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天色阴沉。
雨已经停了。
炼钢作坊,朱元璋先去新高炉的工地巡视了一番。
地面上才刚挖了一个大坑,地基才刚开始。
“关大匠,这个预计的产量是多少?”朱元璋问道。
关大匠躬身道:
“禀殿下,这个设计是七千斤,但是具体的产量要建成之后才能确定。”
他说的很保守,其实理想的产量在一万斤。
今天陛下突然带来了一些工匠,这让他有些担心,之前从未听陛下谈起过要加人。
朱元璋很满意,
“那就好好建造吧。”
他又顺着作坊的大路向北走。
路上铺的都是煤渣,没有一点水分,十分平整。
朱元璋看看路面,
“这种煤渣铺路很合适,官道其实也可以用。”
路过炼钢的高炉继续向北,朱元璋指着被推平的村子,
“那里在建什么?”
“?陛下,那里在建的是炼钢的实验室,负责检验营造的钢材的质量,还有实验一些新的炼钢方法。”
关大匠心里紧张起来。
庄松德还在那里,如果陛下过去肯定就会发现,造枪的工匠还剩下了一个。
幸好朱元璋看到再向前地面就变的泥泞不堪,就没有继续前进。
“云奇,该回去了。”
周云奇叫来御,搀扶老朱登上车。
关大匠带着一众管事恭送御远去。
看着御消失在远处,关大匠驱散了众人,叫来了一个负责护卫的盛川宁,
“你去城里,找蓝九和,告诉他陛下来了。”
~
御辇上,朱元璋拿出一本奏疏,丢给了周云奇,
“你看看。”
“老奴遵旨!”周云奇捡起奏疏。
他小心地摊开奏疏,这是朱允通上的,关于避雷针的。
周云奇仔细阅读起来。
朱元璋则戴上老花镜,拿起御笔,开始批阅奏疏。
这是西平侯沐英上的,禀报安南有些不稳,最近不断挑起边衅。
现在的安南,权臣当道,对大明不够恭敬,洪武二十一年,沐英就打过一次,连克多个城池,直到安南求和上贡才收兵。
沐英请求再次出击安南。
朱元璋提笔批阅,赞同了沐英的请求。
现在朝廷有了火枪,钢制火铳可以大量供应沐英了。
这次可以好好教训安南,再次给打痛了。
周云奇放下奏疏,
“禀陛下,老奴读过了。”
“如何看?”
“?陛下,三殿下关于避雷针的设计真是匪夷所思,老奴不敢置喙。不过今天老奴亲眼所见,避雷针是真的有效的。”
“那就按照奏疏上的办。宫殿都装上,东宫也一起装了。”
“老奴遵旨!”
朱元璋缓缓靠在软垫上。
以后罪己诏能少写一份了。
刚才看到的那一幕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避雷针尖和闪电相交,发出的白光,至今仍在他的脑海里闪耀。
他本以为火枪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了,现在和避雷针相比,火枪已经不算什么了。
火枪只是和人的争斗,
避雷针是和上天掰腕子。
沉思良久,朱元璋戴上了老花镜,摊开了奏疏。
朱允通送走朱标,自己也穿了蓑衣,骑马出了东华门。
他要去见开国公常升。
蓝玉走的时候留下的谜题,旗手卫的火器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要问个清楚。
火枪的威力太强了,最好能将火枪营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雨已经停了。
乌云满天,燕子飞的很低。
风有些清凉。
蓝九和他们从躲雨的地方跑出来。
朱允?招呼他们,
“走,去开国公府。
“
蓝九和驱马上前,低声道:
“殿下,陛下午后去了炼钢作坊。”
“哦?”朱允有些意外,
中午那么大的暴雨,老朱竟然去了我的炼钢作坊?
有什么着急的事?
怎么没有事先通知我?
是不放心作坊的防护吗?
“陛下走了吗?“
“殿下,陛下回城了,但是留下了一批工匠。”
朱允?心里咯噔一下,当即扬鞭催马,
“走,去炼钢作坊。
“九和,派人去通知开国公,傍晚时分我去给老太君请安。”
没想到,老朱竟然在炼钢作坊掺沙子。
~
炼钢作坊,
朱允?一行人径直冲了进去。
在高炉北侧的公房,朱允?大步走了进去,
关大匠闻讯带着管事们来了。
朱允通和众位管事打了招呼,简单寒暄了几句,就让众人去忙活了。
他单独留下了关大匠,“陛下来了?”
“是的,殿下。”
“陛下来了之后,都做了什么?”
“禀殿下,陛下先是看了炼钢的炉子,之后看了避雷针。”
“陛下似乎很关注避雷针,询问了属下几个问题。并且拿着两个筒子,看了很久。”
“之后在作坊看了一圈,留下一批工匠就回去了。”
“哦,陛下去北面看了,不过路上都是泥水,只是远远地看了看,没有过去。
朱允?抬头看着炼钢炉子,陷入沉思。
关大匠在官场的底层干了近二十年,心里很清楚陛下的用意,
“殿下,那些工匠怎么办?”
关大匠小心地问道。
“当然是用心教啊!”朱允?笑道。
关大匠不明所以:
“殿下,这个......属下......”
朱允?问道,
“老关,本王记得,你现在住的巷子有一个邻居是拳师,以教拳为生?”
“是的,殿下!“
“你仔细想想,他是怎么传拳的?教徒弟和教自己儿子一样吗?”
关大匠恍然大悟,
“殿下,属下明白了。”
那个拳师教拳,名声不错,很有耐心。
徒弟来了,先扎一炷香马步;之后是基本功,先跑跑跳跳,玩玩石锁。
教拳也是先教套路,一个式子一个式子掰开了揉碎了的教,
一点细节上的问题,能指导半个时辰。
拳头怎么打,脚怎么朝向,都有详细的说法。
被他吸引来的都是周围家境比较殷实的,一个套路学下来,最快也要一年的时间。
看似认真教了,但是心法、打法那要跟着三年后的徒弟才能学的。
跟他最久的,大徒弟已经跟着学八年了,勉强有了一些功夫。
真正的行家不屑于揭穿他,但是他因为有真功夫,在周围名声很好,不懂武的邻居都夸赞他教的好。
拳师还对外吹?,
“一年入门,三年小成,十年大成。”
关大匠恍然大悟,
“殿下,属下也将炼钢的过程拆解成一个又一个环节,慢慢地点拨。”
“老关,你要上强度。花重金请先生来,算术,格物,都必须上难度。每个月考试一次。三次不合格的辞退。”
“殿下,如果辞退了,陛下那边会不会不好交代?”
“他自己不争气,怪谁?别人为何被留下了?”
“殿下说的是!“
“老关,还有啊,先将他们当工人使唤。你看,向炉子里加料是不是既危险,又容易出问题?”
“是的,殿下,每次加料,属下都安排一个大管事在旁边看着。
“老关,他们学加料,至少要磨练一年。”
“属下明白。”
“他们三年能出师,那就是你教的太快了。”
关大匠笑了,
“殿下,如果按照军器局里的规矩,五年,也不过是从小工升到大工。”
看他很明白,朱允通就放心了。
官办作坊出来的,只要想藏私,那就有的是冠冕堂皇的办法,保准你挑不出错来。
即便闹到老朱那里,老朱说不定还帮着说话呢。
朱允?叮嘱道:
“这班人是陛下送来的。但是你也别惯着,就当工人用。”
“敢抱怨的,敢在这里结党营私的,你放心抽。抽了还脖子硬的,或者以为家里有点背景不服管的,你告诉本王,咱来抽死他!”
“属下遵令!”关大匠很愉快地拱手答应。
本来他还担心陛下送来了一群耳目,以后不知道如何相处,这些都是有倚仗的大爷。
现在有了殿下的话,他心里有底了。
朱允?站在工地上,看着挖出来的大坑,里面已经积了不少水。
“这个炉子建的慢一点。”
他要等太子去世后,看老朱的态度。
如果依然是朱允?当皇太孙,甚至是其他皇子当太子,那这个坑就留着吧。
等做了龙椅再接着建。
在关大匠的陪同,朱允?绕着工地转了一圈。
“老关,砌炉子用的耐火砖,现在是谁在做?”
“禀殿下,新的高炉用的耐火砖还没有做。属下打算的,是带着几个徒弟一起做。”
“除了你,还有会做耐火砖?”
“殿下,目前只有属下一个人。配料什么的,还没有传出去。现在带的几个徒弟还需要打磨,属下暂时就没有教。”
“老关,切记,没有本王的允许,不许传授耐火砖的技术。”
朱允?严肃地叮嘱道。
“属下遵令!请殿下放心,没有您的允许,谁也休想从咱知道耐火砖的方子。”
朱允?微微颔首。
既然老朱送来沙子,那咱就要小心了。
耐火砖是他的一些记忆,加上关大匠的用心摸索,失败了无数次才有的制造方法。
这是搭建高炉极其核心的技术。
没有耐火砖,炼钢的炉子是搭建不起来的,
一千七百多度的高温,普通的材料根本不能用,很容易软化、熔化变形、开裂、剥落,或者被煤炭和铁矿中的杂质侵蚀。
关大匠看左右无人,低声道,
“殿下,耐火砖用的粘合剂也是独家秘方。没有您的准许,没人会知道的。’
朱允?很满意,
我给你的,才是你的。
我不想给,谁也拿不去。
只要太子还在,老朱要给太子面子,不会伸手抢夺炼钢作坊。
但是等太子不在了,东宫最大的庇护没了,一切就不好说了。
现在太子身体不好,该准备几条后路了。
炼钢作坊是自己争储的本钱,绝不能轻易被谁给夺取,
-
蓝九和牵来战马,该回去了。
关大匠跟着送到了门口。
朱允通又叮嘱道:
“从今天开始你也小心,找你麻烦的人,莫名其妙出现的好心人,突然搬来的新邻居,......都要及时告诉我。”
关大匠心中?然,
“属下遵令!”
“殿下,咱们是被人锦衣卫盯上了吗?”
朱允?摇摇头,
“与之相比,锦衣卫又算什么。”
锦衣卫不过是皇权下的一条狗而已。
朱允?纵身上了战马,突然想起关大匠刚才老朱还去了北面,
“陛下看到了庄松德的房子了?”
“殿下,看是肯定能看到的,但是陛下没有问。”
“知道了,你去忙吧。”
告别了关大匠,朱允通带着护卫去了东北角的枪械研究的房子,
庄松德迎了出来,
“殿下!”
“最近忙的什么?”
“殿下,属下在实验不同的密封方式。
“之前提到的瞄准镜,有试过吗?”
“禀殿下,属下实验过,水晶做的镜片很容易被震碎,三、五枪后就有裂纹。”
“别心疼水晶,大量实验,积累数据,早日将瞄准镜做出来。配套的枪需要准备五杆,瞄准镜准备五十个。”
“属下遵令。”
朱允?环顾四周,远处有士兵的哨位。
炼钢作坊被老朱盯上了。
周围的士兵肯定有锦衣卫的探子,继续在这里研究枪械已经不安全了。
“松德,准备一下,搬家了。”
“殿下,出什么事?”
“这里划给了炼钢作坊,本王另外给你寻觅个地方。”
“是,殿下,属下现在收拾。”
在蓝九和他们的帮助下,物品很快全部装箱打包,足足拉了两马车。
朱允?亲自将庄松德送上马车,派护卫送他回城,
“踏踏实实在城里呆着,最近少外出,很快有人安置你。”
微风轻拂。
雨后的空气十分清新。
忙完这一切,朱允通才翻身上马。
坐在马背上,扫视炼钢作坊,朱允?的心里有些压抑。
老朱要增加工匠,完全可以先打个招呼的,
结果竟然直接塞进来了,无视这是谁的作坊。
老朱就是朱家的大家长,
估计在老朱的意识里,这里也是属于皇家的,是他可以肆意处置的资产。
情况来的太突然了,城里还有一些事情要重新安排。
但是今天来不及了,
朱允?纵马进城,去了开国公府。
因为提前打了招呼,今天常升一直在家等候。
朱允?先去给蓝老太君、开国公夫人请安,之后才去书房见了二舅常升。
舅甥坐定,侍女送上茶水。
常升屏退了左右,
“?儿,是有事吧?”
“就是想问问旗手卫的那个火器营,有什么故事吗?”
“哦??儿,你怎么关心这个?”
“父王告诉我,陛下要建两个火枪营,一个在府军卫,一个在旗手营。”
常升点点头,
“这个我已经听说了。不过旗手营的火器营被陛下调防了,现在属于羽林左卫。”
朱允通有些意外,“二舅,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昨天。”
“皇爷爷为什么这么做?”
常升摇摇头,
“咱也想不明白。和几个朋友私下聊过,大家推测,可能旗手卫的仪仗性质太强,不利于培养一个有强大战力的火枪营。”
朱允?点点头,
“羽林左卫都是精兵悍将,是更有利于火枪营抽调兵源。”
喝了一口茶,他解释道,
“府军卫的火枪营,被舅姥爷带去了四川。现在就剩下这个火枪营了。”
等府军卫的火枪营平叛归来,从小卒到小旗,到百户、千户,肯定都是蓝玉的人。
是蓝玉的人,那就是自己的人。
“舅姥爷临行前,告诉我旗手卫的这个火枪营有故事,但是时间仓促,他来不及细说,让我来找您的。”
常升微微颔首,笑道,
“其实也没什么复杂的,无非是一些争权夺利的故事。”
“最大的故事,就是去年夏天火器营的千户徐永盛杀人,被革职了。”
???
朱允?有些疑惑,
“二舅,就这?”
常升一摊手,呵呵笑了,
“有人说徐永盛是冤枉的,杀人有其不得已的理由。”
朱允?仔细想着名字,
“徐永盛?莫非是魏国公的人?”
常升点点头,
“是的。当时我在湖广练兵,回来之后听了一些传闻。”
“按照官方的说法,徐永盛杀的人,是他妻子的奸夫。奸夫杀害了他的妻子后,被他所杀。”
“按照他自己的供词,他的妻子是清白的,是那人杀了他的妻子,他是为妻报仇。”
“这其中有案情,也有人盯上了千户这个位置。不过,我因为不在京城就不太清楚其中的利益交换了。”
朱允?疑惑道,
“二舅,魏国公没有出面吗?”
常升解释道,“就是魏国公出面了,徐永盛才只是被免职,不然要流放的。”
“那现在火器营的干户又是谁的人?”朱允通又问道。
常升想了想,
“是高云涛。昨天火器营调去羽林左卫,改为“火枪营”,这人只是权火枪营千户,传闻是曹国公的人,也有人传是信国公的人。
权,那就是代理,暂时管理。
朱允通大概明白了,
上一个千户因为杀人被拿掉了,
现在的千户背景不明。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现任的这个代理千户不是蓝玉的人。
那如何掌控这个火枪营?
常升又说道:
“虽然以后会改名‘火枪营”,但是火枪还没有影子呢,现在用的还是火铳。”
朱允通问道,
“二舅,当时案件的卷宗,能托人抄录一份吗?最好是私下里来,不要惊动太多人。”
常升缓缓点头,
“可以。”
常升自然是明白朱允?的打算,低声劝道,
“?儿,这个火枪营很复杂,即便拿到手里,也需要时间好好打磨。”
“之前它隶属于旗手营。而旗手营过去是老曹国公,也就是李文忠的地盘。”
“李文忠死后,魏国公家才慢慢渗了进去。”
“大明立国二十多年,京营里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甚至一个百户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你控制了一个火枪营,可是千户上面还有指挥佥事、指挥同知、指挥使。’
“下面有百户、总旗,一堆的关系户。”
朱允?知道了想要的,起身告辞。
开国公为人谨慎,做事偏保守,朱允?不想和他商量什么。
“卷宗抄录完成,我派人送去你的别院。”
“谢谢二舅!”
~
朱允通顺路去找了老钱,交代他,给庄松德安排一个保密的地方;还有打听徐永盛的情况。
忙了一个下午,暮色苍茫中他才返回长安宫。
刚在宫门前下马,文来福快步迎了出来,
“殿下,太子请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