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假皇孙 > 216 太子一日三迁

大明假皇孙 216 太子一日三迁

簡繁轉換
作者:花间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1 11:5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锦衣卫催动战马,呼喝着冲了上来。

钱志峰见事情不妙,偷偷拽了拽蓝书翰,

“你快去城里,找你姐夫。

到手的功劳不能被人给抢了,尤其是不能给锦衣卫这群人渣抢了。

证人对案子也至关重要,他们只想控制在自己手里,平安移交给刑部。

蓝书翰立刻拨马出队,朝马屁股猛抽鞭子,朝京城冲去。

张百户看了看他,没有理会。没有正当理由,他一个小小的百户不敢招惹学子。

周县尉朗声道:

“百户,这是府学生和江宁县衙戮力同心拿的要犯,不知为何挡住了去路?“

张百户冷哼一声,

“这两个家伙,咱从昨晚就开始找了,幸好在这里碰到了。”

他满意地盯着牛小飞和布大姐,这是功劳啊!

自从上次自己抓人,竟然抓了太子妃的人,好像大家看自己的眼神都怪怪的。

幸好手下的兄弟都不离不弃,一直跟随。

不过倒霉的是,自此就和功劳无缘了,自己的辖区风平浪静,连一个贼都不好找。

眼前就是指挥使点名要抓的牛小飞、布大姐,

如果自己把人带回去锦衣卫衙门,指挥使会不会另眼相看了?

肯定会的!张百户很有信心!

锦衣卫已经将众人包围了起来,

牛小飞目光呆滞,自从昨晚开始他就这样了,吓得魂丢了一般,现在只是能喘息的活死人;

布大姐的孩子被吓哭了,布大姐急忙从衙役手里接过孩子,自己搂在怀里,轻声安抚,

锦衣卫和学生的争端和她没关系,落谁手里,她都是犯人。

钱志峰大吼一声,

“同学们,拿出咱们的风骨!”

同学们齐声响应,随着马将犯人坐的牛车围了起来,对锦衣卫怒目而视,锦衣卫这群狗东西,竟然公然抢夺功劳。

张百户打了个哈哈,

“各位同学,周县尉,本官奉命追捕逃脱的犯人牛小飞、布大姐,请各位行个方便。”

如果是衙役,他早就吩咐动手了。

但是现在面对读书人,他没有对方的把柄是不敢乱来的。

陛下多次晓谕群臣,“四民之中,士最为贵。”因为读书人“读圣贤之书,明圣贤之道,出为君用,坐亨天禄”。

何况眼前的学子,人人胯下高头大马,穿着都是高档的布料,一看就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

如果他殴打了这群府学生,学生的家长闹起来,应天府肯定会告他状的,

到时候蒋指挥使不仅不会包庇,反而会第一个治他的罪,来平息陛下的愤怒。

钱志峰大声道:

“百户,这犯人我等自会送去刑部,就不劳烦各位了。”

张百户狞笑道:

“这两个人是刑部大案子的证人,关系重大,路上有个闪失,各位可就吃罪不起了。不如交给咱们锦衣卫护送。”

他的如意算盘是将人带回锦衣卫衙门,直接录了口供,再将人犯和口供送去刑部,这大功劳就留下了。

锦衣卫的战马围着牛车打转,他们挥舞着刀子虚张声势。

学生们丝毫不惧,半步也不让。

双方一时间僵持不下。

周县尉上前劝道,

“百户,如果您不放心,可以和我们一起进城

张百户冷哼一声,

“咱没那功夫,牛车太慢了。”

周县尉见他贪心,企图独吞功劳,也不再多话,

他拨马退了下去,带着几个衙役协助学生们阻挡锦衣卫抢人。

今天是个阴天。

早晨的太阳刚露个面,就被乌云彻底遮住了。

阴沉的灰幕笼罩四野。

晨风劲吹,带着丝丝凉意。

双方互不相让,嘴里都是粗话,不断问候对方的家属,偶尔还有些推搡,

僵持了一炷香的时间,众人都已经满头大汗,声音嘶哑。

路上来往的行人越来越多。

张百户失去了耐心,担心夜长梦多,

“各位,如果再不交人,咱可要动手了,如果有磕碰,就请多担待了。”

虽然学生惹不起,但是功劳更有性价比。

他决定冒一次险。

他带了四十多名骑兵,对面学生、衙役加起来才二十多人,

锦衣卫在人数上占了上风,他有把握将人抢到手。

张百户示意手下都卸下腰刀,准备带着刀鞘抡起来砸人。

衙役因为身份低微,不敢和锦衣卫正面硬钢,可是学生们却不怕,虽然人少,却群情激愤,纷纷从马鞍上摘下木棒和他们对峙。

锦衣卫发一声喊,一起催马朝牛车挤了过去,企图将学生挤开。

学生们毫不客气,抡起木棒就砸,锦衣卫举着带鞘的军刀格挡,

双方打在了一起。

现在的学生有骑射的课程,身子骨并不比锦衣卫的差,

相比锦衣卫还要留手,学生们下手就十分狠辣,双方打成了一团。

周县尉的脸色沉了下来,也解下军刀,催马要上前帮忙,

嘈杂声中,他听到马蹄声,抬眼看去,北方一队骑兵正朝这里冲来,身后带起大股的尘烟。

看着他们的衣服,周县尉的嘴角露出笑容,

援兵终于来了!

周县尉大声喝道:

“百户,不用争了!刑部来人了!“

钱志峰用棍子挡住一个锦衣卫的军刀,急忙看向北方,

他一眼就看到了徐永盛、蓝书翰,在他们身后是一大群的刑部公差。

公差们簇拥着一个中年官员。

钱志峰放心了,今天的人犯锦衣卫带不走了。

张百户见状心里着急,不能让刑部的人将“功劳”带走,

他急忙大声催促,

“下马!拿人!“

立刻有二十多名锦衣卫跳下马,抡起军刀拼命朝牛车里冲,完全不顾学生的木棒。

徐永盛看到了这一切,面沉如水,只是从马鞍上摘下一根木棒,

他不仅没有减缓马速,反而催马冲了过来,直冲锦衣卫的阵型。

有锦衣卫上前阻拦,却被徐永盛抡起木棒敲落马下。

当徐永盛凿穿锦衣卫的队伍,身后是六七个被他砸落马下的锦衣卫。

锦衣卫们气的破口大骂,纷纷上马要和他对战。

学生们的压力瞬间小了很多。

不远处,徐永盛又回战马,准备再次冲锋。

张百户阴沉着脸,愤怒地看着徐永盛,右手摸上了刀柄。

他认识徐永盛,之前是千户,不过现在可是卫所的一个铁匠。

蓝书翰急忙大喝:

“都住手!刑部尚书有令!”

众人都看向了那群公差,为首的官员缓缓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

“尚书手令!”

众人都停下了打斗。

官员大声喝道:

“着带证人牛小飞,布大姐刑部审!”

接着他一挥手,

“带走!”

公差立刻跳下马,朝牛车冲了过去。

钱志峰和周县尉都纷纷退到了一边,让出了位置。

锦衣卫经常利用天子亲信的身份刑部的案子,公差和他们更不对付,直接横冲直撞,利用人多的优势将锦衣卫挤开了,顺利地接管了牛车。

锦衣卫慑于刑部尚书的手令,嘴里骂骂咧咧地让开了。

张百户有些不甘心,大叫道,

“你是何人?”

官员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何事?”

一个公差大声叫道,

“刑部的王主簿。”

王主簿瞪了他一眼,

“聒噪!”

公差缩缩脖子,躲在了人群中。

张百户叫道,

“王主簿,咱带着手下找了一夜,没功劳也有苦劳。你们就这么把人带走了?”

官员点点头,

“本官知道了。”

张百户被气的双目圆睁,

“............“

一个九品的官员,竟然如此嚣张。

周县尉上前告辞,刑部官员翻翻眼皮,没有理会,神情高冷地兜转马头走了。

刑部的官员一声令下,

“回街!”

他率先拨转马头,朝来路走去。

公差们押着牛车紧随其后。

张百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却不敢再阻拦,他不敢忤逆尚书的命令,只能任由牛车远去。

蓝书翰冲张百户大叫,

“你的功劳在锦衣卫衙门,与刑部无关。’

学生们哄堂大笑,故意发出阵阵怪叫。

徐永盛拎着木棒催马跟在学生一侧,唯恐张百户再次乱来。

张百户愤怒地扫视学生,

周县尉上前和钱志峰他们告辞,学生也都拱手致谢。

徐永盛却开口挽留道:

“周县尉,现在人犯还没进刑部,一路上不一定安全。不如好人做到底,跟着公差一起,将他们送去刑部。”

他很担心,整他的幕后势力再次出手。

犯人不进刑部,他是不会放心的。

周县尉虽然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但是为了结一个善缘,便爽快地答应下来,

“一起走吧。”

钱志峰、蓝书翰带着学生,周县尉带着衙役,都吊在牛车的后面,

队伍浩浩荡荡地回城了。

张百户看着几个被打的鼻青脸肿的手下,他想找徐永盛的麻烦,

犹豫再三,最终放弃了。

一旦案子被翻了过来,徐永盛恢复原职,那就不是徐铁匠,而是徐千户了,张百户不想现在和他结仇。

看着马车走远了,张百户垂头丧气地招呼手下回城。

看着牛小飞、布大姐进了刑部衙门,

蓝书翰长松了一口气,这次案子能翻过来了。

徐永盛上前冲学生和周县尉等人就是一个长揖,

“各位大恩大德,徐某没齿难忘!”

钱志峰和周县尉等人纷纷还礼。

徐永盛和他们客套了几句,就进了刑部衙门,

上午就要开庭审理,他还要上堂的。

蓝书翰则出面邀请各位,去附近的酒楼吃酒。

周县尉婉拒了,

“本官衙门还有事要处理,先告辞了。”

他带着衙役回去了。

钱志峰和同学们也都散了,今天不是吃酒的时机,他们相约三日后画舫文会。

-

钱志峰回了家。

仆人上前牵走马匹。

他则直奔书房,父亲一定在等自己的消息。

老钱正端坐在书案后写着什么。

看到儿子来了,老钱放下笔,但是没有询问,

看儿子兴高采烈的样子,就表明了一切很顺利。

钱志峰进屋就大声道,

“父亲,您太厉害了!算无遗策!“

“坐吧。”老钱点点头,“上茶!”

钱志峰钦佩地看着老钱,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将事情的前前后后详细讲述了一遍,

“事情的发展完全和父亲预料的一模一样。牛小飞和布大姐心里害怕,锦衣卫的出现他们就更怕了,于是就逃走了。”

“极度害怕之下,他们的话就特别多。”

父亲对人性看的太通透了。

老钱点点头,叮嘱道,

“最近不要离开京城,万一刑部需要证人,也好方便上堂。”

钱志峰疑惑道,

“父亲,牛小飞他俩不会再翻供了吧?“

老钱摇摇头,

“翻不动了。太子关注这个案子,幕后的人不敢动弹的。不然的话,牛小飞他们不会那么轻松地就逃出去了,你们也不可能这么顺利就进了京城。”

“最近等刑部的判决吧,徐永盛最好的结果就是官复原职了。”

老钱心中也是佩服不已,这次行动的步骤很多都是出自殿下之手,

他再次刷新了对殿下的认知,不愧是深宫长大的,对人性把握的太深刻了。

钱志峰忍不住问道,

“父亲,那个牛小飞怂的很,只需要吓唬一下,就能全盘托出,甚至将他爹娘给卖了。当初怎么还让他得逞了呢?”

老钱平时话很少,但是考虑到儿子以后要进官场的,便耐心地解释道,

“志峰,那些官员是先有了结果,再来审理的案子。”

钱志峰叹了口气,

“他们难道不知道,徐永盛是冤枉的吗?”

老钱冷哼一声,不屑道:

“他们比徐永盛还清楚,他有多冤枉。”

“但是徐永盛的屁股下是京营的实权千户,这个位置太诱人了。”

钱志峰不断叹息人心险恶。

这次深入参与了这个大案子,给他的精神来了一次洗礼。

老钱很满意,现在知道官场的波谲云诡,总比当官吃了亏再知道好多了。

看着儿子眼里的血丝,老钱劝道,

“去用点早饭,补个觉吧。”

看着儿子的背影,老钱也收拾了一下书案出门了。

他需要去等候刑部上午的审理结果。

殿下也在等案子的结果,今天极有可能要出宫。

中午,大本堂放学了。

朱允?和朱允?一起去了咸阳宫,给太子请安。

路上他遇到了文来福,得知牛小飞、布大姐在逃亡的路上被抓住,案子可以翻。

朱允?心情大好。

案子翻了,后续就只需要太子的一个谕令了。

在咸阳宫用了午膳,朱允?留下伺候药汤,等候李院判,朱允通则告辞出宫了。

上午刑部审理徐永盛案,

虽然他能猜中结果,但是总想亲耳听一听。

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朱允披着蓑衣就出发了。

老钱又新开了一家酒楼,就在秦淮河岸边,

刚到酒楼门前,恰好一辆马车也停在了门前,曹国公李景隆从里面走了出来。

李景隆潇洒的甩了甩袖子,快步上前拱手施礼,

“殿下!”

朱允?点点头,

“表哥也来吃酒?“

李景隆笑道,

“几个朋友相约来吃酒,都说这家的酒菜有心意。殿下同去?”

朱允?摆摆手,

“我不喜欢吃酒,你们去吧。”

两人并肩进了酒楼,李景隆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

“我将府里的三管家赶走了。”

???

朱允?有些迷惑地看了他一眼,你换一个仆人关我何事?

没话找话,也不用找这种话题吧?

李景隆见他迷糊,就解释道,

“殿下,还记得匡修文这厮吗?”

朱允?有了印象,但是依然摇摇头,

“这是何人?我需要认识他吗?”

李景隆见他竟然一点印象也没有,心中气苦,

早知道你都不记得了,咱又何苦赶走一个趁手的管家,

“殿下,匡修文是我府上三管家的侄子,曾经担任过军器局的大使。”

朱允?装作恍然大悟,不由地笑道,

“哦,是他啊,记得了,记得了。这种小人......物,你不提我都没印象了。”

李景隆陪着笑,

“殿下这么高贵的人,还能想起来都是他匡修文祖坟冒烟了。”

“我这不是考虑,匡修文这仗着三管家在外胡作非为吗,咱干脆来个釜底抽薪,让他没了依靠。”

朱允?笑眯眯地点点头,

“你看着办吧,咱都没有意见。”

匡修文以为手中有了点权力,就肆意刁难毛海,

他当时可能也没意识到,权力的碾压是没有尽头的,他以为的人物后面有更大的人物,套娃一般没有尽头。

他这次被李景隆一脚踩进了尘土里,下场已经可想而知了。

上了二楼,两人客套几句,分别进了各自的包厢。

朱允?缓缓坐下,拿起了菜单。

外面下着小雨,李景隆竟然出门吃酒。估计也是和徐永盛的案子有关。

那个代理千户高云涛,肯定和他有关系。说不定就是曹国公府的人,

不过这次李景隆注定要失望了。

朱允?用了午膳,但是依然点了一桌子菜。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云层中隐约传来滚滚的雷声。

朱允有点想不明白,高云涛为何还要去冯胜的府上,

他又和冯胜是什么关系?

脚踏两只船可是官场大忌,李景隆、冯胜如果知道,随便伸一根手指都能按死他。

朱允?一杯热茶下肚,老钱已经来了。

老钱仔细讲了昨夜钱志峰他们的行动,还有早晨张百户企图抢劫犯人的事情。

“张大勇?就是抓捕太子妃死士的那个百户?”

“殿下,正是他。”

“呵,咱和他有缘啊!”朱允通不禁笑了,这个张百户能活到现在也是命大。

“殿下,刑部上午就下了判决。”

“这么快?”朱允通有些意外,

这种大案子一般不会当堂判决,而是要先请示陛下或太子,之后才公布审判结果的。

今天刑部的效率这么高?

看来是太子关注的案子,刑部现在也很卖力。

周县尉是蓝九和的朋友,不过这次请周县尉出面的不是蓝九和,而是钱志峰他们直接找去了县衙。

“说说吧,都是怎么判的?”朱允?端起茶杯。

“殿下,牛小飞、布大姐被判流放云南卫所:“

“王管事夫妇供述是高云涛千户的管家指使,管家被定为主谋,判绞刑;王管事夫妇也是流放。”

“高云涛也被传去了大堂,但是他说一点也不知情。因为没有证据指认他,他的管家扛下了所有,刑部没有判他。”

朱允?轻晃着茶杯,高云涛既然不认,就只能等陛下或者太子处罚了。

可以肯定,这人完了。

“老钱,有没有确定,高云涛到底是谁的人?”

老钱摇摇头,

“这几天高云涛除了当值,之外就是在家里,再也没有出门过。”

朱允?点点头,

“继续盯着他,再盯着十天八天的,案子定下来了,他肯定还要活动的。”

“属下遵令。”

“有人去说情吗?”

“禀殿下,属下注意到怀远的一个管事,鹤庆的大管家去了刑部衙门,但是很快就出来了。”

朱允?点点头。

自己不方便出面打招呼,这两个勋贵不知道受的谁的托情。

随他们去了,高云涛是不可能好了。

估计现在不少人的心思都活泛了。

~

徐永盛的案子已经赢了,朱允?放下茶杯,

“老钱,琉球那边如何了?”

“殿下,张庆松说,已经派人去了。算时间,应该到了琉球。”

“送给他的武器怎么样了?”

“禀殿下,庄松德造了一批钢制火铳,共一百件,属下已经装船起运了。”

“好!”

他很想给火枪,但是一旦拿出来使用,他担心消息传到京城,很容易联想到他的身上。

火铳就相对好一些了。

现在大明已经完全停滞生产铜制、熟铁的火铳,改为钢制火铳。

琉球本身就有火铳,拿出来用完全没有问题。

“老钱,一百个太少了。陆续再送一些,张庆松至少需要五百把钢制火铳。其他如生铁的震天雷,可以让张庆松他们在琉球自己生产。”

琉球不缺硫磺、硝石,就地生产反而能节约老钱有限的运力。

“殿下,张庆松询问,何时开始行动。”

“这个......让他自己确定吧,弹丸之地却有三股势力,让他各个击破,一步一步吞并。”

朱允?对张庆松他们很有信心,在压倒性优势的火铳面前,逐步蚕食完全没有问题。

“酱菜铺开到哪里了?”朱允通问道。

“禀殿下,下个月就能在北平府开业了,已经买下了一处院子。”

“很……………”朱允?正要说话,外面传来凌乱的脚步声。

两人都看向雅间的房门,老钱已经退到侧门。

脚步声在门前停下了,有人敲门,

“殿下?”

是李景隆。

老钱躬身退下了。

朱允?咳嗽一声,缓缓起身,打开了雅间的门。

李景隆身后站着六七个人,都是穿着锦袍的年轻人。

众人纷纷上前给朱允?施礼。

李景隆在一旁介绍。

不是尚书的嫡子,就是勋贵的嫡子嫡孙。

朱允?和众人见礼之后,李景隆邀请:

“殿下,同去喝一杯酒?”

众人也跟着邀请,朱允?笑着摆摆手,

“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宫了。改日吧。”

朱允不想和他们这些纨绮搅合在一起,聊了几句就告辞了。

外面的雨下的更大了。

蓝九和赶来了马车。

朱允?惦记着徐永盛案,这次没有去别院,而是直接回了皇宫。

长安官。

文来福打着雨伞迎了出来。

朱允?指着廊下的堆积成山的木箱子,

“来福,这是什么?”

“殿下,这是陛下命工部给您找的水晶。中午的时候,工部的一位侍郎送来的,足足三大车哦。”

“哦,好!”

朱允?还没进去,就听到里面清脆的笑声。

其中一个是姐姐江都郡主的,另一个......呃,有些陌生。

“来福,还有哪位?”

“殿下,是含山郡主。”

是朱植的妹妹来了。

朱允?快步走了进去,

看到前殿也摆满了木箱子。

不远处还抬来了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各色晶莹剔透的水晶首饰、摆件。

江都、含山正在挑选。

朱允过去打招呼。

江都指着满桌子的水晶,

“我和含山姑姑要挑几个喜欢的,你没意见吧?”

他和含山的面前,已经摆了几个水晶镯子、手链、项链、水晶洞,各种颜色都有。

含山因为是客人,只拿了几件。

江都却不客气,面前已经堆满了。

“没意见,随便挑,随便选。”朱允通笑道,“你们也给薛妃娘娘、韩妃娘娘挑几个。”

江都、含山都爽快地答应了。

朱允?想先去书房,将从外面带回来的一些物品放回去,然后去找太子。

可是江都却叫住了他,

“老弟,你做的那个平光的眼镜,很多小娘子都喜欢的。”

“我留意了,最受欢迎的是茶色、淡青色、浅红色,还有透明的,其他颜色都一般般了。

朱允?点点头,“我听铺子的掌柜说了,你点的几种颜色卖的最好。”

“通侄儿,你这要做水晶首饰吗?”含山问道。

朱允?摇摇头,

“水晶这东西不值钱,我才不做。”

含山有些咂舌,

“首饰这么暴利你都看不上了?你的那些生意得多?啊?!”

“也是哈!一个钢铁铺子就赚麻了。”

说着话,含山又挑了一对镯子,

“你都这么有钱了,姑姑就不帮你省着了。”

朱允?大笑,

“也给卫王挑个摆件吧。”

他陪着两个郡主聊了一会儿,

她们不时戴上首饰,让他评价是不是合适,

朱允通各种花式赞美,哄的她们十分开心。

在他要词穷的时候,终于找了个机会告辞出宫。

出了宫门,他又叮嘱文来福,

“将透明的全部送去别院。”

这些都是造望远镜、瞄准镜的材料。

文来福请示道,

“殿下,自家的首饰铺子不留一点吗?”

朱允?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不留。”

水晶卖不出价,现在庄松德也急需要水晶打造望远镜和瞄准镜。

琉球最迟入秋就要动手了。

需要送他们一些望远镜。

还有庄松德研制的狙击步枪,水晶造的瞄准镜抗震能力很差,开不了几枪就有裂纹,简直就是低值易耗品,

不过幸好自己消耗的起,现在的关键是将瞄准镜造出来,标出上面的标尺。

本来玻璃才是造镜片的最佳选择,但是他目前没在这个上下功夫。

太子病情加重,未来的形势十分不明朗,

他也不敢点了太多的金手指,

一旦变成作坊,以后有了大变故就成了包袱。

不如先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雨下的更大了。

惊雷一个接着一个,犹如在头顶炸响。

朱允?打着油纸伞,快步去了咸阳宫。

薛妃见了不由地吃了一惊,

“?儿,这么大雨怎么来了?”

“娘娘,我在家也没事,来看看父王如何了。”

“去吧,你父王在书房呢。”

“娘娘,二哥不在吧?”

“?殿下午膳后没多久也回去了。”

等朱允?进了书房,朱标已经听到声音,放下了御笔。

朱允?请了安,自己拉个锦凳坐下。

朱标等宫女放下茶水,就将宫人都赶了出去。

“父王,徐永盛的案子……………”

“刑部已经送来了节略,咱也批阅过了。”

“父王,如何处置?”朱允通来了精神。

“那个高云涛不用说,肯定不干净。咱将他降职为总旗,贬去了崖州守御千户所。”

“父王,徐永盛呢?”

“自然是官复原职了!”

朱允?大喜。

成了!

淮西勋贵控制了很多的军队,但是这些都被老朱忌惮。

唯有这个火枪营,只要徐永盛能官复原职,以后就是自己的。

太子笑道,

“京营十二卫,千户及以上官员的任免调动,都需要你皇爷爷许可的。咱已经将奏疏呈上去了。”

“等着吧。”

朱允?点点头,

“皇爷爷肯定会同意的。”

朱标笑了,看着沙漏说道,

“来,扶咱起来,到了院判规定的散步时间了。”

朱允?掌握两个火枪营,这是京营十二卫最强的战力,多了一份保命的本钱。

朱允?放下茶杯,将锦凳挪走,然后搀扶太子起身。

手上轻飘飘的,几乎没什么重量。

朱允?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年前还是发福的身材,现在已经瘦的要脱形了。

扶着太子出了书房,朱允将太子交给了薛妃,这是薛妃为数不多的时光了,他不忍心跟着抢夺,

太子在后殿慢慢兜圈子,朱允通陪在一侧。

朱标缓缓道,

“上午,我将许昌辉的官给升了一点,现在是郎中了。”

“谢父王!”朱允?很开心。

许昌辉年后已经升迁为员外郎,现在又进了一步,成为一个部门的主管了,

“父王,那他下一步就是侍郎了。”

朱标笑了,

“这一步就慢了。他是举人,要是进士,年底就可以升一次。

“不过,为父建议,他以后去地方。”

“他留在刑部,以后最高也不过是侍郎。”

“不如去地方历练,可以当个布政使,积累政声,再回朝堂。”

他给许昌辉量身定做了一条发展路线。

朱允?仔细想了想,这条路很稳妥,也很适合许昌辉。

但是,以后可能用不上了。

走了两圈太子就有些气喘了,

“?儿,你上次送来的阎思文的《今释》,为父看了几页,很经典,字字珠玑。这是他家大公子开的印书坊刊印的。”

“是的,父王,阎大公子字秉德。”

“印的很精良。记得你说用的是活字印刷?”

“是的,父王,书坊我投的钱,我还给优化了活字印刷的方法?”

“............?“

“呃,就是改进。主要是将木活字、泥活字弃之不用,改用了铅活字。”

朱标有些意外,

“用铅?”

他一边走,一边仔细琢磨,

“可行!这个可行!铅容易融化,也容易雕刻。还不吸水。这个好!好啊!”

太子站住了,赞不绝口。

“父王说的是,拼好版之后,用火一烧,就粘在了一起,不用担心掉落、凹凸不平之类的问题。用完之后,直接放炉子里融化即可。”

薛妃上前帮着太子擦了额头的汗。

朱标喘息匀了,薛妃在一旁搀扶着,继续往前走,

“父王,改日我送你一袋铅字。”

“好啊。说起来,为父和先生还是师兄弟呢。那个......秉德,之前是做什么的?”

“父王,他之前是督察院的书吏。“

“怎么才是书吏?什么功名?生员?”

“父王,他只是童生。”

“哦,童生啊......这个,也足够用了。这样吧,皇家印书坊也该用铅活字,让他来当皇家印书坊的大管事。”

朱允有些惊讶,

“父王,会不会让人说话?”

在论资排辈的时代,秉德当皇家印书坊的大管事,资历有些浅了。

“没事的。”朱标无所谓,“就冲秉德父亲和为父师出同门,这点照顾也没什么的。”

“那孩儿就代秉德谢父王!”朱允?也不再纠结。

阎秉德能带来铅字活字印刷术,就凭这点也能站稳脚跟。

父子两个一边走一边闲聊,

薛妃搀扶着太子,低头看路,安静地听着。

外面雨下的越来越大,几乎和瓢泼的一般。

朱允?从外面来了,

“父王!娘娘!三弟!”

他一通招呼,然后上前接过太子,

“娘娘,我来吧。”

太子却摆摆手,

“累了,得歇歇。”

说话间,头顶传来一声炸雷。

朱允通算了一下时间,太子的奏疏应该在乾清宫了。

不知道老朱如何看,会同意徐永盛官复原职吗?

太子在朱允?的搀扶下回了书房,当即写了任命秉德文书,

“张节,派人送给周云奇。”

周云奇是司礼监的大太监,皇室的印书坊属于司礼监管理。

朱允?有些不明所以,

“父王,为何突然任命这个人?”

朱标笑道,

“为父和他的父亲,都在宋先生门下学习过,算是帮衬一下同门吧。”

朱允?心中感慨又酸楚。

太子一天三迁,复职了徐永盛,升迁了许昌辉,任命了阎秉德。

都是在为后人铺路了。

可惜时间太仓促,除了徐永盛卡了一个关键的位置,另外两个暂时助力很小。

乾清宫。

朱元璋的面前摊开的是太子的奏疏,詹事府下午才送来的。

刑部已经查明了徐永盛是被冤枉的,他的妻子是清白的,

牛小飞、布大姐两个人之前做了伪证,指使的是千户高云涛的管家及其亲戚。

周围的邻居也证实,死者高大鹏生前就有小偷小摸的习性,

刑部尚书当场下了判决。

因为没有清晰的证据,刑部无法定高云涛的罪,只是批评他纵容仆人作恶。

高云涛当堂给徐永盛道歉。

而太子在奏疏里直接?斥了高云涛,

还将徐永盛官复原职。

朱元璋只是扫了一遍,就拿起御笔同意了。

目前看,徐永盛不可能再回徐家了,目前不属于任何王公大臣,希望以后也能如此保持住。

朱元璋心中感慨不已。

没想到太子关注之后,案子这么容易就真相大白了。

上一个主审官已经退了,朱元璋犹豫了一下,放下御笔,决定放过。

合上太子的奏疏,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上午结的案子,太子下午就跟上了。

太子之所以这么积极,好像是在和时间赛跑,唯恐以后没有机会再做什么。

太子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周云奇上前道,“陛下,太子刚任命了新的印书坊大管事。”

“哦,谁啊?”

“是大本堂间思文先生的大公子。”

“阎思文道德文章都很好,他的大儿子那没问题,按太子的谕令办。”

“老奴遵旨。”

朱元璋靠在软垫上,失神地看着外面的大雨。

标儿一天调整了三个官员,他这是恨不得将一年的事放在一天来做。

朱元璋摘下老花镜,揉揉酸涩的眼睛,久久不语。

这老天真的要和咱过不去吗?

屋顶传来一声惊雷。

宫殿都跟着震动。

朱元璋问道:“云奇,那个什么针都装了吗?”

“呃......陛下,是......避雷针吗?”周云奇猜测道。

“是啊,都安装了吗?”

“禀陛下,都已经安装了。”

“传令下去,各宫殿派太监仔细观察,看看避雷针能不能避雷。

朱元璋缓缓起身,

“云奇,走吧,咱们也去看看。”

“陛下,要去哪里看?”

“去......去奉天殿吧。?儿不是说越高越容易吸引雷吗,这是最高的一个殿了。”

朱元璋走出乾清宫。

周云奇帮着打油纸伞,几个太监环身旁帮助挡雨。

时候不大,他们已经到乾清门。

过了乾清门是一个宽敞的广场,广场的尽头就是最高的宫殿奉天殿。

朱元璋站在了乾清门下,没有继续前行。

奉天殿的房顶沿着屋檐建造的避雷针一览无余。

朱元璋稳稳地站着,打量着奉天殿的避雷针,

等候下一个惊天的雷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