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正午。
大本堂。
朱允通拿着滑板走出教室。
朱植在后面叫道:
“?侄儿,今天又出宫吗?天晴的这么好,不去打马球吗?”
朱允?摇摇头,
“今天家里有事,不出去了。”
自己提出的国债策略,还有些粗疏,他想再写的详细一点,方便朝廷后续实际操作的时候参考。
朱植有些遗憾,
“有空一起去打马球。”
“好啊!”朱允?挥挥手,踩着滑板走了。
朱植、朱权他们也都拿出自己的滑板,朝马厩冲去。
朱允通顺便去看了江都,
薛妃已经决定查账,今天上午就开始了。
她虽然性格温和,但是不代表她会坐以待毙。
朱允通还没进屋子,就已经听到噼里啪啦的算盘珠子的声音。
周嬷嬷打开门,撩开帘子,朱允?进了屋,
里面摆了十几张桌子,每张桌子都有一个账房在忙碌。
屋子堆满了不少账簿。
江都迎了出来,
“放学啦?”
朱允?点点头,笑道:
“娘娘真是雷厉风行啊!”
江都叹了一口气,
“没办法,娘娘其实一直都提心吊胆的。昨晚得知太子的意思,娘娘就感叹,自己已经生死一线了。”
“大姐,有景阳宫的人来吗?”
“上午没看到。他们可能还不知道吧?”
“账簿都放哪里的?”朱允通又问道。
“有专门存放账簿的库房。”江都问道,“在这用午膳吧?”
朱允?急忙摆摆手,
“算了,我还是回去吃吧。你这都插不下脚了。”
朱允?转悠了一圈,聊了几句就告辞了。
看看天色,
日上中天,乾清宫的小朝会要开始了吧?
今天要讨论盐政、国债,不知道重臣们会如何看。
他也有些吃不透那些老儒的心思。
乾清宫外,重臣陆续来了。
他们注意到,户部尚书身后多了一个中年官员,
黑瘦如竹竿,稀疏的胡子,一双眼睛大而清亮,
虽然穿着厚厚的棉服,但是依然像一根棍子,茕茕孑立。
户部【都转运盐使司】的【都转运使】杨兆兴。
不少人心里都犯嘀咕,一个从三品的官员,也有资格参加下午的小朝会?
莫非今天讨论的是盐政?
他们有心上前询问,杨兆兴却袖着手,低头不语,反而让众人不好意思打破辰末。
太监出来宣众人进殿。
重臣鱼贯而入,都惊喜地看到太子朱标竟然也在。
太子气色很好,面色红润,
众人都十分激动,急忙上前施礼。
蓝玉甚至眼圈都红了,声音有些哽咽。
朱标看到众人,也是一阵唏嘘和感慨。自从上次落水,已经近一个月没见到各位了。
众人客套一番,老朱也从后殿回来了。
小朝会开始了。
朱元璋扫视众人,缓缓道:
“年前,朝廷决定细化官吏考核的规则,要求要扎实,细致,详细。尤其是能用数字表示的,不要用一句话含糊地带过。”
蓝玉心中暗笑,陛下用的这几个词都是年前?儿说的。
当时?儿就在这里,将徽老贼骂的狗血喷头,吏部的考核被批的几无是处。
“现在年也过去了,各部完成的如何了?”老朱最后问道。
吏部尚书詹徽第一个躬身道:
“陛下,吏部的考核细则已经修订完成,请陛下过目。”
说着,他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奏疏,双手奉上。
周云奇上前接过,转呈在御案上。
朱元璋看了一眼,只有一指厚?
内容这么少的吗?
他不由地想起了朱允通上的【奏请暂停新增宝钞疏】,不过是说了盐政和国债,就足足三指厚。
吏部要考核天下五品以下官吏,竟然就这么一点细则吗?
朱元璋随手翻了翻,
“卿有心了,咱抽空看看。”
其他官员也陆续奉上各衙门的考核细则,他们这些主要是所在衙门五品以上的官员的。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无论如何,交差了。
朱允?殿下骂徽,自己骂爽了,却把我们害惨了,我们一个元旦假期都没过安稳。
这种新颖的东西,前无古人,连个参照都没有,全靠殿下骂詹徽的那几句话,让衙门的笔杆子由此延伸出去的。
不管是不是那个意思,反正有了一稿。
不行就再改吧,实在脑子空空,想象不出来了。
朱元璋都翻了翻,放在了一边。
心里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不是朱允要求的那种规则,
蓝玉负责的是卫所的考核,只见他从身后拖出一个箱子,
“陛下,臣已经制定了卫所考核细则的初稿,并请朱允通殿下审阅过,初稿全在这里。”
箱子足足有一尺多高,两尺多宽,
众人都吓了一跳,蓝玉老贼怎么搞了这么多?
再看看自己的那薄薄的小册子,他们心里都在打鼓。
相比之下,自己好像没有认真做事。
重新制定考核细则,本就是朱允提出来的,有他把关,卫所的应该没问题了。
他们有些后悔,早知道如此,就和太子申请,请东宫的三殿下施以援手了。
周云奇招呼两个太监,将箱子抬到一边,将里面的奏疏一册一册拿出来。
朱元璋看的头皮发麻。
这么多,朕今晚要看到什么时候?
他随手拿起一本,是卫所指挥使的考核细则。
翻开看了一眼,当即被吸引住了。
职责分的很了几个大类,
分了军事管理、人员管理、屯田、地方治安、禀报军情、执行朝廷命令……………
每个大类下就是具体执行的要求。
几乎都是可以用数字规范的,
尤其是人员管理、屯田这两项,几乎条条款款都能用数字考核,
绝不存在模糊的空间。
朱元璋又翻了一本,是卫所同知的考核,也是大同小异,做的十分细致。
最大可能地杜绝了打人情分的情况。
朱元璋微微颔首,
“蓝卿这个好!很细致,很扎实,也容易执行。”
众人纷纷看了看蓝玉,请朱允通殿下指导了,效果果然不同。
要不,咱向太子请示一下,请殿下也给咱提提意见?
除了徽低着头,其他官员又看了一眼太子。
太子正襟危坐,老僧入定一般。
朱元璋咳嗽一声,
“细则先放下,等咱看了之后再讨论。”
“今天先说一下盐政。”
“朱允?提出了一种新的制盐方法,大家议议可行吗。”
众人都心头一惊,怎么又是他?
不过是盐政,几本都与自己无关。
他们有些幸灾乐祸地看向户部尚书赵勉,还有那个瘦竹竿杨兆兴。
周云奇拿出奏疏,重臣们传阅起来。
盏茶过后,众人都看完了。
朱元璋问道:
“诸卿,如何?”
重臣们仔细思索,觉得晒盐法有可行性,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新的方法,他们也心里没底,
于是,众人的目光都落在都转运使杨兆兴的身上,
这个人才是专业的。
唯独蓝玉信心满满,?儿提的建议,那有什么问题,肯定可行!
可惜他是主管军事的,不方便第一个出来发言,只能跟着赞同的官员打打顺风局。
“杨兆兴,如何看?”
朱元璋点名了。
杨兆兴有些激动,
“陛下,三殿下的构想匪夷所思,实在精妙无比。
他人长的很瘦,声音却十分洪亮。
整个大殿都是他的声音在回荡。
“陛下,相比煮盐法,平滩晒盐法完全利用阳光、风力,不需要柴禾、煤炭,花费小,产出大,是利国利民的绝好方法,臣认为应该尽快推广。”
“陛下,还有一个月就开春了,臣相信,这个春天的产品旺季,朝廷必然迎来一次盐业的大丰收。”
重臣们都有些懵,有这么厉害吗?
詹徽疑惑道,
“杨都运,这个,什么晒盐法,这么好用?”
杨兆兴回道:
“尚书,春季的收获会证明下官的判断!”
“三殿下的构思看似简单,其实,如果让盐丁自己慢慢积累,摸索,可能需要几代人才能演化到殿下目前构思的状况。”
???
!!!
重臣纷纷看向蓝玉。
杨兆兴投靠朱允?了?
这夸奖的太不要脸了!
只见蓝玉红光满面,不断点头表示附和。
杨兆兴很坦然,因为他说的是自己的切实感受。
误会就误会吧,等初夏统计出产盐的数据,咱就拿来打你们这些老贼的脸。
朱标嘴角挑起微笑,他已经看出了平滩晒盐法可行,杨兆兴并没有夸大。
自家的孩子如此优秀,老父亲与有荣焉!
朱元璋扫视群臣,
“诸卿,认为可行?”
户部尚书赵勉自然要支持下属,
“陛下,臣附议,当尽快推行!”
礼部、工部都附议支持。
吏部尚书徽却道,
“陛下,是否先挑选一二盐场,试行之后再推广?“
老朱捻着胡子,沉吟不语。
其实他的心里已经决定了。
老朱家难得有个皇孙做点实事,必须大力推广,让天下人知道,老朱不是只有混蛋王爷,还有个聪慧的皇孙。
蓝玉跳了出来,大声道:
“尚书此言差矣!平滩晒盐完全不影响煮盐。”
“陛下,臣建议全面推广晒盐法,时不我待!如果产盐量能够大幅提升,则朝廷的钱粮也会缓解一二。
现在边关购买军粮,一部分是来自屯田,
还有一部分来自商人运去九边的粮食,边关将士拿盐引换粮食。
如果盐产量提高了,边关换的粮食就更多了,更充裕了。
朱元璋看向朱标。
朱标躬身道:
“父皇陛下,臣支持全面推广。”
朱元璋一槌定音,
“杨兆兴,你来全面负责,立刻行文各盐场、相关州府,在海滩、盐湖全面推广平滩晒盐法!”
杨兆兴躬身领旨,大声道:
“陛下,臣一定全力推行平滩晒盐,并保证在这个春季产盐。”
朱元璋微微颔首,
“善!”
他的心里有些激荡,龙袍里的手有些抖,继轧花机造福百姓之后,咱孙子的又一个举措出来了!
太长脸了!
环视群臣,他又拿出一本奏疏,
“下面就议议,朝廷是否要向民间借债。”
周云奇再次给重臣发了几本抄录的奏疏。
老朱捻着胡子,欣赏着群臣的惊叹。
看口型就知道,他们在说“又是”。
没错!
奏疏依然是咱孙子的!
好好看吧!
接下来咱们议议。
-
长安宫。
朱允?正在完善国债的建议。
咸阳宫的一个太监来传令,太子召见。
朱允?简单收拾一下,去了咸阳宫。
到了宫门前,朱允通发现挑帘子的小太监很面熟,似乎在哪见过。
进了前殿,他又回来了,上下打量一番小太监。
小太监缩着脖子,有些惶恐。
朱允?想起来了。
杏花遇害后,那天晚上偷偷烧纸钱的,就是这个小太监。
“你叫什么名字?”
“殿下,奴婢小王柱。今天拨到咸阳宫当值。
“哦?还有个大王柱。”朱允?笑道。
“殿下,有大王柱,老王柱。”
朱允?被逗笑了,
“好,小王柱,你在这好好干活。”
~
书房,朱标正在看书。
看到朱允?进来请安,他放下书,调侃道:
“来的这么快?怎么没出宫请安?”
“呃,那啥......今天学堂布置了太多的课业。”朱允通回道,“下午的朝会结束了?”
朱标指指一旁,
“坐吧。你的平滩晒盐法,朝廷决定大力推广。明天上午你别去学堂了,跟咱去詹事府,都转运使司的都转运使杨兆兴要见你。‘
“是,父王。”朱允通答应下来。
杨兆兴要见自己,无非是商量建造盐田的事情。
朱标有些遗憾地说道:
“你提的国债,小朝会没通过。”
“为何?”朱允通有些意外。
朝廷不是很缺钱吗?
这个借债的方案多好啊,正常国家都这么搞的。
朱标叹了口气,
“不少重臣都认为要轻徭薄赋,朝廷不必过度吸收民财,量入为出即可。”
朱允?沉默了。
要让这群儒家老先生改变看法,看来有点困难啊。
“那皇爷爷如何决定?”
关键还是得看老朱,他要推行,肯定会推行的下去。
“你皇爷爷决定,先发行五百万两三十年期的国债试试水,观察一下百官,百姓的反应。”
朱允?放心了,暗挑大拇指,这招高明!
只要发行国债,重臣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好处,下次发行国债阻力就小多了。
有了经验,下次十年期、五年期的就会陆续推出来的。
说了朝政,朱标捧着茶杯却沉默了。
朱允通有些奇怪,明明感觉他有话要说的,
“父王?”
朱标咳嗽一声,挪挪屁股,有些尴尬地说道:
“那个,之前和你说过,给你母妃送点脂粉、小孩子的滑板之类的,你还没送?”
他掏出一叠宝钞,
“拿去花。”
朱允?没有拿,笑眯眯地说道,
“母妃只怕也不需要孩儿送吧?”
朱标劝道:
“毕竟是你母妃,看着你长大的,关系最好缓和一些。
朱允通撇撇嘴,不是看着我长废的?
不等朱标再劝,朱允通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双手奉上。
“什么?”朱标接了过去,“张庆松?之前水师将领,后来去了工部。这人打水仗很厉害的。
朱允?很意外,没想到太子竟然知道张庆松。
那下面就好办了。
朱标抖抖纸张,“他不是无罪释放了吗?”
“父王,孩儿想请您赏赐他一个官,毕竟是个人才,闲置了太可惜。”
“想去哪里?”
“父王,澎湖巡检司。”朱允?毫不犹豫地报了出来。
那里距离大小琉球都很近。
如果张庆松在那把持一支军队,很多事情都好办了。
张庆松在澎湖附近,老钱的人在琉球,
张庆松负责用卫所掩护,给琉球那边运送钱粮、将士、流民。
两边互相支撑,彼此呼应,琉球的事就稳了。
朱标却很惊讶,
“怎么去那里?他和你有仇?”
去澎湖这种远离朝廷的地方,还成了军户,这不就是充军发配了吗?
朱允?摇摇头,
“就是有人求情,希望给他一碗饭吃。孩儿问他了,他也很乐意。”
朱标好心地提议道:
“太湖那里不好吗?张庆松管水师没问题。”
朱允?摇摇头,
“捅了这么大篓子,还能去澎湖巡检司当老大,便宜他了。”
“行!”朱标没再劝,而是笑道,
“不过,澎湖巡检司已经没了。”
???
朱允通有些尴尬,功课做的还是不够。
朱标哈哈大笑,难得看?儿犯错。
朱允?挠挠头。
教训啊!
下次一定将功课做的细致,再细致!
朱标解释道:
“陛下实施海禁,洪武十七年就废除了澎湖巡检司。”
“泉州那里有几个卫所可以去的。”
朱允通眼睛一亮,
“那也可以啊。”
朱标分析道:
“泉州卫统辖全府的卫所,他去不了。永宁卫负责海防;还有一个崇武千户所,在崇武半岛上。”
朱允?挑了崇武,
“父王,那就崇武千户所的千户好了。”
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去崇武当老大就挺好。
崇武深入大海,和琉球那边联络更方便。
朱标被气笑了,
“你可一点也不客气,张庆松现在是一个白丁,上来就是个千户?”
朱允?狡辩道:
“张庆松之前就是水师的将领,曾经也是正四品的官员,可惜后来官路坎坷,“
朱标略加思索,便痛快地回道:
“行吧。准了!”
“那个千户所的千户被弹劾了,咱正好给他换了。”
一个偏远的千户,优秀的将领不愿意去,
与其放个平庸的,还不如给张庆松这种悍将。
“谢父王。他还有升迁的希望吗?”
朱标点点头,
“进去就有了。他开始是千户,以后的升迁路子就是正四品的指挥佥事,正三品的指挥同知,正三品的泉州卫指挥使司指挥使”
“这个人可以用。你用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朱允?很得意。
朱标忍不住劝道:
“你要是想磨练他,黄河、鄱阳湖都可以的......”
儿子好不容易有个手下,他有点不忍心给发配了。
“呃......泉州那就挺好了。”朱允?急忙回道。
“随你吧,怎么用人需要你自己去体会的。”朱标不再勉强,经验总要自己去积累的。
用错了也没关系,大明不缺武将。
朱标又拿起了书。
朱允通磨磨蹭蹭,没有急着告退。
朱标疑惑道:“?儿,还有事?”
“父王,那个锦衣卫的,我杀了他的小舅子,据说他爱妾也被‘自杀了。”
“哦,咱知道。陛下点了他一句,他回去之后小妾就没了。”
“父王,蒋琳会不会报复我?”
“就他?”朱标不屑地哼了一声,
当即挺直了腰板,眼眸中闪过一道寒芒,上位者的气势席卷而来,
“咱一张纸条就要了他的狗命!”
朱允?放心了。
蒋琳可是掌管了大明最大的情报系统,如果还要防着他,以后就有些被动了。
朱标沉声问道,
“他找你麻烦了?”
“他敢!”朱允?胸脯一挺,“孩儿是担心他来阴的,毕竟掌管着强大的锦衣卫呢。
朱标摆摆手,笑道,
“锦衣卫又不是他一个人的锦衣卫,何况你皇爷爷也不是锦衣卫一个情治来源。他敢对皇孙胡来,脑袋不要了?”
朱允?好奇地问道,
“父王,还有什么来源?”
朱标沉吟了一下,看看左右,
“你还是别问了。反正你别担心就是了。哪天咱见了蒋琳,也敲打一下他。”
“谢父王!”朱允?躬身告退。
朱标笑道,
“记得给你母妃送礼物,就是谢咱了!”
朱允?一拍胸脯,
“孩儿现在就去准备,挑个最适合小娃娃的,今晚保准送到。
朱标很满意,
“好!张庆松是吧,等下咱就行文。”
“这人是个水师的帅才。就是人太忠厚,之前被排挤了。去泉州很合适,比他在工部强多了。”
景阳宫。
吕氏坐在窗前,阳光透过窗纱洒落在她的身上,给她白皙的俏脸笼上一层光晕。
她无意识地搓着手炉。
心里在琢磨着怎么夺回属于她的权力。
最近,她的亲信不断来哭诉,被拿去了职务,
有的挨了板子,
有的甚至因为犯错被罚去做苦役。
可是吕氏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只能安慰他们,静候时机,等自己复出,会重新启用他们。
吕氏秀眉微蹙,她担心薛妃掌控的太久,太子形成了习惯,不愿意再改了。
该怎么办呢?
宫殿的侧门开了,钱嬷嬷进了大殿。
一股寒风随之涌了进来。
吕氏很快就感觉脚面上一阵寒意。
钱嬷嬷快步走了过来,低声道:
“娘娘,薛妃在查账。”
吕氏差点跳了起来,惊叫道:
“她怎么敢?!”“
钱嬷嬷继续道:
“娘娘,据说上午就召集了账房,已经开始大半天了。
吕氏当即站起身,
“走!跟本宫去见太子!不能让薛妃这么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