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犁汉 > 第六百章:雁门

犁汉 第六百章:雁门

簡繁轉換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2 12:01:4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雁门关,作为汉家在北部边防上的重关,在不同时期的防御是不同的。

每每胡人沿着桑干河南下进入雁门,一旦得以突破就可以直接沿着汾水河谷进入太原腹心劫掠,又或者沿着滹池河谷东南突入河北,进入河北劫掠。

为其如此重要,一直以来汉室都将雁门关作为其北部边疆最重要的防御地带。除了日常的烽燧兵把守关城,在雁门的附近还有度辽将军、护匈奴等部驻扎在边墙以外。

但这已经是过去了,随着刘宏在西奔长安时调动了大部分并州边军南下,其段防御就陷入了空虚中,也幸亏这一段时间也是鲜卑人大乱的时候,不然并州早沦为胡墟。

此时,在雁门关以西北大概五十里的地方,有一道东西蜿蜒数百里的夯土城塬,这是昔日赵国修筑的赵长城。

岁月流逝,当年的雄伟边墙也只剩下了台基塬,但那份金戈铁马的意境却如醇酒一般越来越浓。

在这段数百里边墙外,虽然名义上还是汉土,但实际上已经是世人常说的关外了。

这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山地草原,时值十月,起起伏伏见霜色点点。

这一片是拓跋鲜卑人的草场。

在这数百里的草原上,正中有一片大湖,烟波浩渺。有草原,有湖泊,这本来是得天独厚的上等草场,但可惜,这片湖泊却为少见的卤水湖,根本养不得牛马。

所以这片草原才留给了算是弱小部落的拓跋部落。

拓跋部落和其他鲜卑部落一样,都是从东北地区发源,然后也是随着匈奴人的衰弱而集体进温润湿润的草原。

然后在桓灵之间,他们逐渐沿着阴山山脉继续向西南迁徙,进入现在这片草原栖息。

和别的一些部落不同,拓跋部鲜卑有个习俗就是喜欢剃掉头顶的部分头发,再把周边的头发编成小辫子垂下来。如此,他们也被汉人称呼为“索头鲜卑”。

本来拓跋部实力孱弱,全部落上下也就是一千多帐的实力。但很快机遇就来了,也不知道汉人使了什么手段,很快雁北地区、代地的胡人们就乱战起来。

而处在盐湖草原的拓跋部正好远离了最混乱的中心,反而不断招收那些流亡的胡人。

这些残部胡人加入了拓跋部,很快拓跋部的实力就迎来了大发展。

而在泰山军进入这一片地区之前,拓跋部在其少酋拓跋力微的带领下,刚刚兼并了附近一个较大的匈奴部落,使得全族势力稳稳上升到了三千帐的实力。

可以说,此时的拓跋部就是附近这片草原最强的部落。

如果不是泰山军进入了平城,也开始招徕代地、雁北地区的胡人,没准拓跋部还真的可以在其少酋拓跋力微的带领下,成为万帐大部落联盟。

但可惜,时运终究不在拓跋部这里。

此时,在星罗棋布的帐幕中间,拓跋部的酋帅拓跋力微正招待一位客人。

此人叫王邑,是太原太守裴晔的使者。

他过来就是想劝说拓跋力微能从侧翼袭击平城。

拓跋部落所在的岱海草原和平城只有一山之隔。他们可以从群山之间的山豁口通道,直接绕到平城的后方。

本来按照拓跋力微此前的发展,他只需要在这里坐山观虎斗就行了,倒不是不管谁赢,他都能从倒下的那一方咬下一块肉来。

但王邑这个人是北地人,精通匈奴、鲜卑语言,又是大儒刘宽的学生,口才了得。靠着他的说服,拓跋力微渐渐动摇了之前的看法。

且不说要不要出兵吧,至少有一点他被说服了。那就是这个突然冲过来的泰山军是他们的敌人。

在王邑的讲述中,拓跋力微渐渐了解了这个所谓的泰山军危害有多大。

他们竟然令草原的牧民们定居,还给这些部落名像汉人一样编户,那些部落的小帅小酋都被统统剥夺了人口,失去了对部落的控制。

这就让拓跋力微有点寒了,要知道现在他们部落有大量的零散牧民,这些人只是因为拓跋部能庇护他们,才呆在了拓跋部。

现在要是真让这个泰山军在雁北地区这么搞下去,那这些人还不逃得一干二净?

隐约间拓跋力微觉醒了阶级意识,开始将泰山军视为自己的阶级敌人。

但此事过于重大了,在泰山军刚刚进入雁北地区的时候,他就得知对方的马步三万,光骑兵就多达万人。

而拓跋力微就算近起全部落老少丁女,也不过才能凑个三万,还都是无马的。

不要以为游牧民族各个骑马,实际上战马在哪个族群都是珍贵的。拓跋部大量的奴隶几乎都没有战马,即便聚拢他们成军也不过是杂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