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266章 月球轨道插入

科技入侵现代 第266章 月球轨道插入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0:44 来源:源1

第266章月球轨道插入

晚上躺在床上的小约翰·摩根又回想起林燃和他说过的第一句话:

「NASA局长吧。」

他心想:「不是,教授该不会真想做NASA局长吧?

虽说想让白宫任命他当NASA局长不现实,但如果真的有通用航天这样的实体和SpaceX竞争,并且他所说的复刻SpaceX技术,甚至比SpaceX先一步研发出星舰。

那不就是NASA的影子局长了吗?

身在申海,远程操控NASA。」

小约翰·摩根实在无法理解,一个华国人怎麽会对NASA局长有执念,那是你能觊觎的岗位吗?

君不见马斯克想把自己朋友安排上那个岗位都只能滚蛋。

小约翰·摩根的想法很容易理解。

他知道,马斯克私下不止一次说过,NASA没有存在的必要,不如让SpaceX取代NASA,负责所有阿美利肯的航天事务。

那麽如果通用航天能干掉SpaceX,背靠老钱摩根的通用航天,直接把NASA架空不成问题。

那一手缔造了通用航天的林燃,说一句NASA影子局长毫不为过。

在小约翰·摩根的视角里,林燃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合作方式,说不定还真是为了当上NASA影子局长。丶

明的不行就来暗的。

他叹气道:「归根结底还是得看明天的发射。」

Tim终于赶在土星五号发射前,把对林燃的专访视频给剪出来了。

《在见证阿波罗奇迹前,我采访到了燃神》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连头也没洗,胡子也没刮,即将要踏上前往文昌发射中心的旅程。

为什麽会这麽的突然,是因为我获得了专访燃神的机会。

而就在七天之后的10月7日,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我们将看到航天史上的奇迹出现。

仅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阿波罗科技就完成了从设计到发射到绕月的奇迹。

这个数字,各位观众朋友们可能没有什麽直观的感受,但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如果以甘乃迪总统的登月演说为起点,到太空人绕月测试,从1961年的5月25日到1968年的12月24日,他们一共花了2770天,而对燃神带领的阿波罗科技来说,这个数字是385天。」

Tim旁边的特效数字,从2770骤减到385。

「大家可能会认为是因为现在的科技进步所导致的登月难度降低,但阿美利肯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严格意义上算可以追溯到2005年NASA通过的《授权法案》,要研究名为猎户座的载人飞船对月球进行探索。

正式立项是在2017年,也就是四年以前,而四年时间过去,原本计划在2016年就要发射的猎户座飞船迟迟看不到动静。

虽然根据NASA的最新消息,说猎户座飞船会在明年进行首次发射,但NASA已经跳票太多次,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信誉,NASA花了四年时间都没有做到,而一家华国民营企业仅仅只花了短短的385天。

你可以找各种理由,我们用的是老旧的技术,我们没有可回收理念,我们用到的是陈旧的概念,但无论如何,就在明天,我们的华国太空人,就要去绕月环行了!」

Tim说明天是按照发视频的时间来说的,而不是按照拍摄视频的时间。

视频中他格外激动。

视频发出去之后,短短一个小时播放量就破了一百万,他说起这个的时候,弹幕上全是6,以及来自b友们的各种许愿。

评论区的评论数更是在激增。

「阿波罗的登月是我听说过的,阿波罗科技的登月是我亲眼见过的!」这是点赞数最高的评论。

没有表达登月阴谋论的意思,但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刚拿到阿波罗科技的offer,看了林总对未来的规划,我已经迫不及待要把我的青春和热血在阿波罗科技奉献了!我希望人类迈向宇宙的步伐中,也有我的一份贡献。」

如果说点赞数最高的评论楼中楼里,登月阴谋论支持者和反对者吵的不可开交。

那麽这条评论的楼中楼要和谐得多。

「恭喜!我明年机械专业研究生毕业,我也要加入阿波罗科技!」

「卧槽牛逼!」

「哥们好好干,人类的未来就看你们的了」

「能不能帮我要个燃神的签名?」

当然也有长篇大论:

「听完燃神的采访,真的感慨万千,过去老是有人说华国的年轻人怎麽样怎麽样,燃神作为年轻人的代表,击碎了所有对华国年轻一代甚至是华国企业家的质疑。

谁说华国人不知道创新,在月球上建电磁发射塔,有其他人提到过吗?至于说吹牛,土星五号明天就要发射了,这也是吹牛吗?太空人是不是送上轨道并且顺利回来了?燃烧一号中型火箭是不是发射成功两回了?一回测试,一回执行任务。

吹牛不负责实现的是NASA,吹牛然后实现的是我们华国的年轻人!」

在外网则是一片哀嚎,法新社记者拍的土星五号照片,被传的到处都是。

法新社记者拍摄的照片在推特上,单条推特就被转发了超过50万次。

间接的更是数不胜数。

这就是土星五号的威力。

林燃在视频里大大方方承认它就是土星五号,更是让老外们既兴奋又愤怒。

兴奋的是历史上最大的火箭重现世界,愤怒则在于这居然是一家华国民营企业搞出来的。

尽管阿美利肯媒体屡屡强调阿波罗科技压根不是什麽民营企业,就是华国航天的套皮马甲。

但架不住,阿美利肯人眼里,你SpaceX不也是NASA套皮马甲吗?

你套皮怎麽就造不出来土星五号?

林燃的公开承认也给了外媒更多的攻讦理由,指责其卑劣的言论甚嚣尘上。

阿波罗科技内部把它叫做大火箭。

但在外媒,它叫萨图恩。

土星五号的英文名是SaturnV,Saturn又有农神的名字,林燃他们造的就叫Saturn(萨图恩),也就是农神。

为什麽这麽叫。

不仅仅是因为它就是土星五号的复刻,同时也是因为在罗马神话中,萨图恩是农业丶时间和丰收之神,与希腊神话中的克洛诺斯等同。

萨图恩因害怕被子女推翻而吞噬他们,这不是很反派吗?更重要的是奥尔德林的父子反目,更是为其增添了一分说服力。

林燃在知道后,觉得你们还挺贴切,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确实可以说是时间之神。

小日子这神那神的这麽多,以他展现的能力,简直是时间神王好吗。

土星五号发射,这回发射不是简单的发射,还包括了指令舱和登月舱,可以看作是半登月了。

除了不着陆,其他几乎没有区别。

加上土星五号的第一次发射。

导致整个文昌观测站来了大量华国航天的大佬,整个b站派出了堪称豪华的观看团,Pony自然也亲自来了,为的就是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如果说载人航天是华国民营航天机构的第一次,那这次进入月球轨道,则是华国航天都没有做到过的事情。

华国航天的太空人都还只是在地球轨道上溜达呢,一家民营航天机构就要把他们的太空人送到月球轨道去了。

央视更是全程报导。

华国数得上数的大佬都盯着这次发射。

「林教授,我们即将在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见证大火箭的发射,请问一下您现在的心情如何?」央妈的记者还是在发射前找到了机会采访林燃。

这次来的是最近才爆火的以清纯形象出名的女记者。

央视自然不可能称呼它为土星五号,但阿波罗科技又没有给一个官方称呼。

因此央视方面也只好称呼其为大火箭,站在能肉眼看见大火箭的地方,央视的工作人员们都不得不承认,这玩意叫大火箭名副其实。

「心情很平静,因为对我而言,这个任务就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它就是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林燃面无表情道。

女记者震惊了:「啊?您不担心失败吗?」

林燃依然面无表情:「我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失败这两个字。」

女记者笑容里带着一丝尴尬:「好吧,林教授不愧是林教授,果然自信无比。

在这里也是感谢林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提前预祝阿波罗科技的这次绕月测试能够圆满完成!

最后还请教授对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说一句吧!」

在官方层面的说法是自信无比,实际上林燃在外界的形象是狂人,自信到狂妄的狂人。

林燃脸上终于浮现笑容着说道:「这是我们迈向月球的最后一步,我们将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技术与决心。」

10月7日的6点,110米高的大火箭屹立在发射台上,银白色箭身与橙色逃逸塔形成鲜明对比。

发射塔周围,技术人员穿着白色防护服,忙碌地检查燃料管线丶电路和通信设备。

空气中弥漫着液氧的淡淡气味,塔架上的灯光在晨雾中闪烁。

上午9:00,火箭底部喷出耀眼火焰,五台F-1发动机同时轰鸣,震耳欲聋的声浪席卷大地。

火箭缓缓升空,推力撕裂空气,冲破云层,直入天际。

直播镜头捕捉到热浪扭曲空气的壮观画面。

「起飞正常,姿态稳定。」李伟报告,语气沉稳。

飞船内,震动强烈,太空人被压在座椅上。

钱飞和赵建国在最后这段时间里都是以调养身体为主,确保身体各项指标在最健康的状态。

钱飞咬紧牙关,盯着速度数据:「速度6000米每秒,上升中。」

一级火箭分离,二级火箭点火,飞船继续加速。

几分钟后,飞船进入地球低轨道,震动停止,失重感袭来。

赵建国咧嘴笑了笑:「我们又到太空了!」

钱飞则淡定道:「挑战这才刚开始。」

控制中心内,工程师们爆发出掌声。

林燃说道:「第一步完美,准备月球转移轨道。」

这次Pony没能到控制中心里观看。

因为这次过于关键,林燃也不打算依赖自动制导装置,他很清楚,60年代的自动导航装置靠不住,他们又没能来得及重新研究一套自动导航系统。

他们只是加强了通信系统,确保飞船能和随时地面保持通信,并且记录双方时差。

没错,林燃的想法就是在关键时刻亲自微操。

自动导航系统是后面的事情了。

微操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土办法能用就先用着吧。

发射成功入轨后,当天的新闻报导中已经对此事进行了报导。

「根据本台最新消息,我国民营航天机构发射的奔月号宇宙飞船已经顺利抵达近地轨道,并预计将在三天后执行月球轨道插入操作,进入月球轨道,我们提前在这里预祝他们能够一切顺利,希望太空人们能平安归来。」

在文昌的指挥控制中心,24小时灯火通明。

环形控制室中央,三块巨型屏幕实时显示任务进展:一块展示奔月号飞船的3D轨迹,月球的灰白色轮廓逐渐放大。

一块播放飞船内部视角,太空人操作画面清晰可见。

另一块滚动数据流,包括速度丶高度和推进剂压力。

数百名工程师围坐在环形工作台前,电脑屏幕闪烁,键盘敲击声不绝于耳。

墙上挂着任务时间表。

林燃站在指挥台中央,手持对讲机,很是冷静:「距离月球10000公里,速度2.5公里/秒,准备上传LOI参数。」

他亲自审核了所有关键数据,包括飞船的实时位置,经度和纬度的误差不超过0.01度丶速度精确到0.001公里/秒丶推进剂馀量精确到0.1公斤。

坐在外面参观室的华国航天专家丶太空人以及像Pony这种阿波罗科技邀请来的嘉宾们,内心都捏了一把汗。

因为根据阿波罗科技工作人员的介绍,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各位,月球轨道插入,也就是LOI,是整个载人登月任务中最关键的机动之一,要求飞船在月球背面以极高的精度执行减速烧燃。

由于月球遮挡,飞船在烧燃期间与地球失联,无法实时接收指令,因此地面团队必须提前计算并上传所有参数,而太空人则需凭藉训练和经验手动操作,确保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华国航天的专家们既觉得一家民营航天机构居然能够做到这一步,内心感到很是震惊,同时也希望阿波罗科技能够顺利,为他们未来的登月积攒经验。

参数由指挥控制中心精确计算,在飞船进入月球背面前通过通信系统上传至飞船,确保太空人能够在失联状态下执行任务。

轨道官小刘推了推眼镜,快速核对屏幕上的轨迹线:「轨道参数已校准,烧燃时间6分钟,点火倒计时30分钟。

预计进入LOS前5分钟完成参数传输。」

导航官李瑞低声对同事说:「教授亲自推演了十次轨迹,F-1发动机的推力曲线完美,这次肯定稳。」

他手指飞快输入指令,校对推进剂压力,300巴,误差正负值小于0.5巴。

林燃转身对通信官下令:「与奔月号确认,上传LOI参数。」

通信官通过麦克风喊道:「奔月号,文昌控制中心,准备传输LOI参数,请确认接收。」

屏幕显示传输进度,数据流正在快速上传。

奔月号指令舱内,屏幕闪烁着蓝色光芒,显示推进剂压力丶速度和轨道高度。

指令舱采用锥形设计,重5.56吨,外面和哥伦比亚号没有什麽差别,内部却充满现代气息。

钱飞坐在中央座椅,目光扫过仪表盘,检查烧燃参数。他的耳机中传来地面指令,语气沉稳:「文昌控制中心,奔月号收到,参数传输完成。」

他内心平静,暗想:「教授的计算从没出错过,我们一定行。」

赵建国坐在左侧,手指在触控萤幕上滑动,确认服务舱主发动机状态:「引擎绿灯,推进剂压力300巴,温度22摄氏度,随时可点火,位置和速度确认,我们在轨道上。」

他低声自语:「教授的参数果然精准。」

窗外,月球逐渐逼近,灰白色陨石坑和崎岖山脉在阳光下慢慢变得可见。

赵建国遥望后感叹道:「这比模拟器震撼百倍!」

钱飞淡定回应:「别分心,烧燃倒计时5分钟,检查清单。」

他逐项核对:推进剂阀门状态全开丶引擎点火序列正常丶飞船姿态偏航角0.02度,俯仰角0.01度。

飞船接近月球背面,通信信号开始波动。

通信官报告:「接近LOS,信号将在3分钟后中断。」

林燃果断下令:「奔月号,你们已获批执行LOI,参数已上传,祝好运,我们另一边见。」

他紧握对讲机,盯着屏幕上的倒计时,内心无比平静。

钱飞回应:「明白,文昌,奔月号将按计划执行。」

信号中断,屏幕显示「LOS」,控制室陷入短暂沉默,所有人屏息凝神,盯着倒计时钟:3分钟至点火。

飞船内,钱飞紧盯计时器,声音坚定:「烧燃倒计时,3丶2丶1,点火!」

他按下确认键,服务舱F-1发动机轰然启动,尾部喷出炽热蓝色火焰,飞船微微震动,减速力将太空人轻轻推向前方。

仪表盘数据飞快刷新,速度从2.5公里/秒开始下降,推进剂压力稳定在300巴,引擎温度升至500摄氏度。

赵建国紧盯引擎数据,报告:「推力100吨,温度正常,震动幅度0.5米/秒2。」

他手握操纵杆,随时准备手动调整,内心暗想:「这六分钟比一辈子还长。」

同时赵建国还要负责专注监控速度和高度:「速度2.4公里/秒……2.3公里/秒……2.2公里/秒……」

他手指悬在操作按钮上方,准备应对任何异常,屏幕显示高度从10000公里迅速下降至1000公里。

烧燃持续进行,飞船在月球背面无声滑行,窗外是黑暗的宇宙和月球的荒凉地形。

引擎喷射声在舱内回荡,太空人屏气凝神,耳机中只有低鸣和自己的心跳。

第3分钟,钱飞报告:「速度2.0公里/秒,高度500公里,轨道曲线符合预期。」

第5分钟,赵建国喊道:「推力稳定,剩馀推进剂6吨,温度550摄氏度,一切正常!」

第6分钟,钱飞盯着计时器:「烧燃结束,倒计时3丶2丶1,关闭引擎!」他果断按下终止键,引擎熄火,舱内恢复平静。

钱飞深吸一口气:「烧燃完成,检查轨道。」

赵建国快速输入指令,屏幕显示新轨迹:「速度1.8公里/秒,近月点100.1公里,远月点300.2公里,轨道捕获成功!」

他推了推眼镜,松口气:「误差才0.1公里,教授太牛了!」

钱飞轻轻鼓掌道:「我们到月球了~,我们现在就等信号恢复。」

飞船绕过月球背面,通信恢复。

钱飞通过耳机报告:「文昌,奔月号,LOI成功,我们在月球轨道。」

控制中心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外面参观室的专家们面面相觑:「原来月球轨道插入这麽简单的吗?」

大家实在难以置信。

他们过去做过多少预案,进行过多少次的计算,慎重慎重再慎重,迟迟没有进行太空人的绕月测试,不就是因为这个操作难吗?

结果现在看下来,好像也没有多难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