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可汗回忆录 > 第331章 你怎能如此大逆不道

天可汗回忆录 第331章 你怎能如此大逆不道

簡繁轉換
作者:七星肥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3:10 来源:源1

第330章你怎能如此大逆不道

恒州,平城。

匆匆的脚步声在屋外响起,尔朱天光之弟尔朱显寿带着一众平城的将领找到了尔朱天光。

此时的尔朱天光正在与宇文泰下棋,尔朱显寿看了,有些着急。

「兄长,这都什麽时候了,你怎麽还坐得住?」

尔朱显寿来了,宇文泰适时的站了起来,让出了C位给他。

尔朱天光将手中的棋子一抛,问道:

「你是何意?」

「尔朱兆以为天柱大将军复仇的名义,在晋阳召集兵马,发号施令,我看他哪里是要为天柱大将军复仇,他是想要当下一个天柱大将军。」

尔朱显寿自然不愿意让尔朱兆继承尔朱氏家主的地位,同样的,跟随在尔朱显寿身后的尔朱天光的部将也是一样。

他们太想要进步了!

尔朱天光在尔朱氏的地位不比尔朱兆差,如今尔朱荣被刺杀,尔朱天光便是尔朱氏家主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不过,晋阳比平城离洛阳更近,尔朱兆得到消息更早,动作也更快。

一下子,尔朱兆就占据了大义名分。

尔朱显寿有些不忿,道:

「兄长是北讨大都督,坐镇恒朔,手中的兵马不比尔朱兆少,他尔朱兆能打起旗号,兄长就不能麽?」

尔朱天光摇了摇头,道:

「盛乐一战,柔然人退却,可阿那瓌的王庭还在漠南。此刻我们若是大张旗鼓,柔然人得知之后,再度南下该如何?」

尔朱显寿跺了跺脚,有些生气,道:

「兄长,这都什麽时候了,你还管那些柔然人,若是尔朱兆给天柱大将军报了仇,名正言顺的坐镇晋阳,以他的脾气,能容得下兄长麽?」

尔朱天光听了这话,面容依旧平静,没有理会情绪激动的尔朱显寿等人,而是将目光看向了一直在旁不发一言的宇文泰身上。

「黑獭,你如何看?」

尔朱显寿不明白,尔朱家的事,问他一个外人做什麽?

宇文泰见众人的目光看向了自己,随拱手道:

「大都督,属下以为显寿将军的话不无道理,可柔然人也不得不虑……」

这不废话麽,尔朱显寿听得干着急。

对于宇文泰,尔朱显寿很是不耐烦。

尔朱天光之下的二把手,本来应该是尔朱显寿,可宇文泰来了之后,情况便变了。

宇文泰用实力隐隐坐稳了二把手的位置。

这让尔朱显寿嫉妒,同时让他感受到了威胁。

「你到底想要说什麽?」

宇文泰看了一眼尔朱显寿,继续向尔朱天光道:

「若是大都督也打起为天柱大将军复仇之名,尔朱兆在晋阳不会不管,他若召大都督南下,大都督是去还是不去呢?」

宇文泰这一句话,将在场除了尔朱天光之外的人,都问住了。

「大都督带兵南下,尔朱兆会让大都督就这麽进晋阳城麽?他若带兵阻击,再趁机联络柔然人,南北夹击,大都督又该如何?」

宇文泰并没有尔朱显寿那般情绪化,而是将尔朱天光南下的可能性说了出来。

联络柔然人,尔朱兆会这麽干麽?

在场之人想着尔朱兆那不管不顾的德行,说不得还真会。

「若真是如此,尔朱兆在南面牵制,柔然人在北侵攻,大都督就算最后守住了平城,这恒朔两州也必然被柔然人糟蹋的不成样子。到时候,尔朱兆能不能继承尔朱氏家主之位不好说,但大都督必然实力大损。」

尔朱显寿见此,有些不服,开始强词夺理起来,道:

「我们就不能速战速决麽?」

宇文泰对此很有耐性,道:

「尔朱兆手下有天柱大将军留下的五六千晋阳甲骑,实力强横,想要速战,我们没有胜机。「

速战赢不了,拖下去也赢不了。

宇文泰分析着,便连尔朱显寿带来一众人也都认可的点了点头。

尔朱显寿却是指责道:

「那你的意思就是我们什麽都不用做了麽,等尔朱兆来接手平城就好了!」

尔朱天光出言斥责了尔朱显寿,看着宇文泰,问道:

「黑獭,依你看该如何?」

「属下有上中下三策!」

宇文泰这麽说,众人都来了精神,尔朱天光道:

「说说看!」

「上策,大都督可准备一支精兵,趁着尔朱兆南下之时,奇袭晋阳,只要拿下了晋阳,掌控了尔朱兆麾下兵将的家眷,尔朱兆必然不战自溃。到时候,大都督坐镇晋阳,可号令天下。」

尔朱天光听了,摇了摇头。

「尔朱兆兴兵为天柱大将军复仇,我若如此,便是进了晋阳,尔朱世隆丶尔朱度律丶尔朱仲远等人岂能服气?」

宇文泰见此,也不强求,继续说了下去。

「中策,大都督坐镇恒朔,南结晋阳,北制柔然,东取幽燕,西和灵夏。平城虽已没落,却仍能号令北地,拓跋氏当年因此而兴。大都督趁着尔朱兆南下洛阳,混战中原之时,趁机扩充实力,成就拓跋氏昔日之业。」

尔朱天光听了很感兴趣,道:

「你仔细说说!」

「天柱大将军被刺身死,以尔朱兆之威望难以镇守四方,河北汉人世家早晚必生乱,此乃进取之机;灵夏之地偏远,贺拔岳素有雄才,大都督可结之以为援,此乃相安之盟友;柔然兴十万骑而来,可兵弱将疲,大都督整军经武,效昔年拓跋氏之举,北取以安恒朔之民,此乃天授之资。」

宇文泰这麽一说,尔朱天光听了,心中已然意动。

「那如何南结晋阳?」

「尔朱兆大兴义旗,要为天柱大将军复仇,大都督可去信一封,支持他南下,用以换取马邑等地,以为恒州门户。」

尔朱天光对于宇文泰这中策很是满意,可还是问了下策。

宇文泰拱手道:

「至于下策,大都督坐镇平城,安养百姓,和抚戎夷,待得中州砥定,率土而归,仍不失公侯之位。」

尔朱天光点了点头,决定选择中策。

「本督已然决定,去信给尔朱兆,支持他南下洛阳。」

「诺!」

……

众人离去后,尔朱显寿留了下来,在尔朱天光面前,对宇文泰没什麽好话。

「兄长,你为何对宇文泰如此礼遇?」

尔朱天光瞥了一眼自己弟弟,问道:

「不然,你有本事打退柔然人麽?」

「我是没有本事打退柔然人,可我对兄长之心却是真的。宇文泰此人本事如此大,可对兄长真心麽?你听听他刚才说的上策,什麽奇袭晋阳,扣住尔朱兆兵将的家眷,这不是当年司马懿干的事情麽?」

尔朱天光听了,叹息了一口气。

「显寿,我虽是北讨大都督,坐镇恒朔,可你真的以为所有人都听我的麽?远的不说,那朔州的于谨丶斛律金,他们受我指挥麽,便是这听调不听宣,也是看了秦王的面子。宇文泰居中调和,恒朔才能安稳,我等才能安坐平城。否则,柔然人南下,肆虐恒朔,我等亦无安身之地。」

尔朱天光双手负后,也有些无奈。

「宇文泰上策太险,下策等于什麽都不做,唯有这中策可行,能安定恒朔之众。我等在平城,南下不得,失了先机,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野王县。

深夜,元天穆招来了王相。

元天穆这麽晚要见他,王相自然清楚事情不会这麽简单。

一进门,元天穆面色严厉,质问道:

「王相,你真的没有与秦王勾结麽?」

自从王相那日在灵堂中说出尔朱荣的遗言,这些日子每每都有人质疑他。尤其是尔朱世隆等人,就差拿他当贼了。要不是北乡公主相护,说不得尔朱氏一众子弟就要大刑伺候,让他承认自己说谎了。

王相当即跪了下来,哭泣道:

「上党王,你与我主乃是兄弟。这麽多年了,可曾见我有背主之心?我主临终之言,我又怎敢乱说!」

元天穆其实心中也知道王相说的话是真的,可惜现在,尔朱氏中人听不得真话,也容不得真话。

最⊥新⊥小⊥说⊥在⊥⊥⊥首⊥发!

所以,王相说的就必须是假的,他也必须是和李爽勾结,乃至是害死尔朱荣的逆贼。

元天穆点了点头,道:

「你起来吧!」

「多谢上党王!」

元天穆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块令牌,交给了王相。

「尔朱兆就要南下了,他若是到了此地,怕是容不得你,到时候,便是北乡公主也难以相护。你拿着我的令牌,和秦王派来的使者去关中吧!」

王相接过了令牌,十分感激,拱手道:

「那上党王呢?」

元天穆不言,可王相却说出了元天穆此时的困境。

「我主身死,上党王的甲兵也损失大半,尔朱氏中人恐更容不得上党王啊!」

元天穆本来是尔朱荣之下的二把手,常年替尔朱荣镇守晋阳,封地也是太原之旁的上党郡。当初尔朱荣平定山东,也是派了元天穆去的。可惜元天穆中途碰到了陈庆之,精锐丧尽,此后被尔朱荣调回了晋阳。

尔朱氏中,就没有人比元天穆军功更大了。如今尔朱荣身死,元天穆往日的军功怕是不算数了。

尔朱氏子弟多行不法,元天穆与他们时常起冲突,以前有尔朱荣在上面看着,可如今,元天穆被边缘化已是可见。

「上党王,您素有威望,尔朱兆若得志,恐难以容你啊!」

元天穆叹息道:

「我受了天宝之恩,得封上党王,便是如你所言,我一时也走脱不得,你还是快走吧!」

王相听此,拱手道:

「在下必定记住上党王此番恩情,他日定当相报!」

……

洛阳。

临淮王府。

元彧下了朝,带着自己的女婿卢柔回了自己的府邸,闭了门庭不见客。

「尔朱兆就要南下了,恐怕不会善了!」

元彧话语之中充满了忧虑。

「陛下召集勤王之师,可各州各郡为何不见动静啊?」

元彧疑惑不解,可卢柔却早已经知道了答案。

如今的洛阳已然不是十年前的洛阳了。

当时,洛阳城的权利角逐,无论谁是胜利者,都能够通过控制洛阳城,从而掌控北魏这半壁江山。

可如今,北魏各州各郡的体系已然被破坏了,尔朱荣重塑了一遍,可也只是将暗流压制住了。

卢柔看着自己的岳父,犹豫了许久,还是说道:

「元子攸怕是完了!」

元彧一惊,本是坐着的他站了起来,怒斥道:

「你怎能口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元彧很生气,苍老的躯体都在颤抖着。面对这位洛阳城如今炙手可热的人物,卢柔依旧很平静。

毕竟,自家岳父嘛!

「大王,非是那些人没有动静,而是只有等陛下崩了,他们才好有动静。」

卢柔这一句话说得轻描淡写,甚至不带着一分感情。

元彧听了,却是如山崩一般,差点站不稳,摔倒在地,好在卢柔见势快,扶住了他。

缓过神来,元彧苦笑了一声。

这一刻,元彧已然明悟。

他知道,卢柔说得话是真的。

但卢柔的话也只能说到这里了,因为他也是河北世家大族的一员。

元彧却是有着快要一脚踏入深渊时的癫狂,道:

「本王今日总算知道了,这帮世家大族为何能从魏晋至今,始终权势煊赫,好一帮忠臣啊!」

清河崔氏丶范阳卢氏丶太原王氏丶荥阳郑氏,这帮世家大族虽然和洛阳的元氏绑定很深,可他们的选择不只有洛阳。

他们在地方上有坞堡,有甲兵,能够调集大量的资源。

皇帝不崩,这些世家怎麽好找茬闹事,趁机扩大地盘呢?

元彧这话,算是连卢柔也骂进去了。

元彧看向了卢柔,问道:

「你为何要对本王说这些?」

「陛下一叶障目,可大王为何还要待在一艘必沉的船上呢?」

元彧站定了身子,问道:

「你看中了谁?」

卢柔拱手道:

「秦王!」

元彧看着卢柔,目光深沉,问道:

「李爽定功策勋,另起炉灶,会认你们过往的功绩麽?」

「秦王有澄清玉宇,一统天下之志,则必有海纳百川之心。我等世家子弟,必非全然是依山靠海守尸之辈,亦有栋梁之才。」

元彧想了很久,道:

「本王老了,难离洛阳,朝廷要派使者去见秦王,本王将这差事揽下来吧!」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