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303、目瞪口呆

快婿 303、目瞪口呆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3 04:25:45 来源:源1

垂拱殿里,气氛压抑。

叶谷只觉头晕目眩,险些站立不住,他还想反驳,质疑这战报的真假,求一线生机。

但想到兵部侍郎钱同大朝上的反常,顿时也没了底气。

就如司马忠说的,他们都是因目光短浅...

赵立宽自郑王案后,权势更盛,朝中百官对他敬畏有加,连段全也对他愈发礼让。然而,他心中却始终压着一块巨石??西南旧账虽已查清,焦州贪腐亦被肃清,但真正操控这一切的幕后黑手,依旧藏在暗处,未曾现身。

这日,赵立宽正于兵部议事,忽有武德司密探来报,称在焦州旧部中发现一名逃亡多年的账房先生,此人曾为张洪掌管西南军饷,如今藏身于岭南某地,愿以密信换取赦罪。

赵立宽当即命段全亲自前往,务必将其带回京城。段全领命,连夜出发,半月后,果然将那账房先生带回武德司大牢。

审讯当夜,赵立宽亲自到场。那账房年近五旬,须发斑白,神色却依旧精明。他望着赵立宽,缓缓开口:“赵大人,你可知,当年张洪背后,真正的主子是谁?”

赵立宽目光一凝,道:“你说。”

账房低声道:“是太子。”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段全更是怒目而视,厉声道:“大胆!竟敢污蔑太子!”

账房却冷笑:“我若说谎,可任凭大人处置。但若我说的是真,你们又如何?”

赵立宽沉思片刻,挥手示意段全暂且退下,只留二人于堂中。

“你有何证据?”赵立宽缓缓问道。

账房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予赵立宽。信中内容,竟与王济海、张洪等人所藏密信格式一致,署名之人,正是太子赵立晟。

赵立宽看完,神色未变,却已知此事非同小可。他缓缓道:“你为何现在才出面?”

账房苦笑道:“我若早出面,早就被灭口了。如今王济海已死,郑王被废,我才敢现身。”

赵立宽沉吟良久,终是下令将账房严加看管,不得对外泄露只言片语。

翌日,赵立宽入宫,求见陛下。陛下召见,赵立宽将密信呈上,并将账房之事如实禀报。

陛下看完密信,面色铁青,良久未语。片刻后,他缓缓道:“你可有确凿证据,证明此信属实?”

赵立宽道:“臣不敢妄言,但此信格式与王济海、张洪等人所藏密信一致,且账房先生乃当年西南军饷账目经手人,可信度极高。”

陛下沉默良久,终是叹息道:“立晟……他竟也……”

赵立宽未言,只静静等候。

陛下缓缓道:“此事暂不可外泄。你继续查,若有确凿证据,朕亲自问罪。”

赵立宽领命退下。

回府后,曹颖见他神色凝重,低声问道:“将军,可是查到什么?”

赵立宽望她一眼,缓缓道:“你可知,太子是否曾与张洪有往来?”

曹颖神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轻声道:“太子乃国之储君,岂会与张洪这等奸臣勾结?”

赵立宽笑了笑,道:“你若不知,便不必多问。”

曹颖沉默片刻,轻声道:“将军,此事若真牵涉太子,恐怕……”

赵立宽打断她:“我自有分寸。”

曹颖望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此后数日,赵立宽命段全彻查太子府账目,并暗中调查其幕僚往来。果然,在太子府一名旧幕僚家中,发现一封密信,内容提及西南军饷之事,署名之人,正是太子。

段全将密信带回,赵立宽亲自审阅,确认无误后,再次入宫面圣。

陛下见信后,神色阴沉,良久才道:“立晟……朕待你不薄,你竟也敢背叛朕?”

赵立宽道:“陛下,太子若真有谋逆之心,恐需早作决断。”

陛下沉默片刻,终是下令:“召太子入宫,朕要亲自问话。”

翌日,太子赵立晟入宫,于乾宁殿外跪候。赵立宽奉命旁听。

陛下面色冷峻,道:“立晟,你可知罪?”

太子伏地叩首,道:“儿臣不知何罪。”

陛下将密信掷于其前,冷声道:“你与张洪勾结,侵吞军饷,图谋不轨,可有此事?”

太子见信,面色瞬间惨白,连连叩首:“父皇,儿臣冤枉!儿臣虽与张洪有过书信往来,但皆为政务之谈,并无谋逆之意!”

陛下怒极反笑:“政务之谈?你若真为政务,为何不奏报朕知晓?反倒私下勾结,密信往来?”

太子伏地痛哭:“儿臣……儿臣只是想为国筹谋,整顿西南军饷,未曾想被张洪利用……”

陛下冷声道:“你若真为国筹谋,朕尚可饶你,但你竟敢与张洪勾结,动摇军饷,这是大逆不道!”

太子连连叩首,声泪俱下:“儿臣知罪,儿臣愿受罚,只求父皇饶恕儿臣一命!”

陛下沉默良久,终是下令:“太子赵立晟,勾结张洪,侵吞军饷,动摇国本,罪不可赦。即日起,废其太子之位,贬为庶人,幽禁冷宫,永不复用。”

此旨一出,举朝震动。太子之位空悬,储君之争再起。

赵立宽虽未明言,但朝中已有风声,称陛下有意立其为储,因他查案有功,忠心耿耿,且能震慑群臣。

曹颖得知此事后,夜入书房,轻声道:“将军,如今太子已废,陛下有意立你为储,你可有打算?”

赵立宽望她一眼,缓缓道:“我无意争储。”

曹颖微微一笑,道:“将军真无意?可陛下未必信你。”

赵立宽沉默片刻,道:“我只想查明真相,替父报仇,改写命运。”

曹颖轻声道:“可若你不争,迟早有人会争。陛下年事已高,储君之争,已不可避免。”

赵立宽缓缓起身,望向窗外夜色,低声道:“我赵立宽,终有一日,要掌控这天下,改写命运。”

曹颖望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轻声道:“妾身,愿随将军共进退。”

赵立宽转头看她,嘴角微微上扬,道:“好。”

夜深,赵立宽独坐书房,望着案上密信,心中却知,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赵立宽自乾宁殿归来,已是深夜。曹颖见他神色凝重,亲自为他斟了一盏热茶,轻声道:“将军今日在殿中所言,可曾触动陛下?”

赵立宽接过茶盏,轻啜一口,缓缓道:“陛下虽已动怒,但终究未下死手。太子虽被废,却未赐死,可见陛下心中仍有余念。”

曹颖微微蹙眉,道:“太子虽已失势,但其旧部仍在,若不斩草除根,恐成后患。”

赵立宽沉吟片刻,道:“此事我已有安排。段全已暗中布控,太子旧党之中,凡有异动者,皆已被盯上。陛下虽未明言,但若太子府中有人妄图反扑,便是自取灭亡。”

曹颖轻声道:“将军行事,果然滴水不漏。只是……太子一倒,储君之位空悬,朝中必有争夺。陛下虽有意立你为储,但朝中旧臣未必服你。”

赵立宽目光微冷,道:“我从未言争储之事。若陛下真有意立我,我也只能顺势而为。”

曹颖望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低声道:“将军,妾身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立宽抬眼看她,道:“你说。”

曹颖缓缓道:“陛下年事已高,太子之位空悬,必然引发朝局动荡。若将军无意争储,便需早作打算,否则一旦被推上风口浪尖,再想退身,便难了。”

赵立宽沉思良久,终是缓缓道:“我心中有数。如今西南旧账虽已查清,但真正的幕后之人,仍未现身。若不能彻底肃清,即便我坐上储君之位,也难安天下。”

曹颖轻轻点头,道:“将军所虑极是。只是……此事牵涉太广,若步步紧逼,恐遭反噬。”

赵立宽目光坚定,道:“我赵立宽,既已踏上这条路,便只能向前,不能回头。”

夜深,赵立宽独坐书房,望着案上密信,思绪万千。他心中清楚,太子虽已废,但真正的对手,才刚刚浮出水面。

翌日,朝中震动。太子被废之后,朝臣纷纷上奏,请求陛下早立新储。然而,陛下却迟迟未下旨,只命赵立宽协理军务,同时命段全彻查太子旧党,凡有牵连者,一律严办。

赵立宽虽未明言,但已隐隐察觉,陛下此举,实为试探。若他真有意立自己为储,必然会给他更大的权力,以压服群臣。

然而,就在赵立宽准备进一步彻查西南旧账之时,一封密报却让他心头一震??焦州旧部之中,有人供出,当年张洪背后,竟有一股更庞大的势力,其幕后之人,竟是前朝遗族。

赵立宽震惊之余,立即命段全彻查此事。段全连夜调派人手,果然在焦州旧部之中,发现一封密信,信中提及“前朝余脉”、“西南密谋”、“复国大计”等字样,署名之人,竟是一名早已“死去”的前朝旧臣??赵元庆。

赵立宽看完密信,心中震惊不已。赵元庆乃前朝旧臣,曾在先帝时期担任兵部尚书,后因谋逆被诛,其家族亦遭抄斩。然而,此信却表明,赵元庆并未真正死去,而是潜伏西南,暗中联络旧部,意图复辟前朝。

赵立宽立即命段全彻查赵元庆的下落,并调集武德司人手,秘密调查西南旧部的动向。段全领命,连夜行动,果然在西南某地,发现赵元庆的踪迹。

赵立宽得知消息后,亲自前往西南,命段全封锁消息,不得外泄。他心中清楚,若此事属实,便意味着前朝遗族仍在暗中活动,甚至可能已渗透朝中。

赵立宽抵达西南后,于密林之中设伏,果然在一处隐秘村落中,擒获赵元庆。赵元庆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面对赵立宽,竟毫无惧色。

“赵立宽,你果然来了。”赵元庆望着他,嘴角微微上扬。

赵立宽冷冷道:“你未死,为何藏匿西南?”

赵元庆叹息道:“我赵家世代忠良,却被先帝所害,我赵元庆虽苟活于世,却从未忘却家族之仇。”

赵立宽冷声道:“你勾结张洪,侵吞军饷,动摇国本,便是为复仇?”

赵元庆淡淡一笑,道:“我只是想让赵家重新掌权。若非陛下昏庸,我也不必如此。”

赵立宽沉默片刻,终是下令将赵元庆押回京城,交由陛下亲自审讯。

回京途中,赵立宽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赵元庆一案,将再次震动朝野。若陛下得知前朝遗族仍在暗中活动,必然会雷霆震怒,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清洗。

而他赵立宽,也将因此案,再次站在风口浪尖之上。

夜深,赵立宽独坐马车之中,望着窗外月色,低声喃喃:“王济海、张洪、郑王、太子……如今,连前朝旧臣也浮出水面。我赵立宽,终有一日,要掌控这天下,改写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