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可汗回忆录 > 第391章 这都是跟谁学的

天可汗回忆录 第391章 这都是跟谁学的

簡繁轉換
作者:七星肥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4 04:15:08 来源:源1

第390章这都是跟谁学的

徐州。

彭城!

元欣站在彭城的城墙上,看着远方的景色,面露沉思。

汝南王元悦败了,梁军也没有继续北上作战,豫州被收回了,元欣立下了大功,只待回到洛阳,便可更进一步。

元欣的心情却有些复杂。

当年彭城之中,鲜卑士兵盈满,可到了如今,却是见不到几个鲜卑儿郎了。

元欣虽是统帅,但他手下的将佐幕僚,都是天策府派发的。

可以说,他这个统帅并没有太多的主动性。

不过正因此,元欣也是见识到了,这帮从关中杀出来的将领的战斗力。

彭城作为中原重镇,一直是北魏和南梁争夺的重要目标。

梁宋之间,地当要害,镇压齐鲁,控引江淮!

南北两朝谁能控制这座城池,便可占据主动权。

对于南梁来说,控制了彭城,不但加固了江淮防线,更能进一步通过沂水掌控齐莒之地,影响河南各镇。

对于北魏来说,守住了彭城,不但拥有了进攻江淮防线的前进基地,更能稳固后方,保证京都洛阳的安全。

自从当年韩信背水列阵,带着三万新兵击败二十万赵军,攻占赵国,成为传说之后,后世之将领不是没有想要效仿的。

可效仿者大多死得很惨。

兵仙之所以是兵仙,便是他的操作一般人学不来。

百多年来,也就只有刘裕,能够靠着两千步兵,背靠黄河,击败三万骑兵,再度成为传说。

不世出的军事奇才也许几百年都不会出一个,大多时间,凡人之间的打法还是遵循着世间的常理的。

元欣在彭城之下,就看见了一支顶尖的军事精锐是如何打仗的。

甚至,这支精锐都不吃主帅的才能。

只要这个主帅安安稳稳的,不出馊主意,下面的将领士兵自己就能打仗。

尔朱氏将十几万鲜卑兵聚集到了洛阳,战败之后,相当多的鲜卑战俘去挖运河去了。

元悦这次反叛,又将剩下的鲜卑兵打包到了一起。

这些鲜卑兵不可谓不是精锐,他们配合默契,战斗意志很强。

可在彭城之下,他们就这麽被元欣带来的大军硬生生的击溃了。

骑兵冲阵,正面将鲜卑军的阵列撕碎,然后逐个歼灭,毫无道理,强横至极。

至此,河南之地,最后一支鲜卑军也被击垮了。

北魏旧时的辉煌,仿佛都成为了落日的馀晖,即将散去。

元欣怅然,可底下的将士却没有让他继续感怀。

韦孝宽带着一众将领上了城墙,见到元欣,便是拱手一礼。

元欣见此,心中有些奇怪。

这是要干什麽!

兵变麽?

这也不对啊!

要是在别的军队,下面的人想要造主帅的反,也不是不可能,可在这里,要造反也是他这个主帅造下面人的反啊!

「尔等作何?」

韦孝宽拱手一礼,问道:

「上将军要回洛阳了麽?」

元欣成为上将军的晋升文书还没有下来,韦孝宽他们这麽叫了,元欣也无所谓。

反正,他自己也知道,这个上将军只是一个虚爵。

元欣不比高欢丶宇文泰,手下有忠诚善战的部曲和万馀六镇兵,光凭他手中的这点兵马,当这个上将军只能是摆设。

元欣听完,双手负后,感叹道:

「羁旅军途,思洛阳之水土,生田园之想,等到形势安稳之后,自当回转洛阳。」

韦孝宽却是道:

「上将军乃是宗室重臣,正当捍卫社稷,如何能有这种想法?」

元欣听了,眉头一皱。

照理来说,他走了,韦孝宽这个大将军能够顺理成章掌控彭城,为何他不喜,反而还在劝阻呢?

元欣正思考时,手下的斥候传来了通报。

汝南王元悦被抓住了!

元悦战败之后,想要逃去涡阳,与陈庆之会和,不过却在中途被抓住了。

元悦被五花大绑,捆着送到了元欣和韦孝宽的面前。他的下场已然注定,无非是被送到洛阳,在驼牛署中饮上一杯毒酒。

可元悦却不是束手待毙之人,至少,死之前他也要痛骂元欣一顿。

「元欣,你这个元氏的叛徒,居然甘为大野爽的爪牙。他日九泉之下,有何颜面去见大魏历代先帝!」

元欣做好了心理建设,可真的遇到了这种场景,心里还是生出了一股灰暗的情绪。

元欣低着头,不曾说话。

元悦见此,又将目光看向了韦孝宽和他身后的一众将领。

韦孝宽身后多为关西将领,绝大多数都是汉将,有薛氏丶裴氏丶韦氏丶杜氏等豪族出身之人,也有出身贫寒之人。

他们的特点便是年轻,皆为二十左右,都是积累战功而至此位,充满了朝气。

元悦自动跳过了他们,不是他不想骂,而是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些人,纵然有满腔的愤懑,也不好下嘴。

不过,韦孝宽背后还是有他认识的人,比如源子雍之弟源子恭。

源氏本姓秃发,源子雍丶源子恭兄弟俩的祖丶父在北魏都是三公级别的大臣,可谓显贵。

「源子恭,汝兄为抵御北人,护卫朝廷而死,忠义之名,今日却被你玷污了。」

元悦犹如一头愤怒的野兽,看着源子恭沉默不语,又看向了他身后一众鲜卑丶敕勒等族将领。

「还有你们,哪一个不是世受国恩,哪一个不是享尽荣华,今日居然为大野爽之伥,甘居汉人之后,真是天大笑话!」

元悦咆哮完,再看向一众鲜卑丶敕勒等族将领时,却发现他们不但没有羞愧之色,反而很是得意,甚至露出了笑容。

元悦不明白,在这个诡异的氛围之中,不甘心的吼出来。

「你们笑什麽?」

元悦不说还好,说了笑声更大了。

笑着笑着,便有一个小将走了出来。

他年纪轻,可在元悦这位宗王面前,却是气势不弱。

「乃公今日之勋位,都是靠自己一刀一箭打下来的,和你那朝廷有什麽关系,你就敢在这里大言炎炎。」

元悦听了,愣住了。他忽然明白了,如今站在他面前的一众人,即便是鲜卑人,也大不一样了。他们名义上是魏军,可实质上却是完全不同的一支军队。

「你这蛮子,打输了还敢这麽多话。」

元悦冷笑一声,犹自不平道:

「我是蛮子,那你们就是汉人了?」

「我等皆为炎黄之后,流离于北土,与蛮夷混杂,如今正本清源,复归于华夏,这叫认祖归宗。而你,一个战败了的匹夫,也敢在我等面前叫嚣!」

元悦被拖了下去,看着这一幕,受到最大冲击的却是广陵王元欣。

韦孝宽对于元悦是丝毫不感兴趣,可对元欣却是兴趣很大。

「广陵王,你真的要回洛阳麽?」

元欣一愣,反问道:

「我还要待在这里麽?」

韦孝宽和他身后的将领很是激动,拱手道:

「徐州的百姓还需要广陵王啊!」

中原战乱,波及已久,可谓百废待兴。如今天策府麾下之将,掌控了河南丶齐莒各州郡,正是要大力发展之时。

元欣叹道:

「可就怕本王能力威望不足啊!」

韦孝宽道:

「广陵王说得哪里话,您不但是朝廷的广陵王,更是我们的上将军!我等便是拼死,也要维护上将军的威严!」

元欣听了韦孝宽这情真意切的话语,心中有些感动。看着韦孝宽以及他身后一众将领,此刻他的心里建设更加夯实了。

对啊!

我不只是大魏的广陵王,还是秦王的上将军啊!

正经的天策府编制!

看看这些桀骜不驯之人,刚刚对元悦是什麽态度,对我又是什麽态度!

元欣的成就感一下子就来了。

「如此,本王就留下了?」

「上将军英明啊!」

见元欣答应留下来,韦孝宽等人打算走了,元欣却将韦孝宽留了下来。

「你老实跟我说,为何要我留下来?」

韦孝宽看了一眼元欣,问道:

「上将军真的不走了麽?」

「不走了!」

韦孝宽听完,老实道:

「上将军走了,我等就要受到高昂节制,我等的军功又该如何?」

元欣明白了。

他如果走了,高昂就是河南勋位最高的人,将会节制兖丶济丶徐丶豫等州郡。

他留下来,凭藉这个上将军的名头,至少能掌控徐州丶南青州等地。

如今这河南丶齐莒正是争地盘的时候,有元欣在,韦孝宽这些人的军功更好攒。

想到这里,一股寒风吹来,元欣咳嗽了一声。

韦孝宽在后,拍了拍元欣的背,有些担忧。

「上将军,保重身体啊!」

元欣听了,还有些感动,可韦孝宽接下来一句话却让他破防了。

「上将军便是要回洛阳经营果园,至少也要等属下攒够军功升了再说!」

「……」

——

济州,碻磝城。

碻磝城曾是北魏设立的河南四镇之一,地处要津,控扼南北。

从彭城出发,通过桓公渎往北,便可到达碻磝城,然后进入黄河,从水路可以继续通往邺城丶洛阳等地。

高昂坐镇碻磝城之后,黄河两岸许多豪杰听闻其名,争相归附,本来跟随高乾投奔邺城的渤海高氏也有些松动了。

「三弟(兄长)!」

高乾与高昂有一些隔阂,他并没有亲自来,而是让他的二弟高慎和四弟高季式一起来了。

高昂一直在弘农镇守,与自己的兄弟不曾见面。

如今,见到自己的兄弟,高昂很是激动,安排了酒宴招待他们。

只是,激动归激动,对于自己兄弟提出的要求,高昂却是礼貌的拒绝了。

「我所带来的人都是可靠勇武之人,三弟看在为兄的面子上,就不能留下一二?」

酒宴之中,高慎不解,高昂却是道:

「如今河南刚定,大王派遣我镇守碻磝城,所携之众皆为勋臣,若是将我高氏的门人客卿安排要位,如何能服众?」

「那该如何?」

高慎还要争取一二,高昂却是笑而不语,不再提及这个话题。

酒宴还是那个酒宴,不过气氛不是很高。

高慎醉酒后,高昂将自己的四弟高季式留了下来。

高氏一门四杰,皆是任侠好勇之人,能使豪杰归附。

简单来说,都不是善茬。

高昂排行老三,在四人之中威望最高。因为他最能打,而且能打的程度高出了众人好几个层级,有「当世项羽」之称。

高季式还不到二十,胆气过人,可在高昂面前,却很乖顺,不敢大声讲话。

「子通,你留我这,别回去了。」

面对着如此说的高昂,高季式不敢违背,只是问道:

「为何三兄独留我?」

高昂笑道:

「你还年轻,和他们不同,乃是可造之材,在军中砥砺几年,定是一员上将。」

高昂话里话外,透露出一股不屑。

高季式听了,虽然并不明白,可却是露出了笑容。自小,高季式对于自己的三哥就很佩服。

「三兄这麽说了,那我就留下来。不过二兄带来的人中,其馀人轰走也不妨事,有一人却要留心。」

高昂听了,有些好奇,问道:

「何人?」

「陈元康!」

……

高昂在高季式的引荐下,见了陈元康。

陈元康年少时曾跟随李崇北伐,在李神轨镇守河南时也曾经去投奔过,不过后来眼看着尔朱氏势大,便回到了冀州隐居起来。

高昂看着陈元康,心中并没有反感。

这个人虽是士人,身上却没有那种迂腐之气,反而因为从过军的关系,脸上尽是刚毅之象。

「听说你很有本事?」

「不敢!」

「先生过谦了,我有一问,先生可否解惑?」

「上将军请说!」

「元欣为何还不回洛阳经营果园,老待在彭城做什麽?」

高季式愣了,这是什麽刁钻的问题?

陈元康却是微笑以对,道:

「上将军威名震于四海,自不是元欣可比。如今广陵王能够待在彭城,乃上下之人都希望他待在彭城。」

高昂听了,笑道:

「先生果然有本事,如此,可为我帐下记室?」

「愿为上将军效命!」

高昂点了点头,道:

「元欣待在徐州不走,我也不好赶他。慕容绍宗又在青州,我镇守的济丶兖两州小了些。」

「上将军的意思是?」

「大家都是渤海高氏,这冀州丶相州丶沧州是不是该有我一份?」

陈元康听了,心中大为震撼。

「上将军……说得对!」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