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可汗回忆录 > 第454章 这都什麽年代了

天可汗回忆录 第454章 这都什麽年代了

簡繁轉換
作者:七星肥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2 16:37:42 来源:源1

第453章这都什麽年代了

山野林木葱郁,过道之上,一众被梁军押送的罪奴得了自由,一个个都跪下来感谢起了李爽。

唯有女子,始终站着,倔强的拧着嘴,不发一言。

李爽看了一眼女子,却没有理会,而是高声道:

「老头,这山林之中多虫,你还躺在那里,打算装死到何时?」

这话一出,袁姬一愣,枯槁的面容上出现了一丝的错愕,可很快,这丝错愕消隐,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不信任。

「人都死了,你们还要作甚!」

见那老头还躺在地上,李爽道:

「你若是继续装,我就让人把你扔到山坳里,就算不被野兽吃了,摔也摔死你。」

李爽说完,给了侯景一个眼神。对方挥了挥手,两名骑士下了马,一把推开了要阻拦的袁姬,来到了桓老的身边。

两名骑士刚刚要抬起了老头,却见本已经闭气的老头发出了声。

「别扔,别扔,老朽活了。」

这话一出,让在场之人都惊了。

袁姬见此,一时间眼神之中的怨恨也消失不见了。

桓老被放下,慢悠悠的走到了袁姬的身边,看着女子的伤势与烂了的脚,目光之中,带着几分怜悯。

「难得,这世道还有如此心善之人。」

李爽却是道:

「可惜,这份心善,却差点害死你!」

袁姬听了这话,愣住了,反应过来后,脸上带着几分愧疚。

「桓老,我……」

此时的老头,却是相当宽和,挥了挥手,道:

「不妨事,你也不知情。」

说着,桓老走到了李爽之前,行了一礼,问道:

「秦王是如何知老朽在诈死?」

「见得多了,自然知晓。」

李爽语焉不详,桓老不明所以。

可他下意识看了一眼李爽身后的虎贲,忽然明白了。

见的死人多了,是不是在装死自然也就知道了。

想到这里,老头心中忍不住生出了一股寒意,再看向了眼前的年轻的男人,身体不觉得绷紧了。

「老朽可否在耽搁秦王一些时辰?」

「无妨!」

桓老听了这话,问道:

「秦王不走合肥,绕了一大圈,来此南谯州,却是为何?」

这话一问,李爽身边的侯景斥道:

「我家大王来此作甚,也是你能打听的。」

李爽挥了挥手,道:

「本王若说是来打猎的,你信麽?」

桓老摇了摇头。

「老朽不信!」

除非是傻子,不然是不会相信的。

李爽见此,笑了,道:

「那你还真是猜错了,本王却是来行猎的。」

桓老敏锐的感觉到了李爽这话中含义,拱手问道:

「不知秦王所猎者何?」

李爽坐于马上,双手合拢,道:

「龙!」

微微的山风吹过山林,眼前男子简单的一个字,却让老头身上起了一层闷汗。他的心,已经有许久了,不曾如此快的跳动着。

看着眼前男子的风采,一刹那桓老有想要跪倒在地上的冲动。可事到临头,老头却又是轻声道:

「老朽还是不信。」

李爽并没有在意,只是问道:

「为何?」

「那条龙老朽了,可亦有江河风雨护身。这身后的那条大江,比长城还要稳固。当年曹操没有过去,拓跋焘也没有过去。此二人者,皆乃一时雄主,所挟之众,何止百万。今大王兵不满万,何以近之?」

便在此时,天空之中,鸣镝响彻。

侯景来到了李爽身边,小声道:

「大王,宇文泰拿下南谯州了。」

李爽点了点头,道:

「告诉贺六浑,让他领后军跟上,立刻进城。」

「诺!」

匹马匆匆,侯景离开后,李爽看向了桓老,道:

「你若是不信,自可跟上来。」

说完,李爽不再理会,策马而去。

山道之上,千骑过处,风尘翕张,百兽震撼。

桓老在后看着,摸了摸自己的胡须,道:

「诸位,可愿随老朽下山一观?」

桓老身边的罪奴互相看了看,他们现在也没有去处,当下,围在了桓老身边,道:

「我等愿随!」

……

桑根山下,南谯州治所。

此刻,随着宇文泰率军进城,这座远离烽火的城池第一次感受到了北方战骑的恐怖。

城中这些被世家视为奴仆平日里只会鱼肉百姓的世兵,在碰到宇文泰所携的武川部曲之后,第一时间就溃不成军。

城门都没有来得及关上,就被夺了城池。

城中的官吏丶将领被一网成擒,如今,都被押送到了贩卖罪奴的广场上。

而他们的面前,则是城中的百姓和奴隶。

「秦王,我等愿降,我等愿降!」

看见众人如此,李爽却没有理会,走到了广场中央,指着一人,高声问道:

「此人贪赃枉法,欺男霸女,残暴虐民,可有壮士,敢杀此人?」

被李爽指着的人,不觉得颤抖了一下,可当他看到广场周围没有人敢上前时,胆子又大了起来,还带着几分得意。

桓老带着袁姬等人,也进入了城中。

便在此时,袁姬看着那名被李爽指着的男子,脸上露出了怒意。

「我敢!」

袁姬不顾阻拦,走了上去,接过了李爽手中的刀,横在男子的脖子旁,问道:

「你还认识我麽?」

「你……你这个罪奴,胆敢杀我?」

袁姬冷笑道:

「我夫君家世代忠良,为大梁拱卫边境。你仗着宗室的身份,平日里胡作非为也就罢了,侯景来时,你弃城而逃,还将罪责都推到我夫君身上。你这等宵小活在世上,那些战死的忠良何冤?」

袁姬正要挥刀,却被人阻止了。

「不可!」

城中之人走了出来,刚才还没有胆子杀人的一众人,此时见袁姬要动手,纷纷出声阻止。

袁姬握着刀止住了,她一脸不解的看着众人,却听他们说着。

「他若是死了,我们也活不了,便是能活,怕都会被贬为奴。」

袁姬听了,一瞬间,要动手的心思减轻了几分。

便在此时,李爽问道:

「为何?」

众人听了这话,不解,问道:

「秦王何意?」

「便因他是兰陵萧氏,故他贪赃枉法,欺男霸女,残暴虐民,也是可以宽恕的?」

李爽见没有人理会,又重复了一遍,道:

「便因他是兰陵萧氏,故他贪赃枉法,欺男霸女,残暴虐民,也是可以宽恕的?」

站在李爽身边不远处的袁姬,听了这话,双手握紧了,心中的愤怒积聚,爆发了出来。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一声喝音,犹如惊天之雷,震彻上空。

李爽听完,大笑道:

「诸君大好男儿,见识竟不如一女子。」

众人不敢回答,脸有愧色,可还是有人小声道:

「他不管犯了多重的罪,陛下都会宽恕的!」

李爽听了这话,道:

「那便是天子错了!」

李爽的话,不但让城中之人露出了惊慌之色,便是刚才喊「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袁姬,此时也露出了极大的惊骇之色。

天子错了?

天子能错麽?

南梁的一众子民,都不敢回答,甚至不敢想这个问题。

李爽却是道:

「当今梁帝,年老昏聩,佞佛妄信,姑息养奸,自以修行高深,宽纵宗室,怠惰朝政,致使法令不行,奸臣当道。南朝这半壁江山,早晚因之而亡。」

掷地有声的话语响彻,在场却是鸦雀无声。

李爽看着在场一众人,道:

「今日,本王宽恕这一州之奴,并这些人家中财帛,分与众人。」

这话说完,城中的奴隶依旧瑟瑟不敢应声。

无他,惯性使然。

这城中的奴隶为奴日久,早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反抗了?

这时,又有人道:

「还望秦王宽恕,我等非是不知朝廷之弊,可若要我等反叛朝廷,身家性命恐休矣!」

李爽听了这话,脸上笑容越盛。

袁姬还不知道该如何时,一把长刀已经刺进了他仇人的身体之中。

侯景手起刀落,站在广场之上,将排成排的南梁官吏丶将领都解决了个乾净。

众人见此情景,吓得不敢出声。

李爽脸上的表情依旧没有变化,只是目光看向周围一众人时,带着几分凌厉。

「他们要尔等为奴为仆,尔等只能逆来顺受,本王不想让尔等为奴为仆,尔等就能拒绝了麽?」

……

「大王,这叫袁姬的女的什麽来路,有她什麽事?」

侯景很是生气,本来要跟李爽配合的是他和他安排的暗桩。

可没有想到,袁姬忽然冲了出来,将事搅和了。

「此事不重要,告诉贺六浑,让他抓紧时日,安排人手,搜集渡江的船只。」

「诺!」

侯景跟着李爽,走进了屋子。

李爽看着他的样子,问道:

「怎麽,有事?」

侯景嘿嘿一笑,问道:

「臣有一事不明,我们数千人,连人带马要如何过江?」

这不只是侯景不知道,便是跟随而来的高欢丶宇文泰等人,也不知道。

李爽并没有回答,只是拿出了一个盒子,检查了一番。

侯景追问道:

「大王,那老头说的对,大江之固,便是陈兵十万,也难以渡江,我们这数千人,连人带马,如何能过去?」

「别说是十万,便是百万,若是建康有所防备,也过不去。」

侯景点了点头,道:

「大王说的是,臣听说那采石矶极其险要,这江上不比陆地,我等之骑术弓术也难以施效。」

李爽检查完之后,打开了盒子,从中拿出了一份诏书,道了一声。

「赝品是个好东西啊!」

听李爽如此说,侯景一奇,正好奇上面写了什麽,李爽已然打开了诏书,摊在了桌上。

侯景见之,这份诏书上的内容乃是一份更换采石矶守军的命令。

看着侯景这惊讶的样子,李爽笑道:

「如今建康城防卫空虚,可只要采石矶中还有驻军,我等便难以渡江。如此,只有靠这份诏书,看看能不能给我们寻觅战机。」

侯景明白,正常情况下,他们是渡不过长江的。

除非建康上下游的渡口没有驻军。

侯景看着这份诏书,明白了李爽的意思,可他又觉得不对。

「大王,光凭这份诏书,恐怕调不动采石矶的驻军吧!」

调兵需要诏书丶虎符,更何况采石矶这等京畿重地,建康朝廷要调兵的话,更会派遣宗室丶内宦,一起前来。

程序之严密,根本做不了假。

李爽听了,却是道:

「赝品之精要,便在于九真一假。」

……

临贺王府。

萧正德看着眼前的使者,脸上带着戏谑的笑容。

「你们秦王这一路南下,搅得江淮风云四起,好不威风。如今,终于记得我这个小小的郡王了麽?」

「太子殿下说笑了。」

使者话刚说完,萧正德面色大变。

「你叫我什麽!」

「在下错了,应是陛下!」

萧正德看着眼前的使者,道:

「休要胡说,让外人听了去,给本王惹祸。」

「临贺王何须忧虑,汝父与梁帝之女永兴公主私通,合谋刺杀梁帝,最后不也被宽恕了麽?临贺王与自己的胞妹长乐公主私通,藏之于府,育有子嗣,梁帝是不知道麽,他只是不想要知道。」

萧正德哼了一声,道:

「可本王怎麽听说你家秦王一路上可都是在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似是要将我兰陵萧氏斩尽杀绝。」

使者一笑,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封信,道:

「这是我家大王交给临贺王的。」

萧正德拆开了一看,越看越是兴奋,道:

「好一个『天上麒麟本有种』!你们秦王说的不错,这梁国的社稷,本就是本王的,那萧统丶萧纲,凭什麽做太子之位,就凭他们是陛下的亲儿子麽?」

「临贺王说的是,梁帝以临贺王为继子,名分早定,却是失信于天下。」

「说吧,你们秦王要本王如何?」

「大王只需要将这份诏书与建康朝廷颁下的诏书对调一下,给我军留足两个时辰便可以了。」

萧正德狐疑的打开了诏书,笑道:

「要本王亲身犯险,引你家秦王渡江,若是本王不从呢?」

使者笑道:

「合肥之守军不敢妄动,我家大王过不了江,不过是回寿阳罢了。可临贺王错失了这次机会,又要等到何时呢?梁帝年老,若有所失,萧纲一继位,君臣名分定下,临贺王便与皇位无缘了。」

萧正德看着眼前的使者,道:

「告诉秦王,本王不会让他失望的。」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