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 第742章 大道无情,没有人味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第742章 大道无情,没有人味

簡繁轉換
作者:当时明月犹在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8 16:12:42 来源:源1

第742章大道无情,没有人味百馀剑过後。

整座宫柳岛,开始下沉,速度越来越快,最终这座处於书简湖中心的仙家山头,就此沉寂湖水之下。

只有靠近山门这边,有那麽几块区域依旧悬在湖面。

一袭青衫现身在此。

一位位此前递剑斩鬼的剑仙,依次落地,齐聚只剩下一小截的宫柳岛渡口。

许是刚刚全力出剑的原因。

此地剑气攒簇。

宁远面向一众剑仙,微笑道:“再等等,不会就这麽结束的,这只是第一拨,後续要杀之人,更多。”

没人吭声。

宁远抬头望去。

身在宫柳岛,头顶之上,漆黑如墨,宛若无尽虚空,有星光点点弥漫在中央地界,不时掠过一条条细小剑光。

青天壁障之下,包括宁姚那把斩仙在内,十把本命飞剑,蛰伏四方,圈禁天地,各自逸散而出的剑气,交织一块,此番画面,简直就像一个作动词而用的“碧落”。

三十七位地仙岛主,全数身死,但最後能不能赶赴黄泉,还是未知数。

他们自己说了不算。

宁远说了也不算。

得一个不是君子的读书人来了,才能拍板,决定有无来世。

既然人杀完了,按理来说,本不应该继续留着这些飞剑,但刑官别有他意,诸位剑修自然不会多问。

祭剑而已,浪费不了多少真气。

比当年在城头递剑斩妖,轻松了无数倍,两相比较,不可同日而语。

宁远的用意,其实也很简单。

还是那个意思,不能造成太大动静,此前结剑阵,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为了爽快杀人,乾净利落。

一个就是遮蔽外界的视线。

要是动静太大,剑光如雨落,书简湖满打满算,才三千里方圆水域,很快就会被各地仙家察觉。

到时候那些山主不在,供奉坐镇的数百上千座岛屿山头,听到风声,直接跑了怎麽办?

数量不多,派剑仙去追,很容易。

可关键就是数量太多了。

分散四方,御风的御风,遁地的遁地,自己这边,哪怕加上他宁远,可就只有十一人。

忙不过来。

当然,此前的宫柳岛事变,死了这麽多书简湖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肯定是瞒不住的,说不准此刻,已经有仙家得了消息,正在慌不择路的逃命……

不过对宁远来说,没关系。

天下事,大事小事,总是很难去做到一个圆满,跑了几个贼子而已,影响不了大局,无伤大雅。

从一开始,杀人就不是根本目的,只是在达成最终结果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罢了。

宁姚来到兄长身边。

宁远一翻手,掏出四五个形状各异的咫尺物,交到了她的手上,轻声道:“之後清点一下,分发给诸位前辈剑修。”

少女点点头,暂且先放在她这边,战後再论功行赏。

宁远扫了眼在场剑修,欲言又止,最後还是没忍住,无奈道:“此前不是说过了,出剑的时候,不用使太大劲,力度什麽的,足够就可。”

“三十几位地仙,被你们砍得尸骨无存,这也就罢了,离开之前,我还特意找了好几遍,发现所有方寸物,都已经毁坏,碎片都找不到一块。”

一位位剑仙抱剑而立,脑袋稍稍转向别处,当做没听见。

一位女子剑仙倒是回了话,扶额感叹,“咱们的刑官大人,估计是在阴阳怪气,说我等的杀力太低,连咫尺物都斩不碎。”

宁远没好气道:“谁还能跟钱过不去?”

“你们知不知道,这些被你们砍瓜切菜一般砍死的地仙岛主,个个都肥得流油?”

“这些山泽野修出身的仙家,大多数都是利己之人,谁都信不过,所以出门在外,一般来说,都会把大半家底,随身携带。”

“一块方寸物,本身不值多少钱,但里面装的,可能就是成堆的神仙钱!”

“怎麽,你们一个个的,在家乡天下安逸了两年,开辟了各自洞府,腰包鼓了,就觉得钱不是钱了?”

宁远看向那名面容姣好的女子剑仙,面无表情,问道:“萧剑仙,是不差钱了?以後的嫁妆,都准备好了?”

这回连她都不再说话,恶狠狠的瞪了刑官大人一眼,随後将脑袋转向别处,一言不发。

宁姚綳着一张脸,想笑又不敢笑。

宁远转过头,盯着自家小妹。

“你呢?你的嫁妆,不会也要我来准备吧?”

宁姚翻了个白眼。

心想我可是你妹,爹娘又不在了,我以後要是嫁人,你这个当哥的,还能不管不问啊?

再说了,我也没有想过嫁人啊。

当然,这些话,她是万不敢说出口的。

兄长对於她的婚姻大事,很少过问,但其实骨子里刻的,还是女大当婚那一套。

宁远咂了咂嘴,没再继续说些什麽。

而很快。

一名青衫书生赶到此地。

锺魁瞥了眼不再复见的宫柳岛,问道:“这麽快?”

宁远反问道:“你以为要多久?”

他把崔瀺那封密信递了过去,後䭾接过之後,只是随意看了几眼,便心头一惊。

密密麻麻,不下数百人。

并且这封信上,每个被国师定为可杀的人,在其名字之後,都有不少笔墨批注。

出身如何,生平过往,做了什麽大事,坏事有多少,好事又有多少,基本都有说明。

两人蹲在岸边。

锺魁再次仔仔细细,看完信件之後,叹了口气,开口道:“定人善恶,很难的。”

宁远点点头,表示认同。

书生略有迟疑,说道:“如果按照我们儒家的一贯做派来看,上面这些名字,有一大半,最後都罪不至死。”

宁远笑眯眯道:“可你现在又不是儒家子弟。”

锺魁一时语噻。

停顿片刻,邋遢男人说道:“其实在我看来,关於定人善恶,在咱们浩然天下,顺序学说,并不适用,至少在书简湖,应该是这样的。”

“害死了不少好人,救了极多的恶人。”

宁远摇头笑道:“你直接说是文圣老先生的功劳,这不就好了?

怕什麽,他堂堂圣贤,难不成还会因为你在背後的几句非议,就来找你麻烦?”

“那他文圣,得多小气啊?”

锺魁摇摇头,“虽不是君子身,可我还是个读书人,有些规矩礼仪,多少是要遵守的。”

“况且文圣的顺序学说,本身没有问题,论善恶之前,告诫我们这些掌权䭾,需要去追本溯源……”

“看看恶人在作恶之前,是怎麽想的,因为什麽,是不是情有可原,事分先後,事分大小,

如此,再去定义一个根本善恶,两相比较,再行最後的拍案敲定。”

书生继续说道:“原本的这门学说,句句都是至理,只是在传遍天下之後,年复一年,被世人曲解了意思,甚至各地书院,也没完全理解。”

“导致这麽好的学问,沿用至今,在很多时候,却成了坏人的一道护身符。”

锺魁轻声道:“一个恶贯满盈,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魔头,若是抓去当地官府,免不了就会被当街问斩。”

“可要是被抓去书院,如此大的罪行,也可能不死。”

“因为我们太讲规矩了。”

“当年三四之争,文圣老先生落败,自囚於功德林,九洲各地书院,一切有关文圣一脉的书籍,全数禁绝销毁,

但其实还有遗漏,那就是关於顺序学说的那本圣贤典籍。”

锺魁叹了口气,“听说之所以没有禁绝这本书籍,还是因为……我们那位亚圣发的话。”

书生侧过身,“回到先前的那个问题,这名无恶不作的魔头,被抓去书院之後,为何还有命可活?”

“就是因为我们的刨根问底,总想着去追本溯源,动用秘法,去查探此人的生平过往。”

“他究竟因为什麽,才变成了一个杀人魔头。”

“从小遭人白眼?饱受欺凌?”

“在此之後,还要去看看,这人的过往事迹里,有没有做什麽好事。”

“人这一辈子,哪怕是凡夫俗子,只要不半路身死,都有数十载光阴,如此漫长的岁月里,难不成连一件好事都没做过?”

“这种概率,几乎为零。”

“而我们又觉得,功过可以相抵,在查明这些之後,又开始敲起了算盘,事无巨细,将这贼子的过往,一一照搬。”

“一桩桩一件件,功德削减罪孽,所以到头来,往往一个被世人唾弃的魔头,最後都罪不至死。”

“顶多被关押个几年,承受一番牢狱之苦,聆听圣人教诲,差不多了,觉得其有了悔过之心,便放任离去。”

宁远呵了口气,“迂腐。”

锺魁点头,“确实迂腐。”

“别说是人族,早年的老黄历上,曾有一头蛰伏在北俱芦洲的蛮荒奸细,差点就打碎了一座雄镇楼,宁远,你猜猜看,最後这头妖族,是个什麽下场?”

宁远摆摆手,“我猜个卵。”

锺魁自问自答,“现在这个妖族,还在文庙功德林,当年被镇压之後,白泽出面,为其求情,後来就被带去了文庙。”

“常年关押,聆听圣贤学问,由内而外,洗去妖身,头两年听说,他已经考取了君子身份。”

“可能将来还会升任书院副山主。”

宁远嗯了一声,问道:“那麽锺魁,你觉得呢?”

书生摇头失笑,伸手指了指自己,“你问我啊?”

“你觉得我是因为什麽,才辞去了书院君子的身份?”

“他妈的,不就是想卸下枷锁,以後再遇到那些腌臢,能不用多想,直接砍死吗?”

锺魁没好气道:“要不是你叮嘱过我,在昨夜翻阅完青峡岛秘档之後,老子顺手就把那顾璨拍死了。”

宁远按住他的肩头,笑道:“这可使不得,这天底下,能杀顾璨的,只有我。”

书生不解,“为何?”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请到用户中心-「站内信」页面查看!

宁远认真道:“因为里面的因果,你锺魁背不起。”

“而我满手烂疮,烂命一条。”

说到这,一袭青衫站起身,抬起头来,望向触不可及的青天。

过了午时,书简湖又开始下起了雪,不过不大,零星点点。

虽然因为境界低微,目之所及,连天幕穹顶都看不见,但是他知道,现在的天外,一定站着一位读书人,在与他对视。

那些言语,那些针对顺序学说的言语,可不是我宁远这个匹夫说的,而是一名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亲口所说。

所以分量什麽的,应该是足够的吧?

当年我是十四境,能请礼圣出手,那麽我如今只是个元婴地仙……

还能不能做到?

於是,一袭青衫伸出手掌。

“有请礼圣出手,为我平定书简湖,一锤定音。”

……

天外。

陈淳安脸色古怪。

这小子,是个妙人啊。

他看向身旁的小夫子。

礼圣点头笑道:“可以动手了。”

陈淳安犹豫了一下,“礼圣,此举,一旦做了,等於就是我们读书人,自坏规矩,要是传到了文庙那边……”

礼圣摇头,淡然道:“浩然天下的规矩,是我定的,那麽自坏规矩的,也只是我一人,与你们没有很大关系。”

“先前我就说过,安则死,变则生,该翻篇了。”

“很多年前,我们儒家,就让一个姓贾的读书人,伤透了心,到了现在,难不成还要重蹈覆辙?”

此话一出,陈淳安都不免大惊失色,颤声道:“礼圣,难道昔年贾生对我们儒家的谏言,那本太平十二策,是正理?!”

小夫子再度摇头,但又紧跟着点了点头。

“我们不谈现在的蛮荒周密,只说当年的那个贾生,这位读书人,虽然言语偏激,可到底本心不坏。”

“贾生是真想依靠自身学问,来为浩然天下解决忧患的。”

“只是我们这些读书人,只看到了他学问的最低处,只关注那些隐患,其他较好的一面,选择视而不见。”

停顿片刻。

礼圣说道:“难以想象,我们这些读书人,曾对无数本该必死的贼人宵小,网开一面,当年却对那一心救世的浩然贾生,屡屡打压。”

“那就由我余客,率先为天下人,低头认错。”

这一刻,就连亚圣一脉,号称独占“醇儒”二字的陈淳安,都有些心神摇曳。

老人深吸一口气,不再迟疑,并无什麽太大动作,在其肩头两侧,就逐渐显化一双日月。

恍惚之间。

天外,流转不知多少岁月的大日,晃了一晃。

这位号称在亚圣一脉另起高峰的读书人,两手并用,朝着极远处,遥遥一抓,好似在探囊取物。

随後轻轻一抛。

便有一对日月,离开他的肩头,直直坠向浩然天下。

天幕界壁,形同虚设。

最终这两颗星辰,悬停在东宝瓶洲的上空,缓缓合二为一,无数精粹日月之光,莹澈四方。

这一天的宝瓶洲,日月悬空。

三千里书简湖水,波光粼粼,日月光辉照耀之下,尤为皎洁。

各地皆有不得轮回的冤死水鬼,不由自主的从阴沉湖底,浮上水面,然後沐浴在莹澈月光下,如雪消融,纷纷解脱。

这还没完。

天上。

礼圣抖了抖袖子,朝着有些遥远的人间大地,隔空丢出两枚印章。

化为一道青光,破开天幕,至浩然天下,至宝瓶洲,至书简湖宫柳岛。

察觉到这股熟悉气息,宁远心有所感,高高扬起脑袋,伸手摊平於身前。

山水印物归原主。

宁远看着掌心之物,一阵失神,久久没有动作。

齐先生留给他的山水印,此刻已经恢复如初,不仅如此,早已将其炼化,身为主人的宁远,还能清晰的感觉到,它的品秩,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多高?

打个比方,如果此时此刻,他的身前,站着一个飞升境大妖,那麽无论是丢出山字印,还是水字印,都能将其活生生砸死。

两件仙兵。

当然,仙兵品秩,其实也不够。

真正的根本,在於里头的浩然之气,堂堂正正,光明正大,数量极多,质量极高。

若是猜得没错的话。

他现在手里的这对山水印,就是当年齐先生的真正本命物。

一名伪十五境的通天存在,他的本命之物,能有多可怕?

此物一惊现世,就连身旁的钟魁,原大伏书院君子,都产生了一丝……想要据为己有的念头。

锺魁镇定心神,望着宁远手中的山水印,饶是他,也忍不住感慨一句,真乃天降神物。

可想而知,宁远只需将其重新置入人身气府之内,那麽他的境界道行,顷刻之间,就能抬升到一个极高的地步。

最少十一境。

更大的可能,会是仙人境,至於飞升,也不是没有希望。

很不可思议吗?

其实没什麽难以想象的。

因为此物,就相当於……

一名伪十五境的毕生传承。

那麽这样一看,接受此等造化之人,原地超脱,证道飞升,就不算是有多稀奇了。

理该如此,合该如此。

可年轻人只是低着头,默默注视此物,眼神莫名,神色莫名,宛若一具泥塑神像,纹丝未动。

……

天外。

望着脚底那座人间,礼圣露出一抹古怪笑容,看似闲聊问道:“淳安,你觉得,宁远会不会将齐静春留给他的最大机缘,收入囊中?”

陈淳安摇了摇头。

小夫子转过头,“不会?”

老人再度摇头,“是不知道。”

礼圣想了想,沉吟道:“万年以来,我们儒家的每一位正统子弟,在进入书院,又被文庙登记在册之後,就会为其在功德林,栽种一棵功德竹。”

“与这位儒家弟子的大道,息息相关,修为越高,功德越多,那麽隶属於他的这棵青竹,长势就愈发迅速。”

“一般来说,三寸为贤人,七寸为君子,在此之後,大多数读书人,都停留在此处,数十年都增进不了多少。”

“直到抵达一把三尺青锋的长短,成就书院山主和副山主之流,大概就过去了数百上千年的光阴。”

陈淳安反应过来,“齐静春的那棵?”

小夫子点点头,“就在宁远手中。”

陈淳安轻声问道:“多年未去过功德林,敢问礼圣,在砍伐之前,齐静春的功德竹,到了何种境地?”

礼圣笑道:“高过三大学宫的殿顶。”

陈淳安心头一惊。

只是礼圣接下来的话,更加令他动容。

小夫子说道:“当年藕花福地,齐静春走後,他的那棵由功德显化的青竹,依旧没有停止生长。”

“并且,前不久,在砍伐之後,只留一小截露出地面的竹茎,居然还长出了青叶,实属怪哉。”

陈淳安一下就领会了其中意思。

老人问道:“礼圣,是不是说,只要宁远接受了齐静春留给他的传承,不仅修为会大增,这个年轻人,还会……”

礼圣笑着补充,颔首道:“那麽在齐静春走後,宁远就会接替他的位置,成为一名儒家门生。”

顿了顿,小夫子说道:“其实我是希望,这小子能进入我儒家一脉的,不管是拜入哪座学宫,就算他心比天高,想要另起一峰,也是可以的。”

“他的学问不高,但是道理,比很多人都要大,之前我还想过,在文庙议事期间,把现任观湖书院的山主,摘去头衔。”

听到现在,陈淳安已经有些麻木,见怪不怪了。

礼圣继续说道:“书简湖之局,齐静春对他宁远,是算计过一场的,毕竟陈平安是他的小师弟,哪怕圣人,也会有亲疏一说。”

“不过他也留了後手,不至於完全弥补,但总归是有心了,将生前温养多年的功德竹,借我之手,转交给了曾经为他递剑的年轻人。”

一对山水印,伪十五境的传承,与其说是仙人赠礼,授其长生,不如说是齐静春的一份歉意。

昔年文圣一脉的那个小师弟,一如既往,总是让人如沐春风。

陈淳安心头一动,忽然想明白了其中的一个关键之处,遂直接问道:“礼圣,这对山水印,可以在事後交给他,或者是更早之前,为何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

破天荒的,礼圣久久没有开口。

最後他叹息一声,解释道:“因为三教,还想再看一次,看看这位天外来客,本心如何。”

“当然,我们儒家,其实很早之前,就不对宁远有什麽敌意,之所以还要设立这桩大考,最主要的敲定者,是莲花天下那边。”

陈淳安脸色忽明忽暗,就连他,也实在有些忍不住,为那个年轻人说了几句公道话,怒道:

“他妈的,到现在,已经是第二世了,难道有些人,还是没看清吗?”

“他们是瞎子?!”

察觉到自己有些失态,这位儒家圣贤,话到此处,停顿片刻,随後竟是有些伤感。

陈淳安喃喃道:“我们的天地,只说山巅处,都是些老人,枯坐千年万年,实在有些过於陈旧。”

“人间也想见一见新鲜面孔,当年有了,我们打杀了,如今好不容易,年轻人摸爬滚打的,走出了第二世,难道还要再来一场天下共斩?”

小夫子没说话。

陈淳安摇摇头,作揖道:“让礼圣见笑了,只是触景生情,感叹我们的几座人间,某些地方,还是太小太小。”

“大道无情,没有人味。”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