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268章 在线招人年薪百万

科技入侵现代 第268章 在线招人年薪百万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0:44 来源:源1

第268章在线招人年薪百万

在某知名网文小说中有这麽一句话很适合形容当下二人的感受。

「如今你才是飞升境,眼界还窄,见我如井底之蛙抬头见月;等你哪天侥幸跻身十四境了,见我就如一粒蜉蝣见青天。」

越是外行,像记者这些,压根捕捉不到这句话的信息量。

不就是指挥了一下要怎麽变轨吗,这和其他的控制中心有差吗?

他们对林燃牛逼程度的判断来自整个庞大登月工程本身,居然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就搞定了。

从宏观层面意识到,林燃在航天工程领域是不亚于数学领域的天才。

外行能看到的也就止步于这个层次了,他们捕捉不到这样的细节。

越是内行,像张朝阳这种物理学博士,听到之后以为是有现成代码计算出来之后再由林燃来念出来,做个转述,虽说指挥的井井有条也挺牛逼的,但也就这样了。

但内行到吴伟仁这个地步,那麽光是这一句话所带来的冲击,远远大于复刻阿波罗登月工程本身。

这简直就像是一座冰山,冰山下蕴含着更为恐怖的利维坦怪兽。

「我说怎麽我们说好提供我们的轨道计算软体给他们用,他们说暂时不用,我还特意找了林教授,说NASA开源的那套通用任务分析工具,做事后分析还行,你要真想拿来在地月轨道变轨里用上,它的风险很高。

我们的分析工具好歹也用了这麽多年,当时林教授婉拒了,说暂时不需要。

我以为是他们基于GMAT做了二次开发,结果没想到.」

吴伟仁话都没说完,他已经不知道要怎麽来形容这件事了。

NASA有一套名为GMAT的多任务开源系统,支持从低地球轨道到深空任务的轨道计算,它包含了真实世界对象的模型:飞船和推进器。

然后还有名为STK的商业软体,绝大部分的NASA任务使用STK进行轨道规划和模拟,结合GMAT和其他工具。

很明显开源的能用,但程度有限,像登月这麽重要的任务,依赖开源等于找死。

吴伟仁之前不知道林燃他们的底气从何而来,是打算自己在GMAT的基础上重新造轮子吗?

可问题在于,你连我们现成的鹊桥都不愿意用,觉得会耽误时间,那重新造轨道计算软体不是更费时间?

这玩意不经过充分的测试验证,那还不如开源呢。

像欧洲的阿丽亚娜5号首次飞行就因为轨道计算的软体错误而以失败告终。

1999年NASA的火星气候轨道器变轨失败,同样是因为轨道计算软体错误,而这的错误更低级,因为老美用的是英制。

地面计算机软体的输出结果用的是磅每秒为单位,而非NASA与洛克希德公司签订的合同中规定的牛顿秒。

最终导致太空飞行器距离火星太近,穿过大气层并解体。

正是因为轨道计算软体如此容易出问题,所以其实很大程度依然依赖于太空人的经验。

华国航天方面本来以为阿波罗科技在变轨过程中,依赖的是奥尔德林的个人经验。

奥尔德林亲手训练出来的两位太空人,结合现代强悍得多的地面计算能力,至少地面环节,包括设计任务轨迹丶跟踪实际位置丶轨道确定丶创建变轨机动这些,肯定比60年代完善得多,结合太空人的个人素质和奥尔德林独一份的登月经验。

之前华国航天的专家们觉得阿波罗科技仰仗的是这些。

结果今天亲眼见过之后,才知道压根不是,人家靠的是变态大脑,直接给出结果。

随着奔月号顺利变轨,更恐怖的是,人家大脑计算的结果还是对的。

吴伟仁喃喃道:「你说换我们去,就这短短半分钟时间,能把大屏幕上的参数在大脑里有个完整概念麽?」

他身旁的同僚盯着屏幕试了下:「做不到,我们就不是干这工作的。

这纯纯为难人,我试了一下,数字钻进我的大脑就粘在一起了,压根分不清哪是哪。」

「如何评价阿波罗科技顺利完成绕月工程?」

「泻药,老外已经破防了,我今天刷了一天的推特,主要就看老外破防,基本上阿美莉卡人都破防了,然后欧洲人都在看笑话。

大家都很清楚,冷战中的登月竞赛阿美莉卡赢了,为什麽嘛噶的口号如此有吸引力,如此能骗红脖子们的选票,就是因为60年代对阿美莉卡人来说太美好了。

刨去越战不看的话,一个工人能够养活夫妻双方带三个小孩还能养个狗,一个大豪斯加两条狗,天天新闻里看的都是阿美莉卡人登上了月球这种新闻。

可以这麽说,登月是最能唤醒老美黄金时代记忆的一件事,甚至没有之一。

而现在华国人提前帮他们做到了,无论是亲身经历过60年代还是说听父辈口述过60年代阿美莉卡辉煌的白男们都非常破防。

一家华国的民营航天科技公司,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做完了60年代从水星计划到双子座计划再到阿波罗登月测试的全过程。

尽管这次钱飞和赵建国两位太空人没有踏上月球的土地,但和上去了没有差别。

因为从流程上来说,没有半点难度,全过程都完美进行了,下次就是再来一遍。

这麽说吧,但凡今天换阿美莉卡人在奔月号上,他高低得不听指挥,上登月舱完成着陆。

所以在认识到华国公司用阿波罗登月的火箭和登月器完成了登月,推特上的白男们清一色破防,都在控诉白宫和NASA为什麽这麽废物。

然后也有觉醒派,认为阿美莉卡的登月就是阴谋,他们当年就是摄影棚登月,结果没想到华国人居然把他们纸面上计算的玩意给造出来了。

这部分人的意思是,当年压根就没有土星五号,都是搭出来的模型,然后找特摄公司拍的照片,参数啥的都是编的,具体的工程图也只是图,压根没造出来。

华国能造出来,不是因为复刻了阿美莉卡的技术,而是因为华国人牛逼。

这种观点就属于牛头人非要说在视频里看到的妻子不是自己的妻子,只是和自己妻子长得像而已,至于为什麽自己妻子没在家,那是因为妻子在加班。

这种我把它叫做NTR破防派。

还有一种,则在号召白宫,一定不能让华国人先上去,说哪怕恢复给华国的英伟达显卡供应,也得阻止华国人的登月,认为这会严重打击阿美莉卡的国际形象,这种属于垂死挣扎派。

哦对了,忘了说,还有一派LGBT派,这派认为过去只有白人上过月球,现在黄种人也要上去,但不够多元,意思是华国方面应该带一名黑人女性。

大家都知道,燃神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过,要让奥尔德林上去,看这架势,这两次载人航天执行任务都是钱飞和赵建国两位太空人,和阿波罗登月比还少了一位。

奥尔德林这高龄肯定经不起连着来加速减速,他肯定最后一次正式登月才会加进去。

所以摆明了缺的这位就是奥尔德林。

外网也这麽认为,所以大把人号召,奥尔德林都年纪这麽大了,就别去了,把最后一个位置让给西安·普罗克特,这是一位70年出生的阿美莉卡黑人女性。

em她的头衔很多,是首位在地球轨道上进行艺术创作的黑人女性,总之创造了很多第一,当前缀加上黑人女性的时候。

而且叫的最凶的不是黑人,而是白人,在推特上号召应该要让西安·普罗克特上去的,叫的最凶的是白人。

这帮人魔怔到,认为白宫哪怕花钱也应该把西安·普罗克特给一起送上去。

过去老美破防都是假破防,这回燃神属于是打出真实伤害了。

我从来没有见过,推特上关于航天有这麽高的热度,之前因为度假辞职的NASA高官们又被拉出来鞭尸了一轮。」

在知乎上大家都在狂欢,quora(美版知乎)上则清一色的反思。

反思NASA出了问题,反思阿美莉卡出了问题,甚至反思白人是不是就是不行,过去两百年只是偶然的意外。

「我是SpaceX的工程师杰拉德,点我主页可以看到我的认证,我想说的是在阿波罗科技出现之前,一家公司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复刻阿波罗计划,并且实现登月,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或者说,就是不可能。

在华国航天宣布研发名为月球一号实为F-1发动机成功的时候,阿波罗科技这家公司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范围内,但当时新闻里吵的很凶,都在讨论华国人造的是F-1,是可耻的小偷。

但当时我们内部的反应,普遍是不可能,他们在撒谎,要麽公布的参数是假的,要麽他们复刻了F-1这件事本身是假的。

没人相信华国能够复刻F-1火箭发动机,即便这是一款距离今天六十年的产品。

当华国的绕月计划完成后,我想没有人再会去质疑F-1的真实性,土星五号都是真的,就算土星五号下面那五个发动机不是F-1,肯定也是丝毫不亚于F-1的火箭发动机。

考虑到阿波罗科技,只用了短短一年半时间,这实在是太惊人,太惊人,太惊人了!

无论从时间丶成本还是参与人数,都是人类工程史上不折不扣的一次奇迹。

根据行星学会的预测,阿波罗计划1961年启动,1969年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该计划从1961年持续到1972年,总耗资约254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820亿至2570亿美元。

在高峰期,涉及超过34000名NASA员工和375000名供应商员工,展示了大规模协作的努力。

华国的这个数字是多少?阿波罗科技的员工数根据林教授接受公开采访时所说的不超过2000人,供应商人数预计也不会超过2万人,也就是说他们用到的人数不足阿波罗登月的十分之一,用到的时间是五分之一,中间还叫掺杂着燃烧一号这样富有含金量的工作。

这意味着什麽,意味着快速构思工程极其复杂的系统,从F-1到J-2再到结构组件和导航系统,别说复刻可以节约时间,复刻如果真的能节约时间,阿尔忒弥斯就应该复刻,而不是重新造轮子。

复刻能节约时间的本质在于你真的对工程的每一个节点都非常非常了解,工程领域的复刻它是物质的复刻,而不是信息的复刻,一篇论文复刻,我只需要背下来,我重复一遍,别人花1年写的论文,我背加抄记忆力好点可能三天就够了。

信息的复刻是很简单的。

工程上的复刻,以很基础的工程,生物学领域论文实验的复现,你要花的时间和论文发表者从设计到实现全部加起来的时间都相差不了多少。

所以林教授绝对有着超出寻常的设计和开发能力。

其次是制造和测试,对于载人任务而言,制造和测试显得尤为关键,从采购到制造到测试整个过程都需要严格把控,这一点我估计是华国航天的功劳,他们能够做到把这一个流程进行严格把关。

最后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上他们同样能够藉助华国航天的现有设施,包括发射丶任务控制中心和训练设施,在过去二十年,华国航天在这方面迅速完善。

然后再反驳一下阴谋论,华国想复刻阿波罗登月为此准备了数十年,现在才最终成功。

还是那句话,数十年什麽概念,登月是需要花钱的,数十年以前的华国没有这个资本,以及在关键工程的攻克面前,有钱也没用。

如果有钱就能登月,俄国丶霓虹和印度在登月上的尝试也不至于屡屡失败。

如果华国早就能造出F-1发动机和土星五号,华国的空间站可以设计的更激进,而不是现在这样只有90吨。

最后总结一下,林教授在技术创新丶资源调动丶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上都展现出了超出寻常的能力,阿美莉卡把他放回国很可能是一次不亚于钱的致命错误。」

传国玉玺在60时空没能回国,在2020年压根没有展现出任何工程领域的能力,怎麽可能不放回国。

在知乎和quora上讨论热烈,在微博丶b站抖音等平台也同样讨论的不亦乐乎。

雷君已经开始了自己人生中最后一次创业,自己声称的最后一次,也许还能再来几次,他发了条微博声称:

「在看了阿波罗科技的绕月测试后,我对我们团队的造车又多了几分信心。我宣布造车后,很多朋友都来劝我,说人家造车几十年,哪怕其他新势力也走在我们前面,我们凭什麽和别人竞争,我们的优势是什麽。

阿波罗科技和林教授告诉我们,靠的是科技创新丶团队协作和足够优秀的团队带头人,当然我在技术创新上可能不如我们的林教授那麽优秀,但我相信我们的底蕴要比阿波罗科技在登月上的底蕴还是要强一些的。

他们能够把登月从十年缩短到一年,我们同样能够把别人几十年的造车路,缩短到三年,我已经迫不及待希望能够把小米团队造的车推向市场,让消费者也体验到科技不再高高在上后,给普通人带来的乐趣!

最后,我也会响应米粉们的呼声,尽快和阿波罗科技合作,今年的小米12推出登月探索版的联名,以及到时候小米汽车也给大家搞个登月探索版!」

雷君微博一经发出,下面评论都是:

「很急,登月探索版能不能赶紧出?」

「能不能要个燃神的签名,登月探索版出不了,联名总能先出吧。」

「看好雷总!已经在期待了,已经订了的特斯拉我都给退了。」

「雷总能不能给阿波罗科技投点钱?我怕他们现金流告急,能不能把腾讯给赶出去?小米和阿波罗科技的基因才更贴近,腾讯一个做游戏的,掺和什麽登月啊!」

舆论从未如此关注航天过。

钱飞和赵建国的故事被扒出来,作为前华国航天的太空人后备役,现在出走半生,兜兜转转又踏上了登月之旅,这样的故事关于梦想和努力丶坚持与运气,是自媒体们的最爱。

绕月测试的三天后,在燕大校园里,消失了一整个白天的李宜清回到宿舍后,拍了拍徐贤的床:

「卧槽,什麽变态面试啊。」

徐贤连忙把最近爆火的手游原神放在一边,自从林燃帮他解决了他毕业面临的大问题之后,他就开始了颓废生涯。

至于多做点成果,大脑是这样想的,但实际上压根没有动力。

属于是间歇性踌躇满志,习惯性混吃等死。

「怎麽了!怎麽了!」他连忙把头探出去。

李宜清说:「你没看群吗?群里不是@了所有人麽。」

徐贤这才点开看了下:「卧槽,100万的年薪?专门招数学专业?还是国企解决户口?学历不限,经历不限,本硕博都行,只看能力不看履历,不要求经验?

要求精通分析和代数?

卧槽这不说的就是我吗!」

他又看了眼时间:「还好还好,差点玩原神错过了大事!还好没过截止日期。」

李宜清听完后欲言又止,然后说道:「是啊,机会难得,你可不能错过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