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 第347章 这一世的《金陵》!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第347章 这一世的《金陵》!

簡繁轉換
作者:榴槤冰淇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18 14:06:53 来源:源1

第347章这一世的《金陵》!

2011年12月18日,帝都。

深夜,中影信息中心。

「呼~~~」

看着面前刚刚制作完后期的《金陵十三钗》,张一谋揉着有些发涨的太阳穴,忍不住呼出一口气。

成片了。

历时3年,拍摄接近一年,这部他拍摄过程中最为波折的影片,终于能跟观众见面。

张一谋紧绷着的内心,终于可以松弛下来。

而且得益于张卫平的入狱,他现在跟妻女团聚的时间变多了,心态也比之前放松很多。

工作状态虽然依旧是自律的,但总归除了工作之外,有了些许陪伴家人的闲暇时光;不像之前,不是拍戏就是奥运会开幕式,除了过年之外,其馀时间都是在忙。

「陈瑾这小子最近跟你联系了吗?」

张一谋闭着眼躺在那,问着身旁的助手庞立薇。

「没!」

「他一直在好莱坞拍戏,跟您快差不多了!」

「呵呵~~」

张一谋知道庞立薇是啥意思,无非就是废寝忘食,为了拍电影不顾其他。

以前的张一谋还真就是如此,也就今年好点。

「年轻人,有闯劲肯定是好事!」

「再说前段时间发生了这样的事,他肯定是想努力做出一番事业,给外界证明下的!」

张一谋还是了解这个他一手发掘出来的年轻演员的。

也是他拍戏生涯见过最为例外的一个!

短短2年,就已经完成了很多男演员一辈子都不敢想的成绩。

奖项方面除了金像因为没法入围之外,华语三金已经拿下了金马和金鸡的最佳男演员;而内地三大奖不出意外,就是这两年完成满贯了。

至于国际上,威尼斯最佳新人和威尼斯影帝,也是这个年纪男演员的翘楚了。

关键这些奖项,很多都是今年拿下的。

这还只是奖项。

影人最重要的票房,他主演的电影已经三次打破内地的票房纪录,最新的这部《致青春》更是把华夏影史从上到下的纪录挨个破了个乾净。

目前还未下画,但已经拿下了16.73亿的内地票房,远远超过前两年现象级的《阿凡达》,成为了国内新的现象级。

要知道,这是一部国产电影。

国产片打败好莱坞大片,这是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这个成绩更加耀眼。

原本所有人都以为陈瑾会凭藉这个成绩,一举在内地成为新的「话事人」,成为比肩当年双周一成在香江的盛况,成为内地的「单陈」!

但金马奖的那一通获奖感言,还是让他身陷了一场舆论的漩涡。

他至始至终没有发声,微博的更新状态也是一个月之前;这一个月关于他发生了很多的新闻和话题,有报导他膨胀的丶报导他没情商的……反正什麽都有。

张一谋平时不怎麽关注新闻的人,这些天没事也拿起手机刷一下。

还别说,微博这玩意,比他看新闻方便多了,也让他知悉了很多关于陈瑾的消息。

「张导,看片会要通知他一下吗?」

庞立薇突然问着。

「跟他说下吧,能赶回来就参加下,赶不回来就算了!」

「好!」

庞立薇快速的拿手机记录下来。

关于《金陵十三钗》,张一谋显然也是有野心的,所谓的看片会,就是提前组织的一场看电影的聚会,有的是公司成员,发现电影问题的。

而有的看片会,其实是小型的一场电影评估。

评估这部电影的价值,分别是商业性丶艺术性还有得奖的可能等等。

届时不仅会邀请行业内的一些人士丶朋友,还有很多影业的同仁丶电影节的评审,为的就是商讨出一个参奖的具体方案丶影片能不能再其他地区发行。

这一次《金陵十三钗》的看片会,除了这些之外,张一谋还为了审查,还有上面的支持。

因为电影的性质特殊,没有相关部门的力挺,电影要走出国门很难。

海外很抵制这类关于大屠杀事件的影片。

光有公关还是不够的。

再说,张一谋不仅仅只是想让这部电影,在海外上映那麽简单,他还想冲击下奥斯卡,这是他这辈子唯一的执念。

欧洲三大其实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

奥斯卡,算是最后的荣光。

而海外电影要申报奥斯卡,在国内个人是没法报的,得以电影局的名义。

看片会,就是为了让电影局吃定心丸的。

毕竟国内申报奥斯卡的数量就一部的名额,每年国产片这麽多部,哪怕他张一谋,也得按照规矩办事,不是你有名气就给你,要看影片质量。

当然这一部的数量也不是电影局定的,是奥斯卡对内地影片的一种限制。

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能选择一部影片,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评选!

主打的就是一个一视同仁。

所以香江和宝岛,也能有片子送报。

所以港台才会跟内地合作拍片,也算是多了两个名额。

「张导,迪特主席已经跟我打了3次电影,他强烈邀请您参加年初的柏林……」

庞立薇欲言又止。

躺在那的张一谋眼神不由得睁开:「这个老家伙,倒是会打主意!」

迪特·科斯里克!

柏林电影节组委会主席。

他从2001年开始担任柏林影展主席,连任了十八年。

在任期间将柏林电影节从精英化,转向更开放的公众活动,通过增设露天放映丶社区影院合作等项目,吸引普通观众参与。

在政治立场上坚持反战丶呼吁和平。

在他任内,2003年的柏林金熊授予了反战影片《尘世之间》,以呼应伊X克战争抗议。

在全球合作方面的视野也很开阔,致力于引进更多国际合拍片和好莱坞明星以提升影响力,譬如2010年在布兰登堡门放映修复版《大都会》,就是标志**件。

所以,这家伙是最喜欢政治性隐喻的片子,这几乎就是柏林电影节的标记!

柏林=政治!

就是这家伙搞出来的。

所以,《金陵十三钗》参加柏林参选,那简直是再合适不过。

不过,迪特对内地电影人还是非常友好的,也就比威尼斯目前的主席老马稍微差那麽一些。

如果说老马是自己人的话,那迪特就是国际友人,非常热衷于推动华人影片。

在他任内华夏电影的表现都颇佳。

比如前两年斩获金熊的王全安《图雅的婚事》丶张扬的《落叶归根》被选入「全景」单元。

以及斩获最佳短片银熊奖的陈骏霖的《美》丶未来的《地久天长》丶《白日焰火》等等。

反观坎城,应该是华夏影人最难拿奖的一个电影节,已经好多年,华夏内地电影没有任何收获了。

这也是有原因的。

也是因为当年张一谋和坎城的交恶,导致了坎城对华态度一直倨傲。

其实这有点跟陈瑾对金马的做法,异曲同工。

只不过张一谋的地位,电影圈内人不好说,而且做法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不像陈瑾太年轻,再加上公司的影响力,所以竞争对手给他买了不少黑料。

这也是为什麽张一谋会第一时间,给陈瑾发信息,他其实也经历过。

「问问陈瑾吧,他是老板!」

张一谋开口说着,旁边的庞立薇笑道:「他肯定听你的!」

这电话都不需要打。

以庞立薇对陈瑾的了解,他哪怕闯入偌大一番事业,对张一谋还是有着最起码的尊敬。

一如当年初次遇见。

「呵呵,这小子……确实会把皮球抛给我!」

张一谋起身伸了个懒腰,在那思索了下后,才道:「之前陈瑾说《金陵十三钗》准备什麽时候上映来着?」

「春节!」

这个庞立薇问过陈瑾,她其实很不理解。

「春节?」

张一谋眉头皱着:「过年的日子,不太好吧?」

虽然《金陵十三钗》,他拍的并不惨,都是从侧目衬托了屠杀的凄惨。

没有那些直击内心的屠杀场面,看了让人不适;但结局肯定是会哭的,因为十三钗就义!

这是最为悲壮的一段。

「他说春节的流量高,我也不知道流量是什麽意思,反正就是看的人多!」

「就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大屠杀的意义!」

「这也不一定啊?」

春节看得人多吗?

张一谋虽然对电影发行不太了解,但也知道上映的一些档期;春节之前好像也没什麽票房很高的影片。

「不过,要春节上映,柏林倒是能赶上!」

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报名门槛,无一例外都要求是全球首映。

即参展之前,不能在其他平台丶国家公开放映过,这是为了彰显电影节的权威和独特性。

当然,只要是人定的规则,就有例外。

譬如《寄生虫》在坎城参展前曾在国内有过放映。

后经曝光后,影展官方解释是小规模的媒体点映,最终斩获金棕榈。

还有老片《罗马》,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前,曾在特柳赖德电影节进行过非公开放映,最后也被判定具备评选资格。

按照陈瑾的规划,这部意义特殊的影片在2012年春节上映,显然就不太符合柏林的时间要求了。

明年的第62届柏林电影节,差不多在2月9日上映。

而今年春节在明年的1月23日,相差了半个多月。

这也是为什麽原本《金陵十三钗》,入围了第62届柏林主竞赛单元,但最后只参加展映的原因。

入围,但没法得奖。

就是因为它事先在国内和北美上映了,北美更是在11年11月23日,成为全球最早首映的国家。

比内地12月15日,还早大半个月。

张卫平是想玩一波大的,依靠贝尔的人气;却没想到被老外集体抵制外加媒体彻底抹黑,最后被迫下架小范围公映,只拿下可怜的31万美金票房。

全美只有30块屏幕上映。

《金陵十三钗》索尼和哥伦比亚最终还是成功了,虽然没有做到阻止上映,可结果其实差不多。

31万票房,全球非华夏市场的总票房不足218万美元,几乎跟切断上映差不多。

200万美金,也就十几万人观看,压根冲不出任何国际舆论震荡。

而现在,这一世!

半个月的时间……其实可以操作!

「明天跟迪特打电话,把情况跟他说明,而且这部电影是要冲击金球和奥斯卡的,北美那边肯定也得提前几天!」

「全球首映可能赶不上了,但他真要《金陵十三钗》参加柏林,必须得做出一些让步!」

张一谋前一世参加柏林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张卫平。

但现在,他是为了《金陵十三钗》的国际推广。

「好!」

「迪特主席会同意吗?」

庞立薇有些没底。

「不管他同不同意,柏林的性质决定了这部电影是有利可图的!」

这些年三大电影节明里暗里的竞争,柏林的政治属性已经达到了最高;《金陵》跟这个电影节的性质,太过契合了。

「而且,迪特既然打了这麽多电话,肯定也是有信心,让《金陵》在柏林正常参评的!」

这一点,张一谋对迪特·科斯里克这个老家伙有自信。

科斯利克显然是全球电影圈中的权力人物。

他在1979年做过汉堡市长的办公室主任,后来跳槽成为政治杂志《konkret》的记者。

1983年涉足电影资助领域,担任汉堡文化电影基金的常务董事,连续担任了近二十年的柏林影展主席。

如果说还有谁能帮《金陵十三钗》吆喝,最合适的老外也就他了。

更何况,柏林这座城市,本就烙印了「政治」两字,他经历过多次地缘的洗礼。

庞立薇还是第一次,看到这麽气场全开的张一谋。

他自从新千年做了老谋子助理后,只听过他在这个圈子里的诸多履历和奖项,一直以来他待人也是笑呵呵的,哪怕拍电影,暴君这两个字也不适合他。

所以,张一谋给他的印象,就是一个执着于电影在自我世界的固执老头。

但现在,为了《金陵》,他好像又回到了当年叱咤欧洲三大电影节的那个无冕之导。

「先给陈瑾电话!」

「然后在迪特!」

「我听听陈瑾这小子的意见!」

张一谋朝庞立薇交代着,庞立薇捏着手机,这时才反应过来。

现在的华夏是深夜,北美……可是白天啊!

「我马上来打!」

「您是先吃饭,还是休息会?」

庞立薇还是要注意张一谋的饮食和起居的。

张一谋挥了挥手,在那道:「打电话吧,我在旁正好听着,也好久没跟这小子通电话了,问问他近况!」

最主要,张一谋想要问问他第一次当导演,导新电影的情况。

一想到这,张一谋的脸上久违的露出了一抹熟悉的笑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