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假皇孙 > 246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大明假皇孙 246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簡繁轉換
作者:花间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1 11:5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乾清宫。

初秋的微风裹挟着丝丝凉意,轻柔地卷入大殿,幕帐随之轻摆。

殿外的天光尚明,殿内却早已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朱元璋在周云奇的搀扶下,缓缓起身,佝偻的身影被烛光慢慢拉长。

该用晚膳了。

一路轻咳,他来到了餐桌前坐下。

刚拿起筷子,侍卫来禀报,锦衣卫指挥使?求见。

“臣叩见陛下。”蒋琳上前请安。

朱元璋咳嗽一声,喝了一口酒,

“怎么样了?”

蒋?躬身道:

“?陛下,臣一方面派人排查各印书坊,还有可疑的印刷地点;京城共有六十七家印书坊,已经排查大半。

“同时,锦衣卫也扣押了三百多可疑的人,正在抓紧审问。”

“其中有人供述,曾向江边的明德印书坊送过一种纸张,很像桑?纸。”

朱元璋来了兴致,当即放下筷子,

“明德印书坊?这个名字有点熟悉?”

“禀陛下,这是大本堂先生的大公子开办的,后来阎大公子去了皇家印书坊担任学司,他便将书坊转让给了他的外兄杨三茂。”

朱元璋面无表情,浑浊的老眼打量着蒋琳,

他想起来了,这是朱允?投钱办的书坊。

“蒋?,你继续。”

“陛下,臣亲自带人去明德印书坊搜索,但是一无所获。’

“嗯。后来呢?”“

“陛下,臣就带人回来了。”

“回来了?”朱元璋上下打量他,“就这?”

这好像不是锦衣卫的行事风格,不抓几个人回来那是锦衣卫吗?

蒋琳的脑袋垂的更低了,

“是,陛下!”

“为什么不带管事的回衙门继续审问?”朱元璋轻晃着酒杯,缓缓问道。

虽然声音缓和,但是依然感觉一道寒意。

“陛下,阎秉德当时也在库房。据他自己说,他是去看看最近印刷的书籍。”

朱元璋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忌惮阎秉德背后的朱允?,

“蒋琳,将那个姓杨的新东家,带回去审问。”

“臣遵旨!”

“如果新东家没有什么好说的,那就请阎秉德也去一趟。’

“臣遵旨!”

蒋琳领旨就要退下,

“道行的案子有结果了吗?”朱元璋一边吃饭,一边又问道。

“陛下,现在还没有太多的进展。”

“那龙尾河大火案呢?”

“呃,禀陛下,臣无能,这个案子也还在追查。”

“既然案子都在水边,经常往来运河、长江的船只都查了吗?”朱元璋没有斥责,反而提点了一句。

“陛下,锦衣卫查了一些船只,但是没有什么发现。”蒋琳的额头渗出细汗。

没想到陛下今天会过问旧案子,还问的这么细致,他一点准备都没有。

“重点排查那些常年在水上来往的船只、船队。”朱元璋下了新的旨意。

“臣遵旨!臣回去就安排人手去一一排查。”

“善!”朱元璋微微颔首,又拿起筷子夹了点菜放入嘴中大嚼。

蒋琳躬身告退了。

出了乾清宫,蒋?长吁一口气,脚步变得轻快。

明德印书坊的事可大可小,但是决定要给搞大了,今天来就是故意拖拖拉拉,等陛下一再追问。

阎秉德是通殿下的人,这是刺向通殿下的一把剑。

通殿下去年为了讨好关大匠,一刀砍了阮弘族,

那是咱爱妾的表弟!

咱最爱的小妾还因此搭了性命!

一巴掌抽在咱的老脸上,殿下爽快了快一年了吧?

今天,咱都一并奉还!

咱记得,投靠?殿下的许家,就有快船运输的哦!

蒋?心中无比爽快,恨不得仰天长啸!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

别院挑起了灯笼。

阎秉德喝了药,情绪终于稳定下来。

听了太多锦衣卫的凶名,但是他从未和锦衣卫打过交道,

突然被锦衣卫找上门,还差点被抓了痛脚,秉德的魂都要吓飞了。

朱允?笑道:

“本来该留你喝几杯酒,给你压压惊的。”

阎秉德连忙摆手,

“殿下客气了,在下该回去了。估计老人孩子都在记挂呢。”

“你先别忙着回去。”朱允通摇摇头,沉声道,“刚才李郎中说,杨三茂没回家,住印书坊了。你去一趟吧,让他立刻出去躲避。”

秉德有些意外,犹豫道:

“殿下,莫非......”

他的心又提了起来,紧张地看着朱允?。

锦衣卫还会杀个回马枪?

看他的状态,朱允?不忍心再吓唬他,但是又不能不说实话,

“别高估了锦衣卫的底线。他们是宁杀错,不放过。”

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蒋琳不抓,但是不代表老朱会放过。

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哪一个不是牵连众多。

他推测,最迟到明天上午锦衣卫就该动手了,甚至现在已经在去印书坊的路上了。

阎秉德当即跳了起来,

“殿下,在下现在就去。”

说着,他胡乱拱拱手,抬脚就朝外冲,身子重重地撞桌角上,

沉重的实木桌子被撞的移动了一点,桌上的茶水洒了出来,他却也没有叫疼。

朱允通有些无奈,

“阎学司,你打算让他去哪里躲?”

???

不知道啊!

阎秉德满脸的问号,

“殿下,呃,这个,去乡下躲避?或者,干脆进山?”

“对!去宝华山!那里山高林密。

“殿下,怎么样?”

朱允?摇摇头,

“进山还不得饿死。杨三茂这个人怎么样?”

“殿下,这人很老实,有诚信,没有什么花花肠子。”阎秉德说道,“就是胆子太小。”

朱允?拿出一张名帖,

“你知道的,印书坊附近的巨石码头是咱的。你拿着咱的名帖,带他去码头,去找码头大管事,是今天新上任的。”

“谢殿下!在下告退!”阎秉德接过名帖,再次朝外冲。

朱允?一把拉住了他,盯着他的眼睛,认真叮嘱:

“如果锦衣卫对你动手,你一定要提本王的名讳。”

“告诉他们,你会记住他们是谁,本王会帮你找回场子!”

阎秉德走出院子,四个随从还在外面恭候。

夜风清凉,他也终于冷静下来。

他点着其中一个随从,

“你留下。其他人先回家,告诉家父,我有事,今夜不回去了。”

被留下的随从,是和杨三茂一起?掉纸张的。

阎秉德终于出发了。

城门要落锁了,街上空荡荡的,除了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的士兵,几乎看不到行人。

阎秉德一路催马狂奔,希望能赶得及将大舅哥送出去。

朱允通去了后院,坐在书桌上,捧着茶杯慢慢品尝。

管家送来了一叠审问的笔录。

问的很清楚,明德印书坊的管事、库管被收买了。

收买的人说自己进了一批纸,不值得租一个房子,借用明德印书坊的库房。

一开始他们还查的严格,对方送来的也是普通的纸张,并且很快就运走了。

次数多了,管事、库房都麻痹了,并且对方很懂事,隔三差五就有孝敬,渐渐地他们就睁一眼闭一眼,让这些人自由进出了。

管事还说知道他们住在哪里。

朱允通推测,他们应该已经人去屋空了。

但是他还是安排五城兵马司的士兵去了一趟,果然房子早就换了租户。

“将这些败类分别看押,等明天再说。”

朱允通还没想到将这些人送给谁。

自己和蒋?不对付,万一进了诏狱,蒋?让他们乱改口供,可能对自己不利。

交给刑部或者应天府衙最好,尤其是后者,应天府尹、治中都是自己的人。

可是理由是什么?

陛下已经将处理假钞案交给蒋琳。

朱允?想得头疼,一时间也没有一个万全之策。

~

天渐渐黑了。

许小棠过来轻声询问,

“殿下,用晚膳吗?”

朱允?想起了许家的快船业务,这也容易被人利用的。

“小棠,快船运输货物检查的仔细吗?”

许小棠柔声道:

“殿下尽管放心,负责上货、卸货的都是老水手了,懂得轻重的。”

“上船会全部检验,卸货也会有专人盯着,绝不会有任何违禁的。”

“合作的商户,大部分都是许家旧日的关系。”

看她说的干脆又自信,朱允没再追问,

“你学过丹青?“

朱允?记得,许老太公向他炫耀过,孙女跟随京城有名的画师三娘,学了近十年的绘画,是丹青高手。

许小棠展颜笑了,

“奴家也就画一些猫儿狗儿的。”

朱允?来了精神,

“来,咱们今天画一个人。”

许小棠准备了水彩和笔墨纸砚,

朱允?根据自己的记忆,仔细描述了上午遇到的一个车夫的形象。

许小棠大概勾勒了一个轮廓,

朱允通在一旁不断提出意见,许小棠根据意见不断丰富脸上的细节。

一炷香后,一幅人物画像完工了。

朱允?仔细打量,

许小棠画的很好,尤其是眼睛,画的十分传神,甚至透过纸张都能体会车夫的沧桑。

对!

就是他了!

正是上午遇到的为首的牛车的车夫。

这人肯定知道一些内情,甚至是断案的关键。

“小棠,画十份,巴掌大小即可。”

“五份,你亲自给于阿婆,另外五份给老吴,”

“告诉他们,洒出人手,明天全力以赴找出这个人。”

朱允通有一个直觉,这人还在城里。

锦衣卫封锁京城,速度太快了,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四处都是关卡,他们无路可逃。

~

阎秉德带着随从一路狂奔,终于在城门落锁前冲了出去。

乌云已经散去,一轮残月浮在夜空。

阎秉德走的慌张,没有带火把,幸好有月光,勉强还能看到道路。

等他远远地看到印书坊,心彻底沉了下去。

印书坊周围的火把星星点点,都是锦衣卫的士兵,有人在四周迅速布防,有人举着火把冲了进去。

殿下说的没错,锦衣卫不会轻易放过的书坊的。

随从担忧地叫了一声,

“大公子!”

“跟我走!”阎秉德拨转马头,带着随从沿着另一条路,冲向了朱允?的码头。

马蹄声沉闷,阎秉德发现,印书坊前的锦衣卫似乎听到了声音,有人走出来几步,向这边探望。

阎秉德猛抽战马,不到一刻钟,他见了一个圈子,终于冲到了码头外。

阎秉德吊着的心放下了,这是殿下的地盘,锦衣卫不敢乱来的。

他放缓马速,最后在码头前跳了下去。

随从紧随其后,也跳下马。

“大公子!怎么办?”

随从十分惶急,自己扔了的纸张肯定不简单,如果被锦衣卫带走,就别想从诏狱出来了。

阎秉德低声问道:

“你们扔纸的时候,江上有人看见?”

随从想了想,肯定地回道:

“有过往的船只,但是他们都忙自己的,似乎没人在意。肯定以为我们扔的一些废弃的东西。”

阎秉德放心了,那就没人会告发。

纸的事情似乎过去了,只要杨三茂守口如瓶就行了。

没时间去向大舅子能不能做到,他又突然问道:

“你家里还有老母、一个弟弟?”

“是的,殿下。”

“你暂时离开京城,锦衣卫盯上咱们了。你放心去,家里的事情不要担心,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你的弟弟就是我的弟弟。”

“大公子,您,您不一起走?”

“我不能走,我有官职在身,是最糟糕的选择。”阎秉德摇摇头。如果自己逃了,会牵连父亲、殿下,甚至其他家人。

“大公子,......”随从有些担忧他的安危。

阎秉德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我有殿下照拂,你不用担心。反倒是你,锦衣卫的那些刑具能撑得住吗?”

随从打了一个寒颤,民间流传的锦衣卫种种可怕的刑罚,几乎让耳朵起茧子,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小的听从大公子的安排。”

码头的房子亮起了灯,一个矮壮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右手拎着军刀,正警惕地看着他们主仆。

西边,有锦衣卫打着火把,从印书坊那里快步朝这边冲来。

阎秉德拿出名帖,毫不犹豫地塞给随从,

“这是殿下名帖,给那个人,他会送你走!”

随从看向西边,吓得声音都变了,

“殿下,他们来了!”

阎秉德用力一推:

“快走!”

随从一个趔趄,向郑锡蕃冲去,

随从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悠,

“XA......“

郑锡蕃已经走近了,低声喝道,

“住口!再叫反而连累了他!名帖给咱!”

阎秉德没有回头,只是理理袍子,翻身上了战马,

然后牵着另一匹战马,迎着锦衣卫跑了过去。

随从将名帖递上,郑锡蕃简单看了一眼,是殿下的!

“跟咱走!”

他将随从带进屋里,吹熄了蜡烛,

“别说话,在这等着。半个时辰后有一艘船在这卸货,那个时候你就跟着卸货的水手登船。”

“请问,放小的去哪儿?”随从安全了,又对未来充满迷茫。

“去一个锦衣卫查不到你的地方。”郑锡蕃关上门,走上栈桥。

西边,锦衣卫和秉德汇合在了一起。

明德印书坊。

杨三茂已经喝了药,李景天去他家扑了个空,阎秉德就按照自己的方子抓了药,命人送来的。

看着外面朦胧的月色,杨三茂脸色蜡黄,手脚冰冷,身子不时哆嗦一下。

他比阎秉德更清楚锦衣卫的可怕。

他曾经有个同窗,父亲不过是一个河南侯陆聚的最底层书吏,协助处理往来书信。

结果河南侯卷入胡惟庸案被杀,同窗的父亲也被牵连,被锦衣卫带走,送回来的就是残缺不全的一具尸体。

他很清楚,锦衣卫既然来了,却一无所获,锦衣卫不会就此罢休的。

他们很快还会再来。

那时,自己就失去自由了。

可是自己胆小懦弱,进了诏狱不上刑就撑不住了。

他揭开了茶杯的盖子,看了一眼,里面红彤彤的。

那不是茶水,而是厨房做豆腐的盐卤。

无论如何,不能连累了妹夫。

妹夫有殿下的庇佑,只要妹夫保住了,他会照拂杨家的,妹夫是个厚道人。

前院突然乱了,传来大声呵斥的声音,

“蹲下!”

“别动!”

“锦衣卫办案!”“

“站住!”

“快去公房!”

火把晃动,已经有士兵冲进来了。

杨三茂咬咬牙,颤抖着手端起了茶杯。

一个百户大步走了进来,

“杨三茂!咱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随咱走一趟吧。”

杨三茂此刻反而无比的淡定,微微点点头,

“喝了这杯水就走。”

百户不以为意,不少人面对锦衣卫都是这幅做派,大义凛然,生死看淡,

可是进了诏狱很快就哭爹喊娘,什么都招认了。

“快喝!”百户呵斥道。

杨三茂端起满满一缸子盐卤,大口喝了起来,眼泪吧嗒吧嗒掉落,合着盐卤喝了下去。

终于,他喝完了。

嘴唇牙齿都是红的,胡须上还沾了不少盐卤。

嗓子、嘴里都火烧火燎的,胃里也开始灼烧。

杨三茂随手将陶杯扔在地上,摔的粉碎,

“走吧!”

屋里光线暗淡,百户没注意到他的异常。

杨三茂跟着锦衣卫出了公房,

一群士兵开始冲进公房翻找,翻箱倒柜,很快就乱成了一团糟。

杨三茂感觉肚子开始疼了,嗓子火燎一般,嘴里也火辣辣的,头开始晕眩,呼吸有些急促。

百户发现了他的不对,以为是吓得,不由地轻蔑地冷哼一声。

屋里的士兵突然大叫,

“他喝的不是茶,是盐卤!”

百户大惊失色,急忙一拳打在杨三茂的胃上。

哇!

杨三茂疼的蹲了下去,一阵狂吐。

百户的脸色十分难看,自己亲眼看到的,喝的是一大杯子。

吐出来只怕也没用了。

等杨三茂吐完,百户一把将他提起来,发现他已经变得沉重无比,浑身瘫软,靠自己站不起来了。

“拆快门板来!”

将杨三茂放在门板上,百户急忙问道:

“说吧,你们的纸张从哪里来的。”

杨三茂已经头晕目眩,因为口腔和咽喉被灼伤,说话十分吃力,

“财务上有账。”

百户怒道:

“老子知道有账!老子问的是账上没有的。”

可是杨三茂已经开始上吐下泻,弄的臭气熏天,根本没时间回答他的问题。

百户知道自己白跑一趟了,回去还不知道怎么和上司解释,忍不住踢了杨三茂一脚,

“抬走!”

就算是尸体,也要抬回去交差。

~

阎秉德纵马前行。

锦衣卫一字排开,挡住了去路,

“来人下马,接受盘查!”

阎秉德放缓马速,到了近前,才翻身下马。

“本官皇家印书坊司阎秉德。”

一名锦衣卫的小旗问道,

“阎学司,另一匹马上的人呢?”

“哦,本官一人双马。”阎秉德淡然道。

“阎学司,要去哪里?”小旗没有再追问另一个骑手。

残月迷蒙,他刚才也看不清是几个骑手,只能确定有两匹马。

“前面的印书坊是本官外兄的,本官来看看他。”

“阎学司,请吧。”小旗让出道路,又命令手下,“去两个人,帮阎司牵马。”

阎秉德有一种预感,今晚怕要进诏狱走一趟了。

事到临头了,他反而不紧张了,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昔日背诵的圣贤书给了他胆气,他腰杆挺直,大步向前。

前行不远就到了作坊门口,看着火把下的牌匾,

“明德印书坊”。

这是老父亲亲自手书的,以为儿子找到了一个正途。

没想到...………

阎秉德不由地摇摇头,命运多舛啊!

他正要抬脚跨过门槛,里面用门板抬了一个出来。

“大哥?!”

阎秉德大惊失色,门板上躺着的是杨三茂,

只见他嘴角有血迹,面色蜡黄,目光迷离,

人已经奄奄一息了。

阎秉德目眦欲裂,冲为首的一个百户大喝,

“你们为何如此残害他?他犯了什么罪?”

百户白天随蒋?来过,见过阎秉德,当即冷哼一声,冷冷地回道:

“阎司,你可不能血口喷人啊!是他自己服毒的,大家伙都看着呢!栽赃锦衣卫?你可真敢说呢!”

百户解释了经过,原来锦衣卫冲进公房,杨三茂说要喝一杯水就走,没想到他喝的是厨房里做豆腐的盐卤。

阎秉德握着杨三茂的手,眼泪掉了下来,

“大哥,你......你糊涂啊!”

杨三茂虚弱地睁开眼睛,强忍着嘴里的疼痛,声音嘶哑低沉,

“秉德,我,我怕疼!所以,就准备了一缸盐卤,以防万一。”

随着张嘴,血顺着嘴角再次流了出来。

阎秉德的眼睛血红,抬头怒吼,

“郎中呢?郎中呢?”

百户在一旁懒洋洋地说道:

“阎学司,已经催吐了一次。现在只能抬进城再说了。您看,这荒郊野岭的,也找不到郎中。

阎秉德站起身,

“那快走啊!还愣着干什么?等着人没了再走吗?”

百户黑着脸,命人赶来马车,将杨三茂放上去,阎秉德也跳上马车,抱着杨三茂,连声催促,

“快走!”

百户没有阻拦,阎秉德也在指挥使的抓捕名单上。

中到中途,杨三茂的身子变得无比沉重,人已经去了。

阎秉德抱着尸体放声大哭。

大舅哥为人宽厚,平日里安守本分,拿到作坊后也十分欣喜,一直兢兢业业,

没想到帮他改善生活的作坊,竟然害了他。

最终一句话就是“怕疼”,连一句遗言都没有留下。

可是明明他最后的眼神,却充满了对人间的眷恋。

~

朱允?没有回宫,也没有去五城兵马司去巡逻。

他已经接到管家的消息,杨三茂服毒自杀,阎秉德被下了诏狱。

他没让书房点灯。

一个人在书房里枯坐。

天气渐冷,夜间已经没了虫鸣声。

夜色深深,月光朦胧,安静的有些不太真实。

夜风涌入,翻动着他的袍角。

他没见过杨三茂,只是零星听到阎秉德提起过,是一个靠得住的人,老实本分,谨小慎微。

没想到今夜竟然死了。

一个无辜的人,因为自己而死,上一个还是杏花。

幸好自己帮她复仇了,告密的枣花、杀她的吕氏,都已经死了。

朱允?捻着扶手的纹路,目光如两点寒星,

这次也不能例外!

现在最好是尽快找到栽赃的人,证明阎秉德是清白的,将他捞出来,锦衣卫不是正常人呆的地方。

明天派周二沙去一趟诏狱,先保住阎秉德不要被用刑。

现在他还是两眼一抹黑,敌人已经隐藏在暗处,放箭杀人,可是他竟然不知道敌人是谁。

这让他十分窝火。

许小棠轻手轻脚地来了。

身后的侍女挑着宫灯,淡黄色的光晕在地上轻摇。

“殿下。”许小棠上前屈膝施礼。

朱允通低声问道,

“画像都送出去了?”

“殿下,于阿婆的送了,吴叔的没送。”许小棠走到一旁揭开了香炉,加了一块龙涎香。

“哦?老吴那边也尽快给吧。”

“殿下,人找到了。于阿婆说她见过的,给缝补过衣服。

朱允通坐了起来,低声吼道,

“好!”

许小棠上前,递过来一张纸条,

“殿下,这是住址。”

朱允通立刻起身,“你早点安歇吧。”

身后,许小棠屈膝施礼,为他壮行,

“殿下,马到成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