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327章 风起华盛顿

科技入侵现代 第327章 风起华盛顿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20 16:15:19 来源:源1

第327章风起华盛顿(第1/2页)

“不过它对我们而言,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

各位,我下面说的,大家剩下学习的时间里一定要认真研究,重点关注。”

陈磊说:

“NIL光刻机路线不一定有未来,但它所蕴含的技术未必就没价值。

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项技术中有价值的给拆出来,用在我们的光刻机路线上。”

陈磊的话,让在座的其他专家一下就打起了精神。

“这几天我一直在复盘佳能那台FPA-1200NZ2C的每一个细节。

它的核心那个纳米压印的‘模头’,以及配套的UV固化系统,对我们来说是毒苹果,因为它和我们的DUV体系不兼容,而且捆绑了材料陷阱,我们后续如果林总给不出解决办法,那么我认为我们必须坚决地把它剥离掉。”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NIL结构图的压印核心部分,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叉。

“但是,”他话锋一转,用笔圈出了结构图的另外三个部分,“这台机器的骨骼、神经和循环系统,对我们来说,有着非凡价值。”

王工饶有兴致地问:“陈博士,具体说说?什么是它的骨骼、神经和循环?”

陈磊博士:“骨骼,我指的是它的超精密工件台系统。”他指向图纸的底座部分。“NIL是接触式光刻,每一次对准和移动,对工件台的平顺性、稳定性和定位精度的要求,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苛刻。

佳能毕竟是光学和精密仪器巨头,他们在运动控制、减震和材料学上的积累非常深厚。

我们的光刻机现在最大的瓶颈之一,就是工件台在高速运动下的稳定性和套刻精度。

如果我们能彻底摸清佳能这套系统的设计逻辑、控制算法和驱动方式,哪怕只是学到七成,我们的套刻精度指标至少能再提升50%。

这是我根据公开资料的猜测,具体多少,要等到我们把佳能的技术融入到我们的工艺之后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具体判断。”

王工摩挲下巴:“如果真能这样,我们的良品率还能提高一大截。”

陈磊接着说道:“是的。

然后是神经系统,它的全流程缺陷检测与测量单元。

NIL的致命弱点是缺陷率,所以佳能肯定在机器内部署了全世界最顶级的实时检测系统,用来在压印前后快速扫描晶圆,定位纳米级的颗粒和图形错误。这套技术是通用的。

王总,我们的产线现在主要依赖离线抽检,效率低,而且很多缺陷发现时已经晚了。

如果我们能把这套神经系统移植或复制过来,集成到现有工艺流程里,我们的良率又能爬上一个大台阶。

无论是国产生产线,还是说用A**L的那些生产线,都能用到这个系统。”

“最后一个,循环系统呢?”另一位李工问道。

陈磊说:“这就是我认为最有价值,也最意想不到的部分:喷墨式精准涂胶系统。”

他指着NIL设备中那个类似打印喷头的装置:“传统的DUV光刻,是用旋转甩胶的方式给晶圆涂上光刻胶,超过95%的昂贵光刻胶都被浪费了。

而NIL为了精准压印,开发了类似喷墨打印的技术,需要哪里有图形,就在哪里喷涂一滴树脂,用量极省,而且均匀性可控。”

他看向李工慢慢说道:“李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把这套喷墨技术嫁接到我们的DUV产线上,用来喷涂我们自己的光刻胶。

这意味着什么?光刻胶成本能骤降90%以上,边缘效应和甩胶不均的问题将成为历史。”

华国人就是这样,在没有路的时候也要找到路,陷阱也要给你找出价值来。

只是陈磊想不到的是,林燃压根想的不是拆解,而是在此基础上来重构整个光学系统。

华盛顿特区,哈特参议院办公大楼,听证会室内,室内的空气因愤怒和焦虑而显得格外沉闷。

商业、科学和交通委员会的所有参议员都已就座,他们身后,是挤得水泄不通的媒体记者和来自各大航空航天承包商的、西装革履的说客。

马斯克独自一人坐在证人席上,穿着一身略显不合身的深色西装。

“局长先生,”委员会主席,一位来自德州的象党资深参议员,语气不善地开始了质询,“这个国家的人民想知道,两周前,当华国人在月球上用核反应堆和电磁轨道,像打高尔夫一样把东西送回地球时,我们NASA在哪里?我们的月球计划在哪里?为什么我们花了纳税人上千亿美元,得到的却只有几页PPT和不断延期的阿尔忒弥斯计划?

唯一一次去月球,却还依赖来着华国的技术?”

记者的闪光灯像风暴一样亮起。

马斯克没有看参议员,而是对着面前的麦克风,用他那特有的、略带停顿的语调,平静地开口了。

“参议员先生,你的问题,也正是我在过去长达半年时间里,作为NASA局长,每天都在问我自己的问题。”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了整个房间:“而在调查了数十个项目之后,我找到了一个能完美回答你所有疑问的样本。”

他向助手示意。

助手将一张巨大的、打印精美的彩色展板,立在了他身旁。

展板上,是一辆造型极具未来感的月球探测车,正在月球南极的陨石坑边缘进行勘探。

“女士们,先生们,这就是VIPER:挥发性物质调查极地探测车,”马斯克指着展板:“按照计划,它本应在明年,搭乘‘猎鹰重型’火箭,由Astrobotic公司的着陆器送上月球,去寻找我们建立月球基地最关键的水冰资源,这是一个耗资4.3亿美元的伟大项目。”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它看起来很棒,不是吗?但有一个小问题,它不存在。”

整个听证会现场,一片哗然。

因为这玩意大家记得很清楚,去年通用航天才把它送上了月球。

还因为上面所存在的小米LOGO而引发热议。

结果马斯克现在告诉大家,这玩意不存在?

马斯克无视了骚动,继续揭开这个疮疤。

“根据官方文件,VIPER项目,继承了上一个已被取消的、名为资源勘探者ResourceProspector,缩写为RP的项目的技术遗产。

RP项目,从立项到2018年被取消,总共花费了纳税人超过2.5亿美元。

也就是这两个项目一共花费了联邦高达6.8亿美元,但是,这个项目实际上不存在。

我让我的团队,调出了RP项目的所有技术档案。你们猜我们发现了什么?”他看着参议员们,“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概念图、数千页的PPT材料、美好的愿景和永远无法达成的项目时间表。

但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一件可以飞行的硬件,甚至连一个合格的工程原型都没有。

它是一个只存在于纸上的项目。

所以,VIPER从一个‘零’项目,继承了‘零’遗产。”

台下的骚乱更大声了,其中对NASA人浮于事有所了解的专家意识到大事不妙。

马斯克接着用悲伤的语气说道:“我知道你们会问,我们去年不是才把它送上月球吗?

viper概念车现在不是还在月球上飞驰吗?

它不是一直在向地球传回数据吗?为什么我会这样说,说它只拥有了更漂亮的PPT,更精细的概念图,以及与RP项目如出一辙的不断超支的预算和不断延误的时间表。

它不是已经有实物了吗?

抱歉,各位,请回想一下,它是不是有小米的LOGO?

它的车头是不是出现过小米的LOGO,我们后来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这些国内最好的媒体上,是不是看到小米和通用航天的合作新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27章风起华盛顿(第2/2页)

但是时间,各位你们没有注意到时间吗?

合作在后,viper发射在前。

也就是说,这是为了掩盖事情真相而特意在后续补签的合作协议。

那辆月球探测车完全来着华国,极大可能来自阿波罗科技,阿波罗科技之前的月球探测车是小米赞助,上面有小米LOGO,所以我们的月球探测车也有小米LOGO,是小米赞助。

阿波罗科技是先有因后有果,而我们的VIPER因果倒置了!”

“它没有实物,你们明白吗?”马斯克的声音充斥着了怒火:“它没有一个可以工作的驱动轮,没有一块可以抵御月球低温的电池,没有一根可以钻进月壤的钻头!它根本不可能搭载任何宇宙飞船去月球!

如果不是我们的华国同行帮了我们,它是一辆纸糊的月球车!

现在它是一辆彻头彻尾的华国造。

而最精彩的部分来了,”马斯克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高高举起,“这是前任局长办公室的内部备忘录。

原本这个计划会和RP项目一模一样:在明年发射窗口临近时,以技术挑战不可克服和预算严重超支为由,再次取消VIPER项目。

这样,两个项目、总计近7亿美元的资金,就将和它们的PPT一起,被扫进历史的尘埃里,无人问津。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通用航天居然从华国把土星五号和配套的月球登陆技术给买回来了,他们必须要先立刻发射,哪怕是概念车,也得射到月球上。

所以他们无计可施,只能从华国买一辆月球探测车来。”

听证会现场,已经安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那些来自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的说客们,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VIPER项目他们也有参与,也有分红。

更重要的是,马斯克到底想干嘛?

把这样的丑闻曝光出来。

“我知道大家会问证据呢?

会觉得我在编造一个故事,觉得报纸报道小米和通用航天合作的时间戳之差,还不够有说服力。”

马斯克看着委员会主席,接着说道:

“我上任后,一些在NASA工作了三十年、心怀正义感的匿名工程师冒着巨大风险提供给我的。”

乔纳森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

作为在NASA体系里混了四十年之久的月球地质专家,乔纳森属于少有心怀良知的专家,他同样认识NASA内部大量还有那么些许良知的工程师。

这些工程师,在得知马斯克要对VIPER动手之后,大家通过间接匿名的方式提供了大量佐证材料。

他顿了顿,然后按动手中的遥控器,把大量照片曝光:

“但是,”马斯克的声音变得冰冷,“这辆车的很多设计,与VIPER公布的概念图有细微但不容忽视的差异。

最直接的证据是:”

马斯克按动手中的遥控器,将照片的某个细节,放大到了占据整个屏幕的程度。

“那是一块裸露的电路板。

而在电路板中央,一颗负责数据处理的主控芯片上,清晰地蚀刻着一行字母:**IC。”

听证会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盯着那个陌生又有点熟悉的logo。

中芯国际,一家来自华国,经常在阿美莉卡听证会上被讨论的企业。

马斯克接着说:“不够,这还不够。

我还委托了一家华盛顿最好的私家侦探事务所,让他们去调查一个问题:在过去两年里,有没有类似月球车的奇怪货物,进入过阿美莉卡。

他们一开始一无所获。

直到他们把调查范围,从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和休斯顿的航天中心,扩大到了纽约港。”

马斯克再次按动遥控器,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份被扫描得异常清晰的海关进口报关文件。

他指着文件上的条目,一字一顿地念了出来:“货物名称:无人地质探测车。

制造商:申海空间技术应用与发展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隶属于华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原产国:华国。

入境口岸:纽约-新泽西港。

日期:2024年11月。”

整个听证会现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一位参议员下意识地摘下了自己的眼镜,用力揉着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我们还拿到了这个。”马斯克亮出了最后一张照片。

那是一位海关员工在纽约港区,用手机无意间拍下的照片。一个巨大的集装箱敞开着,里面,赫然就是那辆和NASA内部照片里一模一样的月球车,上面的小米LOGO熠熠生辉。

马斯克关掉了屏幕,转身面向全体参议员,提出了那个致命的问题。

“现在,请各位告诉我。为什么?为什么一辆NASA的、用于月球探索的无人探测车,要舍近求远,不运到佛罗里达州我们自己的发射基地,却要像走私一样,混在几百万个来自华国的集装箱里,从纽约港鬼鬼祟祟地运进来?”

他没有等任何人回答,而是自己给出了那个唯一的答案。

“因为前任NASA的官僚们,需要一个道具!

如果只是用来拍照、拍视频、向你们国会老爷们展示工作进度,从而骗取更多预算的实体道具,那他们还不一定要找华国买。

但是他们需要的是真的能在月球上跑起来,能够传回数据和信息,能够真的进行探测、进行掘地取样、进行自动充电续航的月球车,这样的车只能从华国进口。

他们自己造不出来,他们用一个空壳的VIPER项目,从国会申请了4.3亿美元。

然后,他们偷偷花了也许不到一千万美元,从华国买了一辆同样印着小米LOGO的月球探测车运到纽约,再用卡车偷偷运到俄亥俄州的格伦研究中心,在那里把它伪装成VIPER,拍完照,写完报告,最后再运到佛罗里达州的发射中心,送上月球。

华国的月球车,华国的火箭,我们到底还要多少华国货?”

格罗夫在台下已经傻了,他意识到全完了,马斯克这家伙是要来掀桌子啊?

马斯克入职NASA快一年时间了,格罗夫以为对方的精力全部都放在星舰上,结果居然还有这一手。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希望找到一个解法:“怎么办?”

马斯克看着那些因震惊和愤怒或者不知道什么情绪而脸色发白的国会议员们,发表了他最后的宣言:

“参议员先生,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输。

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这是NASA内部,以及与其共生的那些旧时代承包商们,几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化。

他们擅长的,不是制造宇宙飞船,而是制造PPT、制造预算、制造一个可以让他们永续地、合法地浪费纳税人金钱的、封闭的利益循环。

总统先生要求我,带领美国重返月球,并且要赢。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钱。”

马斯克站起身,目光如炬,从未如此坚定过:

“我们需要一场彻底的、从上到下的清洗。

我将以此项目为切入点,对NASA所有正在进行的项目进行全面审计。

所有拿着巨额资金却交不出实际成果的承包商,将被永久终止合同。

所有阻碍改革的官僚,都将被撤职。

我来这里,不是请求国会的批准。

我是来通知各位,为了追上我们的对手,为了完成总统的命令,这场战争,已经开始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格罗夫放心了,本来以为只是针对VIPER,你把目标放这么大,那你就等着被华盛顿的沼泽给吞噬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