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181章 纠结的地方(34k)

科技入侵现代 第181章 纠结的地方(34k)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16 01:22:26 来源:源1

第181章纠结的地方(3.4k)

「科罗廖夫,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你们的发射时间,以及发射过程中的具体参数告诉我。

总之数据越详细越好。

你们的发射会有误差,你们设计的着陆点和实际的着陆点肯定是会有偏差的。」

从理论上来说,林燃的方案有相当高的可行性。

以原时空阿美莉卡首次登月软着陆的勘测者一号为例,其计划的着陆点精度范围是50公里,但实际上着陆点和目标点仅仅只相差了15公里。

当然,现在林燃要做的是,把苏俄的着陆点给算出来,然后精度要在2公里范围内。

误差范围从15公里缩小到2公里,听上去不多,实际上非常困难。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载人登月的时间窗口只有那麽久,最多我们只有一个月时间。

手动加油的操作难度在地球上还要让太空人反覆练习。

忘了说,你们的考虑到你们的登月器和燃料舱还存在兼容适配性的问题,你们需要尽快把你们的燃料接口参数提供给我们。

我们这边改造好的燃料舱,会第一时间提供一个模型给你们,你们得第一时间在模拟失重环境下,让太空人去模拟操作足够多次,才能避免到时候临时操作时候出问题。

包括燃料转移接口和操作工具,如果有问题,你们需要尽快反馈给我们,我们好随时调整。

总之,科罗廖夫,我们很清楚,时间不多了,如果你们想把太空人带回来,这是唯一的方案。

或者你们放弃在今年登月。」

林燃是通过俄语直接和科罗廖夫沟通的,在座白宫高官们听完翻译把林燃的话翻译成英文后,内心都有相似的感觉,那就是林燃不仅仅是NASA的局长,怎麽感觉你小子同时也是苏俄航天局的局长呢?

对方都还没答应合作呢,你这已经在布置任务了。

「伦道夫,我们还需要商量。」科罗廖夫语气缓和了一些,没有之前那麽强硬。

林燃说:「尽快吧,时间真的不多了。

没人希望人类的第一次登月是一次悲剧,能够把人送上去,而无法把人带回来,毫无疑问这就是悲剧。」

电话挂断后,白宫内,林登·詹森问道:「教授,你说克里姆林宫会答应吗?」

林燃摇头道:「我不知道,希望他们会同意。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我们希望人类第一次朝月球的探索是一次圆满的,完美的成功,而不是一次用太空人生命为代价的单程船票。」

总统椭圆办公室内陷入一阵沉默。

当林燃站在道德制高点说出这话的时候,大家哪怕之前想的都是名声丶支持率丶选举,此时也开始感慨起来。

林登·詹森说:「教授,你放心,白宫会促成此次合作的,我相信尼基塔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林燃点头道:「希望如此。」

林登·詹森接着说:「教授,另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如果这次登月成功了,我们还成功把加加林从宇宙中带回来了。

那麽加加林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名声,为了抵消这种影响,毕竟其来自苏俄,我们也会加大对你的宣传力度,后续你可能要经常跑纽约参加一些访谈节目,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对外保持神秘了。

教授,你意向如何?

不过这样的宣传不会太多,最多持续一年时间,等新闻热点转移之后,宣传自然就会减少。」

林燃点头道:「没问题,我知道这是为了维护自由世界的舆论不动摇。」

这类宣传类似,如果没有白宫干预,那麽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和年度人物肯定就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有白宫干预之后,时代杂志会把目光转向科罗廖夫和林燃,放大背后研发人员的功劳,减少太空人身上的聚焦。

另外那边的克里姆林宫,大家都在等科罗廖夫发言。

「我们这次登月返回成功率很低,伦道夫是航天领域的专家,他自然能够看出这点。

不过他提出的方案,这麽说吧,只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

阿美莉卡的火箭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在导航和控制系统方面比我们更加先进。

他们的火箭普遍配备了先进的惯性制导系统,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测量火箭的姿态和速度变化,能够实现自主的飞行方向调整。

此外,他们部分火箭还使用了无线电制导系统,允许地面控制中心通过无线电信号发送指令,在飞行中通过控制发动机的推力方向或使用小型姿态控制发动机,来实时调整火箭的飞行路径。

所以他们能够根据我们的发射数据和实时数据,来调整火箭发射,来做到降落点重迭,这点是能做到的。

可问题在于,精度,这对精度的要求太高了。

降落点重迭,但相差至少也是几十公里。

我们的太空人在月球表面,靠太空衣跑几十公里,找到阿美莉卡的燃料舱,再把燃料舱搬回他的落点,这不现实,加加林不是超能力者。

另外就是时间,我们先发射,他们后发射,我们双方降落的时间也不能相差太久,因为太空衣的维持生命系统是有时间限制的。

他们的降落时间最多相差一个小时,相差更久的话也会有风险。

加上月球表面是真空环境,温度变化剧烈,重力仅为地球的六分之一,这对燃料的储存和转移也有更高的要求。

他们需要有能在月球环境下稳定储存燃料的系统,并确保转移过程中无泄漏或污染。

燃料转移设备还需适配低重力条件,便于太空人操作。

总之这其中有太多的问题要克服。

这麽说吧,我们自己的方案让加加林成功回来的概率是5%,伦道夫提出的方案概率应该也是5%。

大家的概率都是5%的前提下,我们为什麽要和阿美莉卡合作?」

科罗廖夫说完后,在座各位都陷入了沉思。

米高扬,他和林燃见过,在日内瓦谈判上,当时谈判内容围绕柏林危机的解决和热线的促成,他是苏俄代表团的团长。

他对林燃的印象很好,包括科罗廖夫想要慢慢谋求把林燃从阿美莉卡挖来的想法,也有米高扬在其中大力支持。

「阿美莉卡会不会有其他独到的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计划的成功率?」米高扬说,「我的意思是伦道夫在电话中表现的是如此自信,他既然敢说这话,他们肯定有什麽别的依仗。」

科罗廖夫解释道:「在科学的世界,阿美莉卡的技术其实是很公开透明的。

我说5%的机率已经是看在伦道夫的份上了。

要知道我们去年就完成了登月软着陆,而阿美莉卡可是一次软着陆都没有实现过。」

最⊥新⊥小⊥说⊥在⊥⊥⊥首⊥发!

尼基塔问:「大家来说说看法吧,是否要和阿美莉卡人合作。」

乌斯季诺夫发话道,「我的想法是,我们不应该和阿美莉卡合作,对方给的时间窗口太窄。

从现在离登月只有一个月时间了,我们无法判断他们的真实意图。

另外我们要给太多具体数据给阿美莉卡人了。

谁能保证阿美莉卡是真的想要合作,而不是获得我们的登月数据。

这其中蕴含着巨大风险。」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是苏俄国防工业委员会的主席,因为其是苏俄军事工业的负责人,长期推动武器研发和军备扩张。

屁股决定脑袋。

他的位置决定了他一定得对阿美莉卡强硬,他一直认为西方任何外交姿态都蕴含战略陷阱,目的都是削弱苏俄的军事优势或者师为了获取技术情报。

葛罗米柯想了想:「我认为这是一个契机。」

葛罗米柯很清楚,尼基塔是一个想要结束冷战,至少想要把冷战控制在一个低烈度局势下,然后缓慢对苏俄内部进行调整,减少军事支出,把经济搞上去的一位同志。

所以他的讲话非常有技巧:

「甘乃迪死之后,我们无法判断林登·詹森的意图,他是希望和我们缓和态势,还是希望强硬对抗。

我认为我们应该抓住这次合作,以这次合作为契机,重建和阿美莉卡的合作,看是否能够维持过去甘乃迪时期的缓和态势。

另外一方面,我们一定程度上掌控胡佛之后,我们相当于天然在战略上占据了一定优势,我们也需要缓和态势,慢慢经营我们在华盛顿的势力。」

苏俄方面在和胡佛多轮谈判后,胡佛为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和副局长托尔森的政治生命最终选择了屈服。

他把自己把柄被苏俄人掌握的怒火全部都宣泄到了黑手党的身上。

(在传闻中,黑手党掌握胡佛是同性恋的证据,所以胡佛一直对黑手党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胡佛第一反应就是,他的秘密被黑手党给泄露给了苏俄人,至于是有意泄露还是无意泄露,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彻底失去自由,所以胡佛选择做局把黑手党一网打尽,用报复来泄愤。

尼基塔思索片刻后说道:「我赞同葛罗米柯的观点。

不过有一些地方需要调整,这样,让多勃雷宁负责谈判。

具体谈判内容是,我们需要对等合作。

不可能是我们单方面提供数据,阿美莉卡也要提供数据给我们。

我们的登月数据会提供给他们,但他们在合作结束后,数据同样要给我们一份。

只要他们答应,我们就合作。」

克里姆林宫的消息第二天上午传回白宫。

麦克纳马拉听到后,内心不由得感慨:「这就是教授的声望吗?哪怕阿美莉卡一次月球软着陆都没有实现,苏俄人会愿意和我们合作登月。」

这就好比你从来没有参加过考试,在报名参加考试的时候就提前预告自己能考满分,听到的人没有人怀疑。

林燃一直在白宫等到了下午。

当然也不完全是乾等。

他也在工作,在设计一个足够完善的模型,能够保证最后的登月效果能够精确到一公里。

好在可以让21世纪的计算机去跑结果。

不过让林燃没想到的是,最后双方谈判纠结的点在于:

加加林要带两面国旗上去,不仅仅要带苏俄的,还得把阿美莉卡的星条旗给带上月球。

然后双方围绕先插星条旗还是先插锤子镰刀旗吵的不可开交。

光是围绕这个问题,多勃雷宁反反覆覆给克里姆林宫打了五次电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