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 第739章 人如芥子事如毛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第739章 人如芥子事如毛

簡繁轉換
作者:当时明月犹在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8 16:12:42 来源:源1

天外。

那位一直闭着眼,听着老秀才碎碎念的天幕圣人,忽然睁眼说道:“老秀才,时间已到,可以下界了。”

“从此刻起,浩然九洲,随你老秀才去哪,没人会管了。”

起初两人见面之时,这位读书人,还一口一个文圣,到了如今,却是换成了老秀才,半点不客气。

可想而知,老秀才是有多烦人。

但话又说回来,老秀才之所以能得道,以一个不到两百岁的“年轻後生”,跻身儒家第四高位……

靠的就是嘴皮子。

昔年最後一次三教辩论,代表文庙前去的,就是老秀才,凭藉三寸不烂之舌,说得佛道两位圣人哑口无言。

甚至於,其中那位飞升境佛陀,还因为此事,改换门庭,跨天下而来,拜㣉中土文庙。

起初是要直接拜文圣为先生的,只是老秀才没收,这位佛子,便成了亚圣一脉的读书人。

三四之争过後,半个先生的老秀才输了,坐化功德林,有些黯然神伤的他,则是去了蛮荒天下,担任最後一位坐镇剑气长城的儒家圣人。

但其实凭这一点,赢下三教辩论的老秀才,想要成圣,还不够,远远不够。

昔年那场辩论,在赢了之後,略显年轻的老秀才,非但没有走下高台,还正襟危坐,当着三教无数修士的面,先是作了一揖,而後卷起袖子,伸出一手,说了一句“胆大包天”的话。

“有请三教祖师落座。”

然後道祖佛祖,相继现身。

礼圣也下界而来。

可那个老秀才,依旧不当回事,视而不见,因为少了一人。

直到至圣先师亲临,老秀才方才眉开眼笑,开始了第二场“三教辩论”。

那场辩论之後的辩论,具体说了什麽,论了什麽道,因为隔绝了天地的缘故,鲜为人知。

但结束过後,除去蛮荒天下,其他人族为主的人间,世间所有的道书和佛经,都要以朱笔亲自抹去两句话。

一句是道祖早年的着作,另一句,自然就是佛祖。

而就是因为“轻飘飘”的两句话,在抹去之後,青冥和莲花那边,无数道人和佛子,都得了一份天大的心境“造化”。

三教之争,从来不是三个超绝天才,坐在高台之上,口诛笔伐,动动嘴皮子而已,每一次的辩论过後,都能影响人间的下一个数百年。

至此,穷酸老秀才,被人塑造神像,在一众读书人的拥护下,成了文庙第四高位的圣贤。

得知准许下界的消息,老人愣了愣神,可破天荒的,原先还苦苦纠缠,要去那东宝瓶洲的他,一时之间,却有些犹豫不决。

那位圣人笑问道:“老秀才,可不是我嫌你烦,故意诓骗,让你坏规矩下界,这是礼圣的原话。”

老秀才微微点头,叹了口气,“我知道。”

圣人疑惑道:“如此关爱自己的关门弟子,现在枷锁尽断,又为何不去见他?”

文圣摇摇头,喃喃道:“我想见的,从来都不是小平安。”

圣人恍然大悟,“是那个年轻剑修?”

他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是为何?”

老秀才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下,最後还是说道:“其实我早就看好他了,只在小齐之後。”

圣人附和道:“听说过,早年你曾去过一趟剑气长城,可离得太远,具体做了什麽,不太清楚。”

老秀才自嘲道:“老黄历上的苦水,经年累月,要是再吐出来,那可就太过於臭不可闻了。”

圣人倒是来了浓厚兴趣,伸出一手,笑道:“我的人品,相信文圣是知道的,自从成了天幕圣人,千年以来,从未返回家乡……

那就不妨说说,我洗耳恭听。”

老秀才瞥了他一眼,咂了咂嘴,略微思索后,双手拢袖,开口道:“当年宁远为小齐递剑,在我得知过後,便火速去了骊珠洞天。”

“可惜他离开的早,未能得见,与小齐合计了一番,我便再度南下,去那剑气长城。”

“可到了倒悬山,又听说他去了青冥天下,不知何时返回,我因为自囚功德林的缘故,境界太低,难以远游别处人间,

所以我又回了文庙,在三大学宫里相继奔走,去管那些圣贤借本命字,还曾找上咱们那位老夫子,聊了点关於合道之事。”

圣人笑着点头,“合道东部三洲,那麽这样一来,文圣就能重返十四境。”

老秀才嗯了一声,缓缓道:“几十个本命字,外加恢复修为,说不定我就能凭藉这些,将那年轻人的第一世,留在世间。”

“可到底是晚了,合道合道,哪有那麽容易,在我正打算闭关之际,又得知那个年轻人,已经返回家乡。”

“想了想,我就又去了剑气长城。”

“说什麽都要把他带回来,让其留在功德林,大不了花费我的毕生功德,为他护道,实在不行,我就舍下老脸,去求亚圣礼圣,去光阴长河请至圣先师出关。”

圣人叹息道:“晚了。”

老秀才眼神晦暗,点头道:“是晚了。”

“等我第二次赶到倒悬山,去了剑气长城,那个顶好的年轻人,已经背剑去了蛮荒天下。”

“我这个穷酸秀才,好像这辈子,做的任何事,都晚了一步。”

“年轻时候,因为自己的刻薄,寒了弟子崔瀺的心,三四之争后,这个首徒,黯然神伤,不认先生,远走他乡。”

“骊珠洞天,小齐画地为牢六十年,最终落了个被天劫镇压的下场。”

“救他的那个年轻人,大难临头,有难将死,我还是囊中羞涩,拿不出什麽好东西,即使劳心劳力,又有什麽意义?”

圣人迟疑道:“其实这些事,无论怎麽看,都怪不到文圣头上。”

老秀才摇摇头,“老百姓终日为了生计奔波,可以不用多讲道理,可我们读书人,一旦走到了高处,就该好好想一想,良心为何物了。”

“我们如果都不苛求自己,不去守着那份俗世良心,不去以身作则,还指望後人能对我们的着作,挑灯夜读?”

那位圣人立即起身行礼。

再次落座后,圣人忽然问道:“文圣先生,所以这就是为什麽,礼圣要你合道东部三洲,你却盯上了东部三海的缘故?”

老秀才没吭声。

沉默片刻。

老秀才还是颔首道:“这次文庙议事,争论最大的,就是关於镇妖三关的打造,诸子百家,天下仙师与散修,吵的不可开交。”

“人人自私自利,锱铢必较,都不愿为了自家天下,掏出半点家底,而我文圣,身为最清闲的读书人,总要做点什麽。”

“那就让我老秀才,来合道三海,让我来先行赴死。”

刚落座的天幕圣贤,再次起身,态度恭敬,作揖行礼。

“老秀才苦水极多,文圣学问极大。”

“晚辈受教。”

……

池水城那座高楼。

崔东山离开金色雷池后,并没有直接离去,而是命一位大骊绿波亭的谍子,去了一趟书简湖,请来了一位岛主。

粒粟岛谭元仪。

这位金丹地仙,早在十几年前,就被大骊安插在了书简湖,有一国助力,短短时间内,粒粟岛也成了大岛之一。

中年模样的谭元仪,恭敬的站在这头“年轻綉虎”的身旁,正在禀报近期关於书简湖的一些大小事。

说的最多的,自然就是青峡岛。

话到一半,一把小巧飞剑破空而至,悬停在谭元仪身侧。

谭元仪没有动作。

崔东山瞥了一眼,笑眯眯道:“为何不看?说不准是你的某个小妾,深夜寂寞,溪水潺潺,等着你去填补呢?”

谭元仪大汗淋漓。

崔东山笑意不减,自顾自点头道:“老谭啊,其实你已经很聪明了,作为大骊绿波亭在整个宝瓶洲中部的话事人,这麽多年来,兢兢业业,从没有过二心。”

“哪怕跳进了书简湖这麽一个大染缸,沾了一身的陋习,也还秉承最开始的那个身份,

就算**熏心,为了不被大骊问责,你都从来不会往粒粟岛上招收开襟小娘。”

崔东山凭栏远眺,微笑道:“因为粒粟岛的开襟小娘,都被你收㣉了後院,个个都是八抬大轿,明媒正娶。”

“咱们浩然天下,又不禁止一夫多妻,所以这样一看,老子还真找不出你的什麽毛病。”

“不过就是婆娘多了一点而已。”

说到这,崔东山转过身,原地蹦跳了一下,拍了拍中年人的肩膀,眯眼笑道:“诶,谭岛主,别怕,我虽然很想一巴掌拍死你,但也只是想想而已了,你为大骊做事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对不对?”

谭元仪满头大汗,不敢应声,只是一味点头。

结果下一刻,崔东山就撸起袖子,照着他的右侧脸颊,狠狠来了一巴掌。

力道,角度,掌握的刚刚好,这位粒粟岛岛主,没有倒飞出去,而是原地转了十几圈,半边脸肉眼可见的肿了起来。

崔东山放下袖子,漠然道:“知道我为什麽只打你,而不杀你吗?”

谭元仪浑身颤抖。

崔东山说道:“因为老头子说过,你在事功一道,天赋不错,虽然歹念极多,好酒好色,可你多年行事,总在一个规矩之内。”

“你知道身为大骊在宝瓶洲中部的话事人,有很多事做不得,比如当年让你来书简湖,就定过一系列规矩。”

“不能招收开襟小娘,但是你又好美色,怎麽办呢?”

“你就变了法子,直接将那些掳来的姑娘,八抬大轿,风风光光的抬上粒粟岛,全都是明媒正娶,光明正大。”

崔东山嗤笑道:“都是你花费心思娶进家门的,都是你的家事,这要我怎麽管?”

“而且那个老王八蛋,居然还对我苦口婆心的说了一堆道理,说什麽像你这种人,在如今的这个世道,不能太多,但又不能没有。”

“偷奸耍滑,在规矩的边界试探,又从不逾越规矩,从另一个角度看,你谭元仪,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最主要的,是你谭元仪在书简湖的酒池肉林泡了十几年,居然还不忘初心,凡是大骊那边派来的活儿,你都劳心劳力的去完成。”

崔东山莫名哀叹一声,喃喃道:“人这个东西,就是这麽复杂,而就是天底下千千万万的人心,造就了一个更加复杂的世道。”

“老王八蛋说得好啊,怪就怪在我们儒家,道理太多,一本书上的道理,放在另一本书上,就给直接否定了,

再到第三本,可能之前的那个道理,就直接变成了一文不值,这给老百姓看去了,不得无所适从啊?”

“所以我一直告诫自己,与人言语吵架,绝对不能认为自己处处占理,开口之前,先去站在对方的视角下,看看人家的立场,是怎麽想的。”

崔东山指了指他,笑道:“比如你谭元仪,站在你的立场去看,总结起来,可能就是四个字,身不由己。”

“当年被咱们大骊那位娘娘,派来书简湖,是身不由己,後续被权色沾染,深陷其中,同样是身不由己。”

“所以按照我第一位先生的顺序学说,去追本溯源之下,还真就不能全怪在你的头上,大骊如此,世道如此,能怎麽办呢?”

“一洲战乱之下,平时德高望重的地方豪绅老爷,摇身一变,成了剥削百姓的土财主,庙堂权臣,为保性命,能卸下风骨,不战而屈人之兵,

多年恩爱夫妻,为了点粮食,能自相残杀,易子而食……”

崔东山自嘲一笑,指向谭元仪的手,反过来指向自己,问道:“那麽若是把这些人,换成我,我又会如何做?”

“我能做的更好吗?”

“扪心自问,难,难如登天。”

“我能在这滔滔不绝,高处指点江山,只是因为我命好,诞生就是山上人,仅此而已了。”

白衣少年侃侃而谈,云淡风轻。

谭元仪听到此处,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自己死定了。

见崔东山不再继续掰扯他的那些道理,谭元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发一言。

崔东山转过头,微笑道:“老谭,你这是做什麽?我之前不是说过了,虽然你这废物乾的事,确实让我窝火,可老头子说过,你是干实事的,不能杀。”

白衣少年摊开手掌,掌心悬浮有一把飞剑,正是那把画出雷池的金色飞剑,品秩极高。

谭元仪面无人色,颤声道:“恳请国师能用仙家秘术,斩去我的这部分记忆,往後我谭元仪的後半生,将继续为大骊鞍前马後,鞠躬尽瘁,死而後已!”

崔东山一步走到他跟前,微微弯腰,“老谭,你倒是聪明,知道正经求饶没用,改为用大骊压我,啧啧,我都有些不想杀你了。”

说到这,崔东山一拍额头,嚷嚷道:“什麽跟什麽,我就没想过杀你啊,你这废物,居然还把我绕进去了。”

谭元仪立即开始磕头,一下又一下,没有半点怨毒,脸上全是感激涕零,发自肺腑,好一个精诚动天。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请到用户中心-「站内信」页面查看!

崔东山眯眼而笑,“老谭,会不会觉得是自己的运道不好,遇到了我这麽一个拳头比你大的同道中人?”

他摇摇头,“不是的,这天底下,其实绝大多数人的运气,都差不多,很多看似冤屈之事,若是刨根问底,追溯至源头,往往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运道好吗?”

“好个屁,生来就是附庸,好不容易拜了个先生,顶好的先生,他如今却因为你们这些蝇营狗苟,碎了文胆道心。”

“当然,我先生道心破碎,不是因为你谭元仪。”崔东山喃喃道:“是因为千千万万个谭元仪。”

谭元仪有些茫然。

崔东山已经并拢双指,驱使那把金色飞剑,直去他的面门。

这一剑下去,小小的金丹地仙,必死无疑。

只是在电光火石间,一名儒衫老䭾,出现在崔东山身後,一把按住他的头颅,力道之大,直接就给他压得跌坐在地。

那把金色飞剑,在即将戳破谭元仪眉心之际,失去主人的操控,颓然坠地,发出一连串金石交击的磕碰声响。

被镇压的白衣少年,依旧死死盯着谭元仪,脸庞扭曲,破口大骂道:“你们这些废物,到底知不知道,天底下有多少个陈平安,多少个我家先生的先生,被你们亏欠了?!”

“这些涉及根本良心的债,以後谁来还?!攻进浩然天下的蛮荒妖族吗?呵,我现在倒是希望,那群畜生早点打进来了,如此一来,也早点教教你们做人的道理!

让你们个个在大难临头之际,都能幡然醒悟,世上压根就没有天经地义占便宜的好事,草你们妈的,这些都是要还的,知道吗?!”

突然现身,按住崔东山的不速之客,正是大骊国师崔瀺。

崔东山没有回头,也没起身,嘿嘿笑道:“老王八蛋,我就知道,你还是不放心我,走之前,留下了一尊阴神盯着我的一举一动。”

“他妈的,自己管自己,你累也不累?”

年迈老人淡然道:“当然累,可你这小东西,是我一手捏造,是半个我,也是半个崽,身为长辈,什麽都可以放弃,唯独不能放弃混不吝的儿子。”

崔瀺先是一拂衣袖,对那谭元仪说了三个字,滚出去。

而後他不咸不淡道:“今日杀了谭元仪,你再想要跻身更高境界,就很难了,崔东山,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麽。”

“记住,你可以做陈平安,但不能学宁远,非要学,你也只会深陷泥潭,走上一条画地为牢的绝路。”

“比他陈平安,比那宁远,只会更惨。”

崔东山没好气道:“狗日的崔瀺,拿开你的狗爪子,谁知道你最近有没有扒屎吃,你臭你的,别往我身上抹。”

崔瀺笑了笑,收回手掌,改为双手负后,缓缓道:“定人善恶,很难的,至少对於读书人来说,很难很难。”

“所以你就想学一学那个宁远,站在他的立场角度,把自己当成江湖剑客,去看待他人,不再遵循老秀才的顺序学说,只谈当下的作为。”

老人摇摇头,“可你不是宁远,不是半个一,不是什麽天外来客,你生来就是读书人,是陈平安的学生,是文圣一脉。”

“出身是最不公平的,人人如此,没有道理可讲,所以你崔东山,还是老老实实,读你的书,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崔东山直起身,原地一个蹦跳,坐在了栏杆上,双臂环胸,面向高楼之外,牛气哄哄道:“天高地阔道理大!”

崔瀺颔首道:“人如芥子事如毛。”

崔东山颓然问道:“老王八蛋,老秀才的顺序学说,是不是错的?”

崔瀺想了想,给出答案,“对错皆有,就像你之前跟谭元仪说的,一本书上的道理,到了另一本,可能就不是道理了。”

“老秀才的学问,一样如此,儒家圣贤又如何?说到底,还不是芥子凡人出身,说出的话,也不一定就对。”

崔瀺说道:“走吧,书简湖的结局,已经有了定数,不用再死死盯着这边了,晚一点,有件事,我会慢慢告诉你,到时候与你说说,一块比这儿更大的棋盘。”

崔东山纹丝不动,阴沉着脸,问道:“我家先生陈平安,後续是不是还会与那宁远论道一场?”

老人点了点头。

崔东山掷地有声,“先生读书还是少了些,这一场论道,能不能我来。”

崔瀺摇摇头,看他的目光,毫不掩饰,满是可怜。

“这场论道,就算你崔东山亲自前去,哪怕跟陈平安联手,也不会是他宁远的对手。”

“我早就说过,宁远很聪明,聪明到一个极高的地步,他唯一的缺陷,就是人性太多,太过於纯粹而已。”

停顿片刻,崔瀺说道:“这场论道,自有人会来兜底,不过不是齐静春。”

崔东山冷笑道:“所以你这被狗日了一万遍的老东西,还想要我家先生的道心,再碎第三次?”

“他妈的,崔瀺,你还是人吗?!”

崔瀺淡然道:“这句话,你已经骂过一次了,就不能找点新鲜的?”

崔东山腮帮鼓鼓,使劲朝对方那边吐了一口唾沫,往老人脑袋上飞去,骂道:“老子乐意,他妈的,狗日的崔瀺,你还是人吗?”

崔瀺面无表情,大袖一摆,那口唾沫原路返回,砸在崔东山脸上。

崔东山抹了把脸,犹不罢休,还在那骂天骂地,一脸愤然。

老人微笑道:“孩子气性的话,以後还是少说,因为无论怎麽看,你都不再是个孩子了。”

然後崔东山就当着他的面,从雪白大袖掏出来一个纸人,屈指一弹,丢入一颗小暑钱,化作第二个“崔瀺”。

白衣少年原地侧身,高高撅起屁股,朝着那个“崔瀺”,笑眯眯道:“老崔啊,主人要拉屎,快点给我拿盆来!”

下一刻。

砰然一声。

崔东山被人一巴掌打得跌落进书简湖中,如巨石沉水,掀起滔天大浪。

收起那个小纸人,崔瀺一步跨出,消失不见。

湖面上,崔东山双臂狂甩,以狗刨姿势上岸后,震散水汽,继续狗刨升空,身形渐行渐远,就此离开书简湖。

……

一艘小舟,在天亮之前,终於抵达珠钗岛。

登岸之前,宁远散开神识,巡视方圆百里地界,仔仔细细,不放过任何角落,最後找到数名蛰伏水底的鬼祟谍子。

宁远挨个找上门,一一清理。

珠钗岛自从大阵被破,没了这道安身立命的护身符后,就成了一个香饽饽,被不少仙家盯上,只是碍於那位不知名剑仙,迟迟没有动作而已。

斩杀几个谍子,也算是带着诚意而来。

今天刘重润没有亲自接见。

倒是珠钗岛渡口上,站着一位姿色极其出彩的妙龄少女,远远见到宁远后,连忙高喊,剑仙留步。

一袭青衫背剑,登上珠钗岛渡口。

那位气质不俗的观海境女修,快步走来,嫣然笑道:“宁剑仙,您老终於来了,当日一别,我师尊可是经常念叨你来着。”

“只是因为身上有伤,闭关修养去了,这段时间,一直派我在渡口等着,说是後续如果剑仙登门,定然要好生伺候。”

宁远微微点头,笑道:“刘夫人念叨我?不应该吧,毕竟珠钗岛的天地大阵,可就是被我一剑斩破的。”

貌美女修一脸尴尬。

宁远则是摆摆手,说明了来意。

“这位仙子,虽然听你说,刘夫人正在闭关疗伤,但我今天这件事,是急事,所以还是劳烦你通报一声。”

她原地施了一礼,“剑仙前辈,请随我来。”

一路上冷风吃了个饱的宁远,突然就心情大好,笑着点头。

这位珠钗岛嫡传女修,带着宁远,走上一条通往主峰宝光阁的路,生的貌美文静的她,却是个碎嘴子,每当路过一地,就要为宁远讲解一番。

此刻两人经过一座莲花池,据她所说,这里的莲花,都不是凡物,结出的莲子,有养颜之功效,也是珠钗岛的生意来源之一。

多是卖给书简湖的仙家山头,是女修最喜爱之物,而且天底下只此一家,曾有人以高价买过几株,结果刚移植回去没多久,哪怕用神仙钱当作肥料,也迅速枯萎。

玄之又玄。

她笑吟吟道:“只是宁剑仙来得晚了一些,没赶上夏末初秋的好时候,见不到那份莲花盛开,飘香十里的风景了。”

宁远摇摇头,展现出情商极低的一面,说道:“你们珠钗岛的莲花池,还是太小了,见不到也无妨。”

“将来要是有空,我又有闲工夫,就再走一趟道祖的莲花洞天,管他要几株上品仙莲来。”

“你们的莲花,飘香十里,我不知道真假,可道祖的一片莲叶,肯定有十里大,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貌美女修愣在原地,眨了眨眼,“啊?”

道祖?莲花洞天?

这位剑仙……可真爱说笑。

当然,你是剑仙你有理。

她笑了笑,没说什麽,抬起脚步,带着宁远踏上通往主峰山巅的登山台阶。

她在前,他在後。

宁远施展一门望气之术,一双眸子,逐渐转变为淡淡金色,仔细盯着这个苗条少女。

当然不是什麽起色心。

吃下范峻茂神性,又跻身元婴境,外加动用阮秀曾教给他的神道望气之术,宁远已经能大致去观测他人心境。

不过仍有局限性,与他境界差不太多的,或是高於他的,半点瞧不见,但地仙以下,境界越低,能见到的也就越多。

然後在他眼中,这位姑娘的心境,乾乾净净,倒也不是没有灰尘,只是相对来说,很少。

令宁远没想到的是,里头居然还住着另一位姑娘,正是她的师尊刘重润,安安静静躺在其中,闭眼阖眸。

收回打量目光,宁远转过头,瞥了眼那座逐渐远去的莲花池,面色古怪,忍不住说道:“这位仙子,其实在我看来,你们珠钗岛,不宜种莲花。”

少女扭过头,不解道:“那依剑仙之意?”

宁远说道:“应该种百合。”

她眨了眨眼。

他同样眨了眨眼。

没来由的,仙子满面涨红,双手叉腰,没好气道:“宁剑仙自个儿去宝光阁,行不行啊?”

宁远点点头,“好的。”

闻言,她竟真的侧过身,让开一条道路,反观宁远,也不觉得如何,抬起脚步,就这麽施施然登山。

只留其一人待在原地,风中凌乱。

看了眼天边那抹鱼肚白,宁远加快脚步,缩地成寸,瞬间出现在山巅。

刘重润已经出关。

素手虚引,美妇领着他进入恢宏气派的宝光阁,两人相对而坐,刘重润娴熟煮茶,一举一动,都透露出一股真正的富贵气。

身为一岛之主,她当然不是蠢人,此前青峡岛之事,刘重润早就心知肚明,当时还曾远远观战。

美妇朝他递过去一杯茶水,直截了当的问道:“宁剑仙,这次登门,是否还是因为上次那件事?”

宁远微笑点头,丝毫不担心眼前茶水被人动过手脚,一口饮尽,“刘夫人,这段时间,可曾想好?”

刘重润轻声道:“剑仙所求,到底是什麽?”

宁远没着急回话,把空杯递了过去,刘重润重新给它添满,他再一口气喝完,方才回答道:“之前说过的,夫人难不成这麽快就忘了?”

刘重润还是难以相信,“斩妖除魔?”

宁远没要第三杯茶水,双手拢袖,无奈道:“不就是做一件好事,怎麽夫人就是不信呢?”

美妇沉声道:“剑仙要我如何做?”

宁远转头瞥了眼主峰之外的珠钗岛。

看见山门那边,在日出升起之後,聚集了一大拨女修,有大姑娘,也有小姑娘,大的教小的。

一日之计在於晨,借着第一缕天光,个个吐纳练气,要麽就是驱使法宝,对练厮杀之道。

这一眼,看了很久。

最後宁远回神转头,笑道:“夫人的山门大阵,是被我一剑斩破,这没错,所以在下想要将功补过。”

刘重润问道:“怎麽个将功补过?”

宁远说道:“让整座书简湖,都成为珠钗岛的辖境。”

……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