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妻控 > 9、支持

妻控 9、支持

簡繁轉換
作者:旅者的斗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3 00:02:5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三日后,赵姑姑被判以绞刑。

内阁办事滴水不漏,每条证据和环节皆严丝合缝,持有赵姑姑亲口供词,人赃并获,铁证如山,绝无翻案可能。

依《大明律》,死刑犯须由皇帝朱笔亲自批红,方能执行。内阁将奏案和供词送至御前,朱缙在人犯姓名上勾了红。

值得喟叹的是,赵姑姑受尽了酷刑也没供出林静照。赵姑姑绝知难逃一死,便将所有罪责揽到了自己身上,隐瞒了林静照私藏碎银意图逃出宫闱的事。

赵姑姑是个贪婪又见识浅的人,如果不是入了宫,她现在还在龙虎山道观里捞着香油钱,过着不穷也不富的小日子。

林静照当初为躲避官兵藏进龙虎山道观,众女冠皆对她鄙夷,唯赵姑姑和颜悦色,从膳房偷些馍馍和饭菜给她。

后来林静照被抓入诏狱,赵姑姑一直在外为她奔走周旋。再后来,她入了昭华宫为妃,赵姑姑陪同,虽是为了攀高枝,但最初那段深宫中黑暗孤独的时光,赵姑姑陪她说话,嘘寒问暖,与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两人既是主仆,又是忘年交的朋友。

林静照独自卧在昭华宫阴冷的榻上,太阳穴隐隐作痛。

外面日头盛烈,赵姑姑正在行刑。绞绳勒在脖颈上,绞碎颈骨。

她攥着手心几颗碎银,这是赵姑姑用生命换来的,能换食物和水的东西。

满殿稀世珍宝皆是死物,唯有这几块碎银两,寄寓着一缕生的希望。

没想到她和那位帝王的第一场交锋便如此血腥,将来要从这九重宫闼逃出去,怕是充满了血与泪的考验。

赵姑姑之死虽是内阁主导的,暗中有那位帝王的默许。

仙气飘飘的显清宫,实则是一座云雾笼罩的万丈悬崖,吃人不吐骨头。

他杀了赵姑姑,断了她的左膀右臂。

她誓死抗争,保得几块碎银两,斗得一片狼藉。

这些沥血得来的钱,是她以后逃生的筹码,一分活着的希望。

她一定会珍惜。

……

显清宫。

日头正盛,滋滋烤得人冒汗。宫宇周遭缥缈着一层紫气,在阳光中幻化作七彩霓虹,庄严肃穆的天子之居。

群臣按次序跪在青砖之上,黑压压的一片。由于长时间受烈阳焦灼,有些廷臣已体力不支,脸色发白摇摇欲坠;有些仍面容坚毅,忍着酷热执意相谏。

他们高声求道:

“求陛下出观视朝!”

“求陛下出观视朝!”

皇帝践祚以来,退隐道观,专慑斋醮,神秘深奥,从未上过一日早朝。

内阁重臣到显清宫禀报朝中诸事,尚不一定能见到皇帝,新晋官员从未睹过皇帝天颜,这在历朝历代极为罕见。

因为陛下为林贵妃争尊号之事,君臣已僵持数月。

上次的奏案被驳回后,周有谦等人稍作让步,拟林氏为“贵妃”,在位份前加封号如贤、贞、淑等字,既美观又庄重。

但林氏绝不可加“皇”字尊号,否则此女将与皇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平齐。

礼崩乐坏,是亡国之兆。

分不清正统,便会违背天理。

礼部尚书江浔顶着炎炎烈日,跪于显清宫中道,道:“臣等已重拟林氏位份,伏望圣明过目。”

将奏折高高举于头顶。

仙缘殿内清凉的雾气飘摇,朱缙着色性沉稳的天青长袍,襟长曳地,绘有日月星辰,光仪淑穆。

朱缙焚三炷香敬天地神明,风姿轻灵,身心冥于寂然不动的境界中。

司礼监太监张全将奏折奉上,朱缙随意翻阅了下,未曾过多理睬。

“陛下命诸位大人再议以闻。”

片刻,司礼监张全笑眯眯地出来,将奏折原封不动发回。

众臣胸中涌起难以形容的愠意。

这已经是第二次发回了。

第一次,众臣拟林氏为妃位,所请不允。

第二次,众臣拟林氏为贵妃位,加淑、贤等尊号,所请仍不允。

显然,陛下只封林氏为“皇贵妃”。

皇贵妃就是皇贵妃,不是淑贵妃、贤贵妃或任何什么。皇贵妃是皇后之下最尊贵的位置,独一无二。陛下要的,恰恰就是林氏与太后皇后名分相当。

他一定要她争皇贵妃之位。

以周有谦为首的廷臣面如菜色。

年轻皇帝虽一意修玄,初政,如剑?出匣,机矢中伤,如射工之密发。

退出,人人皆沉默。

“陛下已两度驳回我等之议,铁了心要加林氏皇贵妃尊号。”

良久,次辅张子昂开口。

“太后娘娘劝阻亦徒劳无功。”

今上与先太子作风大不相同,遇事不与内阁商酌裁处而自有论断,臣下只照圣议行之即可,禁止指指点点。

到底是没受过皇太子规训的旁支世子,陛下握着那条可怕的权利锁链,只知疯狂地挥舞,却不懂制约和善用。

皇帝沉迷美色,江山不幸。

江浔作为礼部尚书,掌管礼法,是此案的当事人。他捏着被发回的奏折,六神无主,狐疑地瞧向周有谦。

陛下若执意如此,该当何如?

一旦陛下下达正式的旨意册封皇贵妃,包括他在内所有廷臣皆不能抗旨。

当初林静照从大明门抬进来,陛下就是不顾群臣直接下旨的。

陛下为了林静照,能荡涤一切规范和秩序。

周有谦没有答复,沉沉撂下话:“我等已再三让步,陛下却一意孤行,我等不能再让。”

林氏绝不可能当皇贵妃。

说罢,首辅像下定了某种决心,重重拂袖而去。

余下廷臣亦叹气愠怒着走了。

江浔一人望向西天清澈的穹苍,太阳似给宫墙撒了层金粉,内金水河蜿蜒而过,天阙也被森严的皇宫规训成四四方方的形状。

脑海想起了那日陛下丢在他面前的奏折,以及陆云铮声声的争辩:

“岳父,时势造英雄,人当抓紧机会扶摇直上,万万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内阁上议两次均被驳回,这是极明显的信号,陛下一定要给心爱的女子上尊号,但孤立无援,受制于大臣,陛下目前不遂己愿。

“现在正是振臂一呼、鼎力相助的时刻。内阁仗着资历老辣,高扬礼教宗法大旗,欺陛下年轻。我们若为陛下雪中送炭,陛下焉能不提拔重用我们?即便岳父反对,小婿也要竭力一试。”

陆云铮那日如是说。

江浔揉了揉太阳穴,头很是痛,这春日的太阳还挺猛烈。

极度的内心纠结使他痛苦,欣欣熙熙的前程摆在面前,他却不敢摘取。

官场第一保禄法门??稳当。

他宦海沉浮多年,已被规训得怯懦,不如女婿陆云铮那般初生牛犊不怕虎。

当初小漩涡已变成了大风浪,暴风雨吞噬一切。

……

那日陆云铮觐见了陛下后,如沐春风,臣心大振,深感内阁老臣狂悖,竟逼得君王如此。

他惋惜贵妃沦为政斗的工具被无辜针对,决心襄助陛下扭转乾坤,做出一番功业来。

回到家后,陆云铮熬了三个大夜写出一道长疏《贵妃议疏》,允忠允诚,引经据典,击中要害,逻辑清晰严丝合缝地论述了古礼的细节,公然支持贵妃上尊号,入皇家玉牒,为“皇贵妃”。

奏章一出,如巨石坠水引起千层浪。

陛下得此疏,未作批示,下发给内阁群臣阅读。

群臣面面相觑,立皇贵妃的舆论本来一边倒,不知从哪忽然冒出个观政进士,区区五品便敢支持妖妃,与群臣为敌。

首辅周有谦严厉指责陆云铮邀誉卖直,借机掠取功名,其心歹毒,欲将江山社稷踢入火坑。

周有谦作为文官集团的楷模,他的态度代表了政局走向,一时间弹劾陆云铮的奏章如雪片般纷纷涌来。

陆云铮竟以支持妖妃邀名,媚君取宠,狎视公卿。群臣强烈要求制裁陆云铮,大有声气汇通之势,连番给陛下施压。

然而陛下的答案令人失望了,非但没有制裁陆云铮,反而大大升迁了他。

陆云铮凭一纸《贵妃议疏》扬名政坛,飞速擢升,一夜走完了旁人三十年的路。

群臣声嘶力竭的辩争,仿佛一场笑话。

内阁担忧,小小的一个陆云铮不算什么,关键是陆云铮背后还有陛下。

陆云铮上了这么一篇强词夺理的奏疏,恰逢时机,他们那位机深的陛下焉能不借此大作文章?

以往廷臣是一块铁板,同心齐力,陛下不能怎么样。现在陆云铮一个小小的蚂蚁,把这块铁板咬裂了一条缝。

皇帝与内阁恰如天平的两端,此刻势均力敌,谁也不比谁强,稍稍一点轻微的风便决定了最后的胜负。

处境最艰难的还属江浔。

陆云铮是江浔的女婿,前者倒戈,江浔首当其冲。

内阁早对江浔的怯懦不满,如今更多了一层仇视,怀疑江浔的居心,是江浔指使了陆云铮行此悖逆之事。

否则陆云铮一介幼子焉敢?

江浔一万个冤枉。

可恰如破镜粘回去也有裂纹一样,江浔的忠诚裂开了缝,内阁上下无人在相信他,对他嗤之以鼻,包括首辅周有谦。

江浔辛苦经营多年的官场名声,一夜之间跌落谷底,带着浓浓的幻灭感。

政治是巨大的连坐,一人叛变,满门皆输。这一刻,江浔无比后悔选了陆云铮做女婿。

也知,这是他必然面对的结局。

……

陆云铮对朝局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虽大多数臣子仍保留着忠诚心念,少量蝇营狗苟的小人见陆云铮擢升之速,眼红羡慕,也跟着支持起贵妃来。

本来清一色的舆论,分裂成了两派。

诚如所料,那位聪明的陛下没有放过这次机会,得陆云铮上疏后立即做出回响,下御札一道,从陆云铮之议,让林氏以皇贵妃之尊主持桑蚕礼。

桑蚕礼代表国家农业,是堪比祭天的重大仪式,素来是由皇后主持的。

陛下的心思昭然若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