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 第743章 出言便作狮子鸣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第743章 出言便作狮子鸣

簡繁轉換
作者:当时明月犹在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8 16:12:42 来源:源1

第743章出言便作狮子鸣白玉京最高处。

有一名刚刚返回此地的年轻道士,登上玉皇城,意态懒散的坐在栏杆上,似笑非笑,望着自己那位师兄。

难得道老二下了一趟人间。

背负仙剑道藏,许是前不久还在天外天斩杀天魔的缘故,这位十四境巅峰修士,浑身散发出不少戾气。

数座天下,三教百家,论道心的坚固程度,公认最厉害的,就是青冥天下的道门一脉。

只要是经常跟随余斗斩杀化外天魔,最後还能屡次活着回来的道官,就没一个是道心不够纯粹的。

倘若死在了天外天,自然也算不上道心纯粹。

抵御化外天魔,从来是一份极大的苦差事,与境界修为的关系,有,但不会很大。

最看道心。

所以在青冥天下,白玉京每百年,在对外招收上五境道官,一同镇守天外天之时,都有一番仔细筛选。

类似儒家的君子大考。

那些六亲缘浅,彻底斩断红尘之人,为最好,但凡心头还有挂念,面对化外天魔,就极易被同化,遁㣉魔障。

此道,余斗为最。

八千载修道,七千年道老二,在这些岁月,余斗最少都有三千年,终日待在天外天。

斩杀天魔不计其数。

所以如果去翻一翻白玉京秘档,便会得知,万年以来,除去道祖以外,功德最多的,就是余斗。

陆沉这个吊儿郎当的,远远比不上。

哪怕是那位大掌教,两人的师兄寇名,也差了不少。

事实如此。

道老二的杀伐果断,不止体现在抵御天魔上,每当返回人间,对於那些犯了规矩的山上神仙,从来是条理分明,触之即死。

没有道理可讲。

这一点,与浩然天下的儒家,是完全相反的。

杀人之前,余斗不会去做一个“追本溯源”,只看当下,哪怕是一位功德在身,被传颂为圣人的修士,犯错就死。

青冥天下,苦余斗久矣。

但要是换一个立场角度,又不尽然,甚至是截然相反。

余斗的规矩,并不只是针对山上人,对於凡夫俗子,是一样的。

道老二这一脉的修士,在青冥十四洲,都设立有监察司,府邸门前,也都会摆放一只天鼓。

山上山下,只要心有冤屈,谁都可以去敲响此鼓,查明事实之後,自有人会去解决。

当地道官解决不了的,上报一洲监察,如果还是不够,那就直通白玉京,余斗亲自背剑下山。

一项铁律。

见了来人。

道老二神色微微不悦,问道:“陆沉,既然从师尊那儿返回,想必已经稳固十四境,那麽之後镇守天外天……”

陆沉赶忙打断,摆摆手,直截了当道:“师弟不去。”

余斗转过头,神色不善。

年轻道士扶了扶头顶莲花冠,摇摇头,笑眯眯道:“斩杀化外天魔的这份重担,暂时还是要由师兄来,此次与咱们那位碧霄师叔论道,临行前,师尊向我交代了一件事。”

余斗没说话,不过眼神之中,满是疑问。

陆沉说道:“师尊他老人家说了,既然认可了一名天外来客的身份,既然儒家送出了一座镇剑楼,那麽我们白玉京,也不能太过吝啬。”

道老二单手负后,“送什麽?”

陆沉拍了拍腰间,余斗循声望去,那里有一枚金黄色养剑葫。

高大道人略微皱眉,“师叔如此大方?之前不是听说,那小子在藕花福地,一直不招他待见吗?”

陆沉颔首道:“确实如此,所以这枚养剑葫,并不是师叔赠与,而是我在酒桌上赢来的。”

余斗嗤笑道:“你?”

“这天底下,只论喝酒,谁有本事赢得过碧霄师叔?”

这是实话。

在一桩久远的老黄历上,对於东海老道人,曾有一句在山巅脍炙人口,传颂多年的话。

葫藏五湖之精酿,腹藏四海之波涛,小酌一口,吞尽江河,醉眼一眯,众仙皆倒。

道法尚可争高下,酒量却需拜牛蹄。

不是说说而已。

这头老青年,道龄极大,据说接近三万载,比道祖岁数都大,诞生於洪荒末期。

从古至今,因为合道的路数,大多时候,都是闭门不出。

乱世关门,盛世下山。

所以後来又有了那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不饶人。

青牛喜酒,云游四方,以本命神通,搜罗天下江河湖海之水精,带回落宝滩碧霄洞,再以独门秘法,酿造品秩极高的仙酒。

浩然天下那边,青神山夫人的竹海洞天酒,美名远扬,首屈一指,可真要跟老道人相比,那就差了很远。

一口得道成仙,谈不上,但是凡夫俗子喝了之後,脱胎换骨,成为山上练气士,是没问题的。

陆沉撇撇嘴,笑道:“师兄替我镇压天魔,心有怨气,所以难免言语刻薄几分,师弟就权当没听见好了。”

他随即解释道:“这枚养剑葫,按照师叔的意思,是给我重返十四境的贺礼。”

道老二微微点头,“难得。”

余斗转而问道:“我们白玉京,送一枚上品养剑葫,儒家给了一座雄镇楼,那麽莲花天下那边呢?”

陆沉摇头道:“还不知晓。”

道老二也不太在意此事,停顿片刻,又问,“陆沉,你觉得,齐静春的那两件本命物,宁远会收下吗?”

年轻道士还是摇头,“不清楚。”

余斗没好气道:“当年跟在他屁股後头,一路远行蛮荒,朝夕相处,历经生死,难不成,你俩还不算是至交好友?”

陆沉眼神莫名,忽然说了句怪话,“独行者,是不会有同行者的。”

“修道从来寂寞。”

道老二嗯了一声,“评价很高了。”

高大道人忽然低下头,看了眼空荡荡的左袖,喃喃道:“我倒是希望,这个算是半个同道中人的小子,能接了齐静春的大道传承。”

“十四境有点困难,不过以他的资质,飞升应该是没问题的,假以时日,最多一二十年,达到我的高度,不是妄想。”

陆沉哀叹一声,“师兄还是对那将来的第三场问剑,翘首以盼?”

“时至今日,至於吗?”

道老二罕见的开了个玩笑,颔首点头,笑道:“八千载岁月,活腻了。”

“昔年着了一头域外天魔的道儿,被斩了一臂,起初耿耿於怀,而今心心念念,师弟说的没错,修道寂寞,好不容易有了个对手,岂能错过?”

“世人唤我真无敌,我对此,从来是嗤之以鼻,唯一夹带稍许恨意的,就是怪自己现世太晚。”

“修道八千载,岁月漫长,但还是不够漫长,错过远古登天战场,是贫道一辈子的憾事。”

陆沉转头望去。

今日的白玉京二掌教,有些……不太一样。

比如此刻,高大道人掏出来两壶酒水,一壶丢给师弟,一向遵守规矩的他,居然学着陆沉的模样,纵身一跃。

一屁股坐在了栏杆上。

喝下一口酒,余斗抬起头来,缓缓道:“那小子上次造访大玄都观,曾跟我们师尊,站在玄都观山门前,追忆远古登天一役。”

顿了顿,道老二开口道:“有句话,直到如今,也令人记忆犹新,是那小子最後说的……”

“异世通梦,恨不同生。”

陆沉眯眼而笑。

余斗同样笑了笑,腾出一根抓住酒壶的手指,指了指自己。

“很多年前,大概是……七千八百六十五年前吧,贫道刚拜㣉白玉京没多久,师尊就带着境界还不高的我,走了一趟天外。”

“虚蹈光阴长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太虚之中,找到了那座远古天庭,当时的我,就站在一道接天地通的大门前,感慨万千。”

“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

陆沉叹息道:“难怪师兄此前会说,宁远是你的半个同道中人。”

“所以这也是为何,当年蛮荒一役,师兄被陈清都砍了一剑,後续也没有去归还那一剑的缘故?”

道老二没说话。

陆沉却知道,自己猜对了。

对於那些参与过登天一战的远古修士,现在的山巅练气士,是愿意去礼敬几分的。

包括余斗。

有些恩情,不认也得认,没有前人铺路,哪来的後世太平?

虽然余斗去了,估计还是会被老大剑仙一剑砍回来。

之後的两人,师弟侧耳倾听,师兄敞开了话匣子,说了很多数千年来,从未与人道过的交心之言。

少年时期的余斗,其实还不叫余斗,俗名不太好听,出身於市井陋巷,还上过几天学塾,不过很快辍了学。

没有江湖本子上,常见的家道中落,相反,余斗的家境,还越来越好,游手好闲的他,晃晃悠悠了几十年。

双亲故去,浪荡惯了,也没有娶妻生子,最後踏上修道之时,竟是已经临近大限。

成了一名山泽野修,靠着绝巅天赋和心性,修道路上,一骑绝尘。

很幸运的是,余斗的修道生涯之初,有过三位挚友,相逢於微末。

共患难,同富贵,真真正正的生死之交,几人互相扶持,互相护道,先後跻身飞升境。

剑修余斗。

符籙宗师,自号垢道人,真名刘长洲。

一双神仙美眷,剑修宝鳞,阵师邢楼。

四人同行,四位飞升境大修士,在青冥天下,闯出了赫赫威名,而“真无敌”的那个名号,也初见端倪。

说到这,道老二也喝完了手中酒水。

道人不再开口。

陆沉咂了咂嘴,心底幽幽一叹。

师兄年少之事,他是头一次听说,但後续修道生涯的那些,陆沉知道的不少,当然,其实在青冥天下,人尽皆知。

最後这四位生死同道,只有馀斗一人进㣉了白玉京,拜㣉道祖门下。

而两位好友,邢楼与刘长洲,皆是被余斗亲自斩杀,手段乾净利落。

此中缘由,无他,犯了规矩而已。

据说那位邢楼,也就是剑修宝鳞的道侣,是早年余斗的同乡,更是修行领路人,带着极晚修道的他,渐次登高。

修道路上,邢楼为余斗护道无数,甚至还为他跌境两次,伤了大道根本,最後在试图打破十三境瓶颈之时,被自身心魔牵引天外天的化外天魔。

也就是山上常说的“走火㣉魔”。

然後邢楼就这麽死了。

被当时已经身为二掌教的道老二,一剑斩杀,眼皮子都没眨一下,说杀就杀了。

好友刘长洲,亦是同理。

只剩下的那位剑仙宝鳞,数千年来,每次闭关练剑,出关之後,就会走一趟白玉京,问剑余斗。

次次落败,有几次还被余斗打得跌境,但是因为没有冒犯规矩,从未身死。

这位女子剑仙,也是青冥天下,公认的最为“头铁”之人,自从道侣死後,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仇。

出关问剑,落败跌境,然後继续闭关,破境之後,再度问剑,如此循环往复。

陆沉忽然说道:“师兄,听说前不久,那位宝鳞剑仙,再次破境出关,不过这一回,这位姐姐,貌似没有直接来找你问剑。”

道老二嗯了一声,“然後?”

陆沉叹了口气,“宝鳞剑仙,先是被岁除宫邀请,离开之後,又去了大玄都观。”

余斗冷笑道:“随意,她找谁都没用,别说玄都观和岁除宫,就算联手一座天下,除白玉京之外的所有道宫,又能如何?”

“谁来谁死。”

陆沉犹豫了一下,最後还是提醒道:“这位宝鳞剑仙,最近游荡在并州附近,那里距离浩然天下……可不算远。”

闻言,道老二一愣。

陆沉补充道:“大概是被岁除宫吴霜降撺掇,想要飞升去往浩然那边,找上我那位宁道友。”

沉默许久。

余斗点点头,自顾自说道:“好几千年过去,总算长了点脑子。”

“随便吧,她只要有本事,请得动人,来多少都无妨,我余斗坐镇白玉京,接剑便是。”

“生死自负。”

道老二转移话头,斜瞥向他,“师弟不是要去送养剑葫吗?为何在我这边逗留许久?”

“难不成真是良心发现,要替我坐镇天外天了?”

陆沉咂了咂嘴,摇头道:“时机未到。”

“还在等一个结果。”

岂料余斗一脸笃定,看向自己师弟,直截了当道:“齐静春的大道,这小子不会接的。”

陆沉不解,“这是为何?”

非是他陆沉不够聪明,而是在他看来,宁远接受这份造化传承,无论怎麽看,都是天经地义。

外人说不了什麽。

而坦然接受之後,哪怕被两枚本命物,潜移默化的改了性子,成了儒家门生,也不影响他宁远的练剑修行。

该是剑仙,还是剑仙。

一朝证道,飞升唾手可得,最关键之处,在於宁远早已炼化山水印,不会有隔阂一说。

对於修行,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齐静春的大道,上限有多高?

四个字,三教合一。

虽然不是其本人,只是一对山水印,可里面的那些浩然之气,堂堂正正,承载之物,就是齐静春的万般学问之根本。

可以这麽说,宁远只要重新将其纳入气府,将来成为读书人,不一定就能做到三教合一,但大道的宽广和上限,至少是十五境。

道老二笑了笑,神色莫名。

余斗说道:“因为他是早年的我。”

“以後会不会变成现在的我,不清楚,但此刻的他,绝对不会如此做,

师弟之前不也说过,独行者,生来寂寞。”

陆沉若有所思。

道老二说完,取出三壶酒水,随手递给陆沉,“师弟,之後去了浩然天下,帮忙将此物交给他。”

也没说个具体原因。

陆沉则是问道:“总计两人,为何却是三壶?”

余斗摇摇头,“送就行了,反正另外一壶,不是给你的。”

……

浩然天下。

日月悬空。

书简湖地界,三千里方圆,亮如白昼。

当然,本就是白昼。

各地湖面,陆续皆有冤死水鬼浮出,如鱼透气,沐浴在莹澈光芒之下,身形消散,解脱而去。

陈淳安一出手,就直接封禁了此地,偌大一座书简湖,光阴凝滞,上五境之下,愣在原地,陷入“空想”。

哪怕是宫柳岛渡口这边,包括宁姚在内的诸多剑仙,也有些行动困难,原先围困宫柳岛的十把本命飞剑,陆续回到各自主人体内。

宁远却不在此列。

恍惚时刻,一缕微风拂过。

身旁出现了一位读书人。

宁远没有转头,并且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有些不太客气。

“齐先生,你总是这麽阴魂不散。”

读书人自然就是齐静春。

双鬓霜白的儒士,不觉得如何,点了点头后,竟是侧过身,朝着一位晚辈剑修,作揖行礼。

“齐静春见过宁剑仙,多谢剑仙手下留情,对我那小师弟网开一面。”

宁远摇摇头,“先生就算不说,不去做那些环环相扣的诸多算计,我也从未想过,对他陈平安如何。”

齐静春点点头,“是我多虑了。”

年轻人双手拢袖,问道:“先生的这道残魂,今日找我,所为何事?”

从头至尾,言语之间,毫不客气。

齐静春笑容和煦,如实相告,“此行只为赔罪,有些话,还是要亲口来说,方有诚意。”

宁远招了招袖子,平静道:“一对山水印,伪十五境的传承,用来充当赔罪之物,足够了。”

“齐先生,不管你信不信,我对你,从来没有半点怨恨,以前是,现在也是,所以就不用在我这浪费时间了。”

“趁着残魂未消的这点光阴,先生不妨去一趟青峡岛那边,找自己的小师弟,好好聊上一聊,道个别。”

齐静春叹息一声。

一袭青衫略有犹豫,依旧没有转身,不过倒是轻声补充道:“先生,世事如此,不必挂怀什麽。”

“我曾经翻阅过一篇你的着作,对一句话,记忆犹新,

是说一个人的心境,光明璀璨,恰似草木向阳,但是即使如此,在这棵草木的背後,在那阳光无法涉足的地方,也有阴影存在。”

“光暗两面,各得其生。”

宁远笑容满面,“所以这样一想,齐先生这种圣贤,也会在学问之上,分那亲疏有别,就很正常不过了。”

“谁的身後,没有影子存在?”

宁远低头看了眼掌心的山水印。

齐静春刚要开口。

宁远收回视线,摆手笑道:“先生,很早之前,江湖之上,你我就已经两不相欠,而此前书简湖之局,你又算计了我一次……”

“这样一看,先生到底是欠了我一点的。”

“所以齐先生,不妨先听听我的道理。”

他顿了顿,目视前方,开口道:“我大概能猜得出来,先生想说些什麽,无非就是让我接纳山水印。”

“一朝闻道,白日飞升,跻身上五境,助我成就大剑仙果位。”

“这麽一次护道,就能直达道路的尽头处,这种造化,天下罕有,世人艳羡。”

宁远话锋一转,继而问道:“那麽齐先生,有句话,叫作‘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其中的这个‘明’,做何解?”

“那本着作上,是有答案的,是说心境光明无垢,身心之中,日月齐在,即为明。”

年轻人缓缓摇头,“当时的我,难以理解,当然,现在的我,也没有多少学问,翻看的最多的,还是一位书院君子赠予的山水游记。”

“不过走了这麽远的路,遇见了这麽多的事,我这个匹夫剑修,还是产生了一点见解的。”

读书人始终静立,默默倾听。

停顿了好一会儿。

打好腹稿之後,宁远方才继续开口,神色认真道:“修心若璞玉,澄明自生辉,拭尘去杂念,皎月映襟怀。”

“读书者,不争不辩,心自澄澈,不困浮名,不惑杂音,不畏奸邪,不惧生死,宁赴黄泉,不随浊流。”

“日月齐在,并非天象,是心境琉璃,心灯不灭,柴薪愈盛,是谓厚德载物,明史鉴今,明世济众……

故而天上星河璀璨,人间大地生生不息。”

福至心灵。

宁远笑道:“先生於人间卖字,我以酒水买春秋,日月之明,在於薪火相传,虽然齐先生,不是我的先生,也不是我的师兄。”

“但人生天地,当为炬火,当年的骊珠洞天,是如此,而今书简湖,亦是如此。”

“我虽不是圣人,甚至连读书人都算不上,但并不表示,我就不能做一些令旁人费解,大呼愚蠢之事。”

池水城。

高楼之内,崔瀺留在此地的那尊阴神,爽朗大笑。

这位大骊国师,已经很多年,没有如此酣畅淋漓的笑过了。

难得齐静春输一次。

天外。

礼圣领衔,带着陈淳安和那位宝瓶洲天幕圣人,朝着遥远的人间某处,作揖行礼。

书简湖。

年轻人掌心微抬,心念一动,两枚本就隶属於他的儒家印章,光芒大作,浩然之气,汹涌沸腾。

整座书简湖,轰然一震,以宫柳岛地界为中心,无数肉眼可见的浩然正气,四散而去。

所到之处,山水颠倒,邪祟退散,转为清灵。

三千里书简湖,所有淫祠野神,金身开始寸寸崩裂,上千座仙家岛屿,任何心术不正者,大奸大恶之辈,煎熬难忍,如坠油锅。

简直就是一场大道天劫,躲无可躲,由内而外,层层递进,烧灼道心。

山印升天,水印坠地。

宁远收回手掌,终於侧过身,面向那位他一直很敬重的读书人,微笑道:“齐先生,好久不见。”

“我叫宁远,我是一名剑客。”

遥想当年。

东宝瓶洲的北部版图上,曾有一名青衫儒士,现出巍峨法相,只以三个本命字迎敌,照看一座骊珠洞天。

光阴轮转。

同样是在宝瓶洲,又有一位青衫剑修,做了同样的蠢事,以两方珍贵无比的造化印章,修补人心鬼蜮。

水落石出书简湖。

出言便作狮子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