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假皇孙 > 126 为太子找回场子

大明假皇孙 126 为太子找回场子

簡繁轉換
作者:花间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1 11:5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时候不大,重臣们鱼贯而入。

见礼后,小朝会开始了。

朱元璋坐在上首,朱标坐在左边上首,

朱允通则坐在朱标的身后,正襟危坐。朱标一再强调,只许听,不许说话,不许笑。

他看到了蓝玉,蓝玉冲他笑着点点头。

首先是吏部。

吏部尚书詹徽上奏的是京城五品以下官员的考核。年终官衙都即将封印,考核要在之前结束。

大明官员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吏部负责的是五品以下的官员。

吏部尚书詹徽神情严肃,声音低沉,说话不紧不慢,

徽正在奏报的是考核之法。无非都是一些圣人之言,要求官员要从道德上约束自己等等。

朱允?听的很认真,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

吏部主要从德、勤、能、绩几个方面来考核,听微的表述都是在务虚。

朱允?听的时间长了,渐渐感觉无聊,上下打量了一番徽,五官端正,就是三角眼、吊梢眉,有点破坏了容貌,略显阴鸷。

直到徽提到了几个官员的考绩,朱允通才有了点兴趣。

詹微奏报结束,大殿暂时安静了下来。

朱标说道:

“尚书,考核最好宽严相济,对于老臣、家境困难、为官清廉的官员,宜宽一些。

微躬身道:

“太子殿下,既然朝廷制定了考核的法度,臣还是依照法度来。法外开恩,容易乱政。”

朱允通有些意外,

詹徽这是不软不硬地顶了一下太子啊,

朱允?再次打量徽,这老小子低着头,看不出表情。

官员的任免、升降、调动、奖赏都和吏部息息相关。自从老朱不设丞相,吏部已经隐隐成为六部之首。

詹徽这是飘了吗?

还是他骨头硬,不畏太子的威严?

还是想当陛下的孤臣?

朱标解释道:

“本宫不是让你去法外开恩,而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宽一些。”

詹徽拱手道,

“臣知道了。”

朱允?暗暗撇嘴,这老小子不买太子的账啊。

他不由地看向老朱,不知道老朱是个什么态度。

没成想,竟然和老朱的视线相撞,

朱允?急忙收回目光。

“朱允?,对官员考核,你有看法吗?”朱元璋问道。

???

朱允?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老朱你是认真的吗?

开会呢!

老朱你严肃点!

朱标也吓了一跳,父皇今儿是怎么了?吏部考核官员,这么重要的政务,怎么能询问一个孩子的看法?

“父皇陛下,朱允通对朝政知之甚少......”

朱元璋却摆摆手,

“无妨。”

重臣们也都吃了一惊,陛下竟然三殿下这么严肃的问题?

朱允?有点急了。

老朱竟然来真的!

可是,自己一点也不了解大明的官员考核,知道的那一丢丢,也就是刚才说的那些。

怎么办?

总不能对老朱说“我不会”吧,那以后还怎么在朝堂混?

他脑子转的飞快,

在鬓角冒汗,脑袋将要冒烟的时候,他有了应对的答案。

老朱既然赶鸭子上架,那咱就将鸭架子给拆了。

“咳!”

朱标忍不住咳嗽一声,对朱允通道,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臭小子!

你就老老实实说不会,没人看不起你的。

朱允?躬身道:

“是,太子殿下!”

朱元璋面无表情,心里却有些得意。

今天这个场合,正适合吓唬吓唬孩子,让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以后老实一点。

朱允?对老朱躬身道:

“皇爷爷陛下,臣认为吏部的考核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老朱心里乐了,咱就听听他能胡诌一些什么。

希望大本堂的先生多教了一些。

!!!

朱标深吸一口气,袖子里双拳紧握,恨不得跳起来捂住他的嘴,然后命人拖出去。

蓝玉却面露微笑,

刚才微的表现,让他很烦躁。

?儿出来打打徽的老脸,再合适不过了。

詹微忍不住笑了。

官员考核运行了二十多年,是你一个黄口小儿能挑刺的吗?

重臣们也都仔细打量朱允?,这个皇孙最近很耀眼。

“说吧。”

老朱面无表情,声音淡然,完全察觉不出他的情绪。

朱允?躬身道:

“皇爷爷陛下,臣说之前,想先请教尚书一个问题。”

“问吧。”

“尚书,你会任用你讨厌的人去负责考核工作吗?”

“下官当然不会。”詹徽坦然道。

詹徽眼睛一转,难道小殿下要攻击老夫任人唯亲?

他急忙又补充道:

“殿下,下官会唯才是举,尽力找出德才兼备的官员负责考核。”

朱允?点点头,

“问题,就出在这里。”

詹徽终于抬起头,正视朱允?。

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还有错了?

朱允?冲老朱拱手道:

“皇爷爷陛下,臣认为,吏部对官员的考核太过粗疏,太依赖于吏部官员的主观看法。这就容易形成任人唯亲,造成各种**。”

众人都吃了一惊。

这扣的帽子不小啊。

詹徽冷哼一声,

“殿下,请摆出证据。”

朱允?说道:

“官员考核,主要是德、勤、能、绩四个方面。其中的‘德,有多大的水份,本王就不展开说了,各位都懂的!”

不少重臣都笑了。

品德这一块,指的是官德、官风、百姓的口碑,还有官员私德,

除非罪大恶极,一般至少一个“良”,

如果再操作一下,或者负责考核的恰好是有交情的,同党,那就是“优”了。

朱允?继续道:

“还有‘绩”这一块,这就是政绩了。刚才尚书提到,有一位官员在京郊治水,成效显著,评定为优。”

“尚书,本王再请教你几个问题。”

微躬身道:

“请殿下提问,下官知无不言。”

朱允?问道:

“这位官员治水的时候,发了多少民夫?”

微愣了,

“殿下,这,下官不知。”

朱允?继续追问:

“尚书,如果不知道征发了多少民夫,又如何判断他有没有滥用民力?”

“詹尚书,治理河道花费了多少钱粮?这些钱粮从何而来,又用去做了什么?”

“为何要治理河道?治理的河道有多长、多宽?”

“既然惠及百姓,那请问尚书,增加了多少水田?惠及了多少户百姓?”

“每年增加的粮食产量又是多少?”

“这次治理能用多少年不需要再次大修?”

微怔住了,额头渗出了细汗。这些问题他都回答不上来。

可是,

河水通畅了就可以了,谁关注这些数据啊?殿下这就是找茬刁难老臣。

其他官员却若有所思,殿下问的似乎很合理。

朱元璋很意外,没想到朱允?真的有自己的看法,他的神情严肃起来,仔细琢磨朱允通提出的问题。

朱允?清朗的声音在大殿回荡:

“尚书,这些都没有数据,全靠一句话,太空洞!”

“吏部官员的随意性就太大了,活动空间也太空旷了!”

“人情、索贿、受贿,就在所难免了。”

“詹尚书,一句话是远远不够的!”

“吏部的工作,还可以再提升一些,再扎实一点,再详细一点,再细化......”

朱允?毫不客气地敲打起了他。

刚才?徽太子多嚣张,现在就多狼狈,冷汗顺着鬓角流了下来。

-

朱标有些不忍,又轻“咳”了一声。

朱允?适时闭嘴。

蓝玉忍不住嘴角带笑,?儿竟然真的教训了徽老贼,太痛快了!

詹微忍不住辩解道:

“殿下,如果做到这么细,需要耗费的人手,时间就要翻了几番。”

朱允?缓缓道:

“官员的所作所为,事关百姓的生息,尤其是治理河道,事关民生。尚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啊。

他的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

就差直接骂脸上,你吃百姓的,喝百姓的,哪来的脸抱怨苦,抱怨累。

詹徽:

不按殿下的说法来,那就是不关心百姓死活,那就是官蠹。

这不是大帽子,这就是五指山。

詹徽压力山大,腰弓了下去。

他忍不住看了看身侧的吏部侍郎黄元济,希望黄元济能跳出来反驳几句,至少帮着分担一下压力。

可是黄元济直接装死。

上次的“白马非马”,他已经领教了朱允?的厉害。

现在朱允?满手的大帽子,他可不想去领一个。

蓝玉等太子系的官员,都暗呼爽快。

朱元璋缓缓道:

“这件事再议。”

如果按照朱允?的说法来改,今天的考核全都要推翻重来。

一番折腾下去,明年春耕都无法完成。

但是,

?儿说的又很合理,只能等下次考核之前,再细化了。

詹徽直接装死。没有认罪,也没有承认朱允是对是错。

这事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搁置了。

朱允?不以为意,只要打脸徽,帮太子出一口气就可以了。

接下来是户部。

户部奏报的主要是明年的盐引的发放数量,以及发放的范围,还有明年年初,边军用盐引换粮的具体数额。

礼部奏报的是年终祭祀的准备工作。

工部奏报,主要的河流整治工程全部结束,天气寒冷,征发的民役已经全部遣返。

朱允?听的很认真,但是也感觉很无聊。

工部尚书甚至还偶尔瞥朱允?几眼,心里有些发虚,唯恐殿下再次发难。

工部的奏报虽然有数字,但是按照殿下的标准,还有很多数据需要补充。

幸好朱允?正襟危坐,一言不发。

直到小朝会结束,老朱没再提问他,他也老老实实坚持到最后。

散朝了。

朱标要去詹事府,朱允?想自己溜达回宫。

结果又被朱标揪上了车辇。

“外面冷,跟咱一起回去吧,不过是拐个弯的功夫。”

车上,朱允?老老实实坐着,总感觉朱标要说教。

朱标喝了口茶,训斥道:

“你这孩子,你怎么还教训起微来了?他是老臣子了,你对老臣要敬重。”

朱允?撇撇嘴,

“父亲,我看他对你就不敬重。”

朱标被噎住了,车厢里安静下来。

朱允通有些后悔,是不是用词太猛,戳了太子的心窝子了?

朱标半晌后才说道:

“他是孤臣,咱不和他计较。”

再喝了口茶,他又高兴地说道:

“不过,你说的很有道理,咱想了想,不仅仅是官员考核很粗疏,就是其他衙门,也有类似的问题,就像最后工部的河道治理,明显不够细致。

“难得你想的这么仔细。你的学习是下真功夫了!”

说了一通,朱标又笑道:

“你小子也是傻大胆儿,你皇爷爷的本意就是吓唬一下你,你就老老实实说‘不知道”,没人笑话一个小孩子的。你竟然说了这么多。”

朱标摇摇头,庆幸道:

“幸好还算有见地。”

朱允?挺起胸膛,有些得意,

“还好了。”

自己还算有点急智,总算将老朱的问题糊弄了过去。

朱标笑了,

“别骄傲,朝政永远也做不完,连绵不绝的问题。你要是大意了,保不准哪天就栽跟头了。”

“父亲说的是。”朱允?也端起了茶杯。

车在咸阳宫缓缓停了下来,

吕氏闻声,急忙迎了出来,

“臣妾恭迎太子殿下!”

朱标没有动,却问道:

“?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下半句呢?”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朱允通张口就接上了。

朱标手指点点他,

“那你皇爷爷问你要蜂窝煤的方子,你怎么还提条件?帝国都是你皇爷爷的,何况一个方子?”

朱允通幽幽地说道:

“要了就给?我怕要习惯了。”

朱标哭笑不得,

“你皇爷爷富有四海,会看上你那点破烂?”

“你这熊孩子,也太抠了!你皇爷爷白疼你了!”

“行了,你滚吧。”

“知道了。”朱允?起身下车。

“有奏疏最好先给我看看,别乱上!”太子在他身后叮嘱道。

吕氏见车帘子打开了,急忙又凑近了几步,伸手就要去搀扶。

却出来一个风流倜傥的少年,

朱允??!

他怎么在太子的车辇里。

“孩儿见过母亲!”朱允?下车后躬身施礼。

太子在里面探头,对吕氏道:

“我要去詹事府,就不下去了,你带着孩子回去吧。”

吕氏急忙躬身道:

“是,殿下。”

车门关上,车远去了。

朱允?冲吕氏躬身告退,

“你怎么在太子的车上?”吕氏问道。

“禀母亲,孩儿下午参加了小朝会,和父亲一起回来的。”

“哦?哦!”

“母亲,孩儿告退。”

“嗯。”

朱允?转身走了。

吕氏看着他的身影,心塞的难受。

知道陛下将他召去了,以为有事要询问,很快就回来了。

没想到,他竟然去参加了小朝会。

是偶尔呢,还是他又要开始观政了?

炫儿病的真不是时候啊!

吕氏脸色阴沉,带人回了景阳宫。

秋桃还在外面跪着,低着头,一动也不动。

吕氏只是嫌恶地瞥了她一眼,就缓缓进了大殿,这就是勾引殿下的下场,好好地冻一冻,让贱婢清醒一下脑子,认清自己的身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