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073章 六部重臣们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073章 六部重臣们

簡繁轉換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9 12:17:4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部议,就是内阁和六部议政。

在唐宋设有宰相办公场所的时候,国家重要决策是在政事堂或者中书门下这样的宰相机关进行的。

明代废中书省后,到了要重臣议事的时候,反而宰相要去六部参议。

这也是明代中后期,内阁和六部之间的争斗越来越多的隐因。

内阁有宰相之实,却没有宰相之名,还需要承担宰相的义务。

当然,话还是那句话,任何政治制度最后还是要看执行的人。

隆庆朝内阁人才济济,现在的内阁还是能压住六部的,高拱兼任吏部,张居正领户部,赵贞吉领礼部,三个阁老分别兼着上三部的事务,兵部工部刑部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只是这部议叫上自己?

我苏泽?参加部议?

自己一个区区詹事府左赞善,从六品的小官,凭什么参加部议啊?

负责传令的,是内阁的中书舍人郭准,见到这个年轻的官员,苏泽却没有怠慢。

明代的中书舍人和前朝不一样,虽称天子近臣,帮助皇帝起草诏书,但是重要性已经和唐宋那种被视之为储相的两制学士完全不一样了。

这是因为到了明代,朝堂的政治制度逐渐成熟,文才不再成为决定大臣前途的唯一标准,而公文也逐渐走向实用化,这也让起草诏书的重要性大大降低。

文学在行政系统中的重要性下降,而皇帝的顾问机关变成了内阁和司礼监,你中书舍人就算是皇帝近臣,你要参与国策?

你看内阁学士和司礼监秉笔锤不锤你?

不仅仅是地位,中书舍人的学历也在下降。

中书舍人的门槛不高,进士、举人、恩荫,只要通过专门的书法考试,就可以担任此职位。

成化年,还有进士担任中书舍人。

但是到了嘉隆时期,进士已经不肯去当了。

现在大明官场已经形成了升迁惯例,进士前列都是去卷翰林院了,考得靠后的也要去卷一卷科道,谁还去当什么中书舍人?

如今的中书舍人,很多都是恩荫官,也就是重臣家的子弟担任。

当然,中书舍人之间亦有高下,中书舍人又分为中书科舍人,两房舍人和两殿舍人。

中书科舍人,是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的,地位最高。

两房舍人,是帮助内阁整理票拟文书的中书舍人,次之

而两殿舍人,则是武英殿舍人和文华殿舍人,这是负责抄写皇家图书,给皇家机构打杂的,地位最次,苏泽的报馆和史馆里,就有一些负责文书工作的中书舍人。

能安排在两房,给内阁辅臣打杂的中书舍人,背景应该不一般。

苏泽接下了差事,送走了中书舍人郭准,迎来了沈一贯羡慕的眼神。

“子霖兄!内阁让你列席部议!”

不就是去兵部开会吗?我的奏疏还能强制执行呢,苏泽对参加兵部部议兴致缺缺。

但是沈一贯却激动起来,他继续说道:

“是啊,《平戎策》是你首倡的,阁部大臣肯定要听一听你的建议。”

沈一贯激动的,让人以为是他要去参加部议。

罗万化抬起头看了一眼沈一贯,又低下头继续修书。

苏泽忙着报馆的事情,修《帝鉴图说》的工作就落在了罗万化的头上,前些日子他终于完成了大纲,现在又开始翻查史料。

沈一贯看到苏泽淡定的样子,又叹息道:

“也对,子霖兄在阁部大臣心中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也不用上赶着去表现,只可惜吾等科场中第,阁部大臣们却连我们的名字都记不得。”

看到沈一贯如此幽怨的样子,罗万化忍不住说道:

“不就是阁部大臣吗?昨天我还见了赵阁老的,有这么难见吗?”

沈一贯看向罗万化惊道:

“你怎么见到赵阁老的?”

“《帝鉴图说》纲要编成,赵阁老主掌礼部,召我谈了一下纲要的事情,还勉励我说纲要编的不错。”

“啊!一甫兄你!”

看到沈一贯作痛心疾首的样子,苏泽也被他逗乐,等沈一贯闹了上一阵子,苏泽才问道:

“内阁的几位阁老我都认识,部院大臣这边,请肩吾兄帮我介绍一二。”

听到苏泽有求到了自己头上,沈一贯露出一副得意的样子,不过他也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说道:

“这吏部尚书是高阁老,这就不用我多介绍了。”

“户部尚书马森,马大人因为母病乞休在家,子霖兄明天应该是见不到马部堂的。”

高拱是直接兼任吏部尚书,张居正只是领户部事,户部尚书另有其人,就是这位马森马部堂。

不过摊上张居正这样的分管领导,马森也不知道是真的孝顺还是不愿意上班。

“礼部尚书高仪,是高阁老举荐的,他原先是南京礼部尚书,现在还在赴任途中。”

高仪在历史上就是高拱的同党,不过两人虽然都姓高,却没有亲戚关系。

高拱是河南人,高仪却是沈一贯的浙江老乡,高拱举荐高仪担任礼部尚书,显然是为了牵制赵贞吉。

高拱的手段看来比自己想的还厉害。

也对,高拱能以次辅身份掌控隆庆朝的政局,手段怎么可能不高明?

“兵部尚书霍冀,也是先帝朝的旧臣了,因熟知军务而被先帝简拔。”

“刑部尚书毛凯,此君性格和李首辅相近,部议上怕是不会有什么见教。”

“工部尚书雷礼,此君专注于机巧之事,对戎政也没什么建树。”

苏泽倒是对这位雷工部很感兴趣。

雷礼在明史上记载不多,他主要功绩是在嘉靖朝重修三大殿,但是苏泽却是从后世的一本网络小说中,知道了“样式雷”这个家族。

雷家在明清两代都是建筑世家,这位工部雷尚书是绝对的建筑工程管理专家,也就是传说中的土木圣手。

不过按照历史,他应该很快就要致仕了。

介绍完了六部,沈一贯又对苏泽恭敬的行礼:

“多谢子霖兄在奏疏中彰我浙兵之勇,让天下人记得我浙兵为东南抗倭战事流的血,沈某拜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