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400、援军到

快婿 400、援军到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7 05:47:37 来源:源1

赵立宽令士兵在城北用木头搭了个临时的门。

他也随后赶到,找了块还算干净的红绸,他亲自提笔写了“天恩门”三个字。

随后对所有战俘道:“本帅有大周天子节钺,这个天恩门乃用天子御赐玉斧所写。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大周天子神武明,继统天威,你们过此门就是沐浴皇恩。

往后都是我大周的子民,既往不咎。”

战俘们左右相视,小心翼翼,第一个胆大的站出来,走了过去,果然无事,如获新生。

周军立即指引他到了旁边,发给他长矛,并令他跟随一名军官。

士兵欢喜不已,没了对死亡的恐惧,前程的彷徨,整个人都焕然一新,挺直胸膛。

简单的心理转变,会被视为一种荣誉感,身份认同。

后方的的士兵也纷纷效仿排队通过。

每人通过后重新发给收缴来的长矛一支或战刀一把,发粮饼两个,只不着甲,重新编组,由周军士兵率领。

每两人领十人队,五十队为一营。

很快数千战俘被重新招募组织起来数十营,竟井然有序,在城外列阵。

每营由周军骑兵在后监督。

刚招募过来的代军士兵不仅听话,而且一个个颇为骄傲,站得笔直。

这符合他对代国的判断。

历史上代国这样的国家并不少,夹在大国之间,国策十分激进,往往不畏强敌,不断用兵,无论成败都不能停。

行事也更加极端,因为生存压力太大,道德负担也小。

他们有共同的特点,骨头很硬,但遇上硬茬向来慕强识时务。

所以只要中国足够强大控制力强时,他们就是最为忠诚坚韧的鹰犬,最为可靠的边军。

但如果中国自身软弱控制力下降时,他们又是反复无常的豺狼。

赵立宽倒无意从道德上对他们批判,只能说地理是历史的子宫,在帝国边疆那些艰苦混乱的地区,这是一种普遍的生存策略。

而且任何事都有两面性,这种反复和识时务,也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魅力。

战打到现在,就算李光业能拼命守住兴庆府,他控制的不过黄河以西一小片土地。

军队早已经没士气了,都在想将来的事。

随着收编人马越来越多,赵立宽将身边亲兵全派了出去。

身边诸文武以为不可,纷纷劝阻。

“大帅安危乃重中之重,岂可轻置。”

“万一大帅有恙,前功尽弃,不可冒险。”

“大帅,这不是一人私事,关乎三军大事,决不能行此………………”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赵立宽力排众议,乾纲独断:“不必再议,事情紧急,此战必毕其功于一役。”

心里补了一句,老子有马,能自己跑。

“此关键时刻,必须义无反顾!”

说着他立即把身边保卫自己数百亲兵也派出去。

数百亲兵,每两人领十人,便能引领数千人的军队。

之后赵立宽令原本负责后勤的梁州知州孙硕,以及之前赵种的副将,天武军左厢第三军指挥使王全领这些新收编的士兵入城。

他们的作用不是加入前线战斗,而是在周军老兵率领下负责后勤,调配到后方作为预备部队。

还派出一支亮两千多人的部队去山上伐木,制作火把。

大量鱼油、火油、箭矢等物资源源不断运到前线。

入夜,黄河西岸灯火通明。

风雪已经停了,天空云开雾散,星辰璀璨,都被地上的光芒掩盖。

整个兴庆府内昼夜不息,火光亮如白夜。

大量人马及时支援到前线,前方诸将都得到补充。

越来越多的代军士兵投降,然后整编,然后投入前方包围圈中。

周军越来越多,代军越来越少。

赵立宽在冷风中督战一夜,不断调度部队,补充人马。

到天快亮时已经收编超过万人的代军部队补充到前线去。

赵立宽让周围文武轮流去休息,他却没有一点困意,一直等候。

直到天完全亮,前锋接连报捷。

大批大批俘虏接二连三押解出来。

鏖战一天一夜,此时双方都全靠意志力在坚持,有些士兵走着走着直接在冰冷墙砖泥土上睡去。

赵立宽既心疼这些士兵,又怕他们冻坏了,叫也叫不醒,只能令人用鞭子抽打,将他们叫醒过来。

又到中午,大片云雾山后来笼罩城池。

根据士兵回报,前线局势已经越发明显,包围圈已经缩小到南城门下。

代军大量投降,只有部分被围困在一片石屋区中据守。

用沙袋、桌椅、木板、房梁等封锁空隙,暂时守下来。

双方前线士兵都已精疲力竭,许多人席地而睡,站立不稳。

余下还不投降的,几乎也都是李光业的死忠精锐,人不多,可战斗意志非常强,局面僵持下来。

正当两军疲敝,双方都一天一夜没有休息,已到强弩之末时,北面大道上旗帜飘扬,人影纷乱。

赵立宽远远看着都有些头晕眼花,不知道是累的还是眼睛不好了。

直到看清心头大喜。

是田开荣的人马到了!

田开荣急匆匆策马上前。

赵立宽还没等他开口,立即道:“免礼,带多少人马!”

田开荣道:“禀大帅,六千,只留二百守桥,老夫星夜兼程,养马掏粪的辅兵都带来了。”

赵立宽长舒口气,激动道:“干得好!”

田开荣拱手:“末将万不敢负大帅。”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田开荣也是跟随他的老人了。

当初是田开荣给了他机会下战功,而也是他替田开荣冲锋陷阵,让老将军得以保全,和家人团聚。

这件事两人回朝后都默契心照不宣。

赵立宽依旧信任田开荣,田开荣也没因此与他有隙,照样奉命合作。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互相成全,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原本应该黄昏才能赶到的老将田开荣,在午后便到了。

虽然他们也是快马加鞭赶来的,将士疲惫。

但与城中已战斗一天一夜,毫无休息机会的部队相较,这完全就是建制保存完整,士兵体力充沛的一支生力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