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054章 上秤千斤重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054章 上秤千斤重

簡繁轉換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2 12:01: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苏泽被从礼部轰了出来。

和他一起被轰出来的沈一贯和罗万化。

沈一贯无语的说道:

“子霖兄,国子监的那帮监生都答应给你做采风使了,为什么还要提顺天府乡试的事情,触赵阁老的霉头?”

原来就在赵贞吉答应订报,一年给报馆五百两例银之后,苏泽又顺杆子上爬,提出要解决国子监贡监生的乡试问题,让他们能就近在顺天府参加乡试。

这样的得寸进尺的行为,自然让赵贞吉破了防,直接将三人轰了出来。

在门口等待的徐渭跟上队伍,苏泽向沈一贯说道:

“沈司业所请,也是为了寒门子弟着想,如果能他们免除赶考之苦,也是功德一件。”

沈一贯不理解苏泽这样的行为,跟在队伍中的徐渭反而最是感动。

在场众人,只有徐渭是吃足了科举的苦头,也最明白这些寒门子弟赶考的困难。

他年轻时候的几次赶考,都是向亲戚借钱筹集路费。

屡试不第后,徐渭放弃科举梦,也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了。

苏泽能真的为这些寒门子弟着想,这在少年高中的进士中也是不多见的。

沈一贯说道:

“子霖兄,接下来我们去哪里?”

“去六科廊!”

“啊?”

沈一贯彻底傻了。

科道官员可是恨透了苏泽,显然去六科廊,这不是找骂吗?

怕不是找骂,不挨打都是轻的了!

“走!”

看到苏泽斗志昂扬的样子,沈一贯也只能咬牙跟上。

-----------------

六科廊。

“苏泽来了!”

六科廊中的一众给事中听到这个消息,纷纷站起来!

六科是一个很特殊的部门。

六科,就是负责督查六部的监察机构,六科不设长官,每个给事中都有自己的负责督查工作。

每部设置左右两名给事中,负责侍奉皇帝、规劝谏言、弥补缺失、纠正错误,并稽查六部及百官等事务。

除此之外,六科还有一个重要权利,就是参与到京察中。

明代规定,三品以下的官吏由吏部组织考察,京察由吏部牵头,但是最终的考察结果都需要六科给事中用印,这可是决定官员前途的大事。

除此之外,六部的重要职位出缺,内阁推免人选后,六科给事中也有监察权。

所以六科给事中虽然只有从七品,却是所有大明官员都向往的职位,不少有名的大臣都是从这里起家的。

这也最能体现太祖皇帝以小制大,牵制重臣治国的思想。

前些日子,刑科给事中陈瓒因为苏泽被远放徐闻,虽然六科因为徐阶的事情理亏,暂时退让了一些,但是是听说苏泽来了,还是群情激奋起来。

最后还是户科给事中张宪臣站出来说道:

“大家别冲动,还是且让苏泽进来,听听他为了何事而来再说!”

众人总算是冷静了下来,苏泽带着沈一贯和罗万化来到六科廊中,眼睛却看着六科的办公场所。

不得不说,六科的办公环境还是不错的。

六科廊虽然叫做廊,实际上占地面积不小。

六科的官员又不多,每个人的办公空间要比翰林院的格子间大多了。

六科给事中都有独立办案权,一般也会有几名吏员辅佐,而且他们的工作没有绩效和KPI。

羡了羡了。

但是六科给事中们怒视苏泽,苏泽拱手说道:

“诸位正言,陛下命令苏某筹办《乐府新报》,之前苏某已经去了吏部,大宗伯赵阁老已经同意出年例五百两银,订阅《乐府新报》。”

“六科是我大明言路,更需要知民生之艰苦,所以也请六科也订上几十份?”

听到苏泽这么说,在场的六科给事中都要气炸了!

科道就是因为阻止苏泽办报,吃了皇帝的挂落,如今苏泽竟然找到门上让六科买报!

这不是杀人诛心是什么?

这是骑着六科输出啊!

就算是刚刚帮着苏泽说话的张宪臣,此时也捏紧了拳头。

沈一贯和罗万化则是做出了逃跑的姿态,大明朝科道官员揍人也算是传统了,他们可不想要陪着苏泽挨揍!

看到六科官员都状态紧绷,苏泽淡淡的说道:

“不订报就不订吧,苏某这次来还有一件事。”

苏泽慢条斯理的说道:

“按照本朝的旧例,乡试考生都需要返回原籍参考,可苏某听说如今不少在京官员的子弟,都直接参加顺天府乡试,不知道科道是否风闻此事?”

苏泽这句话说完,六科廊内炸开了锅。

京官子弟参加顺天府的乡试,这算是官场潜规则了,从弘治朝就开始了。

苏泽突然将这件事翻出来,科道官员却不知道他卖什么关子。

可之前皇帝刚刚斥责科道,说他们只知道攻击朝廷大政,却不承担真正的监察职能,徐阶家的子弟横行乡里都没有言官上奏。

苏泽说的又是事实,在京官员子弟参加顺天府乡试,确实是不合规的事情。

有的事情,不上秤没事,上秤就是千斤重。

京畿地区的顺天府乡试难度,是远低于很多南直隶、福建、江西等南方省份的,录取比例也是远高于这些地区的。

在京官员让子弟在京师参加顺天府乡试,颇类似于后世北京上海高考,也是当权者利用教育不均衡,为了子孙谋利。

其实高考移民在明代已经有了,科举移民,篡改乡籍参加县试乡试,都是数见不鲜的事情。

可在京官员这么多,大家都有子孙后代,这事情也就成了潜规则。

苏泽将这个难题摊开来说,那六科给事中就不能再当做这个事情不存在,如果苏泽再上疏,那科道就不是失察了,那在皇帝眼中就彻底失去信任了。

户科给事中张宪臣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

“我们六科会查证的,到时候会上疏朝廷的!”

苏泽微笑说道:

“请六科速速查证,三日后苏某就会上疏言此事!”

说完这些,苏泽轻飘飘的离开,六科官员却无一人再多言。

等到苏泽走后,这些六科言官围着户科给事中张宪臣问道:

“张正言,怎么办?”

张宪臣绝望的说道:

“还能怎么办?上疏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