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17、吴仙衣 清风拂

快婿 17、吴仙衣 清风拂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9 23:56: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吴仙衣自小便是金枝玉叶,爷爷乃当朝宰辅,父亲历任鸿胪寺,礼部,再到地方中府知府,二叔在兵部任职。

母亲乃是亲王府的千金,是当今圣上侄女。

打小就是蜜里泡着长大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她自己也十分争气,自小聪慧过人,才情高绝,七岁就能作诗,是京城出了名的神童。

去年元宵会上,诸王公大臣,天子皇妃在场的洛水之畔,她以一曲《西江月》技惊四座,出身巴蜀的李皇后亲自接见了她,称赞她的才貌双全天生丽质,赏赐玉带、金瓶。

像她这样的人中龙凤,哪受过如今的气。

自己精心为爷爷准备的贺寿礼物,亲笔画的松鹤,写的题字,居然被一个陌生男人拿去,万一是个无耻之徒.......她可是清白女儿,越想越气,夜里常把自己气哭。

看窗外月朗星稀,想到今天的战报,应该是同名同姓的人吧,一个无耻之徒,怎么可能是击败辽军,抵御外敌的英雄人物。

待找到那人,自己定要教训教训他,让他心服口服,身败名裂,让全天下人知道他的龌龊和无耻。

他不知从哪来抄来一首好诗,就敢欺负爷爷,行举不端,令人不耻。

少女越想越气,心里编排着那叫赵立宽的恶人该如何面目可憎。

她又想起与自己有数面之缘,还在去年中秋节时一起吃过饭的高姐姐。

她初来时就在诗会上见过,去年他们初到宣州时爷爷曾办过中秋诗会,上至大庆府知府,庄州、朔州、晋州等刺史、知州,下到玉塞、玄谷、神池等各县知县。

当时整个北方许多官员都来拜会,那时她初见郡王府的高姐姐,其人落落大方英姿飒爽美若天仙,她自小第一次这么气质超然的人物,自那之后依旧令她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没想到她居然有这样一个夫君,可惜可叹,真是老天不开眼,心里默默祈求上天,自己以后可千万不能有那样的夫婿。

少女的思绪总那样绵长又婉转,忽东忽西,就像活泼美丽的蝴蝶忽闪。

.......

次日一早,在五六个丫鬟服侍洗漱后前院丫鬟过来告诉她,今天爷爷有事出去,不去钓鱼。

她点头,去给奶奶问安,随后便让人拿来史书,点上熏香,备好梨木炭,在小院里看了一会儿书,有些困倦时刚好厨房那边准备好饭菜。

她是没出阁的姑娘,就去奶奶那一起用膳。

有十来个厨娘捧着大红漆食盒送来,正午有十六个点心菜蔬,都是按例来的,两人只稍动筷,几乎又全照样端出去了。

这时门房那边来报,她爷爷回来了。

不一会儿爷爷进来,神色有些凝重,见她和奶奶在一块,起初道:“妙衣先出去,我和奶奶有话说。”

她好奇问:“爷爷,什么事我不能听得,是朝中的大事吗。”

爷爷抚须笑道:“我现在还能理会什么朝中大事。”

“那就是家事了?是那边的事吗。”她聪明伶俐,很快就猜出来。

爷爷只能叹口气:“你这精明劲,什么事也瞒不过你,南方来了书信。”

奶奶笑盈盈说:“以后谁娶我家仙衣,定是他几世修来的福分。”

“奶奶......”吴仙衣不好意思,连岔开话:“父亲写的?”说为这爷爷沏茶。

爷爷点头,坐下后喝了一口润喉,然后让屋里伺候的丫鬟退出,才开口说:“泸州府形势不如春夏时,你父亲在信里说叛军已到合参关,离泸州府城不足只有一百里左右。”

“一百里.......”吴仙衣顿时紧张起来,“那不是三两天的路程,叛贼有多少人。”

爷爷犹豫一下,随即道:“书信里说有数十万众。”

“什么!”她瞪大眼睛,心里又急又怕,她没上过战场,所有关于沙场的事只在评书戏曲和传言中听说过。

辽军出兵数万,已让整个北方人心惶惶,周国上下严阵以待,这数十万叛军怎么了得。

父亲是泸州知府,去年就是因为南方有许多州县叛贼作乱,杀了地方官员,逼近泸州府,才将她送到京城和爷爷奶奶暂住。

后来又随爷爷奶奶北上。

当时她记得父亲安慰她过,叛军距泸州还有五百里,他并不危险。

没想一年过去,叛军只离泸州一百里了,父亲岂不是越发危险。

爷爷连安慰说:“不用担心,你父亲在书信里说了,叛军已在参和关、土城关等地被挡数月,不得寸进。

此前陛下有诏令,先解北方之难,派禁军北上,南方先不与叛军交战才让官家只能固守,如今辽军败退,朝廷不日就会增援南方的。”

听到这些,吴仙衣紧绷的神经松了一些,又想到若非三交军奋力作战击退辽人,父亲处境只会更危险。

“赵立宽.......”她下意识想到昨日战报中那个名字。

爷爷也点头:“不错,正因其作战有力,才退辽兵,退辽兵也等于为南方战场解了困局。”

随即他突然像是想起什么:“那小子不会是.......第二天就去打仗了吧。”

“什么意思?”她不解的问。

“我是说他赢了老夫的扇子,第二天就出征了......”

吴仙衣立即明白了爷爷的意思,随即下意识便想不可能,绝不可能,如果是那样,自己岂不是......错怪人了。

“我定要会会他!”心里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

八月中旬,赵立宽在城墙上和众将士们一起过了中秋节。

大伙杀鸡宰羊,论功行赏,关于单枪匹马率军冲锋,以一当百,率八十勇士渡河夜袭辽营的故事早在军中一传十十传百,人尽皆知。

随他作战的将士各有封赏,升职的升职,赏钱的赏钱,人人有份,连赵三也混了个副都头当当,还赏钱三千。

只有他这个明明被老丈人十分关注喜爱的姑爷,却没怎么升官,老丈人高郡赏他五十万钱,还把从来辽人缴获的马匹、铠甲、兵器等不少东西送他,却没有给他加官进爵。

老丈人是三交节度使,是周国仅存三个实权节度之一,权势滔天。

他有自己的幕府班底能自己任命麾下官员,只要象征性上书朝廷就行,像高宁英担任的节度军司马那可是从四品大官。

之下的节度判官、推官、各类参军等都不少,为啥不给自己这个立大功的姑爷封赏呢?

这种问题他自己不好去问老丈人。

辽军撤了,宣州那边也不好长期无人,决定让归化军撤回宣州。

大军准备三日,于八月十九日早开拔。

来的时候他是腿着来的,这次回去赵立宽已是都头,自己也有两辆车,拉满他的战利品和行李,一辆由侯景照看,一辆由赵三照看。

路上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兴高采烈,时不时对着远处群山喊两句,全没来时的紧张严肃。

路上赵三撺掇:“姑爷说好要请我们喝宣州最好的酒。”

“姑爷不会忘了吧!”有人凑过来。

“对啊,姑爷可不能赖账,咱们为一口酒全出生入死的,现在想想都觉得划不来勒,哈哈哈哈!”

“赖什么。”赵立宽不以为意,他指了指后面两车战利品:“小爷有的是钱,这些卖了够不够你们喝,再来一百个也喝死你们!”

他对钱没那么在乎,而且还不方便,如今可不是几个亿也能装一张卡或一个手机里带身上的年代,还不如变成人情,变成将士们的拥戴为好。

正说着他发现大家都不说话了,一回头发现高宁英不知道什么时候骑马到了他身边,严肃说:“这些甲胄兵器都是上好的,可不能卖了换酒。”

“那能干嘛?”赵立宽不解:“我总不能一个人两车家吧。”

高宁英下马和他一道走,大伙识趣都让开,退到队伍后面。

“父亲不封你为麾下幕僚官是等着朝廷加封。”

高宁英继续教他:“这样你的前程才能更好。

如果是三交节镇麾下官员,军司马也就到头了,只能在北方摸爬滚打。

你姓赵,我是你妻子,我们是赵家人,不是高家的,选了这条路,就要谋自己的前程,不准再嘻嘻哈哈。”

媳妇一脸严肃的跟他说,赵立宽看着妻子目光中的期待,突然觉得自己肩膀上多了很多东西。

想起这一个月的种种经历,那些生死边缘的挣扎和决断,他心里也意识到,自己再也回不去想象中的“混吃等死”了。

即便为了自己倾城倾国又懂事护短的媳妇过上好生活,有更多抗风险能力,他也必须去争取,去奋斗。

“我懂。”他收起方才和大伙说笑的大大咧咧,悄悄拉住媳妇柔夷:“为你我也要努力奋进!”

高宁英脸红了,继续跟他说:“以你功劳朝廷应加封指挥,到时候你就能带三十亲兵,全由自己挑选,战场上他们会时时护着你,这些铠甲兵器都留着你的给亲兵用。”

高宁英一面和他并肩走一面谆谆教诲道。

指挥就是统帅一营士兵的军官,有明确规定,一营满编五百人,指挥能养三十亲兵,是九品的武官。

高宁英憧憬道:“咱们边关的官员每年都有加俸,这样我们家里每年有我从四品的军司马,正俸一百五十贯,加俸一百贯,猪羊各两头,绢一匹,香五斤。你从九品指挥,正俸三十贯,加俸三十贯,绢半匹,香半斤。”

“拢共三百一十贯,一匹半绢,猪羊各两头,五斤半香!”赵立宽立即道。

“嗯......”高宁英眼中有光:“这样一来我们夫妻的俸禄即便不靠郡王府,也能过得好日子。”

赵立宽也咧嘴笑起来,每年折算下来大约四百贯,也就是白银四百两,怎么都够他们夫妻俩花销,如果这世道就这么安宁下去,有个美若天仙脾气好的老婆,稳定的工作,该是多好的生活。

他也忍不住憧憬自己的美好生活。

.....

八月下旬,在离开宣州城近两个月后,他们再次回到宣州。

军队不得入城,在城外营中安顿,点齐人马,核对物资,刀剑入库暂存后,高宁英宣布从北方回来的两营一千多人放假一个月。

各军安排妥当后,赵立宽跟着高宁英迫不及待往家里赶。

钟剑屏等六十多名高宁英的亲兵也随他们一道,帮忙赶车,拿东西。

队伍才入北门,不少百姓夹道欢迎,送炊饼、麦饼、煮熟的鸡蛋肉块好酒之类,还有高声喝彩,敲锣打鼓,站在街边挥动彩旗的。

高宁英等人早习惯这种场面,不断点头回应推辞东西。

赵立宽却是第一次,听着百姓们的欢呼欢呼拥戴,高声叫他英雄,忍不住有些飘飘然,不断挥手和大家打招呼,东西也收了满怀。

心里某些东西似乎也被触动。

钟剑屏见他呵呵傻笑,在马背上嘲讽:“没见过世面,这种场面见得多了。”

赵立宽不以为意:“你个小姑娘懂什么,我这是走群众路线,百姓拥护是我等立身之本。”

“你可差点丢了命。”钟剑屏提醒:“百姓能决定什么,他们手里没刀枪,除了在这手舞足蹈不过乌合之众。”

赵立宽没准备说服她什么,只道:“芸芸众生才是历史主宰,再厉害的人也只能顺流行舟。”

“你神神秘秘说些什么,我怎么听不懂。”钟剑屏皱眉。

“有时间再教你。”

转过分水大街,府里的朱管事,护院佟敏,小蓉等数十人已在王府围墙外等候,见他们回来纷纷激动上前相迎。

主管事还准备了接风洗尘的酒奉上。

高宁英和赵立宽并立喝过酒水后,小蓉激动的冲进小姐怀抱,小脑袋在里面拱,像条蛆似的,引来众人大笑。

随后大伙一百多人才陆续往王府里走,河对岸以及大道边上有许多人在指点微观,有好奇的,有激动的,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整个宣州城里都知道了消息。

王府里则早摆好接风的酒宴,一派其乐融融景象。

此时北方的战报也早已如清风般穿过北方,越过山河飘入洛阳,而压抑许久的京都也早盼着这阵清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