍凉号角响彻河谷。

中军改变最开始的一字列阵,刀盾在前的防守姿态。

两翼增加大量枪兵,手持大剑,斩马刀,大斧的陷阵精兵。

两翼后方各有数营方阵作为预备队,以及五营轻重骑兵作为掩护。

随后,伴随灵气鼓号,大军缓缓向前。

两翼先移动,中军滞后,形成一个东西二里多的倒月形。

横跨东面大道,树林和田地,是周军进攻阵型中最常用的。

与骑兵进攻时中间突出,两翼滞后不同。

步兵为主的阵线进攻时两翼突出,中军滞后。

因为骑兵是为突破,步兵是为包围。

一旦敌军中军深入,而两翼不敌周军两翼精兵,想退都来不及,中军的士兵会被两翼逐渐包围吃掉。

这就是偃月阵。

周军主动发起进攻,对面人数优势的代军怎么也想不到,一开始前沿竟有些松动,不知怎么应对。

不过很快也组成阵型严阵以待。

双方大阵慢慢靠近到二百步以内,都能看清对方的旗帜和脸部轮廓。

这时代军的骑兵已经越过后方步兵来到阵地前沿的空隙,他们似乎想先用骑兵打一波。

周军骑兵见此情形也开始向两翼逐渐展开掩护。

此时双方的阵线都已接近三里地。

但谁也不敢继续展开拓宽阵线了,因为那样会后劲不足,外强中干,因为军阵太薄,交战后被轻易凿穿。

此时赵立宽没有待在后方山上,而是在中军由四匹马拉动的将台上跟随中军来到前方。

他站在台上视野开阔,能及时指挥。

此时看着对面代军的部署,想着应对之策。

随后下令,后方二十多辆马车上前,将一车车头颅运到阵前展示,并会说代国话的士兵上前向对面代军喊话。

“看看这些!这就是你们引以为傲的白隼兵,九成的人都在着!”士兵指着二十多车头颅。

“我们赵大帅心肠好,看不得血流成河,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就地投降,交出武器不杀!

否则看看你们的白隼兵,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此举果然在代军中应发了骚乱,周军则士气大震,异口同声高高喊:

“杀!杀!杀!”

声音响彻河谷,直冲霄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