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假皇孙 > 265 宋忠的死局

大明假皇孙 265 宋忠的死局

簡繁轉換
作者:花间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1 11:5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松江府码头。

朱允?深深吸了一口气,已经闻到了海洋的气息。

他只带着周一沙下了座舰,将周二沙、公孙虎留在了船上值守。

码头已经有一大群官员在等候。

可是他只认识为首的胖子,松江府知府马庆南,其他官员都陌生的很。

马庆南上前躬身施礼,

“下官松江知府马庆南拜见殿下。”

太子还在的时候,马庆南就是詹事府的左司直郎,甚至还被太子任命调查过朱允?。

太子临终前,将他外放松江,朱允去码头送的行。

现在人是物非,两人都唏嘘不已。

唯一不变的,是马庆南依然是那么胖,海边的生活只将他从一个白胖子,变成了小麦色的胖子。

故人相见,朱允?十分高兴,上前扶起马庆南,

“马知府,终于又见面了啊!”

马庆南笑的小眼都看不见了,

“殿下,可不是嘛,自从得知殿下离京,下官就一直惦记呢。”

两人叙了几句旧,马庆南又指着一侧的一个老年武将介绍道:

“殿下,这位就是浙江的都指挥使。”

老将军须发花白,腰杆挺直,上前拱手施礼,声若洪钟,

“末将浙江都指挥使谢于道谢于道拜见三殿下!”

朱允通微微颔首,

“免礼。”

朱允通的态度有些冷淡。

这里就他一个郡王,对方却依然叫他“三”殿下,开口是满满的疏离之意。

第一句就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是表明态度呢。

谢于道是信国公汤和的人,朱允通也没想过拉找他。

马庆南又一一介绍了同来的官员,有的是松江府的,有的是谢于道带来的。

双方见礼后,副千户云峰上岸了。

朱允?将他介绍给了众人。

董云峰的职位太低了,上前给众人见礼,

马庆南还比较客气,回了半个礼,

“董千户,已经给将士们准备了晚饭,会有人带着士兵们去用餐。”

谢于道则是傲慢地点了一下头。

众人簇拥着朱允?去了城里。

最好的酒楼已经灯火通明。

朱允?只是象征性地喝了几口酒,草草吃了饭就结束了酒宴。

除了马庆南都是陌生人,朱允?没有心思和他们虚与委蛇,只想早点散场。

众人陪他出了酒楼,侍卫前来战马。

谢于道拱手请示道,

“殿下,明日能否启程?”

朱允看了看他,

“去哪里?”

谢于道沉声道:

“殿下,按照圣谕,您应该去杭州安置。”

朱允?点点头,

“陛下和本王说过了。”

他又转头叮嘱董云峰,

“你带着兵去青村中前千户所安置,那里准备了营房。”

董云峰拱手领命,

“末将遵令。末将给殿下留下一个百人队,供殿下驱使。

“善!”朱允?满口答应。

董云峰的任务就是监视他的,一个兵不留下,董云峰也不敢的。

朱允?扫视众人,

“很晚了,各位且无安置!”

说着,他和马庆南先走了。

谢于道看着他的背影,脸色有些不好看。

殿下没有回复哪天出发,明显是晾着他。

他接到了朱元璋的密折,等朱允通到了杭州,就要严加看管,不许离开杭州城。

可是朱允通现在还在路上,松江府也不属于浙江管辖,这让谢于道有没有地方使。

董云峰上前拱手道别,

“军门,末将告辞!”

谢于道压根没有理会,带着亲兵扬长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董云峰缓缓收回双手,等他们走远了,才招呼亲兵,

“咱们也走吧。”

在马庆南的陪同下,朱允通进了一座豪华的宅子。

这里紧靠松江府的官衙,属于朱允通的产业。他在上海县建了一个码头,顺便建了这座宅子。

当时只是作为码头的附属产业,没想到有一天真的要来居住了。

朱允?见过图纸,虽然第一次来,却显得轻车熟路,带着马庆南直奔书房。

朱允?一边走,一边笑道,

“在水上飘荡了这么久,现在走路都有些发飘。”

马庆南低声道,

“殿下,下官获悉,陛下派了长兴侯来浙东,要陪着殿下呢。”

朱允?点点头,

“让他来吧。”

在苏州府他就接到了老钱的情报,知道耿炳文要来。

他很清楚,说是陪同,其实是担心地方官员看不住,让耿炳文来约束自己。

耿炳文是姐姐未来的公公,属于自家人,怎么安排他让朱允通有些头疼。

书房灯火通明,外厅已经有人在等候。

听到脚步声,三个人快步迎了出来。

都是朱允?的熟人,蓝九和、毛海、郑锡蕃。

朱允?和毛海、郑锡蕃才分别没多久,和蓝九和却分别很久了。

蓝九和激动的虎目含泪,上前拱手道,

“殿下!”

蓝九和的声音哽咽了。

朱允通上下打量蓝九和,黑瘦了很多,但是也更加健壮了。

“好!好!都是自己人就不多礼了。”

故人相见,朱允?心情有点沉重,终究还是走上了起兵的道路。

马庆南笑着拱手告辞,

“殿下,各位将军,咱先告退了!”

送走了马庆南,朱允通带着三个人回了书房。

众人刚落座,外面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朱允?抬头看向外面,一个穿着鹅黄色的长裙的少女站在了门前,急忙起身过去,

“小棠?”

许小棠眼圈红了,屈膝下拜,

“奴婢见过殿下!”

虽然心中小鹿乱撞,外在却如往昔那般娴静,举手投足尽显落落大方,不见半分慌乱。

朱允?注意到,她轻减了不少,低声道:

“好啊,咱们又见面了!”

许小棠指挥女送上茶水,依依不舍地告退了。

殿下还有要事和几个将军谈,眼下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

蓝九和他们早就清楚,殿下迟早要和朝廷决裂,这一天终于来了。

眼看风云将起,他们的心情都十分激动,在凳子上坐立不安,焦急地等候殿下掀开底牌。

侍女送上茶水,朱允通才想起来,今天少了一个人,

“庄松德呢?”

蓝九和躬身回道,

“殿下,庄先生去实验火炮去了,明天下午才能返回。

朱允?来了兴趣,

“钢制的火炮,他搞出来了?”

蓝九和用力点点头,

“殿下,庄先生说可行。但是末将不知道具体的数据,等庄先生来了之后向您禀报吧。

朱允通连连点点头,

“好!好!太好了!”

-

朱允?转头问毛海,

“你带的兵,都训练的怎么样了?”

他收拢了一些叶升、蓝玉的手下,一共凑了不到七百人,这些都是精锐,现在是毛海带着训练火枪。

毛海咧嘴笑了,拱手道,

“禀殿下,他们个个都是好兵,长枪、短枪都玩的纯熟。”

朱允?点点头,

“很好。”

郑锡蕃双手奉上一叠纸,

“殿下,这是末将统计的现有船只和将士名录。”

之前的海上力量属于张庆松管,但是张庆松本身又是永宁卫指挥佥事,只能遥控,有太多的不便。

郑锡蕃来之后,朱允通就让他统辖自己名下的所有水师力量,让张庆松进一步深藏在幕后。

朱允通接过去看了一眼,

主力船只有三艘,全是四百料的大船。绝大部分都是两百料的船。共有将士三千五百人。

朱允?放下统计的数据,

“琉球的船队还有几天抵达?”

郑锡蕃拱手回道,

“禀殿下,按照计划,船队两日后抵达上海县的外海。

朱允?微微颔首,

“知道了。”

蓝九和也掏出一叠纸奉上,

“殿下,这是属下掌握的兵力。”

朱允?接过去翻了翻,共有两千一百人,都是在当地招募的矿工、农夫。

朱允通终于有了一个比较明晰的印象。

蓝九和、毛海、琉球的所有兵力,加在一起,不到六千人,兵少将寡,

主力舰船只有三艘主力舰船,还没有浙江的一个卫所的船多,真和老朱打起来,估计杭州湾都打进不去,就已经全军覆没了。

朱允通合上文书,对三个人道,

“琉球太远,现在咱们首要的任务,是在离东海近一些的地方拿下一块地,作为咱们发展的根基。”

他虽然没有明说要“清君侧”,但是他的种种行为已经表明了他的立场。

毛海点头附和,

“末将赞同!附近没有自己的地盘,在松江府有些畏手畏脚。”

郑锡蕃也表示赞同,

“如果能在附近有停船的码头,远比从琉球赶来要方便多了。”

蓝九和也表示同意。

看意见统一了,朱允通吩咐道:

“一沙,去把地图挂起来。”

“来,咱们看看地图,商讨一下打哪里?该怎么打?如何守得住?”

乾清宫。

前殿灯火通明,朱元璋用了晚膳,在殿内来回溜达,偶尔咳嗽几声。

在周云奇的劝说下,晚膳勉强吃了两口,又喝了几杯酒,便再也吃下去了。

炼钢作坊成为废墟,对他是个十分意外的打击,

这简直比损失一支精锐的军队影响还坏。

春耕正在进行,钢材的来源没有了,

军队刚普及了钢制的兵器,难道要退回到青铜、熟铁的时代?

钢制火铳、火枪难道要成为绝响?

他的脸色很难看,心里堵的难受,偏偏无处发泄,现在连爆炸的原委都不知道。

他承认,自己是有私心的,想趁着朱允通不在京城,将作坊控制在朝廷的手中。

帝国只有这一座高炉,不仅关系兵器、农具的制造,更关系火枪的制造。

他也曾私下让工部去造钢管,

结果工部调集了最好的大匠作,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硬钻出一根钢管,可是其内部的平整度、耐用性,和作坊生产的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工部也企图仿制朱允?的钢管挤压一次成型的机关,但是至今连怎么造都没有摸出门路。

朱元璋有些后悔了,不该这么急着让朱允?去的。

现在高炉废了,肯定要重建的,难道让?儿回来吗?

可是朱允通也只懂是什么,怎么做还是靠的关志平。关志平现在却生死不明。

朱元璋越想越烦躁,甚至对朱允?也多了不少怨言。

他咳嗽的更厉害了,

周云奇劝道:

“陛下,歇息一会儿,喝点茶润润喉咙?”

朱元璋也走累了,回到御座后缓缓坐下,端起茶杯喝了几口,

刚放下茶杯,又问道:

“云奇,?儿怎么样了?”

这可是自己挑选的继承人,不能出了岔子。

周云奇上前躬身道:

“陛下,太医禀报,殿下的情绪已经稳定,半个时辰前吃了安神的药,已经睡了。”

“知道了。”朱元璋看看外面的夜色,现在京城该传遍了吧,“云奇,锦衣卫来了奏报了没有?”

“陛下,关于作坊的没有,但是有京城的反应,已经放御案上了。”

朱元璋走到了御案后,桌子上已经摆放了锦衣卫的密奏,

他戴上了老花镜,翻开了奏疏,

炼钢作坊的爆炸,京城不少人都有了震感,不少王公大臣都派出人手询问原委。

下午的小朝会也将真相带了出去。

现在权贵们都很安静。

但是市井之中却滋生了很多谣言,

“地龙翻身......”

“今年春天犯太岁,龙又抬了一次头......”

“作坊触怒了龙气………………”

“炼钢作坊压了龙脉,上天警示....……”

“我有邻居在那做事,听说死伤狼藉,作坊的人几乎都死完了!”

朱元璋合上密奏,没有关于朱允?的谣言,他暂时放心了。

一夜终于过去了。

五更鼓声还未平息,朱元璋已经起床了。

洗漱过后,嬷嬷给他梳理头发,

侍卫前来禀报: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宋忠求见。”

“宣!”朱元璋立刻起身,大步流星向前殿走去。

周云奇急忙一路小跑跟在后面,

“陛下,您慢一点,慢一点儿。”

朱元璋进了前殿,

宋忠满眼血丝,挂着眼袋,快步迎了上来,

“末将锦衣卫指挥使宋......”

朱元璋当即打断了他的请安,问了他最担心的问题,

“是火药吗?”

作坊防守严密,火药如果进去了,朱允?必然脱不了干系。

宋忠摇摇头,

“陛下,没有发现火药的痕迹。”

朱元璋暗暗松了一口气,又问出了另一个担忧的问题:

“关志平如何?“

“禀陛下,现场没发现关志平,也没看到他的遗体。”

朱元璋急忙又问道:

“找到人了吗?他当时不在作坊吗?”

宋忠却掏出奏疏,

“陛下,现场发现了关志平残缺的工牌,还有一些衣服的碎屑,经过辨认是他的。”

朱元璋眼前一阵发黑,头很疼。

关志平死了!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有关志平在,还有重建的希望。如果没了关志平,炼钢的炉子还能重建吗?

通儿说过,他也不行,他只能提供思路。

朝廷的钢就这么断了?!

“炸点在哪里?”朱元璋继续问道。

“?陛下,炸点就在高炉的东侧,紧邻高炉。”

“高炉?高炉为什么会爆炸?”朱元璋的声音高涨,带着怒意。

之前就有人将炸药运进了作坊,幸好被作坊的守卫发现了。

这次不是炸药,为何高炉会炸?

宋忠躬身解释,

“陛下,经工部的几位大匠作审查现场,一致认为,是高炉出钢的时候,操作不当,导致高炉内部爆炸。”

朱元璋疑惑道:

“确定是这样吗?”

炼钢作坊运作这么久了,也没出过问题,

为何昨天突然就炸了?

宋忠有些尴尬,

“?陛下,他们也只是揣测,凭经验判断的。”

宋忠将奏疏双手奉上,

“陛下,这是初步调查的一些情况。”

周云奇急忙上前接过,转呈在了御案上,

朱元璋立刻戴上老花镜,翻看起来,看了没几页声音就高了起来,

“造钢管的机器竟然彻底损毁了?!田强这个废物是哪里来的?”

“有工部的工匠揣测,是出钢的时候出了问题,导致炉子炸了。”

“昨天指挥出钢的也不是关志平,是鲁大安?”

“鲁大安?田强?这两人怎么这么陌生?”

“这两个人现在如何呢?”

朱元璋眼神如刀,阴恻恻地问道,心中已经决定要将二人千刀万剐。

宋忠急忙拱手道:

“陛下,鲁大安被当场炸死,田强受了伤。”

朱元璋重重地哼了一声,

“将田强下诏狱,仔细审问。”

继续翻着卷宗,朱元璋更加意外,

“哦,这两个人被开除过,又被请回来的?!”

被朱允?开除的,又被朱允?给叫回去了,刚回去就被女儿任命为二把手、三把手,

一个管出钢,一个负责钢管生产,

那关大匠去干什么?

这两个货昨天升职,今天作坊就出事了。

......

如果不是这两个废物,作坊也许会平安无事的吧?

朱元璋不禁摇了摇头,?儿操之过急了。

炼钢作坊这种需要很强工艺的地方,必须缓缓图之,对于关志平这种人,就要哄着,供着,怎么能一上来就给排挤了。

宋忠恭敬地看着,汗从两鬓流下。

他的心中十分苦涩,刚上任就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案子。

更要命的,是案子竟然是朱允?殿下有牵扯,殿下已经明显成了陛下的继承人。

宋忠却不敢隐瞒,锦衣卫那么多人都知道,

他如果隐瞒了一些和朱允?殿下有关的情节,万一被手下密奏给了陛下,自己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陛下最恨的,就是被下属蒙蔽。

空印案的人头,已经表明了陛下的态度,就是有话直说,他会自己判断,取舍。

可是如实上奏,肯定会被?殿下不喜,

等?殿下登基,不要说自己的人头,就是宋家的三族的人头还在不在,他都已经不敢想了。

不上奏牵扯殿下的细节,自己现在死;

如实上奏,自己未来死。

无论如何下场都不会好的,这就是个死局。

宋忠现在心里丧的很,本以为重新回到权力的巅峰,没想到竟然是来京城赴死的。

看到伤亡人数,朱元璋的心情终于好了一点。

惊天动地的爆炸,死了三个工匠,包括鲁大安、新上任的安防主管茅子俊、鲁大安的徒弟;重伤了两个;其余都是轻伤。

“宋卿,真的只死了三个?”

朱元璋有些怀疑,高炉都塌了,钢水飞溅,怎么会只死了三个?

宋忠急忙躬身回道:

“陛下,末将命人按照作坊的花名册,一一核对的。只有三个人对不上。”

朱元璋疑惑道:

“不是正在出钢吗?人应该很多的?”

宋忠解释道:

“陛下,作坊有安全规范,非直接操作的工匠,至少离高炉三十步远。这个距离远离炸点,才避免了重大伤亡。”

朱元璋叹了口气,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这个规范好啊!”

朱元璋不断点头,高炉都被炸成了废墟,他以为作坊要死伤大半了。

现在作坊的工匠大部分都得意保存,以后重建有了经验丰富的人手。

看到后面,朱元璋皱眉道:

“关志平的家人被绑架了?”

“不是有锦衣卫保护吗?”

“哦,被撤了,昨天的,还是......”

竟然也是朱允?撤的。

他撤了这个干什么?

哦,要保护鲁大安、田强这两个废物。

可是锦衣卫也不差那几个人手吧?

朱元璋已经不想看下去了,沉声道:

“宋卿,继续查!所有的线索都不要放下。关志平的家属失踪案也要并案一起查!”

“高炉是不是操作不当,也要最终确定,不能含糊两可,更不能是‘揣测”。”

他怀疑高炉爆炸、关志平家属失踪,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一个下午并不是巧合,这其中说不定有联系。

顿了顿,他又说道:

“炫儿在爆炸中受了不小的伤,不要去打扰他。有事需要请教的,可以去问景阳宫的内官方义。”

宋忠领旨退下了。

他决定重心放在作坊,还有关志平家属失踪的案子。

至于鲁大安、田强的来历,只能含糊带过了。

陛下刚才丝毫没有提及朱允?,最后又交代不要打扰,这已经暗示的很清楚,后续不能再牵扯朱允?了。

宋忠长吁了一口气,感觉自己从鬼门关又后退了半步。

朱元璋又将奏疏翻看了一遍,之后靠在椅背上陷入沉思。

没想到朱允?去了炼钢作坊,竟然这么急切。

现在的调查,对儿很不利,证据多少都指向他用人不当。

虽然宋忠的奏疏没有明说,但是隐约表明,是鲁大安、田强两人操作不当,才导致了如此重大的损失。

周云奇上前劝道:

“陛下,用早膳吧?”

朱元璋从一旁抽出一份圣旨,这是要册封朱允?为皇太孙的旨意。

三天前就写好了,本来今天下午要和重臣们商量,

没有意外的话,明天就宣之天下了。

他将旨意拿起来,塞给了周云奇,

“先收起来吧!”

炼钢作坊爆炸案,将朱允?推向了风口浪尖,

这个节骨眼不合适宣布他为皇太孙,重臣们会有异议,民间也会有非议,

只能再缓缓,另择时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