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假皇孙 > 260 这一拜,再见即是死别!

大明假皇孙 260 这一拜,再见即是死别!

簡繁轉換
作者:花间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1 11:5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乾清宫。

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疏,突然一声惊雷在房顶炸响。

他不由地放下御笔,抬头看了看外面,

大雨倾盆落下,雨声变得十分密集,犹如银河倾倒,整个世界似乎都消融在雨线之中。

周云奇跑前跑后,指挥宫人关紧门窗,卷进的风已经带着凉意。

又看了几个奏疏,朱元璋放下御笔,慢慢挺直腰杆,又咳嗽了几声,

摘下老花镜,缓缓抬手揉了揉额头,头有些疼,有些困倦了,

看着堆积成山的奏疏,朱元璋疲倦地叫了一声:

“云奇,来碗参汤。”

周云奇刚应声,门外的侍卫进来禀报,

“陛下,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保时要求见。”

“宣!”朱元璋坐直了身子,

这个时候求见,肯定是城中出了事故。

是出了大案子,还是有房屋被雨淋塌了?

保时夏快步走进来,拱手礼,

“末将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保时夏拜见陛下!”

“什么事?”

“陛下,凉国公遇刺,不幸身亡!”保时夏悲痛地禀报。

“你说什么?”老朱不敢置信地反问,在京城,一个国公被刺客杀了?

保时夏回道,

“票陛下,凉国公遇刺菀了!老公爷只身一人,没带侍卫,路过槐花巷遇到北元的刺客。”

“东宫三殿下带兵驰援,救下了国公爷,可惜二楼还埋伏一个弩弓手,”

“老公爷为救殿下,不幸......不幸中箭!”

保时夏虎目含泪,声音悲戚,大明的战神竟然陨落在宵小之手。

朱元璋终于相信,蓝玉死了!

被刺客暗杀了!

他不由地有些茫然,蓝玉就这么死了?

半晌,他才沉声问道:

“?儿怎么样?”

“禀陛下,殿下毫发无损,现在凉国公府主持老公爷的丧事。”

“朕知道了。”

保时夏躬身退下了。

朱元璋静静地坐着,纹丝不动,外面的风声、雨声,都被他彻底隔绝了意识之外,心中只有愤怒。

蓝玉死了,淮西勋贵没了主心骨。

可是蓝玉也是扫清淮西勋贵的主线,按住了蓝玉,就能顺势横扫其他武勋。

现在,这根线断了。

总不能每收拾一个武勋,都要费心去找一个理由吧?

第二次筹划彻底落空了。

锦衣卫能不知道北元来了刺客?

蒋?这个蠢货,又坏了朕的事!

周云奇端着参汤来了,

“陛下,您的参汤!”

侍卫再次进来大声禀报: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蒋璩求见。”

朱元璋抬头看了一眼宫殿的侧门,目光如刀,森然地喝道:

“朕不想见他!褫夺蒋琳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即刻投入诏狱。

凉国公府。

朱允通已经换了一身孝服,站在灵棚陪祭,

天明就要出发了,他坚持送凉国公最后一程。

他的声音已经嘶哑,只有目光冷冰冰的,

自始至终,他一滴眼泪都没有掉。

眼泪有什么用?

他只想用敌人的人头来祭奠老人。

在他的记忆中,蓝玉总是笑眯眯的,一直呕心沥血地为他争储筹划,

据老钱的情报,蓝玉背地里为他挡住了很多阴枪冷箭。

一个慈祥的老人,

大明帝国的猛虎,

没有凋零在战场,却在帝都死于一场刺杀,

如果说背后没有权力干扰的影子,朱允是不相信的。

这就是肮脏的政治。

四更鼓响,来祭祀的人已经很少了。

在京城的武勋大部分都来了,祭奠后都没有走,零落分散在灵棚外,

没有人说话,都静静地站着,眼睛赤红,难掩心中的悲愤。

暴雨冲刷京城,雨声淹没了亲朋的哭泣。

突然棚外有点慌乱,有人叫郎中,毛海又哭昏过去了。

朱允?起身缓缓走了过去。

一个郎中掐了掐人中,毛海醒了过来,

“给他灌一杯烈酒!”一个沙哑的声音在后面响起。

郎中抬起头,吓了一跳,是殿下,

“是,殿下,小的现在给他酒。

侍女已经送来了一碗烈酒,

毛海接过,几口灌了下去,酒水不少洒落在胸前,精神好了不少。

毛海看着朱允?,哽咽道,

“殿下...…………”

朱允通一把揪着他的胳膊,将他带到一个僻静的地方,低声呵斥:

“三百多个兄弟在码头等你,为何还不走?!”

“殿下,在下要给老公爷报仇!”

“要报仇,就去浙东,有一天跟着本王回来!”

“殿下!......”毛海惊讶地抬起头,

殿下的眼睛如寒星一般,里面似乎有火焰在跳动。

毛海想起了国公爷生前的叮嘱,

“这次和你走的,都是最能打的儿郎,放在军队个个都是千户,将军的料子,你带去浙东,一切听殿下安排。”

“老夫在京城等你们回来!”

他突然明白了,老公爷说的“等你们回来”,是何种含义!

原来是......

毛海犹如被闪电击中一般,连打几个哆嗦,他看到了复仇的最爽路径。

朱允拍了拍他的肩膀,

“去,给老公爷磕个头,立刻出发!五更前必须离开京城!五更过后,兵部会封锁长江沿岸,那时你们不仅走不了,还会暴露。”

“末将遵令!”毛海当即拱手领命,

他一扫刚才的痛不欲生,大步走向灵棚,跪下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老公爷,末将去了!”

毛海大步流星向外走去,头也没有回,眼里都是复仇的火焰。

他要完成老公爷的叮嘱,有一天和殿下回来,

带兵打回来!

干翻他们!

大雨如注,又一声霹雳在国公府上空炸响。

闪电刺眼的光芒短暂地撕裂黑夜,照亮这片雪白的灵棚。

朱允通看毛海走远了,才吩咐国公府的管家,

“召集所有来祭奠的武勋,去书房的外厅候着。”

没有来的武勋只有寥寥几人,魏国公徐耀祖,曹国公李景隆………………

他们不是蓝玉一系的人,要天明才会来。

国公府书房外的议事厅,来祭奠的武勋都来了。

众人突然失去了敬重的师长,心中很难过,也有些慌乱,

凉国公去了,众人失去了主心骨。

如果陛下执意在武勋中来一次“胡惟庸案”,该如何应对?

议事厅很安静,众人的心中都惴惴不安。

乌云中再次掉落一声炸雷,犹如苍天愤懑地嘶吼,烛光摇曳,窗棂随之晃动。

一阵刺眼的亮光倾泻而下,靠近门口的人低声道:

“殿下来了!”

朱允通已经出现在廊下,脸色苍白,锐利的眼神扫视了一圈大厅的众人。

勋贵都立刻挺直了腰杆。

朱允通大步走了进来,带着一阵刺骨的寒气。

武勋齐齐拱手,

“下官定远侯王弼拜见殿下!”

“下官舳舻朱寿拜见殿下!”

“下官徽先伯桑敬拜见殿下!”

朱允?一直走到了主位才站住了,缓缓转过身坐下了,清冷的目光扫过众人,才命令道:

“都坐吧!”

勋贵都愣住了,呆呆地看着他,

那是凉国公的位置,

现在老公不在了,

殿下这是要…………….

朱允?腰板挺直,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也平静地看着众人,不怒自威。

朱寿醒悟过来,率先拱手道,

“下官谢殿下赐座!”

之后他坐下了。

定远侯王弼如梦方醒,也拱手谢了?座,然后坐下了。

其他武勋都明白过来,纷纷拱手道谢,全都坐下了。

武勋的心安定了下来,老公不在了,还有殿下在。

王行站在不远处,安静地看着这一切,老泪再次滚落,老公爷后继有人了!

大厅再次安静下来。

等头顶的一阵滚雷声过去,刺眼的闪电再次平息,朱允?才缓缓说道:

“老公爷遇害,本王会追查幕后凶手,为他报仇的。”

“各位最近要克制,让老公走的安心。”

王弼、朱寿带领众人再次拱手领命。

众人也都清楚,虽然心中愤怒,但是还只能忍着,等着调查结果出来。现在去发泄愤怒,只会让有心人借题发挥。

朱允通环视众人,这才是还自己的基本盘。

在场的人如果全部行动起来,至少能影响大明六成的兵力。

得先让他们留下身家性命,只要他们人在,在军队的影响力就在

朱允通沉默半晌,又继续道,

“昔日宋太祖曾经问群臣,‘人生如白驹过隙,......”

客厅一片,只有朱允通嘶哑的声音在回荡。

“......使子孙无贫乏耳。汝曹何不释兵权,择便好田宅改

“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

长江,朱允?的私人码头。

毛海纵马冲了过去,很快被执勤的士兵拦住,

毛海跳下马,大步走了过去。

士兵看到是他,急忙让开道路,侧身放行。

郑锡蕃迎了上来,沉声道:

“毛海!该出发了!”

毛海点点头,码头上站满了人,个个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每一个人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曾经跟着老公爷北击大漠,西出玉门,南扫川蜀,

今天,他们要随殿下去浙东。

闪电划过夜空,毛海扫视众人,每个人都红着眼睛,带着悲愤。

毛海大声喝道:

“给老公爷辞行!”

暴雨中,郑锡蕃带着众将士齐刷刷单膝跪下,抱着军刀,冲着国公府的方向郑重地施了军礼。

礼毕,毛海再次下达命令:

“登船!”

十艘巨大的客船已经靠岸在等候。

将士们依次登船。

“快!跑步上船!”

毛海站在踏板一侧大声催促。

他一旦进入状态,就开始考虑安全离开的问题了。

这么多船,这么多人,没有惊动沿江的巡逻队,已经是舳舻朱寿冒了很大的风险。

幸好有暴雨的掩护,长江的能见度很低,不利于行船,但是也利于悄无声息的出行。

现在最好是在大雨中离开京城,雨彻底停歇之前过了镇江府。

不然京城附近密探多如蚊虫,很可能就暴露了,影响殿下后续的行动。

码头还没有扩建,只能停靠一艘船。

一艘客船装满了,立刻滑入水道,身后的客船迅速补位。

第五艘客船划过来,毛海临上船前叮嘱道:

“锡蕃,你上最后一艘船。”

郑锡蕃点点头,

“知道了。”

当最后一艘船离开码头,码头彻底空了。

一个老人提着灯笼,从码头一侧的公房走出来,一道伤疤从左眼斜着向右下,

老人神情木然,顶着大雨,独眼仔细检查地面,唯恐有遗落的东西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一炷香后,老吴什么也没找到,很满意地回屋了。

郑锡蕃走了,从现在开始码头归他管。

五更鼓响。

暴雨已经停歇,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乾清宫熄灭不久的烛火再次点亮。

朱元璋起床了,缓缓走出寝殿,舒了一个懒腰,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站住听了听外面的雨声,朱元璋感慨道:

“春雨贵如油啊!旱了这么久,这场雨来的及时!”

周云奇趣道,

“是啊,陛下,今天肯定有个好收成。”

朱元璋洗漱后去了前殿,戴上老花镜,打开了一份奏疏。

一炷香后,周云奇过来请示,

“陛下,先用早膳吧?”

朱元璋沉吟了一下,

“朕不想用早膳,来一碗奶酪罢了。”

烦心的事情太多了,一点食欲也没有。

周云奇看他满眼血丝,一夜过去皱纹又深了不少,有些惶急地劝道:

“陛下,您多少吃一口吧?早膳一点也不吃,影响您的龙体啊!何况还有一个上午的早朝呢。”

朱元璋放下御笔,叹了一口气,

“好吧。来点酒,来几个小菜就行了。”

“陛下,喝了酒,再来一小碗云丝面吧?”周云奇劝道。

“善!”

周云奇下去了。

陛下早膳喝酒还是第一次,但是他没有劝谏,愿意吃就是上上好的事情了。

时候不大,酒菜都准备好了。

周云奇搀扶老朱在桌前坐下,又亲自给斟满了一杯酒,

老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温热的黄酒下肚,暖意散发,瞬间扫去了不少疲倦,

“云奇,?儿夜里什么时候回宫的?”

“陛下,殿下临近五更才回东宫,之前一直在凉国公府守灵。”

“守灵?只是守灵吗?”

“陛下,宫外禀报,殿下曾经召集武勋训话。”

“都说了什么?“

“禀陛下,殿下劝他们辞去所有职务,解甲归田。”

“如何?”

“陛下,有人愿意,也有人不愿意,殿下当即厉声怒喝,让陛下为难,是臣子耶!“以黄袍加汝之身,汝为之?汝不为?

朱元璋端着酒杯,右手哆嗦了几下,酒水大半洒落。

逆孙!

都要去浙东了,还不给咱省心!

沉默片刻,他才一饮而尽。

那些武勋能舍得辞职吗?

“他回宫之后呢?”

“陛下,通殿下回宫后,立刻命令张节总管召集东宫的所有管事,当场开了三人,打杀了两个太监管事,一个嬷嬷,罪名都是不敬妃娘娘。”

朱元璋捏着筷子,听闻薛妃吃斋念佛,不管世事,下人难免就怠慢了。

他当即吩咐道:

“云奇,记得传旨葛丽妃,让她天明之后去东宫探望薛妃。”

周云奇躬身领旨。

朱元璋吃了一口菜,又捏起了酒杯,

酒杯放到了嘴边,他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通儿像朕,做事果断,该杀就杀,不拖泥带水,这点比太子都强。可惜,这孩子太有主见了。可惜啊!”

一杯酒下肚,带着一股暖意,朱元璋再次摇摇头,放下酒杯。

简单用了早膳,朱元璋自己扶着膝盖站起身,

“咱都给他安排妥当了,有卫所保证安全,有大儒陪着读书。”

“浙东虽然没有京城这么繁华,但是闭门读书对他也有好处,希望他能领悟什么是“孝”。”

“明白了,才能当个好藩王,也不失为大明的屏障。”

周云奇上前扶他,在前殿散步消食。

“云奇,你说辽东那块地方怎么样?”

“陛下,辽东已经有宁王、辽王、沈王了。”周云奇小心地回道,关于朝政的一切问题,他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回答。

朱元璋摇摇头,

“他们都不行,咱有预感,要彻底清扫北方的威胁,还是要?儿去。”

“广宁向北就是沈阳卫,?儿提了几次,说沈阳卫向北都是‘膏腴之地,咱打算将沈阳卫向北的土地都划给他,让他去镇守。”

周云奇张张嘴,最后只说了四个字:“陛下圣明。”

“你个老货,是不是觉得那里荒无人烟?”老朱斜了他一眼。

“老奴不敢。”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换衣服吧。”

雨彻底停了。

微风带着潮气。

乾清宫外,朱允?、朱允?哥俩都已经到了。

看着朱允?,朱允?心情是痛并快乐着。

朱允通最大的倚仗没了,蓝玉竟然被刺杀了。

朱允?沉声道,

“三弟,节哀!”

朱允通看着他,冷冷地说道:

“凉国公是帝国的柱石,咱们都要节哀!”

他的话无可指摘,朱允?只好点头表示同意,

“三弟说的是。”

朱允?又想起了凌晨的事,心中更不痛快了,

东宫投靠他的几个管事,在凌晨就被老三一口气全杀了,全换上张节的人。就连几个犹豫不决的也被开革了。

方义和梁嬷嬷下大力气拉拢的几个管事,朱老三一个也没给他留下,这一年多白忙活了。

朱允?忍不住抱怨,

“三弟,一大清早就在东宫杀人呢?我在景阳宫都闻到了一股血腥味。”

朱允通点点头,冷冷地回道:

“是的,二哥。”

朱允?有些气急败坏,低声斥责,

“三弟,不是当哥哥的说你,你太暴虐了!对下人应该怀柔,多施恩,怎么能动辄就杀了?脑袋又不是韭菜,割了还能长!”

本以为朱老三走了,东宫轮到自己说了算了,没想那一个亲信都没有,张节比过去控制的更为牢固。

想到自己依然被困在景阳宫里,在东宫没有多少存在感,朱允?的心里就很不舒服。

朱允通上下打量他,

“景阳宫也没少杀啊!十天前,你亲自下令打死了一个小宫女呢。”

朱允?气结:

“那,那能一样吗?那个贱婢摔碎了咱的一个古董。”

朱允?扯扯他的袖子,

“二哥,等进殿了您告诉皇爷爷!”

朱允通惊讶地上下打量他,小东西开始有坏水了啊!

朱允?吓得急忙躲在了哥哥的身后。

周云奇出来了,

“三位殿下,陛下宣你们进殿!”

朱允通没有理会他们,率先朝大殿走去。

朱元璋没有在前殿,朱允?到了后殿才见到人,

他已经换好了衣服,准备去早朝了。

兄弟三人上前请安。

朱允通请安后,拱手行,

“皇爷爷,孙儿去了!”

朱元璋看着他,神情复杂,

“去了浙东,要好好读书,在大儒面前要谦虚,要知礼!”

“孙儿遵旨!”朱允通躬身回道。

“战场凶险,你是皇孙,身份尊贵,不立于危墙之下。不许你上战场,只能在后方运筹帷幄。”

“孙儿遵旨!”

“要尊重地方的官员,将领。你是去观政,不是去指挥,卫所、地方官吏的指挥权不在你。”

“孙儿遵旨!”

“不许干涉都指挥使,指挥使的军事行动,不许私自外出。”

“孙儿遵旨!”

朱元璋说出了一堆的不许,

朱允通全盘接受,恭敬地表示完全照办。

朱元璋很满意,凉国公去了,孩子没有撑腰的,瞬间就老实多了,知道去面对现实了。

“如果有事及时上奏疏,有人欺负你,你不要忍耐。”

“孙儿遵旨!”

“去吧,兵部的官员在码头等你了。”

“孙儿告退!请皇爷爷保重体。”

“咱会的。出门在外,不比在家,要照顾好自己。”老朱最后叮嘱道。

周云奇惊讶地抬头看了一眼,陛下何曾如此琐碎过?

朱允通鼻子一酸,拱手施礼,

“孙儿记住了!”

朱允通告退了。

出了大殿,兄弟三人也要在此分道扬镳了。

朱允?虽然心中恨不得朱老三立刻消失,但是他依然装模作样地拱手道,

“三弟,一路平安!早奏凯歌!”

朱允通拱手还礼,

“谢谢!”

之后转身就走了,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朱允?怒了,走就走呗,怎么连“二哥”也不叫了呢?

“你咋不………………...…”

可是他的话还刚出口,嘴就被朱允?捂住了。

朱允?附耳警告,

“闭嘴!小心他揍你!”

朱允?很敏锐地察觉到,皇爷爷有些伤感,朱老三的心中也憋着怨恨。

蓝玉死了,朱老三心中有一股邪火。

如果这个时候被朱老三了,估计要白挨打了。

小屁孩顿时老实了,朱允?方才撒手,

“走,哥送你去大本堂。”

朱老三终于要出京了,他现在感觉浑身轻松,好像挪走了头顶的一座大山。

朱允?低声问道,

“二哥,您怎么不向皇爷爷告状?他早晨杀了人呐!”

朱允?摇摇头,

“没用的。”

他心里清楚的很,皇爷爷怎么会在乎几个宫人,

皇爷爷只会夸赞杀的好,甚至再追加杀几个,朱允通毕竟是用了不敬重薛妃的借口,这是“孝”。

何况自己也没少惩罚宫人,年后已经打死了两个了。

真的追究起来,景阳宫的旧账也会被翻起来。

不如就这么掀过去,等朱老三走远了,自己再重新在东宫布局。

何况,方孝孺要回来了!

有方先生在身边,失去几个宫人也就不算什么了。

朱允通没有回东宫,而是大步向午门走去。

自己去了浙东,薛妃却留在了东宫,姐姐江都也在,长安宫的人也还在,

朱小二会因为忌惮长兴侯炳文,有所收敛。

但是对薛妃、长安宫的人,朱小二早就恨之入骨,难保不趁机报复。

为了震慑朱小二,不要在东宫兴风作浪,他才痛下杀手,清理了朱小二收买的亲信。

相信以张节的手腕,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祥和。

朱允?很虚伪,心里都是勾心斗角,一直想控制东宫,朝廷每年给东宫的钱粮让他动心,

但是在表面上他还打着“孝”的旗号,每天早晚去给薛妃请安。

东宫少了亲信,朱允?为了维持“纯”的形象,至少能安分一些,吃相不会太难看。

伪君子比真小人强的地方,就是伪君子认可文明,真小人没有底线。

朱允可以放心地去浙东了。

~

晨曦微露。

午门刚刚打开了,朱允?远远地看见,群臣正在外面排队,等候走进奉天殿。

朱允通出了午门外,向前走了两步又站住了。

转回身,冲乾清宫的方向恭敬地一个长揖。

这一拜,再见就是死别了。

再回来,就是带兵进京了,那时将是兵戎相见!

对于大臣,老朱是暴君,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恒案、反贪腐......杀的王公大臣人头滚滚,没人不渴望来一个宋太祖一般仁慈的君王;

对于百姓,老朱驱逐鞑虏,一统中原,让百姓免受兵燹之祸,终于安定的生活,老朱也一生矢志不渝地追剿贪官污吏,

虽然贪官酷吏如野草,总也除不尽,但是老朱尽力了,那是他的时代的局限性,不是老朱的罪。

对于朱允?,老朱是慈祥的大家长,娇惯子孙没有底线,

换一个朝代,朱允通的所作所为,最好的下场就是圈禁,甚至早已经身死道消了。

只有大明,他才能仰仗皇孙的身份,欢快地为所欲为。

但是为了大明,为了中原,朱允通又不能不起身反抗。

大明的江山不能交给其他人,

只有自己,才有资格去继承那个位置!

一切为了中原的未来!

朱允?缓缓起身,决绝地走了,再也没有回头!

~

左长安门内,周一沙、周二沙、公孙虎已经牵马在等候。

只有公孙豹留在了东宫,他练武的时候伤了肺,上不了战场了。

朱允通翻身上马,催马直向宫外冲去。

吏部尚书徽看到了这一幕,不由地皱起了眉,宫内不许骑马,三殿下似乎没有得到陛下的允许。

他转头看向礼部尚书,不该站出来维持法纪,呵斥殿下牵马出宫吗?

詹徽这才发现礼部尚书专注地看着奉天殿,对周围的一切充耳不闻,那清脆入耳的马蹄声似乎并不存在。

?徽不由地暗骂一声“奸猾老贼”。

他这才发现,周围的同僚都是如此,尤其是工部、应天府的官员,个个目不斜视,眼圈都是红的。

詹微叹了口气,也专注地看着奉天殿,对马蹄声充耳不闻。

殿下出局了,这个时候咱就不招惹他了。

出了长安门,朱允通猛地挥舞起马鞭。

离开凉国公府,他突然明白了蓝玉最后的遗言“快走!”的含义,

蓝玉是担心老朱突然反悔,不放他离京。

如果是圈禁在京城,再逃走就大费周章了,哪如现在,名正言顺,一路东去。

路上行人稀少,朱允通纵马狂奔,

战马四蹄生风,马蹄声激越。

天空瓦蓝。

晴空万里,

东方,一轮红日刚跳出地平线。

三小走了。

朱元璋扶着膝盖缓缓起身,竟然没有站起来,两腿没了力气,

周云奇急忙上前搀扶。

看着满头白发的周云奇,朱元璋感慨,

“云奇,你也老了!”

周云奇笑了,

“陛下,奴婢还能伺候您几年呢。”

扶着周云奇的手,朱元璋走向前殿,

宫门大开,清新的晨风涌入,朱元璋身心一阵舒爽。

宫门外,肩?已经在等候。

走出宫门,朱元璋站住了,怔怔地看向午门,

天光大亮,

晨风带着凉意,肆意地卷起他的龙袍。

雨过天晴,

视野很好。

朱元璋看到群臣正在进入奉天殿,

午门外空荡荡的,已经看不到朱允通的身影,他有些伤感,

“云奇,?儿这一去,咱总感觉不能活着见到他了。”

太阳在冉冉升起,金辉洒落,他的白发根根清晰可见。

周云奇眼圈红了,

“陛下,………………

朱元璋看着左长安门的方向,久久不愿动身。

周云奇提醒道:

“陛下,该去上朝了。”

“好,上朝去!”朱元璋在周云奇的搀扶下,上了肩舆。

肩舆抬了起来,他斜倚着靠背,看的更远了。

“云奇,咱的心里啊,总有一种放虎归山的感觉呢?”

伤感很快逝去,老朱的帝王意识卷土重来。

在江山社稷面前,合格的帝王没有亲情。

周云奇抱着拂尘,低垂着头装没听见。

这种送命的问题,不是他该回答的,也不是他该听见的。

朱元璋又嘟囔一句,

“要不要等蓝玉下葬了,再放他走?”

接着他又摇了摇头,现在派人去追,只怕?儿已经登船了。

朱允通单身一个人,只带着三个太监,能干什么?

沿途的官员只会阳奉阴违;

卫所更不会听他的。

朱元璋拍了拍扶手,

“走吧,大臣该等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