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019章 第四封奏疏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019章 第四封奏疏

簡繁轉換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0 11:45:3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典房,顾名思义,是介于租和买之间的经济活动。

当屋主遇到经济困难,但是不愿意卖房的时候,就会用典房的方法将房子“典当”出去。

和出售不同,屋主如果经济情况好转,就可以用同样的钱将房子赎回来。

典房的特点就是房屋的产权不发生转移,黄管事典房给苏泽住,理论上确实不存在行贿的问题。

房子产权是原来屋主的,又不是苏泽的。而典房的钱也是随时可能拿回来的,这怎么能算是行贿?

当然,苏泽是不愿意在这点小事上占黄掌柜便宜的。

成立国史馆后,皇帝也给国史馆发过赏赐,这间屋子的价格也不高,苏泽还是自己掏钱典了下来。

黄管事也不强求,大家都是同乡,来日方长,只要让苏泽明白自己的心意就行了。

会馆的工作本身就是烧冷灶下闲子的事情,只要能让苏泽留下好印象,也就算是他黄管事办好了工作。

有了新居,苏泽又向申时行发出邀请,等下一次休沐来家中聚餐温居,申时行欣然答应下来。

申时行回到府中,他妻子吴氏立刻迎接了上来。

“夫君,苏编修的房子租上了吗?”

申时行脱下外衫点头说道:

“已经办妥了,今日会馆的黄管事陪着跑了一天,子霖兄月末邀请我们去他新宅温居。”

吴氏和申时行成婚多年,感情是相当不错的,她问道:

“那小妹的事情?”

申时行摇头说道:

“今日外人多,人多嘴杂,等下次温居的时候再说。”

吴氏叹息说道:

“苏编修确实是良配,就怕他看不上小妹。”

申时行说道:

“成与不成,还是要先说着看看。前些天我听人议论,说是师相也想招子霖为婿,但是独女年龄太小了,已经遣人回江陵老家,看看族中有没有合适的闺中女子。”

吴氏听说张居正也想要招婿苏泽,她连忙说道:

“那夫君可要抓紧了,当朝宰相可不止恩相一位啊。”

申时行也说道:

“就是这个道理,你妹妹家世外貌都是良配,但是。”

吴氏知道自己丈夫的意思,她也苦着脸说道:

“当年爹娘让她读的那些书,把脑子都读坏了,整日里就忙着那些商贾之事,她一个未婚女子,把娘家产业折腾再大又有什么用?”

申时行反过来劝说妻子说道:

“王泰州的学问还是有些裨益的,就连徐阁老也对他很推崇,只不过他的弟子坠入邪道,那李贽口出狂论,污了日用派的名声。”

吴氏的秀眉这才舒展了一些,她说道:

“苏编修和夫君相交甚厚,又是同乡,又有大好的前程,这次若是再不成,我就写信给爹娘,让她出家做姑子去!”

听到妻子放下狠话,申时行也只能苦笑,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是妻子娘家的事情。

但如果真的能和苏泽成为连襟,这倒也是不错,而且自己妻子娘家是苏州巨富,嫁妆肯定也少不了。

-----------------

剩下的日子,苏泽就一直在史馆摸鱼,月末又在家中办了温居宴,邀请几位好友在家中吃饭。

席间申时行讲了自己小姨子的事情,想要从中做媒,苏泽有些意动,却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自己前世忙着学业工作,等躺平的时候已经是大龄楚南了。

而前身也是一样,一直都忙着学业,父母双亡也没有定亲。

可大明朝想要自由恋爱也有些奢望了,可是苏泽本能抵触这种封建时代包办婚姻,只是说自己再考虑考虑。

申时行倒是也没有再提。

时间来到了六月,苏泽早早的来到史官,不一会儿罗万化也到了。

偌大的史馆,除了门房和几名杂役小吏之外,就没有其他人了。

罗万化是个书痴,史馆里有书看,他自然也不要回翰林院。

不一会儿,沈一贯才姗姗来迟。

沈一贯前些日子已经溜回了翰林院,但还是被诸大绶踢回了史馆。

沈一贯甚至怀疑诸大绶和自己叔父的友谊是假的,这不是摆明坑自己吗?

沈一贯还是不时找机会溜回翰林院,他刚听说几名同年都被掌院学士委派了差事,就心急到身上蚂蚁爬。

今天一进门,沈一贯又是唉声叹气。

“子霖兄,状元郎,真佩服你能坐得住。”

接着沈一贯神秘兮兮的说道:

“听说了吗?掌院学士殷士儋可能要入阁了。”

沈一贯是消息灵通人士,苏泽知道他说的是真的,历史上殷士儋就是隆庆二年入阁的。

殷士儋的资历足够,他经常给隆庆皇帝讲经筵,也深受皇帝喜爱,要是殷士儋一阵子不进宫讲学,隆庆皇帝还会询问左右殷士儋怎么不来。

大领导要入阁,下面的职位自然要动一动,这是翰林院最近的大事件,沈一贯自然是十分关注。

翰林院作为大明储才之所,有一套区别于其他衙门的升迁路线。

一般来说,除了三甲直接授官,庶吉士三年馆选后可以授翰林编修,也就是苏泽现在的职位。

接下来就是五六品的侍讲、侍读,这个职位虽然不高,但是经筵官,也就是要经常入宫给皇帝讲学的,能够与皇帝经常接触,因此晋升的机会也更多。

另外,翰林还有可能被派往道府任职,这也是常见的情况。

比如申时行,他状元后授官翰林院修撰,然后升任侍讲,然后在张居正举荐下没有外任,直接去礼部做了员外郎。

接下来申时行等着升任礼部侍郎,就是典型的“储相”了,入阁就指日可待了。

当然,员外郎很多,礼部侍郎却只有一个位置,这一步也称之为“天堑”,能跨过就入阁拜相,跨不过就外任道府,这辈子顶点就是个封疆大吏了。

对于资深的翰林编修来说,一旦殷士儋升入内阁,那肯定要补缺侍讲、侍读,翰林院会发生剧烈的人事变动。

虽然这和庶吉士沈一贯没太大的关系,但是这也是经营未来人脉的关键时期,沈一贯自然不甘心留在史馆中读书。

苏泽只是哦了一声表示知道了,他拿起【模范毛笔】,【手提式大明朝廷】的CD已经好了,他写下了自己第四封奏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