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可汗回忆录 > 第352章 跳反是一门艺术

天可汗回忆录 第352章 跳反是一门艺术

簡繁轉換
作者:七星肥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6 03:05:21 来源:源1

第351章跳反是一门艺术

冀州。

信都。

高乾的面前,站着一个身材壮硕,面容俊逸的男子。

如今的冀州刺史封隆之!

封隆之出身渤海封氏,与高乾兄弟是旧识。

高乾兄弟起兵反抗尔朱氏后,袭取信都,将封隆之推举为了刺史。

高乾兄弟这麽做,不只是因为封隆之的威望高,更是因为封隆之的父亲在河阴之变中被尔朱荣弄死了。

他与尔朱氏乃是血仇!

信得过!

高乾兄弟年少之时便有任侠之气,当然,这是好听的**,说难听点,他们就是渤海最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他们兄弟的所作所为,一度让他们的父亲高翼认为自己死后连给自己添土的人都没有。

后来,高乾兄弟有所转变,不再像年少时那般横行乡里,可便是这样,他们的名声依旧不怎麽好。

这也是高乾起事之后,不自己当冀州刺史的一个因素。

占据冀州,渤海高氏的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不过,进入信都后,起义的步伐就停滞不前了。

一来是高乾四兄弟之中最能打的老三高敖曹如今不在渤海,渤海高氏缺乏武力威慑;二来也是尔朱氏的实力太过强大,崔祖螭十几万人都被平了。

要知道冀州和青徐之地只隔了一条黄河啊!

也就是尔朱氏如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洛阳,不然若是将黄河以南的大军都调集到河北,高乾不一定撑得住。

正在高乾忧虑之时,封隆之带来了一个让他吃惊的消息。

「尔朱羽生死了?」

封隆之点了点头,道:

「尔朱羽生一直想要得到李元忠的支持,李元忠趁他不备,带着轻骑袭斩之。」

尔朱羽生可是尔朱氏在河北辈分相当高的家族成员,甚至定州的叱列延庆和侯渊也听从他的节制。

可如今,就这麽死了。

高乾忙问道:

「之后呢?」

「李元忠起兵反尔朱氏,而后将人头送去了晋阳,李爽封他为殷州都督,还给了他五百骑兵和一千匹战马!尔朱羽生的大军溃败,李元忠已然占据了殷州。」

高乾听了,沉思道:

「之前李元忠一直没有动静,没有想到早就和大野爽搭上了。」

高乾听了此事之后,心中非但没有因为起义的步伐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喜悦,反而感到了害怕。

河北的汉人世族为何反尔朱氏?因为尔朱氏行的是北人本位。

当初河阴之变,不知多少河北世族的公卿死在了尔朱荣的手上。他们不但与尔朱氏有仇,而且尔朱氏也无法向以前的洛阳朝廷一般保证他们的利益。

河北的汉人世族不希望看到尔朱荣骑在他们的头上,自然也不希望看到另一个人骑在他们头上。

哪怕这个人也是个汉人!

甚至正因为这个人是汉人,他们才更加抗拒。

如果说尔朱氏只是无法保障河北世族的利益,那换了李爽,就乾脆不保障了。

关键是,李爽麾下的军事力量很强大,只是微微一出手,便改变了河北的形势。

如此可怖,高乾怎麽能不害怕?

冀州的形势,四周都是敌人,难以腾挪。

便在此时,高乾的二弟高慎急匆匆走了进来,道:

「高欢又派人来了!」

高乾一皱眉,很是烦躁。

「他又派人来做什麽?」

起初,高乾对于这位占据邺城出身怀朔自称是渤海高氏的老乡还是很感兴趣的,不过随着高欢在李爽丶尔朱氏之间游走,最近又和尔朱氏的人搭上之后,高乾对他便产生了厌恶之感,认为这是个不可靠的人。

「情势有些变化!」

「变化?」

高慎点了点头,对着屋中的两位大哥道:

「高欢在河内击败了尔朱氏的大军,还抢了尔朱氏豢养在河内的五千匹战马!」

高乾与封隆之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出路。

……

邺城。

「将马都放养在铜雀园中,让它们跑起来。」

高欢在河内击败了尔朱氏的大军,夺取了五千匹战马,可谓是史诗级的大胜。

当然,击败尔朱氏的大军并不重要,关键是那五千匹战马。

高欢手下是以怀朔派为主体的六镇兵,不缺乏精善马术之人,有了这些战马,立刻能够组织出一支精锐的骑兵。

有了骑兵,在这河北,高欢便占有了极大的军事优势。

高欢很是兴奋,站在铜雀台上,看着铜雀园中那些奔跑着的战马,产生了一股壮志豪情。

他身后的一众怀朔派将领,也都很激动。

邺城是当年曹操击败袁绍后,在原本邺地旧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分为宫城和外郭城。

铜雀三台建在邺城西北,是邺城扩建工程之中的重中之重。

铜雀三台于邺城,一如金镛城于洛阳城。

铜雀园中建立了马厩丶粮仓丶武库,金虎台下的转军洞连接着邺城之外的卫星城武城,可以快速从城中调兵。

除此之外,铜雀三台之北的玄武池,乃是当年曹操训练水军的地方,通过漳河,可以连通中原水系。

坐拥铜雀三台,进可兵发中原,征战四方,退可水陆联防,据守邺城。

有了这座城池,外加这些战马和如今驻守在武城之中的六镇兵,高欢在这河北可谓真正站稳了。

便在此时,兴致颇高的高欢听到了一个让他不安的消息。

侯景来了!

「快,快把马都收起来,别让那小子看到了!」

高欢生怕有什麽好东西被贼盯上了,不过他此时要收起来也晚了。

侯景登上了铜雀台,见了高欢,第一句话便是:

「贺六浑,你这马不错啊!」

「都是兄弟们拿命换来的,你要是看上了,就挑几匹走!」

高欢这话,颇有些你要是敢惦记上就死给你看的意味。

侯景听了这话后,哈哈一笑。

「贺六浑误会了,我又不缺马,这样的马我家里有的是。」

高欢听了这话,心中更加紧张了,问道:

「你不在晋阳城待着,来此为何?」

「还能为何,找你来喝酒啊!」

高欢和侯景走进了身后的殿宇之中,侯景随口问了一句。

「对了,你听过李元忠麽,这可是个豪杰啊!」

高欢看着侯景这张脸,面色一变。

你要不要这麽生硬啊,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李爽的意思是吧?

……

晋阳。

「大王,李元忠丶高乾都去邺城见过高欢了,听说清河崔氏也打算派人去邺城。」

王思政走到了李爽的身边,将河北最新的消息带来了。

高欢抢了尔朱氏的战马,便代表了他与尔朱氏彻底决裂了。

相州附近的汉人世族见此,纷纷向高欢靠拢了。

汉人世族有坞堡有部曲,但真的将军队拉出来,却不是尔朱氏的骑兵的对手。

便是他们知道敌我的差距,可北魏百年的军事惯性在,他们一时也改变不了。

胡人当兵,汉人种田。

这帮汉人世族便是拥有了战马,短时间内也无法训练出足够数量的精锐的骑兵,因为他们的部曲多是汉人,整日躬耕田亩,很少有人精于马术。

在意识到了光凭自己无法与尔朱氏抗衡后,河北的汉人世族自然要找一个合作对象。

定州以南的看中了高欢,定州以北则看上了宇文泰。

李爽在曾经的晋阳霸府的甲库之中看着柜子上一本本册子,不时翻了翻,上面记录着并丶肆等州的户籍信息。

王思政在后跟着,则心怀忧虑。

「我听说范阳卢氏和博陵崔氏的人也去平城找了宇文泰。这宇文泰和高欢并非凡人,容他们做大,恐今后难以制约。」

汉人世族有钱有粮有人,高欢丶宇文泰这些六镇出身的武人则有马有兵,两者结合,立马就能做大。

没有理会王思政的忧虑,李爽依旧在翻着。

王思政见此,也只能站在他的身后,不快不慢的跟着。

直到李爽看得差不多了,王思政问道:

「大王,究竟如何想的?」

「柔然人要防,尔朱氏要灭,河北的汉人世族也需要安抚,散布在各州郡的鲜卑兵也不能任由他们为乱,如今关东的形势就是一团乱麻,你能一刀斩之麽?」

王思政听了李爽的话,摇了摇头。

且不说他们能不能将所有乱源都清除,便是真的要这麽做,他们现在的实力也不够。

「斩不断,就只能让他们先在前面顶着。」

李爽从柜子上拿了一本册子,递给了王思政。

「尔朱荣在这晋阳也不是什麽都没做,替我们省了不少的事。拿着这些,去各州各县核查一番,分了田地,等这河东行台下各州的府兵可堪一用了,这刀也就利了。」

「诺!」

——

洛阳。

尔朱世隆看着尔朱兆,怒骂道:

「五千多匹战马啊,你就都让高欢给抢走了!」

不由得尔朱世隆不愤怒,晋阳还在尔朱氏的手里时,尔朱氏掌控着整个北地。

这天下的马源地,不在雍凉,便在北地。

尔朱氏占据中原,能源源不断从北地接收战马。

可如今,这些地方不是在李爽的手中,便是在他的势力范围影响下,尔朱氏能够比拼的只有存量了!

五千多匹战马,不是一个小数目,足以装备一支精锐的骑兵军团。

面对尔朱世隆的指责,尔朱兆没有反驳。事实上,在尔朱兆丢了太原后,他的心气就不如以往了。

甚至,在尔朱世隆越说越激动后,尔朱兆还留了一滴眼泪出来,看得尔朱世隆一愣。

「我是不是个蠢货,先是被李爽骗,如今又被高欢骗?」

听了尔朱兆的话,尔朱世隆听了,难得没有恶语相加。

「吐末,我刚才的话说的是重了些,你别往心里去!」

尔朱彦伯在旁,听了这话,出来做和事佬了。

「值此危难之际,我等就不要自己人跟自己人过不去了,还是先想想,如今河北的形势吧!」

尔朱彦伯先将尔朱兆劝得坐了下来,又看了一眼尔朱世隆,对方也坐了下来。

尔朱彦伯见此,开口道:

「高欢此举,已然是站在了我们的对面,邺城拦在了我们前面,尔朱羽生又死了,定州的叱列延庆和侯渊能撑多久,我们都不知道,一旦他们撑不住了,河北就彻底失控了。」

尔朱彦伯的话让尔朱世隆和尔朱兆的面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河北若是失控,只剩下了洛阳丶河南丶青徐等地的尔朱氏不但失去了重要的钱粮来源地,更多了大敌。

河北的汉人世族响应了李爽讨伐尔朱氏的诏书,到时候,关中的兵马和河北的联军齐攻尔朱氏,他们将要面对巨大的压力。

尔朱世隆听了这话,一时间也没有了主意。

「那我等该如何?」

尔朱彦伯道:

「尽快徵调兵马钱粮,同时争取可以为我所用的势力。」

尔朱世隆听了,点了点头。

徵调兵马钱粮这事自然不用多说,他正办着呢!

可联络可以联络的势力,尔朱世隆想了想,扳着指头数着,忽然发现还真没几个。

他们尔朱氏的人缘并不好,能得罪的几乎都得罪了!

尔朱彦伯见尔朱世隆那张越来越不好看的胖脸,无奈道:

「灵州丶夏州丶梁国丶柔然丶吐谷浑丶高句丽,能搭上线的都试一遍吧!朝廷在我们手里,还是有用处的!」

尔朱世隆点了点头,道:

「也只能如此了!」

……

尔朱彦伯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见尔朱敞走了过来,他的脸色很不好,问道:

「你如何了?」

「今日我去见那汉人,他说我尔朱家倒行逆施,犹如一颗将倒的枯树,我不服,与他争辩起来了,被他赶回来了。」

尔朱敞所说的汉人乃是尔朱彦伯请的教书先生。

见尔朱彦伯不语,尔朱敞看着尔朱彦伯,问道:

「阿父也以为那汉人说得对麽?」

尔朱彦伯叹息了一口气,只是道:

「先生说的对啊!」

尔朱敞一听,忙问道:

「那叔父他们知道麽?」

尔朱彦伯听了这话,摸了摸尔朱敞的头,道:

「此事不要让外人知道,免得给人家添了祸患。」

「哦!」

看着尔朱敞离去,尔朱彦伯叹息道:

「痴儿,我们还在树上,便是一颗枯树,也不能让这树倒了啊!」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