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368章 这是利益最大化的考量

科技入侵现代 第368章 这是利益最大化的考量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29 03:46:33 来源:源1

“感谢各位的通力合作,我们成功找到了对的那条路径,接下来的事情就要交给产业界了。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胜利,这是在座各位所有人的贡献。

事后我会联系Nature或者science官方,将我们这次的成果作为特刊发表,各位都会在上面署名。

署名不分前后,按照姓氏排序。”

林燃笑着说道。

大家在这里度过了一整个春天,没有回去过年,只是通过电话的方式报平安。

在林燃看来,论文署名,这不过是这次通关后的基础奖励。

也是他能做到的,至于进阶奖励,还得看国家层面怎么给他们分配。

台下有学者举手问道:“教授,难道不应该保密吗?我们的成果公开的话,这不是给外国追上的机会吗?”

林燃解释道:“当然,我们只是公布原理,数学层面的突破,从数学到实验端,实验数据的突破,告诉外界我们是如何从数学看到光伏组件突破的路径,然后又是怎么沿着这条路径走到终点的。

我们只是公布这些。

至于从实验室组件到工业化生产的路径,这可以视作是开辟,我们在荒原上开辟出了一条新路,这条新路能够让汽车在上面畅通无阻。

这条新路是不会被公布的。”

技术的突破没有这么简单,他们确实做到了工业化量产,但也只是从理论上,找到了一条路,沿着这条路,按照这个方案,你可以做到工业化量产。

这样的工业化量产,理论上能够保证良品率、可靠性和成本。

但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

实际上,生产端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需要对现有生产线进行调整,需要用到一些新的材料,需要重新磨合工艺,这些都是成本。

你一开始也很难做到理论上的成本,还是需要磨合。

以及技术被分发到不同的光伏大厂,大家也会衍生出不同的生产工艺细节。

隆基、通威、晶科这些,肯定不会工艺一模一样。

技术突破只是第一步,工业界的磨合是第二步,销售端的普及是第三步,然后这会形成一个循环。

工艺调整优化、销售端普及、用户端反馈、实验室调整,这样循环往复,整个工艺才慢慢成熟,然后彻底取代老的生产线。

并不是说,林燃这边技术刚一突破,马上生产端就能够大规模替代。

这只是把滚雪球的第一步给做了。

“教授,但他们一旦知道原理,工业端的量产工艺,外国很容易突破。”另外一位学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林燃点了点头:“没错,可问题是,只要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生产,只要我们要把技术交付到企业,秘密能保守住吗?

大规模量产、技术保密和技术参与方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三角。

没有什么技术能同时做到这三点。

我们要对华国光伏产业有信心,以华国光伏产业的卷王程度,国外就算知道,他们也追不上。”

光伏最开始肯定是靠补贴,这点毋庸置疑。

在早期,阿美莉卡是光伏行业的主要玩家,技术起源于阿美莉卡,整个90年代阿美莉卡都主导了光伏行业的研发和制造。

华国进入行业的晚,但是靠着补贴、产业的垂直整合和供应链主导,迅速实现反超。

补贴只是其中一方面,欧洲同样有补贴,德意志靠着《可再生能源法》引入上网电价补贴,推动欧洲光伏安装量从2000年的不到1GW飙升至2010年的约30GW。

阿美莉卡则通过投资税收抵免和加州太阳能倡议等政策,来补贴光伏产业。

补贴只是其中一方面,技术和供应链的全方位整合,长期政府坚定投资光伏,这两点才是更重要的部分。

在座的都算是业内人士,虽说不一定接到过来自企业的横向课题,但对华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都算得上是门清。

他们很清楚,如果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华国的光伏企业是一定能竞争得过欧洲和阿美莉卡的。

当然,这就要牵扯到卷的程度了。

华国的工程师是真的能做到,为了技术突破一直蹲在工厂里超负荷运转,来做工艺的调优、问题的收集反馈、生产端的协助。

在华国,卷是链条性的,整个链条上下游,工人、工程师、研发人员,没有一个是不卷的。

为什么欧美竞争不过,老是要提你不正当竞争,因为他们的问题反馈回去,慢悠悠可能要半年时间来解决,华国的问题反馈回去,三天解决不掉,工程师就直接来工厂驻场现场调试了。

这中间的效率有着本质的区别。

研究人员也能守在实验室,加班属于是家常便饭。

“教授,燕京那边关于成果验收已经通过了,这位是燕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的主要负责同志,由他亲自和您聊后续的合作细节。”

宋南平带了一位身穿黑色夹克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林燃点头后,将其留在林燃的办公室内。

“林先生,我叫万松,代表燕京方面,当面感谢您的贡献,您不但我们解决了一个大的难题,给我们当前面临的有钱没有地方使的困境有了一个新的出口。”

宋南平在介绍的时候,说低了万松的级别。

“同时我们金融条线的同事,这段时间可是狠赚了一笔,新的央企成立的启动资金直接从老美的资本市场上把钱给筹够了。”

万松接着说道,“包括在新能源车持续渗透后,有些同志关于电网承载容量的疑虑也打消了。”

这里是指,一直有声音认为,新能源车的持有量增加,会对城市电网造成难以承担的负荷。

这个问题当然能通过对电网改造升级的方式解决,但同样,你本质上仍然提高了对电力的需求,以当前烧煤为主的华国发电方式,依然解决不了空气污染的问题。

而新光伏组件的出现,给了华国方面一个更优解决思路。

林燃不假思索道:“这本来就是我该做的,我一直秉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国家是我最好的合作伙伴。”

这背后固然有爱国情操的因素,有家国情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考虑,但更有现实因素的考虑。

很简单,以这次光伏技术变革背后所关联的金融资本运作为例,你个人能撬动多少资本?你需要从市场上筹钱,需要找交易员去做操盘,需要找对手盘。

整个过程,无论是交易本身可能的信息泄露,还是说你以个人为单位把消息放到市面上产生的效应强弱,都远远比不上华国官方。

能够撬动的资金,和最后的收益那更是天壤之别。

国家队操盘,最终收益能以千亿为单位,尽管单位是rmb,林燃去操盘,最多是以十亿美元为单位,这还得和Pony分成。

这就是国家机器能够发挥的威力。

而且做企业到了一定程度后,你的企业不是你个人的那么简单,很多东西你压根决定不了,你得和政府沟通协调,你才能获得对应的权限。

以房地产为例,怎么可能是开发商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开发商想降价,降多了都不行,会被强制喊停。

在阿美莉卡也是如此,总统甚至直接发社交媒体干涉企业的CEO用人,点名道姓说某某某不适任,需要把他给换掉。

总统社交媒体干涉企业换人,这放在十年前听,估计大脑得宕机,怀疑这是不是愚人节的玩笑。

当然这不是大T第一次这么干,2018年的时候就说过通用汽车的CEO玛丽应该立刻被替换。

同样这也不是阿美莉卡总统第一次这么干,吉米·卡特和Obama都这么干过,Obama前脚公开批评英国石油的CEO托尼应该被解雇,后脚BP就真的把他给解雇了,为此还赔了巨额罚款。

只是这些在简中互联网不会被报道,但实际上,无论国内国外,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一直都存在,是难以避免的。

尤其像航天类企业,那就更是如此。

林燃的做法,是冷战政客混迹白宫多年后,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是自身立场和背景下的最优解。

对他而言,个人资产加个十多亿美元,少个十多亿美元,真的没有多大意义,燕京方面的高度信任、更大自主权和扶持力度,远比单纯的钱更重要。

就算有一百亿美元的现金,林燃也不可能能跑到国外去,这些钱就只是数字。

“林先生,燕京方面从来没有怀疑过您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贡献,我们也一直都是以国士的待遇对待先生您。

是这样,除了国家层面一等奖和对应荣誉外,后续燕京方面会成立新的央企,该央企的实缴资本是一千亿rmb,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这次金融狙击战所获的一部分用作该央企的启动资金。

这家新成立的央企,主要有两个板块的业务,一方面是以技术合作的方式推动新型光伏技术的落地,另外一方面则是推动新光伏的落地。

落地既包括在旧城市项目改造,像城市居民楼的天台铺设新型光伏板,电能就地消化,减少城市电网压力。

在西北边疆的光伏项目等等。

该企业,阿波罗科技会拥有20%的股份,以技术入股的方式。

然后林先生,您这边可以指派一位高管,我们会根据其能力,安排合适的岗位。”

这句话啥意思,有能力就安排有实际业务的岗位,没有能力就安排工会主席、委派董事这类领薪水的岗位。

“好。”林燃听完后点了点头,岗位充其量是添头,是奖赏的添头,这个级别央企20%的股份才是大头。

当然因为阿波罗科技混合所有制的结构,最终间接穿透到他手上的,肯定没有20%这么多,但也谈得上是与国同戚了。

“华国在光伏领域的技术突破是真的还是‘宣称’的?”

交易时间结束后,杰克·斯图尔特回到家之后,像往常一样先刷一会红迪。

今天红迪给他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收益,这让他更加热爱这个平台了。

对交易员而言,小道消息有时候比交易本身的嗅觉更加重要。

它让你能够有更充裕的交易时间,还能更快触及到问题的本质。

大A的基金经理在交易前二十秒得到小道消息,然后再开盘前大举杀入,阿美莉卡的资本市场类似操作更是不胜枚举。

在红迪的solar板块,大家都在讨论华国技术的最新进展。

这是一个专门讨论太阳能的板块,有大概17万的用户,创建于2008年的12月。

过去,这里的绝大部分讨论都是我想要在自己的农场建光伏发电站,从当地安装商那获得了报价,这个报价是否合理。

然后下面百分百会提到华国,类似怎么这么贵,华国有多便宜多便宜类似的回复。

在阿美莉卡,一个类似别墅屋顶安装光伏组件的价格的报价分三块,第一块是系统本身包括了光伏组件、逆变器、光伏系统,这些的报价是28000美元,然后是运输费用,16000美元,最后才是安装费用,打包在一起,你能够五万美元搞定,已经是很低的价格了。

而在华国,哪怕你选华为的智能光伏系统,同规格的整体报价,确保完成安装和使用,不会超过10万rmb。

导致在太阳能板块,华国永远会被提起,从价格到品质,再到为什么阿美莉卡在光伏全面落后,最后再提一句我们在输掉未来。

在华国宣布自己的光伏实现巨大的,前所未有的技术突破后,里面最热的讨论就是关于此事的。

在板块置顶的帖子里,该行业的研究员、光伏用户、从业人员、光伏爱好者们纷纷各抒己见。

“当然是真的,资本市场不会骗人,原油价格暴跌说明了一切,大宗商品不会无缘无故的暴涨暴跌,很显然,华国在光伏领域的技术突破对原油造成了致命影响。”

“我现在就关心,我们什么时候能让华国的光伏产品按照一个合理的价格进入阿美莉卡,而不是人为地塑造不公平的市场因素,导致我们不得不购买超级昂贵的阿美莉卡本土货。”

能买得起、并且愿意买、愿意自己安装光伏发电设施的人,他们都很清楚,为什么光伏在阿美莉卡这么贵。

因为高昂的税,让华国无法直接出口到阿美莉卡,需要通过第三国做转口贸易。

然后本土的服务商再加一道价。

如果能直接从华国进口,通过亚马逊和华国商家沟通,有人计算过,成本至少降低70%。

这对阿美莉卡的页岩油也是重大打击。

最让杰克·斯图尔特关心的是,其中的一个回复:

“我的导师是Nature关于光伏的审稿人员,关于华国的技术突破是真的,百分百真实。”

这位ID叫杏仁糖的用户是solar板块上的活跃用户,向来以专业著称,这还是其第一次提到其个人背景。

“其中最关键的是,华国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模型,这个模型绕过了肖克利-奎伊瑟极限。

这在材料学领域,堪称划时代的工作,过去有可能能做到这一点的数学家,不会把注意力投向在光伏领域,做光伏问题的材料学家们,压根就不懂如此高深的数学。

这是数学在材料领域的降维打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