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产品竟然滞销了?
朱允?很意外,这不可能啊?
昨天开始上柜台卖的,本以为会卖断货的。
没想到竟然没人买。
这就有点尴尬了。
孙嬷嬷也发愁道:
“殿下,东西大家用了,都说好用。也是别家商铺没有的,可是偏偏没人买。”
“你带样品来了吧?”朱允?问道。
“殿下,老奴带了五辆牛车。”
“全部是新造的东西?”
“是的,殿下。考虑殿下可能要送人,就多带了一些。”
孙嬷嬷出去带人搬了一些进来。
很快,朱允通的书桌上摆满了样品。
前面是香皂、雪花膏。
包装都是十分精美。
香皂用的是绘制了图案的油纸包裹,外面还有一个精美的纸盒。
现在用纸包裹,本身就是很奢侈的。
纸张因为生产都是人力,不便长途运输,还是很贵重的物品。
朱允?打开了一盒香皂,
一股淡淡的桂花的清香飘散开来。
孙嬷嬷介绍,
“殿下,现在造的就三种香皂,一种是奶味的,一种是桂花味儿的,一种梅花味儿的。”
朱允通又拿起一盒雪花膏。
打开纸盒子,里面是淡粉色的瓷瓶。
鸭蛋大小,大肚子小口,造型可爱。
拧开瓶塞,洁白如雪,散发出淡淡的甜杏的味道。
孙嬷嬷解释道:
“殿下,雪花膏只造出了这一种味儿,大概还有三、五天还能造出两个味儿。”
朱允?抠出一点,抹在手背上,
细腻舒滑,
产品完全没有问题。
“都摆在哪些铺子卖的?”
“殿下,现在殿下的铺面都摆了。”
“这些香皂、雪花膏都有名字吗?”
“殿下,香皂、雪花膏不就是名字吗?”
朱允通明白了问题所在。
他起初想的很清楚,现在香皂、雪花膏的生产都需要动物油脂,但是油脂产量有限,
这就限制了产量。
所以不能走大众的路线,只能当做奢侈品来卖。
既然如此,那现在的销售策略就有问题。
“你回去之后,挑一个最好的铺面,改一下牌匾,就叫......”
朱允?陷入沉思。
叫什么牌子呢?
半晌,他一槌定音,
“就叫‘凤凰春”。“
“以后就是咱家的这些香皂、雪花膏之类的总的名字。”
“也只放这个铺子售卖,其他铺面的全部撤了。’
“这些盒子,每一种产品,都要固定一种图案,并且要写上“凤凰春’三个字。”
这点孙嬷嬷能理解。
现在也有造香粉的,打出了自己的名号,
殿下这是要用一个统一的名号来经营了。
朱允?一口气说了很多,孙嬷嬷都一一记了下来,
“殿下,老奴回去就改。”
朱允?很满意她的态度,又补充道:
“凉国公府、开国公府,要多送一些,夫人、小姐都要用,请她们也送给朋友。”
贵人一旦用了,就知道这两样东西的好了。
现在的上流社会,洗澡用的主要还是澡豆,就是猪的胰脏,加了一些香料、碱之类的东西。
虽然也有富裕人家,或者文人,用香皂,
但是这类香皂并不是油脂制造的,而是皂角粉,
论去污能力,朱允通的香皂远强过澡豆,澡豆又远强于皂角粉。
只要贵妇人用了,就不会再舍得放弃。
雪花膏更是如此,推出去就是降维打击。
现在的化妆品,还是以简单加工为主,香料、矿粉、花汁………………
而雪花膏已经使用了简单的化学知识。
在洪武二十四年,绝对是降维打击。
朱允?想了想,又道,
“雪花膏里加珍珠粉,将价格再提高一倍。”
孙嬷嬷有点犹豫,
现在都卖不出去了,你还要卖更贵?
“殿下,价格要不要等一段时间再涨?”
朱允?摆摆手,
“开始最好定下来,等打开了销路再涨,贵人该有意见了。”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
“香皂、雪花膏的盒子,不一定都是纸盒、瓷瓶,景泰蓝、漆盒、陶器......都可以试试。反正就是怎么显得贵重,就怎么来。”
孙嬷嬷笑道:
“殿下,莫非就像买椟还珠里的那个精美的匣子?”
朱允?大笑,
“就是这个意思。”
孙嬷嬷急忙记下这两条意见,回去让工匠去做。
朱允通看向另外两件产品,这个另一个作坊生产的。
蜂窝煤,和配的炉子。
蜂窝煤就不用说了,用手压出来的。
炉子是黄泥小炉子,两尺高,小巧玲珑。
主要是迎合文人的雅致,还有考虑道女仆力气小,容易搬运。
朱允?笑道,
“这两个,也起个名号,就叫‘三青鸟吧。”
“蜂窝煤尺寸可以固定了。”
“但是,炉子的大小可以灵活一点。”
“炉子依然是卖给贵人、文人。”
“用料就走两个极端,一个就是贵,黄铜、金子、银子大胆用,价格朝贵了去定;”
“另一个极端,就是雅致,用料不一定贵,但是要必须风雅,就像这个黄泥炉子。”
“至于面相普通百姓的炉子,主打一个便宜实惠,用料就讲究价廉物美,坚固耐用为主。”
“蜂窝煤、炉子,卖给贵人的,还是要固定一家铺子。”
“卖给普通百姓的,能铺的铺面全铺上。”
朱允?从雪花膏,讲到蜂窝煤。
思维天马行空,想哪扯哪。
孙嬷嬷开始还跟得上,慢慢的就觉得脑子不够用了,
或者说,
她长脑子了。
她过去是在凉国公府负责一些商铺,是一群管事中的佼佼者。
但是今天听殿下说了一通,其中的一些做法,她过去也多少有些类似的零零星星的感悟,
殿下给串了起来,还补充了很多东西,思路一下就完整了,
她的面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
她已经不敢只靠着脑子硬记,向殿下要了纸笔,
将殿下刚才说的一一写下来。
又和殿下一一核对,才小心地将纸叠起来,揣好了。
~
太阳西斜。
又来了一群牛车,长长的队伍看不到尽头,
是开国公府、凉国公府送东西来了。
江都郡主欢呼雀跃,还是姥姥家温暖。
宫人们也都高兴地迎了过去。
孙嬷嬷起身告退:
“殿下,老奴回去就立刻改,争取明天上午就能有了新的牌匾,新的铺面,下午就能全面铺上新包装的货。”
朱允?又叮嘱道:
“你的精力主要放在凤凰春。另外挑一个手下负责三青鸟就行了。
“在明面上,两家要彻底分开,不能搅合在一起。”
孙嬷嬷领命告退了。
朱允通送了出去,文来福已经在指挥人手卸货。
朱允?走到前殿,看着堆积成山的新产品,叫来文来福,
“你列个清单,看看都需要送给谁。先给薛妃送去。”
文来福躬身领命。
“来福,你把会写字的宫人都召集来。”朱允?又叮嘱道。
文来福笑道,
“殿下,长安宫的老人都能识字读书,写的字也算工整。”
大殿下去了近十年了,长安宫的每一天单调、漫长,充满死寂。
他们就靠读书、写字来打发时间。
现在每个人都写的一手好字。
朱允?指着刚卸下来的香皂、雪花膏,
“这些包装盒,大家全部写上“凤凰春‘三个字。”
“别用黑色的墨汁,用金色、粉色之类的鲜艳的色彩,要和盒子的图案相配。
“写上字再分类送人。”
蜂窝煤、炉子他没让人写,这种东西太独特了,不写也有很强的辨识度。
文来福躬身领命,吩咐人去给江都送礼,
又叫来会写字的宫人,开始补上商品的名号。
朱允?信心满满,
等宫外的贵妇,宫里的妃子都喜欢上了,产品就打开销路了。
毕竟,大明只有“凤凰春”作坊才有这些。
估计不要几天,就可以捡钱了。
-
太阳西斜。
景阳宫。
吕氏打了几把骨牌,心情好了一些。
郑嬷嬷过来询问:
“娘娘,要传脑吗?”
吕氏看看天色,已经日暮黄昏,
“传吧。”
朱允?已经来了,看到母亲高兴,就走了过来。
吕氏问道:“?儿,今天的课业都完成了?”
“母亲,白天的课业都完成了,只剩下晚上的书法,和温习了。”
“嗯,好!”
朱允?见母亲高兴,就小心翼翼地问道:
“母亲,那钱,钱,还给吗?”
他有些紧张,手在不自觉地搓着袖角。
“钱?什么钱?”吕氏被问懵了。
“母亲,就是,就是孩儿捐的那一万两银子。”
吕氏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
朱允?心里忐忑不安,搓袖口的手劲更大了。
吕氏压着心中的火,不悦道:
“等你父亲回来再说吧。”
一万两现银,对于东宫也是一大笔钱了。
何况儿子这是被人给要了,吕氏咽不下这口气,不愿意出这笔钱。
朱允?有些为难,
“母亲,黄先生说,说,应天府的官吏在提起这件事。”
吕氏明白了,这是应天府的官员在黄子澄面前抱怨了。
“黄先生没说怎么办吗?”
“黄先生让孩儿先问问母亲。”
“你哪天见了黄先生,就请他提个方略。”
“是,母亲!”
吕氏刚好一点的心情又糟糕透了,看着一桌子的美食,却一点食欲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