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犁汉 > 第四百七十八章:血殿

犁汉 第四百七十八章:血殿

簡繁轉換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2 12:01:4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此时在殿外,杨彪的耐性已经耗尽。

他再忍不住对当头的刘松道:

“宗正,这个时候咱们该进去。哪有圣上不虞,臣子却不在的道理。”

刘松当然知道杨彪说这话的深层意思,那就是如果皇帝驾崩了,但他们不在,就没准给殿内那些内朝臣矫诏的机会。

此前宦官集团之所以能镇压党人和士大夫集团,就是因为这些宦官矫诏调动城内的军事力量。

但刘松作为宗室,维护皇家的威严就是最大的道理。

没有圣上的传旨,私闯前殿,那是何等忤逆不尊的行为。所以即便刘松心里也是如杨彪一样担忧,但还是忍住了。

他面无表情:

“臣子的道理就是陛下让我们到哪就到哪,别那么多心思。”

这话说得有点重了,杨彪毕竟也是三公之一,还是如今清流之柱,这么说让杨彪有点下不来台了。

但又如何呢?

刘松对杨彪的跳脱实际上是非常不满的。

他也隐隐约约听说杨彪结社了一批士族少壮,要学当年陈蕃那样,举行兵谏,好彻底铲除宦官们。

但这种举动在如今的局面下可以说是非常不智的。

前线函谷关已经大战,本来陛下不虞就已经影响了前线士气了,要是再爆发内乱,那关西还能抵挡住关东?

所以对于杨彪这种不顾大局的小动作,刘松绝不容忍。

杨彪见刘松这么食古不化,还想再劝,就见其人已经拂袖背着自己。

杨彪大怒,难道他就是好相与的?

就在他破口要骂的时候,太尉马日就拉住了他。

马日出自扶风马氏,是本朝真正的戚室。别看他杨彪出自弘农杨氏,但真要论,这马氏才是关西第一。

所以当马日拉住杨彪后,他就是有气也没法发,只能远远对着刘松嘲了句:

“竖子,诚不可与谋。”

在杨彪和刘松这边闹的时候,人群的后面,刘范额头冒着虚汗,正不断瞅着人群里的其他人。

这些人和他一样都是胖大打扮,朝服里一定是穿了东西的。

这几个或是杨氏的门生,或是心怀忠义的僚属,锐意进取。总之这些人是关西朝廷里的少壮派,平日皆以杨彪为魁首。

这些人有十二人,分别是刘范,李约、韩贞、李舆、马宇、王璠、郭行、罗立、孟琯、顾邕、魏纪、魏艾。

这十二人就是杨氏的十二虎将,这一次铲除宦官们就是他们和杨彪等人策划的。

而且这些人不仅自己策划,还要自己动手。

这就是汉士之烈。

千万别觉得这些人都是什么幸进之辈,只是想在大事中谋得一份富贵。这里面哪一个都是有身份的。

如刘范就是益州刺史刘焉的长子,妥妥的宗室之后。按道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种动刀兵的事怎么也轮不到堂堂益州刺史之子来做。

但刘范偏就做了,而且还是这个集团里的核心人物。正是他鼓动杨彪为汉室计,当断则断。

而如李约、韩贞、李舆等,都是关陇的巨室子弟,举荐入朝为郎。这三人素果敢坚毅,志勇决略,在被刘范聊了几次后就毅然加入了杨彪这个队伍。

然后像马宇、王蟠、郭行、罗立、孟琯、顾邕、魏纪、魏艾等,不是来自扶风、就是来自太原、或是偏僻江南,都是有一份能说道的背景的。

但这一刻,这些人皆如匹夫一样,决定亲自有手中骨朵,下场拼杀。

为何要如此呢?

这是孟琯的建议。

孟琯出自扶风孟氏,是前凉州刺史孟佗的儿子,他还有一个弟弟孟达。

和他那个攀附宦官的父亲不同,孟琯自幼就痛恨宦官,许是对其父阿谀的行为不耻的一种逆反吧。

孟琯自负奇才,锐意进取,不以其父荫就蒙童子郎,之后又以文章效用兰台。当时杨彪就为侍中,是孟琯的上司。

二人因皆愤恨宦官倒行逆施,性格上也是那种诡激乘险的,所以建立了非常深的私人关系。

这一次行动,孟琯就是主谋之一。

就是他建议大伙皆披内甲,袖藏骨朵,就在前殿将那些大宦官们给铲除。孟琯从历次倒宦失败的经验看到,宦官们因为背靠皇权,牢牢掌握着大义,所以总能获得禁军的支持。

别看张让这边怕关西豪族们对西园外军的影响力,实际上杨彪等人同样怕张让他们所代表的皇权。

想让底下的西园军吏士们起兵攻打皇宫,这背后的难度太大了。更不用说,这次倒宦就是杨彪一门的意思,如马日这样的太尉都被蒙在骨子里。你说,杨彪能策划得了几个兵。

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杨彪忌惮的。

他就是傅燮,前执金吾,现在的射生校尉。

按照汉家制度,执掌南军,守卫未央宫宫门和宫内的是卫尉及其卫士。而前执金吾是统北军,卫戍京师,拘捕犯法官员。

所以卫尉和执金吾一里一外共同守护长安安全。

但这是以前了,在刘宏西巡长安后,他几乎将所有的兵力都用来建立西园军,自然没有足够的兵力再重建一支卫尉。

但刘宏也知道西园军规模太大,来源又芜杂,根本就不敢让这些人作为自己的宫卫。

所以他将自己最放心的射生军作为宫城宿卫。

射生军本就是宗室、勋旧子弟,又简拔了关西豪勇之士充任,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忠诚度都是有保障的。

所以换句话说,傅燮这个射生校尉就是掌管了京城禁卫大权。

如果杨彪能将傅燮拉到他这个阵营,那确实不需要他们这些个世家子弟亲自操刀,但问题是人家傅燮根本不可能做这事。

杨彪素知傅燮,别看这人被圣上三起三落,但论忠心,可能是在场之人最忠心的一个。

要是以倒宦为借口就能拉拢此人,此人也不会在河南世家清君侧的时候连夜弃军去追陛下。

所以在无法得到傅燮的支持,又没有名分调动城外的西园屯军,留给杨彪等人的破局之路就只有如今这一条了。

当陛下驾崩后,就直接在前殿锤杀宦官们。然后得到大义名分后,自然可以调动傅南容这些人。

如此博浪一搏自然凶险万分,但却正合这些激情亢奋的少壮派的意。

匡扶大汉,就从我辈锤杀宦官们始。

为此,他们专门买通了守卫端门的端门尉葛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