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044章 拆台子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044章 拆台子

簡繁轉換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0 11:45:3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徐渭还是拿起笔,给苏泽这份奏疏润色起来,文书工作本来就是他身为幕客的职责。

其实这份奏疏的也很简单,就是请求朝堂在邸报之外,办一份《乐府新报》。

大明已经有类似官方报纸的邸报了。

邸报起源于唐代,其实就是朝堂发生的大事制作成报纸,发往的也是给地方官府,是让地方官员了解朝堂大事的重要手段。

明代负责发行邸报的就是通政司,五天或者七天一次,由通政司搜集朝堂发生的大事进行汇编,然后经过雕版后印刷,通过驿站发往各府县衙门。

在苏泽看来,邸报其实并不是报纸,而是类似于传递红头文件的公文系统,是从上到下逐级传达的,其实和报纸没什么关系。

苏泽上疏要办的《乐府新报》,则是要从下到上,搜集民情民声,汇编而成京畿新闻的地方性报纸。

苏泽在奏疏中写道:

“《礼记》云,‘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

“昔周室设采诗之官,汉武立乐府之署,皆以俚语巷议为鉴,察四方风土之异。”

“今圣天子垂拱而治,然疆域广袤,州县星罗,欲知闾阎疾苦,非设新制不可为继。”

你们儒生不是动不动就要复古吗?苏泽搬出了周礼中的“采风”制度,又以汉代乐府为名,提出要仿效先贤设立一个采访民风的机构,你们读书人总不能反对吧?

这也是苏泽前世的工作经验,以及这些日子观摩历代重臣上疏,学习到的套路。

就算是改革,也要先提出政治上可行性的方案。

要么从典籍中找,要么从祖宗之法中找,就算是全新的政策,也要打出复古的旗号。

其实古今中外都是这么干的,苏泽穿越前的美利坚,不也拿着两百年前的宪法天天辩经?

说完了周礼,苏泽又说起了“祖宗之法”。

“太祖皇帝设通政司,意为通达四方之政。可臣观近年之政,民间疾苦,或如暗流潜涌;乡里冤屈,常似寒蝉噤声。”

“昔乐府能收赵代秦楚之讴,今当仿其意,办《乐府新报》,使布衣黔首皆得言事。”

说完了法理上和政治上的可行性后,苏泽开始论述具体的实施方案。

“自国子监择通晓文墨之士为访员,月给廪饩,专司采录民间歌谣、市井闲谈、田舍琐事,但记事实,不加藻饰。”

这就是苏泽的分化瓦解之策了。

明代的国子监,在国初的时候还是官员入仕的重要通道,只要完成国子监的学业就被授予官职入仕。

明初很多大臣,也都是从监生升上去的。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高级仕途几乎都被进士出身的官员垄断,国子监的含金量大大降低,就算是获得监生资格,也只能寻一些不入流的小官职位。

前途无望后,国子监就逐渐变质,从国家干部培训学校,逐渐扭曲为混文凭的野鸡大学。

很多有志于科举的监生,都不愿意去国子监坐监读书,更愿意选择留在家乡的书院就读。

国子监中的学生良莠不齐,还有一些富商会为了虚荣心给子弟购买监生资格,所以国子监中聚集了大量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

这些人考学不行,但又觉得自己是国子监生,是天子门生,所以也是在野舆论重要力量。

科道言官最喜欢的就是发动监生中的“意见领袖”,发动他们示众抗议。

古往今来,年轻人都是热血冲动,容易被有心人当枪使的。

苏泽这一招,就是给国子监生一份差事,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只要《乐府新报》办成了,这些国子监生还会围苏泽家?

笼络完基层的国子监生,苏泽又继续写道:

“仿宋代小报规制,以翰林院总纂其事,或诗、或词、或乐府、或曲,乃至俚语白描、小说话本,以陈民风。”

这就是给翰林院中那些不得志老翰林机会了。

翰林院中的庶吉士这么多,能引起皇帝和内阁辅臣关注的也就那么几个天命之子。

《乐府新报》只要发行,就算是皇帝宰辅看不到,也能让买报的人看到,这对于文人来说的诱惑是无穷的。

将《乐府新报》的编辑部设在翰林院,也是给这些清贵翰林找点事情干,又给他们一个扬名的渠道。

下层和中层都拉拢完毕,苏泽最后写道:

“设文渊阁学士总其事,每月择要编成《民风辑要》,呈御前亲览。如永乐年间解缙编《永乐大典》之制,分类辑录,以备圣聪。”

苏泽将终审权送到内阁,想必那些想要有些作为的阁老们,比如高拱张居正他们,一定乐意将这项权利掌握在手里。

对于皇帝来说,这份《乐府新报》也多了一条了解民情舆论的途径,日后内阁想要推进什么政策,可以用报纸上的舆论来影响皇帝,而不是和以前一样,舆论都掌握在言官手里。

画饼完毕,就是公式化歌功颂德了:

“此三大利,一可使圣天子明见万里,如观水镜;二可令百官惕厉,闻民间讽喻而知勤廉;三能存当世风俗,异日修史,犹得参酌。”

徐渭润色到这里,揉了揉眼睛,他曾经给胡宗宪做幕僚,在政治上胡宗宪也不过如此。

如果真的办成了,一直围攻苏泽的科道必然大受损失。

没有攻击任何一个言官,直接就拆了科道言官的台子!

苏泽年纪轻轻,手段竟然如此老辣。

也难怪他能“五疏惊天下”,成为朝野侧目的政坛新星。

只是这奏疏真的能成吗?

舆论权是科道手里最大的权力,苏泽是要拆他们的台,六科十三道必然竭力反击。

而徐渭也知道,隆庆皇帝并不是一个意志坚定的皇帝,很容易被风向左右,当年被迫罢免高拱就是如此。

连自己最喜欢的大臣,隆庆皇帝都能顶不住压力让他致仕,苏泽要办《乐府新报》,科道岂能坐以待毙?

如果办不成,苏泽更是成为科道眼中钉肉中刺,他到底有什么把握?

徐渭当然不知道苏泽有挂。

八月一日,苏泽将奏疏塞进【手提式大明朝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